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時,耳旁的音樂,隨著旋律,不由得令我想起《我和單車》的故事之中。 說起單車,它像是我的絕緣體,卻冥冥中注定我與它有過擁抱、難舍難離,我愛你多一點,曾經(jīng)記得的那些介意。
小時候,我羨慕周圍的同學(xué),踩著單車,從家里到學(xué)校,再到戶外,三五成群,聚集到一起,有說有笑,看著就像很是相識的的樣子。 無奈的是,“我不會騎車”,與同學(xué)之間漸漸疏遠,在角落。 哪怕,到了體育課,當(dāng)他們討論著放學(xué)后,去到哪里,都鮮少參與過;后來,參加工作,來到省城,第一眼看見的就是單車,曾經(jīng)我想著學(xué)會騎車,但沒有實踐過。 有一天,正是周末,天氣較好,同事邀約,去戶外郊游的事情。 我同意了。慢慢地走著走著。再到不遠處,前面排著一排的單車,她說:“來騎車吧?”我回答:“不了,再說我也不會騎車。” 當(dāng)時,為了避免影響對方,我告訴他們,“你們騎吧,我就走走路?!?/span> 隨后他們騎車的騎車去了,我就走在郊外,看著他們的背影離我而去,想象著自己騎車的樣子,渴望與他們有過一起的時光。 回到了宿舍,我想了很多,有過好幾回,看著馬路上的單車 ,有過動搖的心,始終還是沒有實踐過。
然后,我開始旅行了,認識朋友。她說,“你來珠海吧,我可以教你騎車。” 記得當(dāng)時,我很高興地退掉了廣州的房子,一時興起地來到了珠海,在她蹭著時間的夾縫,從住處來到了公交站臺,整理好了單車,準(zhǔn)備開始騎車了。 她說:“就這樣看著前方,一只腳先上,踩到有了定點,令一只腳再上來,跟著就向前走,就行了。” 跟著她的口令,我試了一次又一次,始終還是沒有成功。她笑了,后來我們也很少一起玩了,記得那時候我有些失落,以為“我不會騎車”的丟臉,失去與人同行的小伙伴,有過失落。 然后,我離開了珠海,去到了上海。 那天,在酒店認識了一小伙伴,并相約去南京路吃飯。由于住的地方離著南京路還有段距離,我告訴她,“我不會騎車”,并讓她先去,我到了聯(lián)系她。 結(jié)果,她說:“我們一起來的,就一起走?!痹捯魟傁?,我有些感動,抱住了她,“有你真好!”
繼而是在廣州。 那天,從書店到回酒店的路上,下了公交車,同樣的路邊有著很多的共享單車,“我不會騎車,你先走吧”。 對方一句“不,咱們是一起走的,當(dāng)然是一起回去的”。跟著導(dǎo)航的方向,走了很長的路,始終不對。 當(dāng)時,我害怕對方失落,不敢再說什么話。誰知,對方的一句話,”沒事,有的時候錯有錯著,走錯了就當(dāng)一次經(jīng)驗?!?/span> 令我像是吃了定心丹似的,如釋重負,就這樣,總算找到了住所的位置,安全地回到了住所。
再到后來,我回到家中。 有一天下午,侄女吵著要騎車,非要拉著我去樓下,沒辦法之余,只好下樓去。 借著她的哥哥上學(xué)的緣故,我踩著小人單車,追著她的車尾,看著她的背影,沖口而出的一句:“沒想到'我不會騎車’,反而在今天的時光里,借著你的名義,當(dāng)了一次小孩子,玩得不亦樂乎。” 到了最近,在侄子學(xué)車事件,看著他熟練地踩著車子,晃悠在巷子里,不由得向他起了敬意,告訴他,“你真棒!” 他告訴我,“其實你也可以試試的?!蹦且豢?,我說:“不了。我注定與單車無緣,始終還是走路適合我。”
雖然單車不是我的“附屬品”,毫無疑問讓“走路”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有的時候,會累了一點,會渴望自己會騎車的樣子,但路走多了,不但不覺得累,就像對著前面的風(fēng)景一樣,有著豁然開朗的心情,重新面對生活,這不就是收獲嗎? 經(jīng)歷過這些,讓我明白了一些事情。 生活中,“不會”并不丟臉,也不尷尬,但有時候卻像走路一樣,會得到很多不同的樂趣; 也清楚了榜樣的力量可以有千千萬萬個,卻總有一個令你有勇氣地想承認“我不會...”,并接受這眼前的一切。 寫在最后: 就如同在今天的我,看了松浦彌太郎的文字,我會覺得自己騙自己,是一種治愈性的標(biāo)配,我能感覺到自嗨是我對生活的新標(biāo)配。 我的內(nèi)心有太多渴望的東西,如同作者的《護身符》一樣,雖然未必可以一一實現(xiàn),但我卻想過把我的所見,所聞,所感...統(tǒng)統(tǒng)記錄下來! 我覺得這是我在人間來一回的罪證。有人說,"我不孤獨了"一樣,我相信它的存在, 人的一生,一切都是相互的! 2020.02.06周四晚上20點06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