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譙周帖》為《十七帖》第二十通尺牘。草書,3行,29字。 ![]() ![]() ![]() ![]() ![]() 云譙周有孫□,高尚不 ![]() 出,今為所在。其人有以副此 ![]() 志不?令人依依,足下具示。 譙周,字允南,三國時益州巴西郡南充國(今四川南部縣)人。蜀中大儒,別稱“蜀中孔子”漢末書香門第出身,飽讀經(jīng)書,知曉天文。蜀漢時可稱學界之首,耽古篤學,精研六經(jīng),尤善書札,頗曉天文。諸葛亮領益州牧,命譙周為勸學從事。后主劉禪立太子,以周為仆,轉家令。 譙周有兩個孫子:譙秀譙熙子、譙登譙賢子。西晉時賢子位至揚烈將軍、梓潼太守;熙子則做了隱士。 譙秀,字元彥。譙周之孫?!稌x書》載:“秀少而靜默,不交于世,知天下將亂,預絕人事,雖內外宗親,不與相見??げ煨⒘?,州舉秀才,皆不就。及李雄據(jù)蜀,略有巴西,雄叔父驤、驤子壽皆慕秀名,具束帛安車征之,皆不應。常冠皮弁,弊衣,躬耕山藪?!弊S秀也真是一個得道的隱者了吧。他承歷乃祖譙周,以儒學著稱,在蜀地確有顯著的名望。他人如其名,桓溫之薦自然也無果,朝廷就讓地方上四時存問。后來仍不太平,譙秀避難宕渠,鄉(xiāng)里宗族都愿意依隨他。大家看譙秀年紀大了,爭相幫他擔負行李,譙秀說:各家都有老小,先顧自己吧,我氣力還行,怎么能因為年紀大拖累別人呢。這個時候的譙秀年已八十,后來他一直活到九十歲。依此看來,其志非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