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如虛空,而不存虛空之量; 度盡一切,而不著一切之相。 所謂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不變即是無所住,隨緣即是生其心。 既不著有,亦不落無。 隨緣而往,任運而生。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處世。
吾人亦有三身,所謂法身、報身、化身。 其不住時,空寂靈知之真心,遍滿虛空,即是法身。 生其心時,善心生得善報,惡心生得惡報,此時之心,即是報身。 一念思量,種種變化,思邪化地獄,思善化天堂,此時之心,即是化身。
覺則即相離相,一切不住,故名曰佛; 不覺則見境生心,一切皆住,故名眾生。 慈悲則平等為懷,萬物一體,即名曰佛; 不慈悲則貪嗔癡慢,煩惱叢生,即名眾生。 然覺與不覺,乃體上之分; 慈悲與不慈悲,乃用上之別。 體用不二,皆是一心。 若能轉(zhuǎn)惡心為善心,即是佛心。 故六祖云:“一念平直,眾生是佛”。
走到生命的哪一個階段,都該喜歡那一段時光,完成那一階段該完成的職責,順生而行,不沉迷過去,不狂熱地期待著未來,生命這樣就好。
別自制壓力,我們沒有必要跟著時間走,只需跟著心態(tài)和能力走,隨緣,盡力,達命,問心無愧,其他的,交給天。
我們不過是宇宙里的塵埃,時間長河里的水滴,所以大膽去做不要怕,沒有人在乎,就算有人在乎,人又算什么東西。
愿我們 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