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小圓圓。進入秋季以后,很多人都容易忽略一件事,那就是——補鈣。天氣越來越冷,人們的運動量越來越少,曬太陽的時間也少了許多,容易導致身體缺鈣。秋冬時節(jié),骨骼僵硬,肌肉酸痛,這些都是缺鈣的表現(xiàn)。 說到補鈣,很多人都會想到牛奶雞蛋,這兩種食物的補鈣效果確實不錯,但卻不建議中老年人大量食用。有一種食物,湯色奶白像牛奶,冬日里喝一碗,熱乎乎的,既能補鈣還能補水,美味又健康! 這種食物就是大骨頭湯,飯店里的大骨頭湯又白又濃,香而不膩。自己在家做骨頭湯時,即使小火慢燉半天,依然燉不出想要的效果,喝起來寡淡無味。這是因為不懂得“2放3不放”的訣竅,學會以后你也能燉出奶白奶白的大骨頭湯!  一、放生姜自己在家煲湯喝,生姜絕對是必不可少的。生姜可以去腥增香,少了這個調(diào)料的話,熬出來的湯里可能會有肉的腥味。生姜中含有大量姜辣素,熬骨頭的時候加兩片生姜,能夠解膩開胃,增長食欲。  二、放大蔥除了生姜以外,大蔥也是燉骨頭湯時必不可少的食材。大蔥具有很重的刺激性氣味,燉骨頭的時候加一些蔥段,可以去除骨頭的腥味。燉肉的時候放大蔥,可以使骨頭湯越熬越白。  三、不放雞精很多人在燉骨頭湯的時候,擔心燉出來以后鮮味不夠,總是喜歡在湯里放雞精提鮮,孰不知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骨頭湯里放雞精,會破壞原有的鮮味,有種畫蛇添足的感覺。  四、不放花椒我們在燜燒排骨的時候,可以加一些花椒增香。但在燉骨頭湯的時候,最好不要放花椒。花椒的味道比較麻,容易掩蓋骨頭湯原本的鮮香。原本口感清淡的骨頭湯,配上了花椒,反而味道不倫不類。  五、不放大蒜燉湯的時候加入姜片和蔥段,確實可以去腥。但是燉湯的時候,切記不要亂放大蒜。大蒜雖然能夠去除肉中的腥味,但卻容易影響骨頭湯的整體口感。大蒜自身的味道比較重,很容易使肉湯失去原本的鮮味。  大骨頭湯正確方法 制作步驟: 1、泡骨頭 提前兩三個小時,用清水浸泡買來的大骨頭,將骨頭中的血水浸泡出來。如果沒有這個步驟,燉出來的湯腥味特別大,顏色會發(fā)黑,怎么燉都不會變濃。  2、焯水 將泡好的大骨頭洗干凈以后,涼水下鍋,加入一小勺料酒、適量的蔥段和姜片,開小火慢慢加熱。加熱時,必須將骨頭徹底煮透,將血沫全部燉出來。焯燙的時候,邊加熱邊撈血沫,直到?jīng)]有血沫以后,才算徹底焯好。  3、煎骨頭 鍋中倒入一勺油,倒入一勺豬油,豬油融化以后,倒入焯過水的骨頭,開中小火炒至表面金黃。要想骨頭燉得香濃,千萬不能偷懶,省去這一步驟。  4、燉湯 煎好骨頭以后,一次性倒入半鍋開水,注意一定要用開水,骨頭才能燉得又香又白。燉湯的時候全程保持大火,熬出骨頭湯中的膠質(zhì)。漸漸地,湯的顏色就會越來越白。 總結(jié): 骨頭買回來以后,千萬別急著焯水。泡四五個小時以后再燉湯,喝的時候加入少許鹽和蔥花,驅(qū)寒暖胃,營養(yǎng)健康! | 
|  | 
來自: 常熟老李jlr5mr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