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8月28日,第99篇原創(chuàng)文章。 由于特斯拉的成功,讓馬斯克成為商業(yè)界里面的傳奇,他的第一性原理思維也火了(“First principle thinking”,翻譯成中文就是第一性原理思維。)。 那么第一性原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就是探索事物背后的基本原理。 從哲學的角度來講,就是看透事物本質的根本方法。 亞里斯多德最早提出任何一個系統(tǒng)都有一個「第一性原理」。他說:“在每個系統(tǒng)探索中,存在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是基本的命題和假設,不能被省略和刪除,也不能被違反”。 我們都知道從邏輯角度來講,有兩種方法比較好用,一個是歸納法,一個是演繹法。而第一性原理就是演繹法,但是這個演繹法不是從慣性思維出發(fā)的,而是從公理出發(fā)根據(jù)實際情況做推演。歸納法也挺好的,屬于總結復盤經(jīng)驗,然后復用的一種思維,但是很容易以偏概全,輸在慣性思維上。 第一性原理的本質作用有兩個,一個是看透事物本質,一個是避免慣性思維做到創(chuàng)新。 就拿馬斯克做特斯拉碰到的電池問題舉例子,在他做電車之前電池的成本都非常高,馬斯克就在想,為啥這么高,然后用第一性原理的思維方法,把電池的基本原料給拆解開了,然后逐一解決成本問題,首先就是降低原材料中間商的成本,然后提高儲能效率,電池的整體成本就降低了,解決了電車最大的一個難題。 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講,如何才能掌握第一性原理呢? 我覺得有三點: 1、學會探究本質; 凡事我們要避免在表象糾結,要直擊本質,去事物的本質上解決問題。很多時候大家對于本質問題會避而不談,著力于解決短期眼前的問題,但是往往治標不治本,長期下來問題還是無法得到有效解決,所以要著眼于本質。 2、學會演繹思維; 看過福爾摩斯的朋友都知道,有一種破案手法叫演繹法,本質就是通過推演去模擬事物的發(fā)展,推演每個環(huán)節(jié)里面影響的因素,為什么會這樣,根本是什么,動機是什么,運用到工作中一樣的,以用戶為導向去推演產(chǎn)品的使用場景,什么是顯性需求,什么是隱性需求,如何解決等等。 3、學習避免慣性; 慣性思維比較可怕,屬于教條主義,這種思維認為過去是怎么樣的,現(xiàn)在就應該是怎么樣的,不用創(chuàng)新、不用突破。第一性原理就是要打破慣性思維,去了解本質,通過解決本質問題再來適應環(huán)境、市場的變化,提出符合當下場景的解決方案,做到與時俱進。 西方叫第一性原理。 東方叫大道至簡。 道理是一樣的,高手是化繁為簡的。 在運用第一性原理的方法里面還有一個實用的就是5WHY,就是連續(xù)不斷的問五個問題,直到問出根本問題,然后去解決它。 亞馬遜的貝佐斯也講第一性原理,不過他換了一種方式講,就是抓住商業(yè)里面不變的東西,比如物美價廉、服務優(yōu)質、物流迅速等等,這些其實本質上也是消費需求里面的第一性原理。未來變的東西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哪些是不變的,我們牢牢抓住它,就立于不敗之地了。 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可以學習一點第一性原理的思維方法。 |
|
|
來自: 新用戶4927206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