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說,最初的人,是由泥巴捏成的?;蛟S是這個原因,讓人,一輩子,都離不開泥巴! 玩泥巴,其實有不同的方式。 小時候,玩泥巴就是捏泥人,做泥的小玩意兒,在玩泥巴的過程中,靠近自己的童話世界。長大后,玩泥巴,或許就是在田地里勞動,面朝黃土背朝天。期待著春的播種,秋的收獲,在玩泥巴中,創(chuàng)造著屬于自己的幸福。遠離土地,不見田野的離鄉(xiāng)者,實現(xiàn)玩泥巴的憧憬,或許就是在居室里種上幾盆綠植。在少得可憐的幾盆綠植里,親近泥巴,實現(xiàn)返璞歸正的夢想。 玩泥巴對于我來說,應(yīng)該是第三種方式吧。在幾盆綠植的搗鼓里,實現(xiàn)些許的夢想。 是的,一年之中,總有那么幾天,更親近泥巴,真的是在玩泥巴。那是為居室的盆花換盆。 種在盆中的植物,較種在大地上的相比,真的是件很悲催的事。它們的根,被禁錮在小小的盆中;它們接觸的泥巴,也是遠離了大地的孤兒;更重要的是,它們安居的地方,一般都是遠離真正自然的室內(nèi)?;ㄅ柚械倪@些花兒,受制于盆的大小,花土的肥貧以及光照強弱的影響,要想真正長出一盆勃勃生機的花兒,真的是需要因緣巧合。 換盆,玩泥巴,成了種植盆花不得不面對的工作。 而所謂的換盆,其實就是將綠植花盆里,原有的泥土倒出,再摻入營養(yǎng)土或添入些肥料。然后,將綠植得新種入原來的花盆新的花盆。 每年給綠植換盆,總是覺得,對于每盆綠植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因為,你可以發(fā)現(xiàn)新的情況,改善盆花的生長環(huán)境。 長時間生長在一個盆里,有的盆中的泥巴,其實已經(jīng)變得石頭般堅硬。如果不換盆,讓綠植長在這樣的泥土里,就如一個吃含有三聚氰胺奶粉的孩子,可以想像,不生病才怪呢。而綠植的生病,就是生長緩慢,或者黃葉,直至走向衰亡。有經(jīng)驗的綠植主人或許會發(fā)現(xiàn),在給盆花澆水時,土質(zhì)好的盆中,你澆進的水,它會很好地吸收,供綠植長時間的營養(yǎng)。而長得如石頭般堅硬的,澆再多的水,也只是如小溪水流過一般,綠植在其中,哪會得到滋潤與營養(yǎng)。 有的盆中,泥巴也松軟,可是,長時間的生長的植物,根系也是盤根錯節(jié),將整個花盆撐得滿滿的。如果不換盆,讓植物繼續(xù)在這樣的“室”內(nèi)生長,其結(jié)果,就如以前的束小腳一樣,“三寸金蓮”的結(jié)果,就是綠植只是活著,停止生長。 更有的情況就是,在換盆地過程中,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那長得枝葉茂密的綠植,其實已發(fā)生了嚴(yán)重的問題。諸如那盆蘭花,因為土質(zhì)不適宜滲水,它那本是長得又粗又白的蚯蚓狀的根,大部分腐爛。如果不馬上換盆,就會出現(xiàn)葉子枯萎的狀況。于是,趕緊換上適宜蘭科植物利于滲水的土。這樣的換盆,簡直有治病救花的功能。 當(dāng)然,在換盆的過程,還會發(fā)現(xiàn)哪盆花蟲害了,哪盆花在根部又在孕育小寶寶了,哪盆化來年肯定茂盛,因為它的根部特別壯實…… 玩泥巴,給花兒換盆,其實是一件很累人的事,然而抱著玩的心態(tài),就是生活的一種調(diào)劑了。 你得將花兒,用盡力氣從原來的盆中拔出。上寬下窄的花盆,你只需用東西在花盆底一頂,盆中的花兒連同泥,就會一起出來。而如果是下寬上窄的花盆,這工作就有點兒頭疼了。再怎么頂,花兒泥兒就是不從盆里出來。于是,你得將整個花盆倒過來,用工具一點點地挖盆中的土,等差不多時,花兒連同剩下的土,才會順勢出來!這樣的工作,需要的是力量和耐心。 盆中的花兒、泥巴倒出來之后,你得將那些包裹在綠植根部的泥土,看情況剝離多少。如果是松松的利于長根的,全部剝離也問題不大;有的,只是剝離些許,免得種入新花盆時,塞不下。然后,將剝離下來的泥巴,與準(zhǔn)備的營養(yǎng)土,經(jīng)過發(fā)酵的肥料混合在一起。這樣的泥巴,既松軟,又肥力足,放進花盆,盆中的綠植,定會長勢喜人! 每年的玩泥巴,為花兒換盆,似乎是聽從心靈的一次呼喚,生命過程中的又一次返祖,回歸生命起源最初的狀態(tài)。 玩泥巴,玩泥巴,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調(diào)節(jié),給生活以調(diào)劑,為歲月增色彩,你喜歡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