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防疫常態(tài)化,動態(tài)清零……”這些伴隨新冠疫情出現的新詞,想來大家都不陌生。盡管抗“疫”已經三年,但如今的我們仍在路上。既然新冠無法取締,那就讓它和我們相隨相生、相生相克。防疫抗疫的生活,一定會有我們之前無法遇到的問題和故事。為此,我們【簡心熱推】專欄首推“抗疫有你有我”,這樣做雖然有些“苦中作樂”的味道,但這就是當下實實在在的生活。歡迎大家分享你的防疫抗疫體會——抗擊疫情,有你有我! 令人堵心的核酸采樣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的變化,各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老百姓的防控意識大大增強,積極主動配合政府部門做好排查防控。即使防控常態(tài)化時,老百姓也是一呼而應,“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男女老少接到通知,克服重重困難及時到指定地點排隊響應。可是,也有工作人員(個別大白)卻讓老百姓皺眉堵心。 周二、周五是本市常態(tài)化核酸檢測的日子,每個小區(qū)規(guī)定好時間地點,頭天晚上群里發(fā)通知。早晨五點半開始到七點五十分結束,過了七點五十分可以到本小區(qū)教育街口參加核酸采樣。 為了不耽誤孩子上學和大人上班,很多人早早起床到指定地點排隊。我在五點四十左右,排在了轉盤東南角處采樣桌后邊的隊伍里,前邊已有十來個人。 轉盤東北角的采樣桌后邊,也排出了十來米的隊伍。在那邊排第一的是位坐著三輪、七十來歲的老人,后邊是兩個小學生,再往后是不斷張望的中年婦女,及拉著孩子的媽媽,看手機的男男女女…… 我們這一隊里,前邊的大姐早早就打開了電子健康碼,不時地看看,對她前邊的人說:“都五點五十五了,還不來?!?/span> 有個人說:“還上班呢,還得回去做早飯?!?/span> “把咱們晾這兒,她們還睡覺呢吧。” “來得晚收工可不晚,上次七點半就沒管兒了,讓去教育街北頭排隊。” 一位馱著孩子的女人騎著電動車到前邊看情況:“還做不做了?怎么人還沒來?”邊說邊扶著還在夢鄉(xiāng)的孩子。只見坐在車子上的小男孩兒閉著眼睛,東歪一下,西晃一下——看得人直心疼…… 六點零五分,一年輕女子騎著電動車,馱個兜子來到采樣桌處。停好車子,開始穿防護服。 排隊的人開始說著“來了、來了”。 兩分鐘后,另一個女子騎著電動車,馱著更大的兜子來到采樣桌處。停好車,取下大兜子,拿出酒精,噴灑周邊消毒。又拿出一大醫(yī)用垃圾袋,套在自己帶來的垃圾桶上。開始穿防護服,拉開拉鏈,先把兩腿伸進去,再伸胳膊。然后,戴上一次性醫(yī)用口罩,再戴上N95口罩。把半長的散碎頭發(fā)盤在頭頂,戴上一次性藍色塑料發(fā)套,戴上護目鏡,戴上防護服的帽子,最后拉上拉鏈。戴上醫(yī)用手套,從大兜子里往外拿出盛著藥水的紅管子放桌子上,又在大兜子里翻找……忽然摘下手套,拉開拉鏈,掏出手機,撥號打電話(不知說些什么)。 一分鐘后,一個醫(yī)護大白騎電車驟至,把一袋子采樣器放在桌子上,又調頭匆匆而去。 六點二十分,小小棉簽終于捅進了第一個人的嗓子里。 老百姓等了五十分鐘后的核酸采樣開始了。 那邊的工作人員還沒來,排隊的人開始騷動。后邊的人踮起腳尖東張西望,有的人閃出隊伍回頭看著,還有的人跑到這邊詢問醫(yī)護大白:“那邊還做不做?”全是渴望的眼神和期望的語調。 醫(yī)護大白猶豫著說:“應該做吧。” 那邊的人到這邊站隊的越來越多了,但是,那個坐在三輪車上的老頭兒和兩個小學生依然堅定地排在空桌子后。 我排隊靠前,掃碼,采樣,完畢。收好手機往回走,隊伍已經排了很長很長。 我邊走邊和熟悉的人打著招呼。 隊伍里的人和我身后的人打著招呼:“大爺做完了?”一個氣哼哼的聲音:“做什么完做完,不他娘的做了!” 我回頭一看,是在那邊排隊的老頭兒,騎著電動三輪車往南走去。 我心想,那兩個小學生能不能趕上上學?即使趕上上學會不會上課打瞌睡?可憐的孩子!還有那個坐在車子上做夢的孩子,那個被媽媽拉著手的幼兒。 社區(qū)發(fā)群消息的工作者,以及采樣的醫(yī)護工作者,你們可是在為人民服務啊,你們代表的可是我們的黨和國家。讓未成年的孩子等50多分鐘,讓行動不便的老人在風寒里等待,讓著急上班的人在焦躁不安中張望……你們對得起那一身“防護服”嗎? 2022年9月14日。 作者:然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