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說我在極值問題上有點教條主義,這個還真不是……舊教材給了簡略的描述性定義后,隨即給了「求極值的一般方法」,這與新教材呈現(xiàn)的,「充足而完備的定義范式」是不同的。而我們處理極值時,也從未用它給的描述性定義作為判定依據(jù),而是利用教材明確給予的「求極值的一般方法」。作為有著完善極限知識的人,都知道極值點的相關(guān)性質(zhì),必由「費馬引理」以函數(shù)連續(xù)性和極限保號性才能給出。這里,正是引起爭議的根源,現(xiàn)在新教材(后兩圖),將「費馬引理」做了充分的等效描述,所以它可以成為我們處理問題的完備工具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