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先生,男,37歲。2019年來我處看診,主訴痛風,手指、足趾關節(jié)腫痛3年余,近見加重故而求治。 病勢最初,源于患者應酬時過度飲酒,預計飲白酒1斤有余,次日午間起來便覺做腳趾疼痛不堪,但無明顯腫脹。 入院檢查診斷為痛風,開服西藥,藥后疼痛大減,但此后反復發(fā)作,逐漸四肢關節(jié)皆痛,但服秋水仙堿后腹痛。 面診時,見患者雙手關節(jié)紅腫疼痛,左腳趾見直徑1cm左右的痛風石,寐差,納可,大便可,小便黃,舌質暗紅,苔黃膩,脈弦。 西醫(yī)診斷:痛風,高尿酸血癥; 中醫(yī)診斷:痛風; 辯證:痰瘀痹阻,濕熱內(nèi)蘊; 治法:清熱利濕,活血通絡。 ![]() 組方:蒼術,黃柏,薏苡仁,牛膝,澤瀉,車前草,土茯苓,佛手,姜黃,獨活,烏梢蛇,山慈菇。 二診:14劑后患者自訴癥狀減輕,偶有關節(jié)作痛,痰多,舌質暗紅,苔薄膩,脈細。 擬通絡為治,于前方基礎上加用桔梗、瓜蔞皮等化痰之品。此外,“治病必求于本”,故配以補肝腎、強筋骨之杜仲,與牛膝合用,標本兼治。續(xù)服14劑,諸癥消失,近日隨訪,患者病情穩(wěn)定,未見復發(fā)。 本病已反復發(fā)作3年余,疾病遷延不愈,屬濕熱痰瘀阻滯關節(jié)之痛風,且平素喜飲酒、嗜食肥甘厚味,脾胃受損,濕熱痰瘀互結,治則當屬濕熱為重。 患者關節(jié)紅腫熱痛明顯,寐差,小便黃,舌質暗紅,苔黃膩,均屬濕熱之證,故以四妙散加減達清熱利濕通絡之力。 方中蒼術、黃柏、薏苡仁與牛膝合為四妙散,蒼術燥濕健脾;黃柏清熱燥濕;牛膝補肝腎,強筋骨;苡仁祛濕熱,利筋絡。四味合用,為治濕熱之妙劑。 加用土茯苓、車前草、澤瀉等藥物,增強其清熱利濕之力,綜合考慮患者病情遷延,痰瘀痹阻,分別佐以佛手、片姜黃、烏梢蛇、獨活等理氣、活血、通絡之品,又借片姜黃、獨活等辛溫之性,起到反佐之意。#健康科普我在行##健康科普我在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