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是永熙隨筆第584期 近4期發(fā)布的內容: 580:2022暑假的那些人與事...(2) 581:我想對那些不尊重服務員的人說...(1) 582:童年的那些人與事...(1) 583:“真實”遠勝過“完美”...(1) ![]() Part1. 如果在伴侶關系中,假設一方沒有辦法看到另一方(伴侶)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假設一方沒有看到另一方(伴侶)還有很多身份面向:他/她即是我的伴侶,他/她也是孩子的父母,他/她也是他/她父母的孩子,他/她也是社會中的一員(他/她還有很多很多不同的身份...) ![]() 簡而言之:假設我們沒辦法看到對方(伴侶)完整的面相,而單純只是把對方看成他/她只是我的伴侶,他/她只是我的妻子,他/她只是我的先生,那么緊緊地鎖上了這一面的時候,也許在那個地方,我們就會想當然地認為: ![]() “我的需要,你一定要去聆聽”“我的需求,你必須得去滿足”“我的感受,你必須得去負責”“我的...我的...你必須...你一定...” ![]() 在那個繃緊的地方,我們跟對方這一個完整的存在,從此失去了鏈接。在那個繃緊的地方,我們即沒法看見自己的完整,也沒法看見對方的完整。在那個地方(充滿著緊繃),我們會產生很多的指責抱怨,讓關系制造更多的緊繃。 ![]() 所以,情感的成熟意味著,幫助自己去完整自我,嘗試讓自己體驗到自我的完整。同時,在完整自我的過程中也看到對方的完整。這就是情感成熟的象征。因為,完整就是愛。 ![]() Part2. 真愛,都是從“一見鐘情”到“二見鐘情”?!?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color: rgb(47, 118, 195);">一件鐘情”背后的意義是:我在我的原生家庭里面,沒辦法得到的那些東西,我的另一半,都可以滿足我。于是,就會出現這么一個幻想(幻想另一半有義務100%懂我滿足我,幻想另一半是全能的)但,這個幻想遲早都會破滅的。于是就出現“二見鐘情”。 ![]() 透過“一見鐘情”這個泡泡的破滅,如果我們足夠幸運的話,我們就開始學會去聆聽自己的需求,我們開始把“自己投射對方成為爸爸媽媽”的這種投射給收回來:我不再把我的另一半(我的伴侶)看成是我的爸爸/媽媽。同時,我們會開始深刻地意識到: ![]() (另一半)他/她也是一個獨立的人,(另一半)他/她也有自己的傷痛,(另一半)他/她也有自己的原生家庭,(另一半)他/她也有“在他/她原生家庭里面,許多沒有被滿足的需求和期待” ![]() 同時,我們還會逐漸意識到:我要留給(另一半)他/她自己去負責和直面他/她自己的人生的機會,我要留給(另一半)他/她自己去療愈和直面他/她自己內心的那些傷痛的機會,我要留給(另一半)他/她一些恰當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她帶著自我覺察去完成他/她自己的生命工作。 ![]() 以上這些都是(另一半)他/她的責任,我要讓他/她負起自己的責任。同時在我的生命里,我還有很多的責任要去完成;在我的生命里,我還有很多困難和傷痛需要自己去直面療愈。 ![]() 當我逐漸地意識到:我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照顧自己和聆聽自己的內心需求,我就會逐漸地把(對另一半的)投射給收回來,我會重新把另一半看成是一個獨立的人。 當我重新把另一半看成是一個獨立的人之后,我再次回看我自己的生命,我就會看到:當我作為一個小孩的時候,內心有這么多的感受沒被聆聽,內心有這么多的需求沒被滿足... ![]() Part3. 人是不會被改變的,除非,他感覺到了愛;人是不會被改變的,除非,他感覺到被尊重;人是不會被改變的,除非,他被允許“不改變也是可以的”。 ![]() 在一個放松的,充滿尊重的,充滿鏈接(即:人與人之間的同理心)的空間里,改變才會有機會發(fā)生。 ![]() 在每一段關系里,我們都是從自己出發(fā),從而進入到關系之中。如果我更愛自己,我就更有能力去愛其他的人;如果我讓自己變得完整,我就不需要讓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合乎我意,我就不需要讓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完美”的。 ![]() 所以,“成長”并不是要求別人去成長,而是永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讓自己去療愈,去完整自我,去自我成長... 好啦,本期內容到此結束,我們下期再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