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漢字的根源,始于數(shù),演于十八點(橫豎撇捺點),成于思,立于人心。漢字經(jīng)久不衰,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完全取決于漢字的靈活性,準(zhǔn)確來講漢字有象形的身影,屬于情景文字,符合自然之道,一撇一捺都是故事。 漢字屬于集體創(chuàng)作,古代眾多文人國士傾盡心智,造字立規(guī),從而達(dá)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當(dāng)今社會,物欲橫流,難免心智枯竭,人浮于事,唯有限欲以全心智,方能頓悟其中。 今天給大家講一下漢字?jǐn)?shù)的部分,從一到萬,領(lǐng)會其中的博大精深。由于水平有限,不到之處還望大家指正,一同精進(jìn),進(jìn)入古人的思想境界。 一:指數(shù)字1,也可以指萬物,考慮到還有其他數(shù),暫且定義為天。 二:指數(shù)字2,也可以指天地,一橫指天,一橫指地。 下面部分我將不在贅述代表數(shù)字的部分,直接闡述漢字中數(shù)另一面。 三:指天地人。上面一橫指天,中間一橫指地,下面一橫指人。 四:地上人人撇捺一統(tǒng)謂之四。筆畫分析:下面一橫指地,兩豎指人人,上面一橫指一統(tǒng)。關(guān)于撇捺的含義“八”這個數(shù)下面會講到。 五:天地間的九謂之五。筆畫分析:上面一橫指天,下面一橫指地,中間是個九。五不離九,所以古代皇帝稱九五至尊。大家也可以看看象棋盤,也是九縱五橫。 六:撇捺人上有人,天外有天。筆畫分析:一橫跟一點可以都指人,也可以都指天。天的概念中有中天跟上天之分,人們常說的開天辟地指的是中天。 七:對外一統(tǒng)謂之七。筆畫分析:乚指對外,一橫指一統(tǒng)。 八:指刀劍痕,也可以指正反一巴掌。 九:對外乂人謂之九。筆畫分析:乚指對外,一橫指人,一撇指刀劍痕。九在漢字中分上九跟下九之分,上九指天上的皇帝,下九指人間的皇帝。湖北一帶民間有正月初九拜玉皇大帝的傳統(tǒng),正月初九又稱之為上九日。 十:指陰陽,也指上九為人后的代稱。天地間的十謂之王,王者橫跨三界,怎么橫跨三界呢?必定是天生成佛(地界陰神轉(zhuǎn)世),后天得道(天界陽神),什么叫得道?有陽神從天界來與人的靈魂合二為一稱之為得道,也叫天人合一。 百:上有一人、一統(tǒng)謂之百。筆畫分析:為了直觀的解讀白這個字,筆者從網(wǎng)上找來了白的小篆。U指上,上面一橫指一統(tǒng)。 ![]() 千:十之上全殺掉謂之千。筆畫分析:下面是個十字,上面一撇指刀劍痕,也就是殺掉的意思,古人以天人為尊。 萬:屋內(nèi)天人,地上人人干稱王謂之萬。筆畫分析:冂指屋內(nèi),房子的象形。一橫指天,一點指人,綜合起來就是屋內(nèi)天人。 什么是甲?地上人人干謂之甲。筆畫分析:下面一橫指地,旁邊兩豎指人人,中間是個干字。艸指二十,也就是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