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題目叫“有一種癥狀叫上熱下寒,有一種良方叫暢通中焦”,說起上熱下寒呢,現在很多人都屬于這種情況,可以說,在中醫(yī)門診中,來看上熱下寒的患者占了有六七成之多。 上熱下寒既然被定義為病態(tài),那顯然正常人呢應該是上寒下熱的,也就是倪海廈老師所說的,人的額頭是涼的,腳呢應該是熱的。所以如果不是上寒下熱,而是上熱下寒,那就是一種病理狀態(tài)。 文章的作者把治療上熱下寒的方法叫做暢通中焦,這有沒有道理呢?這是有道理的。說起上下寒的病因,那是非常復雜的,在《傷寒論》的六經辯證里面,屬于寒熱錯雜的就有厥陰病,還有一些誤治導致的疾病,比如半夏瀉心湯證。之所以人會出現上熱下寒這種情況,主要問題呢就在于人體的氣機升降出了問題。因為正常情況下,心火是要向下溫暖腎水的,腎水要上承滋潤心火,如果這個生理過程出了問題就會出現上熱下寒的情況。根據黃元御的圓運動理論,人體的脾胃為氣機升降的中軸,處于核心重要的地位,按照圓運動理論,我們的肝是隨著脾左升的,我們的肺呢是隨著胃右降的,而心呢處于我們五臟的最高處,腎呢處于我們五臟的最低處,心火是隨著肺胃往下降的,腎水呢是隨著肝脾呢左升的,這樣形成了一個圓圈。 正常人是心腎相交的,那心腎不交就會出現上熱下寒,也會出現失眠,這個大家都知道。總之呢,上熱下寒這種病理狀態(tài)見于很多種情況,但其核心的病機仍然是氣機升降失常,中焦脾胃不通,所以治療上熱下寒的關鍵,仍然是調和脾胃,暢通中焦,恢復氣機升降有序。 |
|
|
來自: tnj660630 > 《*****重要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