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完《聞香識女人》后,我就一直在琢磨,這部電影在揭示什么樣的人性真相,能達到9.5的評分,那么它一定是值得好好咀嚼的。 看完第一遍,我并沒有什么感覺,查看一小時的影評并且二次觀影后,我才意識到原來它背后也是一個大天道,豆瓣上有非常多的評價,但是大多數的評價,基本上都是“粗糙”的,這是世態(tài),因為它背后的人性是:“人心是浮躁的”,這種浮躁庸俗的狀態(tài),跟這部電影揭示的主題對應。 我暫且把兩位主人稱為:“盲中校和查理”。 中校原本不盲,但是他的本性使得他做出致命自己變盲的現(xiàn)實。 正如他在自殺前的獨白:“我一生所有的追求,所有的奮斗,就是為了讓自己變得重要”,因此,盲中校決定用“榮華富貴”來結束自己的人生。 因此,他在生命的最后兩天,決定傾其所有去享受想象中的人間至樂,住頂級酒店,到頂級餐廳享受美味佳肴,坐豪車,開法拉利,與“極品”女人共度一晚,到其哥哥一家炫耀一番,完成這些“上流社會生活”的心愿后,覺得就可以“安心”地上路了。 他以為他這輩子追求的就是這些東西,因為他這輩子就是在為這些東西而不斷奮斗的,他不但沒有得到,反而落得雙目失明,這是他徹底迷失絕望的原因。 我看第一遍時沒感覺,我認為背后是一個可怕的心態(tài),盲中校人生最后2天所追求的這些東西,我的內心并不覺得它有很大問題,不覺得它是“異常的”,甚至有一股人之常情的情感。 因為這正是我們現(xiàn)在現(xiàn)實社會主流文化所提倡與追求的,我們大多數人實際上都是在為這些東西而努力。 因此,這些奢華的生活呈現(xiàn)在我面前的時候,我的內心竟然是某種向往,而不是厭惡感。 盲中校所追求的這些東西,正是我們現(xiàn)在主流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所在,我們今天大部分人畢生所追求的,不正是讓自己也過上這樣的“享受般的”生活嗎? 大家不都在期待這樣的生活嗎? 反過來,有人會這樣質疑:“不追求這種生活,難道我們要追求后退,等著被淘汰?”。 這是一種可怕的人生觀,盲中校用一生的代價呈現(xiàn)這種可怕。 老子講究無為,結果很多人就理解為:“我什么都不做,不去積極追求”。 這里的關鍵點是:“人是否積極生活,是否積極追求,不一定就是要享受榮華富貴,不一定就是為了物欲與享樂”。 它的道理就在大腦,大腦確實一直在追求快感,但是它的快感除了來自底層的物欲與人欲,它還可以來自更高級的純粹的追求夢想,為社會呈現(xiàn)價值,只是這層面的快感是隱藏在背后的,難以發(fā)掘的。 也就是這里的關鍵點是,我們可以全力以赴地去奮斗,去追求夢想,但是我們不是為了榮華富貴。 盲中校與查理,剛好就呈現(xiàn)出這種對比。 盲中校建議查理接受校長的offer【推薦去哈佛的機會】,揭發(fā)搗亂者。
這實際上是一條背叛靈魂之路,這是一種讓良心不安的選擇:
因此,當小人實際上代價是很大的,表面上他得到了利益,實際上得到了折磨一生的良心不安,任何人都會有這種不安,特別可怕的是,它是一輩子的,你或許可以當下找借口把不安感壓制下去,但是某一天良心發(fā)現(xiàn)時,它會一直煎熬你。 反過來,正直之人,他失去了眼前的利益,卻不會因此而“賣掉”良心,做出虧心事。 盲中校說:“你不這樣做,一旦你被退學了,你就得回老家去,像你的父母一樣,成為便利店的一名店員,終身是底層人員”。 對查理來說,說出實話可以得到去夢寐以求的大學的機會,不說要面臨殘酷的被退學的現(xiàn)實,這不是一個容易的“選擇題”,這是關系人生前途的選擇。 盲中校:“在我的一生中,我都知道哪條路是正確的,但是我從來沒有選擇走那條路,因為那太難了”。 在現(xiàn)實面前,我們最容易選擇的,是低頭,向現(xiàn)實低頭,向欲望低頭,做出出賣靈魂的事情。 正如他們去租法拉利時,那位“資深”店員一開始呈現(xiàn)出極堅定的原則,雷打不動,中校最終拿出2000元,事情搞定。 當原則與欲望對沖時,原則瞬間被擊垮,這就是人性里面最難的東西,也是最珍貴最有價值的品質,很多時候,我們都知道“正確的路”該怎么走,但是就做不到,我們就是做不到堅持原則,就是會不自覺地出賣靈魂,做出讓良心不安的事情。 他還問查理,“你如此奮斗,拿全美青少年獎學金,不就是為了變得跟你的那些富家少爺同學一樣重要與富有嗎,不就是為了過上他們那種上流社會的生活嗎”。 查理說:“不是,我并不想成為他們那樣,也不是在為那樣的生活而奮斗,我說不清是什么,反正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實際上,盲中校的這個“試探”查理的問題,恰恰就是在描述以前的自己,他自己不斷努力的,正是為了變得“重要”,變得跟這些上游階級的人一樣【有錢,有地位,有面子】。 實際上,盲中校問查理的大部分問題,都是在試探查理,他知道任何一個“正常”人,都會如他所建議的那樣去做:“接受利益,揭發(fā)惡作劇者,反正也不喜歡他們”【反正這些富家少爺也好不到哪去】,特別是不揭發(fā),還面臨退學的現(xiàn)實。 我們一定會出賣靈魂【人性的庸俗狀態(tài)】當清廉,守操節(jié),正義,誠信,正直,善良與良知這類人性里面的真善美品質在面對現(xiàn)實的時候,我們往往會選擇后者,我們很難選擇前者,即使我們感覺前者才是對的,但是我們依舊會不自覺地選擇后者。 為什么?
人是最容易墮落與庸俗的,而這種墮落與庸俗不來自于認知,而來自于我們背后的生活體系,它不僅僅來自于我們自身,還來自于我們的家人,朋友與世態(tài)【大家就是這么做的,大家就是這么過日子的,能不現(xiàn)實嗎?】。 我們有什么樣的生活,有什么樣的開銷,我們就必定會成為這種生活的奴隸,這就是現(xiàn)實的力量,我經常強調說,當我們進入生活時,特別是進入群體時,不是我們在主導群體,而是群體在同化我們。 因此,真正重要的不是我們懂得這些道理,而是影片所呈現(xiàn)出現(xiàn)的那種生活,一旦它成為我們的常態(tài)認識或常態(tài)追求時,我們必定將充滿痛苦。 ![]() ![]() ![]() 查理明明不喜歡那些惡作劇的同學,為什么還不揭發(fā)他們?其中重點在于告密動機:
既然一個人可以有一次告密,可以有一次因為利益而違背靈魂,那么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這就是惡小而為之,久而久之就會有大惡。 而這一切源自于我們內心是否足夠堅定,特別是當校長加入了“誘惑”后【說出真相可以得到推薦去哈佛的機會】。 要么因為利益而出賣靈魂,要么因為怕恐懼【被退學,前途渺?!慷讌f(xié)。 其次,這件事情的天道在哪? 惡作劇的同學似乎也不對,但是這些同學,為什么要惡作劇,因為他們實際上是在“譏諷校長討好理事會而得到豪車的行為”,這是某種程度上的小人行為,因此,表面上惡作劇不對,但是天道在他們這邊,這也是查理守口如瓶的另外一個原因,說了就是在“幫小人”。 查理所演的角色,正是我們一直所提倡的,追求的,正如我們的顯性文化一直在宣傳“正直”一樣,這個現(xiàn)象的言外之意是,大家更多都是傾向于不正直的,所以才有必要大力宣傳正直價值觀。 正直,是我們難以做到的,所以盲中校說:“我一直都知道正確答案,但是我一直沒走這條路,因為這條路太難了”。 人間正道是滄桑。 因此,我們往往會選擇利益之路,選擇惡小。 新書預告:預計7月底上市書名《大腦覺醒》,預計7月底開售,首印3000本,而我各大平臺的粉絲將近15萬,出手慢了,可能要等第二次印刷。 本書是《第一性原理的思維模型》的升級與延伸,重寫了2/3的內容,保留了《第一性原理》中最精華的內容,幾乎覆蓋所有大腦層面的知識點,它將是我整個課程體系的“地基”,我后續(xù)的所有覺察與精進的例子分析,均都在這個基礎上鋪墊開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