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 64 篇原創(chuàng)文章 -
當別人問起該讀什么書時,我一般是認真地選一兩本書給他,以報答他對我的信任。 可是有一些買書如山倒,什么書都想買來讀,卻很少真正讀完一本書的書友,我的建議都是:先讀完100本書再說。 我也曾遇到類似的問題,就是非常喜歡讀書,卻不知道該讀什么好,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選書、找書和買書上,很少有功夫安靜地坐下來完整閱讀一本書。 你若有一樣的困惑,就找100本喜歡的書來,全部讀完再說,像《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里的方法,用100天讀完33本書。 我認為讀 33 本書太少了,100本是比較合適的。因為讀了100本書之后,你的閱讀量已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往后你不管是選書還是該讀什么書,心里自然就有底了。 這100本書不是別人選給你的,是你自己選的,哪怕看到書名好聽,封面好看便找來讀也是好的,你讀得進去就行,不一定非得讀經典名著——目的是為了湊數,刷閱讀量。 假如你不想隨便找書,可以參考我當年的做法。我以100為量化數字,主題閱讀100本,聽書100本,收集100份書單。 ![]() 不過我還是想把100本書都讀完了,因為我不想在這個主題上留下死角,不管好書爛書全部從頭到尾讀了一遍,并在閱讀過程中實踐一個個讀書方法。 這100本書,我主要按照10-20-70的原則閱讀,即選出最經典的10本書,通讀一遍之后重讀寫讀書筆記,盡量把這 10 本書的知識榨干變成自己的東西。 接著選出值得精讀一遍的20本,寫讀后感,剩下的70本就快速閱讀,觀其大略。當別人問我如何閱讀時,就能給出有幫助的建議。 你可以選擇一個感興趣的細分領域,把與它相關的100本書全部找來,不想買書的話去圖書館借或讀電子書,認真讀完它,到時候你就知道該讀什么,怎樣讀了。 ![]() 于是我就制定了聽100本書的計劃,每天聽一本。一來是聽一聽自己讀過的書,看別人是怎么讀的,二來是了解更多好書,畢竟經過平臺篩選過一次的書差不到哪兒去。 我不是隨便聽,而是專門花時間去聽,邊聽邊看文稿,眼到耳到,還寫了讀書卡片。 當然我為了增加寫卡片的難度,一般在第二天早上才寫,目的是努力回憶起聽書的大體內容,方便以后提取。 你不必這么復雜,打開聽書平臺點開自己感興趣的書直接聽,什么得到聽書、樊登讀書、喜馬講書、路上讀書,想聽就聽。 當你聽了100本書后,你對書的了解越來越多,有助于你以后選書,想讀什么書心里自然就有底了。 ![]() 其實寫書單文章是很辛苦的,因為推薦的書自己得讀過,不能直接參考別人的。 再說,我也不知道寫文章的人,他是不是真的讀過,還是胡編亂造的。 不過你不寫,而只是收集書單文章的話,仔細辨別對自己有沒有用就可以了。 有些文章標題看起來有模有樣的,內容卻牛頭不對馬嘴,或者生硬地照抄書本的內容簡介,就不用看了。 為什么要收集書單文章呢?我認為這是讓一個不知道讀什么書的人,快速了解哪些書適合自己讀,又能找到同類型書的方式,也慢慢培養(yǎng)自己選書的能力。 做到以上這三點不難,多花時間就能做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