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善,向美,向遠方
1 空杯心態(tài)。 無論在任何時刻,人都要學會常常將自己“清零”。 將自己的知識清零,將自己的成見清零,將自己的經驗清零。 一個人就像一杯水,裝太滿不僅會漫出來,也很難裝入新東西。 所謂的空杯,不是完全否定過去的自己。 而是用全新的眼睛去觀察這個世界,用全新的體驗去打開自己,也用全新的經歷去創(chuàng)造想要的人生。 一個人將自己清零的速度越快,他的成長也會隨之變快。 當我們敞開心胸去迎接新的人事物時,人生也會變得更加飽滿,豐厚和精彩。 2 蘑菇心態(tài)。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許多挫折和困難。 當你想要放棄時,要想象自己是一個蘑菇。 在最黑暗的時刻,在沒有陽光的時刻,在感到最艱難的時刻,也依舊要保持向上生長的勇氣和力量。 其實,越感到堅持不了時,越是離成功最近的時刻。 因為有時被困難難住的,恰恰是你畏懼它的心。 只要你咬牙熬過去,哪怕天再黑也總有亮的一天,哪怕路再遠也有抵達的一天,哪怕山再高也有翻過去的一天。 要學會把上天給你的所有磨難,都當作磨礪自己最好的禮物。 3 磚塊心態(tài)。 每個人都有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 其實,壓力并非是一件壞事。 同樣一塊磚,如果只是放在草坪中,它看似很輕松但卻毫無作用,但如果用它蓋高樓大廈,要承擔各種擠壓力,但它同時也發(fā)揮了更大的作用。 一個人想要做成多大的事,就要承受多大的壓力。 有時,所謂的強者不過是吃了別人吃不了的苦,受了別人受不了的累,承受了別人受不了的痛。 當你覺得壓力很大時,恰恰是在鍛煉自己最好的時刻。 一個人的能力和才華,大多數(shù)是從壓力中不斷激發(fā)出來的。 4 挖井心態(tài)。 有一句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p> 許多時刻,我們總是在付出一點點時,就想要立馬得到回報。 其實人的付出,就像在挖一口深井。 有時你也許挖了九十九次,看似也毫無收獲。但只要你堅持多挖幾次,可能泉水就會汨汨流出。 無論想要做成任何一件事,首先要全心全意地付出。 等到你積攢到足夠的努力時,人生才可能發(fā)生好轉和巨變。 而在你埋頭挖井的每一下,最終都為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 5 門檻心態(tài)。 在成長的路上,我們總是害怕犯錯。 但這世上幾乎沒有一次性的成功,不過是無數(shù)失敗后的總結。 就如想學游泳的人總要嗆幾口水,想要學滑板的人總要摔幾次跤,想要學拳擊的人總要挨幾下打。 有時你越害怕失敗,就越不可能成功。 因為你只有在不斷試錯中,才能逐漸找到對的方法和方向。 一個人失敗無數(shù)次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害怕失敗不敢嘗試。 越是經得起打擊的人,才越有可能靠近成功。 因為只有跨過了失敗的門檻,成功才會真正向你敞開大門。 6 臺階心態(tài)。 當我們做錯一件事時,總喜歡找外在的原因。 其實,一個人只有反省自己的錯,才能有提升和進步。 如果考試成績不好,不能怪題太難,而應該找自己學習的漏洞。如果與人溝通不暢,不能怪別人難相處,而是自己的方式有問題。如果一件事不成功,不能怪時機不成熟,是怪自己沒有準備好。 把問題想象成一個又一個的臺階。 如果你只是站在原地責備別人,就不會有任何的改進。 只有你一步步往上走,不斷地完善自己,才能攀登上最終的高峰。 寫于2022.11.12 作者:李思圓,微信公眾號:溫暖的女子(ID:wennuan-312),新浪微博:@飲水-思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