|
深知養(yǎng)殖從業(yè)不易,共謀水產(chǎn)行業(yè)繁榮。不誤導不夸大不炒作不標題黨。用養(yǎng)殖人的語境,讓你在短時間內享用一份精品! ![]() 隨著魚體的生長,魚的食性開始分化。當魚類度過了幼年期后,便會開始出現(xiàn)明顯的食性分化。成年魚類的食性,因魚的種類不同而異。不同魚類會具備不同的食性,同時也因此而改變其生活的水層。根據(jù)魚類采食食物對象的不同,固有的食性主要分為濾食性、草食性、雜食性、肉食性四大主要食性魚類。 1.濾食性魚類 浮游生物食性,以浮游生物為主要食物來源的魚類, 代表魚種:鰱魚(白鰱)、鳙魚(花鰱)、?條等。吃食浮游生物的魚類,大多是以濾食方式攝取(比如鰱魚鳙魚),以咬食方式來吃食浮游生物的魚類較少(比如小雜魚)。 ![]() 鰱魚(白鰱) 鰱魚和鳙魚即屬于濾食性魚類的典型魚類,中上層魚類和許多小雜魚大多以攝食浮游生物為主。其特點是口大,鰓細長、密集。這種特點有助于魚類濾食水中的浮游生物。鰱魚食物以浮游植物為主,以浮游動物為次;鳙魚食物以浮游動物為主,以浮游植物為次。 ![]() 鳙魚(花鰱) 浮游生物以浮游動物和浮游植物為主,浮游生物就是漂浮在水體中的細小的物質,這些物質有動物性質的(浮游動物),比如輪蟲,橈足類蟲,枝角類蟲,小蚊蟲等。也有植物性質的(浮游植物),比如藻類物質,植物的碎屑,小顆粒狀的種子等。 ![]() (?條) 濾食性魚類之中還有一種以腐泥沉渣碎屑為主食的魚類,代表魚類:鲴魚、鯪魚、梭魚、鯔魚等。 ![]() (鲴魚) 這類腐食性魚類主要以水底和泥中的動物和植物尸體為食,同時也采食底棲藻類和無脊椎動物等,理論上又歸劃于同鰱鳙魚的類似濾食性魚類。鲴魚、梭魚和鯔魚即屬于此類。 ![]() (鯪魚) 鯪魚,為輻鰭魚綱鯉形目、鯉科的一種,熱帶魚類,種類很多,俗名土鯪、雪鯪、鯪公、花鯪。又名雪魿(《綱目拾遺》),魿魚(姚可成《食物本草》),土鯪魚(《本草求原》)等。鯪魚大致分為麥鯪,泰鯪,土鯪三種。 ![]() (梭魚) 梭魚為近海魚類,喜棲息于沿海、江河的入??诨蛘呦趟校嗄苓M入淡水。梭魚喜愛群集生活,性活潑,善跳躍,在逆流中常成群溯游,吃水底泥土中的有機物。分布于南海、東海、黃海和渤海。 2.草食性魚類 素食性,以水生和陸生植物為主要食物來源的魚類,可以吃草的魚類在魚類中占比很少。代表魚種:草魚、團頭魴等。 ![]() (草魚) 這類魚類草食性明顯,以攝食水草、水藻、蔬菜及陸生某些草木莖葉為主。草魚、武昌魚(又稱鳊魚、魴魚)即屬于此類。 ![]() (草魚吃草) 這類魚類也是素食性魚類的典型代表,比如草魚,顧名思義就是吃草的魚。這些魚類在自然水域中,以水草或落入水中的植物碎屑或籽實為主要食物來源,當然也喜食人工飼料。 ![]() (武昌魚、鳊魚及團頭魴) 這一類魚類主要攝食水中的水生植物,包括水底的水草、水藻以及河岸邊的蘆葦、被淹沒的莊稼植物等,同時也有會在水面覓食落在水表層的花草種子、嫩樹葉、草籽、浮萍和人工投喂的草料等。 ![]() (厚頜魴) 厚頜魴魚的食性比較“雜”,除了愛吃水草、植物碎屑為主,也吃浮游生物、昆蟲等。 3.雜食性魚類 既以動物為食又以植物為食的稱為“雜食”,葷素兼食,雜食性魚類的種類最多,代表魚類有:鯽魚、鯉魚、泥鰍、羅非魚、鯔魚等。嚴格說來,大多數(shù)魚類均可劃為雜食性魚類,因為隨著養(yǎng)殖技術的提升,每種魚類除了固有的食性外,經(jīng)過人工馴服又可以吃食人工飼料。比如:典型的肉食性魚類中的鯰魚、鱸魚等,經(jīng)過馴化對人工飼料也特別喜食。 ![]() (鯉魚) 鯉魚為雜食性魚類的典型代表,底層魚類,雜食偏動物食性的魚類,葷素兼食,食性雜,食量大,有拱泥覓食的習慣,故有一定的'改底'作用。 ![]() (鯽魚) 鯽魚屬小型魚類,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雜食偏植物食性,能適應各種劣質水域,耐低氧,食性雜,一年四季都能覓食,喜群聚。 ![]() (鯉魚) 雜食性魚類是指既以動物為食,又以植物為食的魚類。以鯉魚為例,鯉魚在自然條件下主要以昆蟲幼蟲、螺螄、黃蜆和幼蚌等底棲動物和蝦類為食,同時也采食水生植物、絲狀藻類、植物種子、有機腐屑和人工飼料。 ![]() (青魚) 青魚,多劃歸肉食性魚類,其實這并不妥當。因為青魚和鯉魚的食性很相似,青魚喜食螺螄、蚌殼、貝類、蝦、蜆等帶殼類底棲生物,又可以吃食水生昆蟲幼蟲、水蚯蚓和人工飼料等,這和鯉魚的食性基本雷同,至今并沒有青魚吃食魚類的記錄,因此,青魚應列為雜食性偏動物食性的魚類。 ![]() (泥鰍) 雜食性魚類食性廣,葷餌素料皆宜。鯉魚喜食的餌料雖然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但也并不排斥其它的餌料。鯽魚主要以硅藻、水綿、水草、植物種子和腐屑碎片為食,同時也采食一定數(shù)量的螺類、搖蚊蟲和水蚯蚓等動物。 ![]() (羅非魚) 雜食的“雜”,是指這些魚類食性不單一,植物、動物、肉食,往往均有之。我國大部分的淡水魚都是雜食性魚類,只是在食性上會偏向某一食性。雜食性的魚類,生存能力強,適應性廣,在我國大部分水域都能存活。 ![]() (鯔魚) 鯔魚(鯔讀音同'資'),俗稱烏鯔。屬鯔科、鯔屬。學名Mugil cephalus Linnaeus。分布范圍廣,中國南北沿海均可見,以南部居多。為廣鹽、雜食性,但生長速度和肉味優(yōu)于梭魚。加工后的鯔卵巢是一種美味珍肴。 ![]() (黃顙魚,主要食性為雜食性) ![]() (大鱗鲃,雜食性) 4.肉食性魚類 葷食性,以肉食或魚類為食的魚類,代表魚種:鯰魚、鱸魚、烏魚、鱖魚、鳡魚、狗魚、翹殼魚、馬口魚等。 ![]() (鯰魚) 肉食性魚類主要具備攻擊性,為了生存會主動攻擊小魚小蝦和水生昆蟲等活物進行捕食,也會吃食螺肉、魚肉等肉食食物。這類魚類性兇猛,且大多為無鱗魚,這類食肉性魚類的口較大,鰓耙少,擁有鋒利的牙齒和較快的游動速度,體格強壯。 ![]() (鱸魚) 肉食性魚類,往往具有掠食性,利用其食性“貪”的特點,可以使用'路亞'(假餌)釣法進行垂釣,當然最明顯的是釣取鱸魚。 ![]() (鱖魚) 以其它魚類或棲生于水體中及水邊的小動物為食物的就是食肉性魚類,但現(xiàn)在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技術水平的提高,很多食肉性魚類也可吃食人工飼料,葷素兼食。 ![]()
鳡魚(鳡讀音同'感'),俗稱鳡棒、水老虎、大口鳡等,分布非常廣泛,我國自北至南的很多水系都有鳡魚的身影。 ![]() (狗魚) 白斑狗魚(Esox lucius)隸屬鮭形目(Salmoniformes)、狗魚亞目(Esocoidei)、狗魚科(Esocidae)、狗魚屬(Esox),在新疆阿勒泰地區(qū)俗稱狗魚。白斑狗魚自然分布于亞洲、歐洲以及北美北部的冷水水域,我國僅產(chǎn)于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域。 ![]() (烏魚) 烏魚,又名烏鱧、黑魚、生魚、才魚等稱呼,屬肉食性魚類?,F(xiàn)在經(jīng)人工馴食也吃人工飼料。 ![]() (鱉) 肉食性魚類絕大多數(shù)為底棲性魚類,它們長期生活在水的底層,比如甲魚(鱉)和烏龜(龜),它們的食性仍以幼小的軟體類動物(蜆類蚌類等)和小魚小蝦為主,在自然水域中以水體底層的食物為主要食物來源。 ![]() (烏龜) ![]() (鱘魚,主要食性為肉食性) ![]() 最后,雖然魚類的食性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也可能因所在水域自然餌料資源變化、或者人工長期投放飼料、或者季節(jié)氣候變更、或者環(huán)境更換,都可能發(fā)生食性變異。有由素食改為葷食,或者由葷食改為素食。經(jīng)人工馴食后絕大多數(shù)魚類均喜吃人工餌料,就連“不食人間煙火”的鰱魚鳙魚也吃人工飼料,只不過不是吞取咀嚼而是吸吮其漿汁屑粒。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