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夜里的小飯館,葛淑珍忙碌地穿梭在飯桌前。 電視機里突然放起了趙本山表演的小品,一瞬間還端著盤子的她有些失神,耳邊傳來了顧客間的談話“趙本山,原來就是個山里走出來的窮小子。 現(xiàn)在有錢了,孩子和老婆都跟著享福吧!” 是啊,都跟著享福吧。 可原本那個位置站的應該是她。 畢竟當年,是她和趙本山共苦的呀,如今不能同甘。 葛淑珍恍惚間打碎了手里端著的菜盤,絲毫沒有聽見顧客喋喋不休地抱怨。 熬到下班,葛淑珍木然地走在深夜的街頭,思緒又飄到了當初故事的起點。 ![]() 1: 1960年,葛淑珍出生在遼寧開原一個普通農(nóng)村家庭。 也有個不幸的童年。 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世了,和趙本山靠著盲人二叔帶大不同。 葛淑珍是在哥哥姐姐的庇佑下長大的。 雖然長相上并不出眾,但在十里八鄉(xiāng)也是個能操持家務干農(nóng)活的好手。 到了適婚的年齡,村里熱情的大媽紅娘,便開始為葛淑珍介紹起婚事來。 ![]() 而彼時22歲的趙本山,還是村里有名的老大難。 原因無他,身無長物地無半隴的趙本山,6歲喪母,9歲父親拋下他外出討生活。 要不是自己的盲人二叔,和村里可憐他的同學的母親。 早就餓死了。 雖然長大后跟著盲人二叔學會了二人轉(zhuǎn),也在當?shù)匦麄麝犙莩觥?/p> 可終究是饑一頓飽一頓。 又有哪一個父母會把女兒嫁給他呢? 一來二去,趙本山就成了村里為數(shù)不多的單身漢。 ![]() 就是這樣的前提,19歲的葛淑珍被介紹給了趙本山認識。 那個年代的人們都比較淳樸。 兩人初次的相親也非常順利,葛淑珍很滿意眼前的趙本山。 而趙本山對這個略顯靦腆的女孩,也沒有覺得討厭。 畢竟當時能不嫌棄他窮的已經(jīng)是彌足珍貴了。 不過,葛淑珍沒有意見不代表她哥哥姐姐沒有意見。 和以往相親的經(jīng)歷一樣,趙本山又被嫌棄了。 其實這也不能怪別人,實在是趙本山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和葛淑珍結(jié)婚的婚房,還是借別人的! 這個女孩,沒有嫌棄趙本山?jīng)]錢。 在她看來,只要兩個人一起努力,日子就會越過越好。 于是她不顧哥哥的反對,嫁給了趙本山。 沒有熱鬧的婚宴,也沒有精致的嫁妝,幾桌簡單的飯菜一些客人就是兩人彼此的婚禮。 2: 婚后沒多久,葛淑珍就生下了女兒趙玉芳。 可家里的日子并沒有隨著女兒的到來而變好。 一家三口,依舊過著拮據(jù)的生活。 ![]() 為了賺錢養(yǎng)家,趙本山只能時常在外演出。 夫妻兩單獨相處的時間變得很少。 照顧后方的責任就這樣被丟給了葛淑珍,甚至在她懷孕的時候,依然把家中收拾得井井有條。 有這么一個賢惠、顧家的妻子,趙本山更安心于自己的事業(yè)。 每次無論多晚回家,桌上總是有著色香味俱全的溫馨飯菜。 就連趙玉芳的學習都沒讓趙本山操心過。 當然,對于這些趙本山也從未否認過葛淑珍的作用。 ![]() 時間來到1982年,葛淑珍生下了兒子趙鐵蛋。 這本該是讓人高興的事情,畢竟在那個年代每家每戶都想要個兒子。 趙本山自然也不能免俗。 不過可惜,這個男孩是個先天性聾啞人,還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和軟骨癥等病。 夫妻倆很是悲傷,為了養(yǎng)活這個兒子,趙本山還請教了先生起了趙鐵蛋這個名字。 寓意著賤名好養(yǎng)活! 兒子帶來的壓力也讓趙本山在事業(yè)上變得更加拼命和努力。 因為他知道,后續(xù)需要很多的錢。 或許是天可憐見。 也就是在那一年,趙本山和潘長江在農(nóng)村小戲調(diào)演中,靠著小品《摔三弦》變得小有名氣。 ![]() 家里的生活開始逐漸好轉(zhuǎn)。 要知道照顧一個患病的幼兒是要有多大的耐心,況且還要顧及女兒學習和丈夫的生活。 沒有任何人幫助的葛淑珍全靠自己。 看著趙本山的事業(yè)逐漸起步,特別是加入鐵嶺市民間藝術團后,一家人搬進了市區(qū)三室一廳的住宅。 那一刻葛淑珍幸福得像個孩子,覺得自己吃再多的苦也是值得的。 只是沒想到這些,不過是她的一廂情愿。 ![]() 3: 調(diào)去鐵嶺民間藝術團后。 具體在什么時間,趙本山對葛淑珍有離婚的想法?不得而知。 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趙本山在那段時間幾乎一心都撲在了工作上。 別說葛淑珍了,就是自己的兩個孩子他都很少關心!每天除了研究劇本就是排練。 或許就是這樣的差異,讓不懂小品創(chuàng)作的葛淑珍和趙本山越來越缺少共同的話題! ![]() 相反,在鐵嶺民間藝術團認識的馬麗娟成了趙本山可以傾訴的知己。 不過彼時的趙本山心里也明白,離婚之前自己不能做對不起葛淑珍的事。 畢竟為了這個家她實在付出了太多。 丈夫和孩子就是她的全部。 為此,關于離婚的事情趙本山多次話到嘴邊,都不忍心開口。 這件事情一拖就是很長時間,雖然沒有和葛淑珍離婚,但是趙本山借著工作忙為借口。 幾乎就不回家了。 直到1990年,趙本山在春晚舞臺上表演了小品《相親》。 亮相春晚后一夜爆紅。 覺得無法再等待下去的趙本山,還是向葛淑珍提出了離婚。 突然聽到這個消息,雖然猜到一些的葛淑珍心里有了準備。 還是嚎啕大哭! ![]() 這下趙本山慌了,害怕妻子想不開。 便找到了葛淑珍的哥哥,商量離婚的事情。 其實哥哥的想法也是不想讓兩人離婚,畢竟日子才剛剛好轉(zhuǎn)。 ![]() 可惜,那時候的趙本山鐵了心。 哥哥的勸說根本沒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眼看著木已成舟,只能點頭同意幫忙勸葛淑珍在離婚協(xié)議上簽字,但他也提出了一個條件。 “走可以,你要安頓好她和孩子的以后得生活。” 大舅哥的松口,讓趙本山心底的大石頭放下來了。 因為這些年,對于自小父母去世的葛淑珍來說,哥哥在她心里已經(jīng)扮演了父親的角色。 他開口了葛淑珍一定會聽。 事實也如趙本山預料的一樣,很快葛淑珍便在離婚協(xié)議上簽了字。 ![]() 或許打心里趙本山也覺得這樣做對不起妻子。 在1991年兩人辦理離婚時,趙本山幾乎凈身出戶。 丟下了了25萬元巨款,和一輛夏利車還有那棟三室一廳的房子。 那一晚,任憑12歲的女兒趙玉芳哭得撕心裂肺,趙本山頭也不回地轉(zhuǎn)身離開了這個家。 女兒和兒子都跟隨葛淑珍生活。 ![]() 4: 離婚拿到的25萬元在那個年代,可以衣食無憂的生活很長一段時間。 不過葛淑珍雖然沒有什么文化,也知道什么叫未雨綢繆。 特別是看著兒子趙鐵蛋每天不菲的醫(yī)藥費和女兒上學所需要的花費。 25萬她根本不敢亂花而是存進了銀行,以備不時之需。 至于未來的日子? 多年未工作的她,決定外出打工。 不過自從嫁給趙本山后,葛淑珍就一直在照顧家庭,突然間外出打工。 除了簡單的體力活,她又能干什么呢? ![]() 在外打工的日子并不好過,幾份工作讓她受盡了白眼。 也一直沒有穩(wěn)定。 直到她來到了一家火鍋店,給人刷盤子。 才算安定了下來。 對此那時候的女兒趙玉芳對父親很是不滿,幾次想要把母親的情況透露給他。 都被葛淑珍攔了下來,她總是語重心長地對女兒說“媽媽賺錢能養(yǎng)活你和弟弟,大人之間的事不是你想的那樣簡單,爸爸還是愛你的?!?/strong> 正是這樣的教育,趙玉芳至今都沒有在公開場合說過父親趙本山半個不字。 就算是每年暑假去趙本山那里玩。 趙玉芳也表現(xiàn)得非常懂事。 也許在葛淑珍和女兒的心里,還幻想著有天父親能在回到這個家庭。 不過顯然是不可能了。 在葛淑珍用全部150元工資給趙鐵蛋買藥的時候,趙本山已經(jīng)和馬麗娟有了屬于兩人自己的孩子。 這就是后來的妞妞和牛牛! ![]() 父親結(jié)婚了, 趙玉芳告訴了母親。 葛淑珍聽到后,沉默了許久才開口,“帶我祝福你爸爸。” 女兒沒有接話,反而鄭重的母親說“你也要走出來了,追求自己的幸福。” 葛淑珍笑了笑摸摸女兒趙玉芳的腦袋,對她這人小鬼大的言論不以為意,總是說“大人的事,你別操心了,媽媽有你和弟弟就夠了。你好好學習才是真的。” ![]() 事實上,又有哪個女人不憧憬美好的愛情? 屬于她的趙本山已經(jīng)遠去,她難道就不想再找一個可以依靠的港灣? 畢竟撫養(yǎng)兩個孩子的壓力可想而知。 哥哥姐姐們都為她著急。 每當這個時候,葛淑珍會說“趙鐵蛋的情況不是拖累別人嗎?我只想讓他早日康復,沒有時間想別的事情。 孩子們不能再受到傷害了。” ![]() 葛淑珍滿腦子都是照顧兩個孩子長大成人,只要他們好了,自己這輩子以后單身也都認了。 平凡又偉大的愿望,卻在1994年戛然而止。 5: 那一年,趙鐵蛋沒能挺過春天,因為心臟病發(fā)生命定格在15歲的青春年華。 葛淑珍抱著趙玉芳哭了很久。 姍姍來遲的趙本山,沒能見上兒子一面。 ![]() 趙鐵蛋的離世,讓葛淑珍從離婚開始假裝的堅強一瞬間崩坍。 她病了,這一病就是很久。 女兒趙玉芳想找父親維持這個瀕臨破碎的家。 被葛淑珍阻止了,她告訴趙玉芳那個不得不面對的事實“爸爸有了自己的家庭,我們不要去打擾他,放心媽媽很快就會好起來的?!?/strong> 或許是不忍心看著女兒趙玉芳為自己日夜擔心。 還沒痊愈的葛淑珍,強撐著身體又開始到處找工作。 ![]() 后來的她又接連干了幾份工作,從擺地攤到清潔工。 為的就是養(yǎng)活女兒趙玉芳。 而深知這一點的趙玉芳只能用好好學習報答母親的辛苦養(yǎng)育。 考上了大連外國語學院。 要去大連上學,趙玉芳放不下母親,同樣的葛淑珍也十分擔心獨自在外上學的女兒。 于是,母女倆都來到了大連。 值得一提的是,上大學期間趙本山想要包攬女兒趙玉芳四年的開銷,被葛淑珍婉拒了,后來沒辦法趙本山在大連給母女倆買下了一間三室一廳的住宅。 大學四年的學費,卻沒要趙本山一分錢。 全是葛淑珍一點一點靠著端盤子辛苦賺到的。 ![]() 6: 其實在趙玉芳上大學期間,葛淑珍就想要經(jīng)營飯店,這種想法已經(jīng)很久了。 不過或許是害怕虧了,影響到女兒。 直到趙玉芳在2003年畢業(yè)后,分配到大連公安局工作。 葛淑珍才開始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計劃! 她在居住的地方附近,物色了一家快要倒閉的餐館“味真香”,用幾年辛苦積攢下來的錢租了這個地方。 連原來的餐館的員工也一并接收了,還補發(fā)了上個經(jīng)營者拖欠的工資。 推出了一系列量大價格實惠的菜品。 生意很是紅火。 然而或許是缺乏經(jīng)驗,一段時間經(jīng)營下來餐館不僅沒賺到錢,反而賠了不少錢。 葛淑珍辛苦攢下的那點錢也全搭了進去,連剛上班的女兒也貼補了不少。 ![]() 相比于貼進去的錢,趙玉芳更心疼母親,她忍不住開口勸說葛淑珍。 不過,這次的失敗反而激起了葛淑珍的斗志。 她發(fā)誓一定要做出自己的一番事業(yè)。 哥哥嫂子,包括前夫趙本山的連番勸說都無濟于事。 ![]() 后來,趙玉芳在父親的安排下去了本山藝術學院工作,回到了沈陽。 葛淑珍留在了大連,繼續(xù)經(jīng)營那間餐館。 臨走前,女兒趙玉芳眼看勸不動母親,只能退而求其次,建議她不要那么固執(zhí)。 餐館的生意可以借助爸爸的名聲。 葛淑珍非常嚴肅的和趙玉芳說“趙本山是趙本山,葛淑珍是葛淑珍,我不會砸他的招牌,同樣也不會砸自己的招牌?!?/strong> ![]() 或許這就是多年以來她的固執(zhí),離婚后的她早已認為自己和趙本山?jīng)]有一絲一毫的關系。 這點連馬麗娟在多年以后的采訪中,都表示十分的佩服。 女兒走后。 沒有了后顧之憂的葛淑珍決定放手一搏。 她總結(jié)了飯店虧本的原因,還是因為自己沒有計算好成本。 可自己又不想放棄量大實惠的經(jīng)營理念,于是在一番苦思冥想后葛淑珍推出了利潤在五毛的快餐盒飯,走的還是薄利多銷的路子。 為此她還雇傭了兩位年輕的女迎賓,招攬生意。 餐館肉眼可見地火了起來扭虧為盈了。 據(jù)傳言,后來的葛淑珍還在大連開了分店“味真香”的品牌在當?shù)厥值挠忻?/p> 葛淑珍也搖身變成了身價百萬的富婆。 和趙本山離婚后,葛淑珍把自己的日子幾乎都奉獻給了撫養(yǎng)子女上面。 如今不靠趙本山有了屬于自己的事業(yè)。 雖然還是單身一人,但不得不承認葛淑珍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女人。 無論是從事業(yè)上還是對待家庭來說,令人刮目相看。 離開趙本山31年后,那個被拋棄的葛淑珍,如今讓人刮目相看! 對此你怎么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