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椎穴簡介
大椎穴(DU14)屬督脈,是手足三陽及督脈之會。大椎穴在后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按摩大椎穴能刺激各種抗體的產(chǎn)生,對感冒發(fā)燒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主治發(fā)熱,瘧疾,中暑,感冒,癲狂,癲癇,骨蒸潮熱,盜汗,咳喘,脊背強急,項強;及肺結(jié)核,支氣管炎等。 怎么找大椎穴?首先正坐低頭(當(dāng)?shù)皖^的時候兩個椎骨才能分開,突出的脊凸才能摸得到,頸部最高的點(第七頸椎)下方凹陷處就是大椎穴,就是兩個椎骨之間,上面的是頸椎,下面的是胸椎。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jié)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大椎穴的作用
防治感冒:在大椎處刮痧(要刮出痧點)或拔火罐(留罐10分鐘,如有咳嗽可在雙側(cè)的肺俞穴加拔火罐);淋浴時也可用水柱沖擊大椎處,水溫需要高一些,以能忍受、不燙傷局部皮膚為度。附:肺俞穴在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治落枕及頸肩不適:在大椎處涂上紅花油類具治療跌打損傷作用的按摩油,然后拔罐并留罐10分鐘即可。肩部也可加拔幾只火罐則效果更好。 治粉刺:采用刺血加罐的方法。先用三棱針點刺大椎穴,隨即加拔火罐,以出血為度,10分鐘左右起罐。3-5天進行一次治療,可活血通絡(luò)、祛毒養(yǎng)顏。 燒一鍋熱水,把毛巾浸潤其中,再反復(fù)以熱毛巾敷大椎穴,可迅速緩解頸椎不適的癥狀。 熱水沖刷大椎穴,可以治療風(fēng)濕病。用熱水沖刷大椎穴10分鐘左右,直到穴位處皮膚泛紅,整個頭頸后背乃至全身皆覺得發(fā)熱冒汗時再停歇,沐浴后注意保暖,好好睡上一覺。這一招看似簡單,其實是通過熱水對大椎進行溫?zé)岽碳ぃ谝巴馊鄙偎幬锏臈l件下,代替了熱灸的作用,溫補了大椎之陽,也就溫補了一身之陽,陽氣
充足,則可祛寒外出,自然緩解癥狀。
大椎穴的操作方法 灸法:直接灸3~7壯,溫和灸5~10分鐘。治療持續(xù)15分鐘,拔去火罐,有些病人局部會出現(xiàn)紫紅色、青灰色、淡蘭色的斑印,過3~5天就可恢復(fù)正常。
蒜泥敷:患者取臥位或者坐位,將新鮮大蒜搗爛成蒜泥,在大椎穴上涂少許跌打萬花油,將蒜泥均勻敷于穴位上,蒜泥面積以直徑1-1.5cm為宜,每次大約20分鐘,局部潮紅微熱為度,每日1~2次(多用于退熱,尤其適合小兒發(fā)熱)。 懸灸法:取穴時仰臥位或坐位?;颊叩皖^正坐。艾條點燃后放于穴位上方,距離皮膚約2~3厘米左右進行熏灸,使局部有舒適溫?zé)岣卸鵁o灼痛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鐘,以局部潮紅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5次為1療程(多用于補虛)。 按摩法:患者取坐位,使用一手食指指尖垂直按壓在大椎穴上,逐漸用力深按,按而留之,每次按壓30秒。然后沿穴位作旋轉(zhuǎn)式按揉,力度由輕漸重,方向先順時針,后逆時針,各30圈,防局部潮紅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5次為1療程(多用于補虛)。 按摩方法:治療感冒發(fā)熱、落枕、咳嗽、氣喘等,可以先左手后右手,4指并攏放于頸項部,反復(fù)斜擦大椎穴30~50次,若擦后局部發(fā)熱,則效果最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