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實(shí)修踐行道法的道路上,修行先賢大伽的作品,不可不讀,它將是我們實(shí)修體悟的證明,指點(diǎn)迷津的指路明燈! ![]() 張三豐的這首《龍虎還丹指迷歌》就是很好的教材。 龍虎還丹指迷歌——張三豐 饒君到處問仙梯,一陽初動(dòng)始稱奇。 水淹昆侖翻碧海,虎嘯巖頭是祖基。 指直逍遙快捷處,一輪明月照須彌。 水中虎,火中龍,八卦五行顯耀中。 捉得龍兮生紫霧,伏了虎兮金花露。 二象何緣立道根,只因久假曹溪路。 男配女,陰配陽,交媾分明戰(zhàn)一場。 戊己土,作黃房,神氣清兮是藥王。 煉得紫金丹粒就,跨鶴乘鸞朝玉皇。 —— 這首詩歌的上半部分講的是,具體道法修行時(shí)的身體感受;下半部分則是道法理論的講解。 冠以《龍虎還丹指迷歌》之名的作品,張三豐還有一首;兩首同名之作,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 龍虎還丹指迷歌——張三豐 虎藏碧海伴兒眠,龍自扶桑日里旋。 待等一陽春意動(dòng),虎放金光龍吐涎。 腰懸寶劍收龍霧,虎見龍歸自歸潛。 二物相隨歸戊己,一爐真火慢烹煎。 子至年,火候嚴(yán),卯酉加臨莫放閑。 吞祖氣,啖瓊漿,色內(nèi)真空那個(gè)詳。 煉之只在生身處,十殿冥王共此方。 速頓悟,莫癡貪,休道老人說異端。 饒爾翻談三藏法,不悟無生也是閑。 打破這個(gè)鐵饅頭,自在逍遙億萬年。 —— ![]() 前后兩首指迷歌的道法體感實(shí)修部分,有著一種相互呼應(yīng)的感覺,如前首的“水淹昆侖翻碧海,虎嘯巖頭是祖基”、“水中虎,火中龍”等,后首呼應(yīng)即是“虎藏碧海伴兒眠,龍自扶桑日里旋”;又如前首是“一陽初動(dòng)始稱奇”、“指直逍遙快捷處,一輪明月照須彌”等,后首呼應(yīng)卻是“待等一陽春意動(dòng),虎放金光龍吐涎”。 不同之處是在詩詞后半部的敘述中,前首僅是道法理論的闡明;后首則是在理論后又有了說教之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