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多年的老胃病,被一個小方法調理好了! 今年58歲的陳大叔,一直被一個老毛病困擾,那就是胃病。這個老胃病折磨了他十多年,胃經(jīng)常隱隱作痛,吃不下多少東西,吃到生冷的東西,或者腹部受涼時,胃痛便會加劇。就因為這個胃病,他身體很瘦弱,平時感覺疲憊乏力,手腳寒涼,大便稀溏不成形。去醫(yī)院查過很多次,說是胃炎,吃藥的時候好一點,但過不了多久,又是老樣子了,這讓他痛苦不堪。 巧合的是,他平時喜歡看一些古籍,有次買到一本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的《我說參同契》,這是本講周易和道家文化的書,其中第54講里,剛好講到一個治腸胃病的小方法,原文說: “大約30多年前,日本發(fā)明了溫灸器,放在肚臍上,暖暖的,可以治腸胃病。這是日本人把中國道家的老方法拿出來賣錢,這個在道家叫做灸臍法。其實用不著那個,我教你們,年紀大的朋友都可以用,比較保險。用桂圓肉一顆,花椒六七顆,加上艾絨一同打爛,晚上睡覺的時候挑一點點,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臍里就行了。你不要小看我們的肚臍,肚臍會吸收的!身體需要就吸進去了,不要的它不吸。這樣就會水火交感了,繼續(xù)二三天后,早晨起來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干啦,腸胃病都會好了?!?br> 南懷瑾大師德高望重,他說的話陳大叔自然信服,加上自己就是老胃病,怕冷,所以就決定試試。花椒家里就有,他買了桂圓,又到中藥店買了艾絨,一起碾碎混合,搓成小圓粒,晚上貼在肚臍里睡覺。 沒想到,當晚就感覺肚臍周圍暖暖的,有一股熱氣往周身擴散,特別舒服,睡眠都好了很多。第二天肚子開始咕嚕咕嚕地響,晚上繼續(xù)貼,等天亮醒來,就迫不及待去了廁所,大便酣暢淋漓,很久沒有過這種感覺了。他后面查了下,網(wǎng)上說連腳底的涌泉穴一起貼上更好,陳大叔就照做,就這樣一直貼了一個多月,發(fā)現(xiàn)胃痛的情況越來越少,整個身體都舒服了很多,關鍵是身體變暖和了,本來是秋冬季節(jié),但腳底都是暖的。 后來他跟懂中醫(yī)的朋友交流,對方才告訴他,這種方法中醫(yī)里也常用,叫“臍療”,常用來調理很多身體問題。這里面的花椒,桂圓,雖然都是食材,但也能用作中藥,花椒性溫,可以溫中止痛,用于脘腹冷痛;桂圓也是熱性的,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艾絨是用艾葉制作的,純陽之性,有溫經(jīng)、散寒、祛濕之效。將三種材料貼在肚臍,就像在中焦點了一簇小火,熱進寒退,慢慢就能將胃里的寒氣逼出來,胃寒自然就能慢慢調理好。 簡法宏效,小方法解決大煩惱,這讓陳大叔特別感恩南師,也感嘆中醫(yī)的神奇。如果腸胃不好,身體偏寒怕冷,這個方法真的特別有用,大家不妨試試。不想自己做的話,也可以用同仁堂的成品,附送膠貼,特別方便。 ![]() ![]() ![]() |
|
|
來自: 謹身節(jié)用華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