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拍攝星空? 你有多久沒看到過星星了? 五一小長假,終于有時間可以外出放松放松,而五月份也是北半球一年中拍攝星空的絕佳時節(jié)。如果你恰好去了能看到滿天繁星的地方,不妨用鏡頭來一場與星空的邂逅吧。
(一)在哪里能看到星星 一直生活在繁華都市的人,每一天的夜晚都與光污染相伴,可能從來沒見過真正意義上的星空。即使是在人口密度大的農(nóng)村,也很難見到浩瀚星空。 想拍到璀璨的星空和銀河,首先就要去肉眼能看到星空和銀河的地方去。相機長曝光 拍攝到的星星比肉眼可見的稍微多一點,但差距不會特別大,如果肉眼看不到星空,相機也很難拍出來。 光污染:燈光會掩蓋星星,因此城市上空很難看到星星。查詢光污染的方法也很簡單,可以通過巧攝、天文通小程序等方法查看,也可以點擊下方的鏈接查看: www.lightpollutionmap.info
查看光污染地圖時就要了解波特爾暗空分類法,它分為9個級別,在1~4級地區(qū)是拍攝銀河以及觀星的好地方,我推薦大家去1~3級的地方。(地圖上黑灰藍綠或黑灰藍的區(qū)域)
另外還要注意一點,現(xiàn)在的光污染地圖應該是2015年的,這幾年國內(nèi)的發(fā)展特別快,城市不斷擴張,許多農(nóng)村也安裝了路燈,地圖上的綠色區(qū)域現(xiàn)在也不一定能拍到很棒的星空。 月相:正所謂月明星稀,月亮大的時候星星少,月亮小的時候星星多。農(nóng)歷月末月初的時候,月亮小或看不到月亮,是觀星拍星的絕佳時機。 其他時刻有月亮就沒法拍攝星空了嗎,當然不是。還可以根據(jù)月亮出現(xiàn)在天空中的時間,避開月亮拍攝。比如農(nóng)歷20號后以后的月亮,接近后半夜才會升起,就可以在前半夜拍攝。
以上是兩個影響比較大的因素,其他的諸如天氣、空氣能見度等也會對星空產(chǎn)生影響,但沒有前兩個更為關鍵。 (二)拍攝星空的參數(shù) 星星的亮度非常低,要盡可能的增加曝光值,相機需要調(diào)整到M檔,手機需要打開專業(yè)模式。 光圈:F4是拍攝星空的入門級光圈,小于F4的光圈拍攝效果就很不理想了,總之大光圈鏡頭更受青睞。拍攝星空時,常用到F2.8甚至更大的光圈。 感光度(ISO):拍攝星空時,常用到1600以上的感光度,一般3200~6400較為常見。 快門時間:如果哦光污染特別小,可以使用十幾秒左右的快門,拍攝星空時,常用到20~30秒之間的快門。 拍攝星空時,可以使用F2.8,ISO3200,快門30秒,或者是F2.8,ISO6400,快門15秒這樣的常見組合。再根據(jù)現(xiàn)場的環(huán)境微調(diào)。
焦距:為了能拍攝到面積更大的星空,推薦使用長20mm以下的超廣角鏡頭,16mm、14mm都比較常見。 這并不是說普通的鏡頭就沒法拍。也有人鐘情于50mm焦距拍攝銀河,這時候的銀心非常大,看起來更加震撼。 對焦模式:面對漆黑的夜空,總對焦會失靈,需要調(diào)整到手動對焦(MF)??梢苑糯笃聊?,對準一顆比較亮的星星,轉(zhuǎn)動對焦環(huán)直到星星由虛變實。 星空500法則:星空500法則是用來計算安全快門的。地球自轉(zhuǎn),天體都是東升西落,如果快門時間太長,星星就會留下拖影變成星軌。用500÷等效焦距,得到的就是安全快門。假如你的等效焦距是20mm,那么你的快門最好不要超過(500÷20=25秒)。 快門時間不能無限延長,高感光度會降低畫質(zhì),因此才需要大光圈來增加曝光,這就是星空攝影要用大光圈的原因。如果加裝了赤道儀,相機可以跟隨星空運動,便能無限延長快門時間(比如30分鐘),拍攝到更為細膩的星空大片和深空宇宙星云。 如果你想拍攝星軌,那就不用考慮什么500法則了。
(三)星空攝影后期 星空攝影的后期處理主要是降噪與調(diào)色。 堆棧降噪:第一種是堆棧降噪去除隨機噪點。 前期拍攝時建議連續(xù)拍攝4~9張照片,后期打開ps中的“文件-腳本-將文件載入堆?!保@樣所有照片就都變成了圖層。首先摳出天空部分,將天空部分的星星對齊,然后全選圖層,轉(zhuǎn)換為智能對象,執(zhí)行“圖層-智能對象-堆棧-平均值或中間值”。然后再對地景進行同樣的操作(不需要對齊,因為地面不動)。最后再把天空和地景合二為一。 噪點太多?ps堆棧降噪教程及原理,攝影師都在用的無損降噪技能! 暗場降噪:拍攝完星星后,再用同樣的參數(shù),蓋上鏡頭蓋拍一張。然后把這張照片拖入到其他圖層的上方,混合模式改為“變暗”,可以消除長曝光帶來的固定噪點。 |
|
|
來自: 新用戶2695WSE1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