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頑固肺疾,咳嗽尤其夜間更甚,痰粘不易咳出,科普對(duì)癥的7種中成藥,遵醫(yī)囑用藥 1,二十五味竺黃散 商品名: 成分:天竺黃、紅花、丁香、肉豆蔻、豆蔻、草果、甘草、葡萄、木香馬兜鈴、檀香、降香、訶子、毛訶子、余甘子(去核)、香旱芹、木香、叢菔、力嘎都、兔耳草、卵瓣蚤綴、肉果草、沙棘膏、角蒿、牛尾蒿、牛黃。 適應(yīng)癥:解熱消炎,止咳平喘,排膿。用于肺疼痛,肺膿瘍,重感冒遷延不愈,胸脅熱痛,久咳咯血等。主治胸腔的熱癥。 2,十味龍膽花顆粒 成分:龍膽花、烈香杜鵑、甘草、矮紫堇、川貝母、小檗皮、雞蛋參、螃蟹甲、藏木香、馬尿泡。 適應(yīng)癥: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用于痰熱壅肺所致的咳嗽、喘鳴、痰黃,或兼發(fā)熱、流涕、咽痛、口渴、尿黃、便干等癥;急性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見以上證候者。 3,千金止咳丸 成分:麻黃、甘草、苦杏仁(炒)、黃芩(酒蒸)、天南星(制)、 浙貝母、桑白皮、紫蘇子(炒)、桔梗、紫菀、法半夏、薄荷、陳皮。 適應(yīng)癥:宜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外感風(fēng)寒咳嗽,痰熱內(nèi)蘊(yùn)。 4,清肺化痰丸 成分:清肺化痰成方膽南星(砂炒)、苦杏仁、法半夏(砂炒)、枳殼(炒)、黃芩(酒炙)、川貝母、麻黃(炙)、桔梗、白蘇子、瓜蔞子、陳皮、萊菔子(炒)、款冬花(炙)、茯苓、甘草 適應(yīng)癥:降氣化痰,止咳平喘。用于肺熱咳嗽,痰多氣喘,痰涎壅盛,肺氣不暢。 5,蛤蚧定喘丸 成分:蛤蚊、瓜萎子、紫菀、麻黃、醋鱉甲、黃芩、甘草、麥冬、黃連、百合、炒紫蘇子、石膏、炒苦杏仁、煅石膏 適應(yīng)癥:滋陰清肺,止咳平喘。用于肺腎兩虛,陰虛肺熱所致的虛勞咳喘、氣短煩熱、 胸滿郁悶、自汗盜汗。 6,二十五味肺病丸 成分:檀香、懸鉤木、石灰華、山柰、紅花、萄葡、獐牙菜、甘草、兔耳草、沙棘膏、巴夏嘎、香旱芹、榜嘎、白花龍膽、訶子、肉果草、毛訶子、無(wú)莖芥、余甘子、甘肅蚤綴、藏木香、鐵棒錘(根、葉)、寬筋藤、人工牛黃、力嘎都。 適應(yīng)癥:清熱消炎,止咳。用于各種肺病引起的咳嗽,胸脅痛、發(fā)燒、呼吸急促,痰帶膿血,盜汗。 7,十五味龍膽花丸 成分:白花龍膽、檀香、訶子、毛訶子、余甘子、石灰華、木香、廣棗、丁香、肉豆蔻、寬筋藤、沉香、巴夏嘎、莖芥、甘草。 適應(yīng)癥:清熱理肺,止咳化痰,用于支氣管炎所致的咳嗽氣喘,聲嘶音啞。 ![]() |
|
|
來(lái)自: 仁和堂老軍醫(yī) > 《上感發(fā)熱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