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辨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并治《傷寒雜病論》第二十三篇 ,以水一斗,煮取七升,去滓,薰洗,日三次。 雄黃散方 雄黃一兩 右一味,為末,筒瓦二枚合之,納藥于中,以火燒煙,向肛薰之。 病者脈數(shù),無熱微煩,默默但欲 辨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并治《傷寒雜病論》第二十三篇
	,以水一斗,煮取七升,去滓,薰洗,日三次。 雄黃散方 雄黃一兩 右一味,為末,筒瓦二枚合之,納藥于中,以火燒煙,向肛薰之。 病者脈數(shù),無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目四眥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赤豆散主之。 赤豆當(dāng)歸散方 三升(浸令毛出曝干) 當(dāng)歸十兩 右二味,杵為散,漿水服方寸匙,日三服。 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唾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湯主之。 升麻鱉甲湯方 升麻二兩 蜀椒一兩(去汁) 雄黃五錢(研) 當(dāng)歸一兩 甘草二兩 鱉甲一片(炙) 右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頓服之,不差,再服,取汗。 陰毒之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主之。 升麻鱉甲去雄黃蜀椒湯方 升麻二兩 當(dāng)歸一兩 甘草二兩 鱉甲一片 右四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不差,再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