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時候江州城李家埠,有一位書生叫李紅清,年輕有才;只可惜早年喪母,和父親李雄相依為命多年。 本來父子二人,日子還能勉強過下去;豈料想在李紅清十五歲那年,父親進山砍柴,不慎從半山腰滾落到山腳下,隨后昏迷不醒。 為了救父親,李紅清拿出所有積蓄,還找親戚借了十兩銀子,請來鎮(zhèn)上有名的郎中,這才保住父親一條命。 待父親康復后,李紅清認為繼續(xù)在家耕田種地,或許一輩子還不清外債。 思來想去,他決定去外地謀生。 盡管父親有些不舍,可生活的壓力,讓父親不得不同意。 就這樣,李紅清收拾行李,帶上一袋干糧前往揚州。 哪知在揚州待了兩個月,好不容易找了份不錯的工作,可父親又病了。 沒辦法,李紅清只好辭職回鄉(xiāng)。 想著父親年老體弱,他只好留在老家謀生,平日靠幫人寫字,畫畫為生。 ![]() 話說三年后,對門張老頭搬家了,去外地投奔女兒女婿。 張老頭走了幾天后,很快有人租下宅子。 剛開始,李紅清并未在意。 直到有天早上,他去鎮(zhèn)上趕集。 恰好,對面開門了。 只見一個年輕貌美的紅衣女子,攙扶著一位五十來歲的大娘,二人緩緩走來。 李紅清猜想,或許她們是母女二人吧。 不過,紅衣女子絕世的容顏,讓李紅清戀戀不忘。 從那日起,他刻意觀察這對母女,發(fā)現她們很少出門,幾乎每天在院子里織布。 或許,這就是母女二人唯一的生活來源吧。 由于兩家住對門,慢慢地,彼此混熟了。 李雄見兒子歲數不小了,看到兒子挺喜歡紅衣女子,于是他打算替兒子求親。 那日,待兒子出門后,李雄登門拜訪。 婦人一看是鄰居,趕緊熱情相迎。 此刻,他才知道,原來婦人叫羅少霞,是一名寡婦;紅衣女子叫趙若蘭,是她女兒。 李雄也沒藏著,直接開門見山說出想法。 本來羅氏非常欣賞李紅清,覺得他人品不錯,所以她同意了;可女兒卻低頭不語。 李雄以為若蘭姑娘不同意,于是借口離開。 回到家中,李雄告訴兒子,說人家趙姑娘嫌他窮,不愿嫁給他。 聽到父親所言,李紅清沒說一句話,而是提著一壺酒,回房后獨自喝酒解悶。 也許是因為這件事,李紅清慢慢淡忘趙姑娘,一門心思掙錢。 ![]() 話說有天,羅氏來借米。 李雄見母女二人挺可憐,直接送給羅氏一袋米;而羅氏為了還這份恩情,經常帶著女兒給李雄父子洗衣服,另外還送了幾雙布鞋。 慢慢的,兩家來往愈發(fā)頻繁。 直到有天,李紅清喝醉酒回家。 偏偏那天,父親走親戚了。 等李紅清回來,發(fā)現院門緊鎖,于是他只好去對門歇息一會。 恰好,當時羅婦人去鎮(zhèn)上買布,只有若蘭一人在家。 也許是壓抑許久的愛慕之情,突然爆發(fā)出來;再加上喝酒壯膽,李紅清一把抱住若蘭。 若蘭掙扎許久后,小聲說道:“此處不便,進屋吧” 就這樣,二人有了夫妻之實。 李紅清以為,自己得到了若蘭,以后可以隨時相會;可若蘭告訴他,每月只能私會三次,若要強來,她會帶著母親離開。 見若蘭態(tài)度堅決,他只好答應。 過了幾個月,羅氏去世了, 緊接著,若蘭莫名失蹤。 李紅清四處尋找,卻沒有半點消息。 直到九個月后,那天晚上,李紅清剛躺下休息,突然有人來了。 莫非是蘭兒? 打開房門一看,還真是若蘭。 此時,若蘭懷中抱著一個孩子。 ![]() “紅清,這是咱們的孩子,以后你一定要好好將他撫養(yǎng)長大” “蘭兒,你到底去哪兒了?難道你又要離開?” 若蘭點了點頭。 原來若蘭和母親是天上的神仙,當年母親和凡人相愛后生下自己,可母親因為觸犯天條,被貶下凡間。 本來,二人打算留在凡間生活;可羅氏萬萬沒想到,女兒竟和凡人有了感情,并且還懷上孩子。 天庭得知后大怒,欲懲罰若蘭。 羅氏為救女兒,決定替女兒扛下天雷。 哪知天雷太厲害,羅氏死了。 后來天庭允許若蘭生下孩子后,再返回天庭,并命她永生不能和李紅清相見。 得知實情,李紅清抱著若蘭痛哭。 那晚,若蘭走了。 從此,李紅清獨自撫養(yǎng)兒子。 二十年后,兒子中舉當了縣令。 后來,李紅清削發(fā)為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