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chuàng) 林彪是個優(yōu)秀的將才,但性情有點古怪,他曾經的警衛(wèi)員高順橋透露:林彪打仗時在地圖前一聲不吭,劉亞樓也被晾在一邊。 林彪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高順橋和他之間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 高順橋15歲的時候參了軍,并在軍旅生涯中練成了“神槍手”,大大小小的戰(zhàn)役使他負傷無數。在1943年的郯城戰(zhàn)役中,高順橋中彈后又堅持了1個多小時,直到失血昏迷。 這次重傷后,高順橋被送到后方醫(yī)院養(yǎng)傷,傷好后,組織將他調到了司令部工作,當林彪的警衛(wèi)員。這個工作并不輕松。 此時日本剛剛宣布無條件投降,首長身邊仍然危機四伏,林彪負責東北區(qū)的解放工作,身邊很多勢力對他虎視眈眈,所以高順橋時刻保持警惕。 除此之外,林彪古怪的性格也曾讓高順橋有點忐忑。 我們看到的很多革命將領都如朱德、羅榮桓、陳毅等雖威嚴,但又不失親切感,即使話不多也不至于不理人,但林彪的性格則帶著一些陰郁。 眾人皆知,林彪喜歡看地圖,有多喜歡呢?據高順橋說,林彪在打仗的時候,常常站在地圖前不說話,別人和他說話也不理,眼睛一直盯在地圖上。 不僅對普通下屬如此,對有地位的高官,林彪也一視同仁,比如劉亞樓。 兩人共事時,劉亞樓雖是林彪的下屬,但也是舉足輕重的參謀長,參與、協(xié)助了多場重大戰(zhàn)役,立下不少功績。 其中,由林彪、羅榮桓指揮的遼沈戰(zhàn)役就由劉亞樓擔任參謀長,還是林彪舉薦的,所以劉亞樓和林彪會有很多工作上的接觸。 ![]() 但是據高順橋說,好幾次劉亞樓來請示、匯報工作,林彪卻站在地圖前頭也不抬,簡短吩咐兩句后就把他趕走了,有時候看地圖太專注的話,連一句話都沒有,把劉亞樓晾在一邊。 劉亞樓一向脾氣火爆,但也不敢打擾林彪,在不知情的人眼中,林彪的表現就有點過分了,透露著對別人愛答不理的高傲感。 但事實并非如此。 林彪和劉亞樓的關系其實非常好,兩人很談得來,彼此欣賞,林彪評價說“一個劉亞樓能頂三個參謀長”,建國后甚至為他爭取過大將軍銜,劉亞樓病逝時,還是林彪親自主持的追悼會。 林彪這個“愛答不理”的樣子一方面是性格使然,另一方面則是出于一個軍事家對地圖的癡迷。 每個作戰(zhàn)指揮員有自己的一套風格,地圖在戰(zhàn)爭中往往顯得非常重要,對林彪來說更是制勝法寶。 不論是打仗過程中還是在平時,林彪都喜歡看地圖,如作戰(zhàn)地圖、軍事地圖及地形圖,看地圖能讓他更好了解作戰(zhàn)形勢,做出正確判斷。 每次作戰(zhàn)前,林彪要站在地圖前看很久,把里面的山脈、河流、村莊、對戰(zhàn)雙方的勢力分布全部記住,以便在作戰(zhàn)時靈活應對。這個時候是嚴禁打擾的,不然會打斷他的作戰(zhàn)思路。 剛開始高順橋不太了解林彪,面對他的沉默時常會覺得尷尬,后來見多了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林彪看地圖時,高順橋等人就會守在帳外,防止首長被打擾,有什么問題的話也有羅榮桓負責,不會影響到軍隊的運作。 ![]() 這就是林彪的風格,可能和其他指揮員不一樣,但大家都了解他的脾性,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同樣癡迷于地圖的粟裕將軍大概會很懂林彪。 雖然不善言辭,性格古怪,但林彪對下屬其實很好,不在言語中,而在實際行動中。 1965年,高順橋回老家后,滿身傷痕又積蓄微薄,生活陷入困難,他寫信給林彪訴說了自己的情況,林彪立馬給他寄了300塊錢。 300塊錢放現在不算什么,但在當時可是巨款,高順橋靠著300塊錢度過了難關,他也一直對林彪心懷感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