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每年的9月中到10月份,我國的各地柿子又紛紛開始上成熟上市了。而在民間流行著:“霜打過的柿子才好吃”的說法。這其中奧妙是什么呢? 每年的霜降通常是10月23~24號,霜降節(jié)氣特點是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比較熱,晝夜溫差大,這時柿子中的淀粉物質(zhì)為了抵御寒冷,轉(zhuǎn)化為糖分,果膠也隨之變軟,此時吃起來不僅多汁,還又甜又軟。 中醫(yī)認為,柿霜餅和柿子能潤肺生津,祛痰鎮(zhèn)咳,清胃熱,療口瘡。除此之外,很多人視好垃圾的柿蒂也具一定的藥用價植。 我國古代名醫(yī)陶弘景在《名醫(yī)別錄》記載:“柿果性味甘澀,微寒,無毒。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之功效,主治咳嗽、熱渴、吐血和口瘡”。我國明代醫(yī)學也在《本草綱中》中指出: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氣甲,性澀而能收,故有健脾、澀腸、治嗽、止血之功”。
中醫(yī)認為,柿蒂性平,味苦澀,歸胃經(jīng),具有降逆止呃的作用。常用治療呃逆。 1、胃氣虛寒之呃逆:丁香,柿蒂,生姜各6克,黨參9克,水煎內(nèi)服。 2、呃逆不止:柿蒂,丁香各6克,姜5片,水煎內(nèi)服。 3、百日咳:柿蒂10克,烏梅核中之白仁(細切)10個,加白糖15克,水煎內(nèi)服。 4、血淋:干柿蒂(燒灰存性)適量,研成細末,每次服10克。 5、小兒夜尿:干柿蒂15克,水煎內(nèi)服。
1、消化系統(tǒng)潰瘍者不能吃:如口腔,胃部,腸道有潰瘍者,特別是胃痛或胃潰瘍者,因為柿子含有鞣酸及果膠等成分,容易刺激腸胃,同時過量空腹食用可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胃柿石,對胃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2、糖尿糖患者:柿子的含糖高達10.8%,且容易被人吸收,使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糖患者不宜食用。 3、貧血患性:柿子含有鞣酸成分,會阻礙人體對鐵質(zhì)的吸收,不利于缺鐵性貧血的人在食物中補鐵防止貧血。 由此可見,柿子雖然被稱為果中圣品,但是并非人人皆可食之。祝大家柿柿如意,心想柿橙
|
|
|
來自: 農(nóng)家時令菜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