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太后,是皇帝母親的尊號,“太后”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中國的戰(zhàn)國時期。“皇太后”,或“太后”,一般是指皇帝的母親,但不一定是生母。 歷史上的皇太后數(shù)以百計,有賢有惡;有許多皇太后掌握著和皇帝匹敵的權(quán)力,有的更是垂簾聽政,皇帝只是擺設(shè);但有的太后,管理朝廷政史井井有條,堪稱是出色的政治家。 本篇盤點歷史上著名的皇太后。 一、呂雉(呂后) 漢高祖皇后 漢惠帝朝太后、漢少帝朝太皇太后 呂后 呂雉(?-公元前180年8月18日),碭郡單父縣(今山東單縣)人。漢高帝劉邦的皇后,后人習(xí)慣稱為呂后、呂太后等,與唐朝的武則天并稱為“呂武”。 呂雉嫁給劉邦時,劉邦還是秦朝的一個小小亭長,很是落魄。劉邦建立漢朝當(dāng)了皇帝后,呂后是劉邦的得力助手,也參與很多政事。漢惠帝劉盈即位后,被尊為皇太后,相當(dāng)有權(quán)勢,劉盈基本上就是擺設(shè)。但呂后有政治家的潛力,治理國家也有一定的方法和策略,例如尊崇黃老之學(xué),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鼓勵民間藏書、獻(xiàn)書等,為后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礎(chǔ)。但呂后也有自己的短板,重用呂家親屬,開啟了西漢外戚專權(quán)的先河。 公元前180年,呂太后去世,陪葬于長陵。史書《史記·呂太后本紀(jì)》給予她執(zhí)政期間極大的肯定。 二、竇漪房 漢文帝皇后、漢景帝朝太后、漢武帝朝太皇太后: 孝文竇皇后(?—前135年),名猗房,清河觀津(今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人 ,漢文帝皇后。 竇漪房原本是伺候呂太后的侍女,被叫做竇姬。后被賜給代王劉恒為妃,漢文帝劉恒即位后,立為皇后。子女有長公主劉嫖,漢景帝劉啟、梁王劉武。漢景帝劉恒即位后,被尊為皇太后。建元元年(前141年)漢武帝即位后,被尊為太皇太后。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去世,與漢文帝合葬于霸陵。 三、劉娥 宋真宗皇后 宋仁宗朝太后 劇照 劉太后的名字不詳,民間相傳為劉娥,宋真宗趙恒皇后,宋朝第一個垂簾聽政的太后。經(jīng)常和呂后、武則天并稱。“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后世對劉太后的評價還是很高的。 劉娥十五歲便與皇子趙恒(即日后宋真宗)成婚。宋真宗趙恒登基后,在景德元年(1004年)劉娥被封為美人。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立為皇后。 宋真宗當(dāng)政后期,劉娥逐漸掌控了朝政大權(quán),以宰相寇準(zhǔn)為首的眾臣不容劉娥獨攬朝政,雙方發(fā)生了激烈的沖突。劉娥聯(lián)合丁謂、曹利用等外臣,最終打敗寇準(zhǔn)。 乾興元年(1022年),宋真宗駕崩,劉娥臨朝稱制,新登基的皇帝年少,劉娥就是實際上的皇帝。宰相丁謂,曾經(jīng)也是劉娥的戰(zhàn)友,被罷相并貶官至崖州。皇族中最有影響力的趙元儼自知無法與劉娥抗衡,便裝瘋賣傻,稱病不朝。宋朝朝政,完全落入劉娥之手。 天圣二年(1024年),劉娥身穿龍袍參加冊封大典,有臣子上書,請劉娥“依武后故事”,暗示劉娥稱帝。劉娥很明白不能如此行事,堅決不同意。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劉娥崩逝,謚號“章獻(xiàn)明肅”皇后。 四、高滔滔 宋英宗皇后、宋神宗朝太后、宋哲宗朝太皇太后 高太后 宣仁圣烈皇后高氏(1032年—1093年),字滔滔,亳州蒙城(今安徽蒙城縣)人,宋英宗皇后,宋神宗之母。 高太后有優(yōu)秀政治家的才能,在她執(zhí)政期間,不追求奢華,而是勤儉廉政,與民更始。當(dāng)時宋朝政治很清明,經(jīng)濟(jì)也十分繁榮。當(dāng)時的北宋處于經(jīng)濟(jì)繁榮、國力較強的時期。這與高太后的賢德是分不開的,后人稱贊為“女中堯舜”。 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高太后薨逝,終年62歲,與宋英宗合葬永厚陵(今河南鞏義市)。 五、孝莊 清太宗皇太極妃子、順治朝太后、康熙朝太皇太后 孝莊 孝莊文皇后(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博爾濟(jì)吉特氏,科爾沁貝勒宰桑-布和之女,孝端文皇后侄女,也就是孝莊和姑姑都嫁給了皇太極。 天命十年(1625年)嫁給皇太極為側(cè)福晉,崇德元年(1636年),被冊封為莊妃,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駕崩,福臨即位,為順治帝,尊為圣母皇太后。順治八年(1651年)被尊稱為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歲,葬于昭西陵。 孝莊也是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一生輔佐順治、康熙兩代帝王,是清朝很有才能的女政治家。 六、慈禧太后 清咸豐帝懿貴妃 同治、光緒兩朝太后
慈禧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葉赫那拉氏,咸豐帝妃子,同治帝的生母,晚清的實際統(tǒng)治者。 1852年入宮為貴人,次年晉封為嬪;1856年生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又晉封為妃,1857年晉封貴妃;1861年咸豐帝駕崩后,被同治帝尊稱為圣母皇太后,并上尊號慈禧;聯(lián)合慈安太后、恭親王奕訢發(fā)動辛酉政變,誅殺顧命八大臣,奪取大權(quán),兩個太后暫時垂簾聽政,1873年兩宮太后歸政,同治帝親政。 但同治帝早亡,親政兩年后便駕崩。同治帝無子,無奈選愛新覺羅·載湉繼位,即為光緒帝,兩宮太后再度垂簾聽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1884年慈禧罷免恭親王,開始獨掌清朝大權(quán);1889年歸政光緒,退隱頤和園;1898年,戊戌變法部分成員密謀殺死慈禧。多次發(fā)動政變奪取政權(quán)的慈禧,豈是任人擺布的,她再次發(fā)動政變,囚禁光緒帝,廢除變法,再度垂簾聽政。 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駕崩,慈禧立溥儀為帝,被尊為太皇太后。11月15日慈禧去世,葬于菩陀峪定東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