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西藏,許多人都會有一種神秘感。而關于西藏的知識,基本都來自于之前的教科書。舉例來說,西藏有著最大的湖泊,也是西藏第一大湖納木措。但這些年來,這種認知已經(jīng)改變了。
眾所周知,湖泊不僅是生命之源,也是保持周邊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保證,西藏的每一座山腳都有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圣湖。近年來,西藏有一座湖的面積越來越大,不但是西藏最大的湖,連附近的草原都被它給淹沒了,湖水也無法供人飲用。這座湖叫色林措,現(xiàn)在的它比西藏曾經(jīng)最大的湖納木措還要大,晉升成為西藏最大的一個湖。 1975年西藏湖泊普查時,色林錯湖的面積還只是1621.77平方公里,比當時的西藏第一大湖納木錯湖還小324.83平方公里。然而28年之后,也就是2003年普查的時候,色林錯湖的面積已經(jīng)擴大到2058.99平方公里,比擴張了64.12公里的納木錯湖還多47.37公里,也就是從一年開始,色林錯湖代替納木錯湖,稱為了西藏第一湖。
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直到今天,色林錯還在不斷地發(fā)展。那么,色林錯為何還能繼續(xù)保持這種勢頭?研究認為,降雨是導致色林錯“長大”的主要原因,而西藏北部地區(qū)的降水則主要來源于融水的蒸發(fā),這也是西藏北部地區(qū)自身存在的一種水循環(huán)。色林錯的擴張,不過是冰川消融的一小部分而已。最近的資料顯示,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面積達到了247平方公里,這是亞洲其他地方的四倍。
自1970年開始,我國境內的冰川總面積就減少了十二萬多平方公里,所剩冰川面積只剩五分之四,這其中受冰川融化影響最大的要數(shù)西藏地區(qū)的冰川,將近占整體減少量的百分之三十,西藏境內共有1500多個湖泊,其中超過60%的湖泊面積在不斷增長,而西藏的冰川也在迅速的消退,而2016年西藏阿里阿汝冰川曾兩次遭遇雪崩;2018年,雅魯藏布江色東浦溝在藏東南部地區(qū)遭遇了兩起冰崩堵塞。
但西藏湖泊的擴張對我國內陸地區(qū)并不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湖泊的面積和水量越大,那么空氣里面的水蒸氣就會越來越多,最后被風吹到平原上,就會形成一場巨大的暴雨,到了那個時候,人類建造的許多水利設施,就會失去控制的能力。
另外,湖泊的擴張也會給當?shù)貛砗芏鄦栴},比如冰湖決堤、冰川崩塌等等。可可西里卓乃湖的湖水增加,淹沒了原有的堤岸,最后被完全沖垮。
更恐怖的是,這條河流流入了附近的一個湖泊,這個湖泊正好就在青藏公路的旁邊,距離鐵路還有一段距離,所以并不會對鐵路構成什么威脅?,F(xiàn)在,湖面距離公路只有七米了,再這樣下去,整條路都會被淹沒。
我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員鄔光劍表示,青藏高原在這幾十年里,平均每十年要上升0.4℃,而全球每十年的升溫速度只有0.2℃。位于青藏高原邊緣地區(qū)的喜馬拉雅山脈的整個南麓都面向了印度,喜馬拉雅冰川融化之后的水源大部分都將流向印度。且喜馬拉雅冰川是距離世界上最大的污染區(qū)域——印度最近的冰川,印度洋的水蒸氣中大量的工業(yè)污染,在空氣中不久就被喜馬拉雅山所阻擋!
由于寒冷的天氣,大量的水蒸氣將污染帶入喜馬拉雅冰川,通常情況下,這些冰川會緩慢地排放污染物,但隨著全球變暖,印度人覺得自己是在自掘墳墓。
然而這個污染物擴散不僅僅是對印度有影響,亞洲的各個國家都會受到喜馬拉雅冰川融化的影響,除了在雨季造對亞洲各國成洪水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之外,還會增加毒素的排放量,根據(jù)《美國地球物理學會》上的一篇文章指出,青藏地區(qū)的冰川正在消融,將會釋放出被凍結了超過五十年的全氟烷基物質(PFAAs)!
PFAAs是一種在工業(yè)品與消費品中很常見的物質,主要是用于汽車、飛機、飛機、汽車、建筑材料、橡膠、除草劑、農(nóng)藥等。研究小組采集了納木錯地區(qū)的積雪和融水徑流,發(fā)現(xiàn)冰川冰的 PFAAs濃度為1413 pg/L,而融水流量為1277 pg/L,湖泊為980 pg/L,降雨為616 pg/L。
這種高濃度的新污染物質,目前還處于研究階段,但在人類體內,甚至是嬰兒和母乳中都有可能存在,根據(jù)之前的研究,這些污染物可能會導致肝臟受損、甲狀腺疾病和生育能力降低。所以,減緩氣候變化的速率不僅僅是為了保護北極和北極的冰川,同時也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家鄉(xiāng)。千萬別讓那些雄偉的山川、美麗的冰封之地消失,現(xiàn)在還不是他們離開的時候。
鑒于青藏高原湖泊擴張帶來的負面效應,中印兩國都面臨著一個世紀難題,冰川融化和高原湖泊的擴張將是世界各國必須面對的問題。因此,為了減緩全球氣候變暖,我們必須要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即使我們的貢獻是微乎其微,也聊勝于無。堅持以個人為中心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從小事做起,將會對大局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