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雍熙四年九月,盡十二月 九月辛酉朔濰州進嘉禾御制嘉禾合穗五七言詩 二首賜宰相李昉等壬戍賜殿前承旨徐半千同進 士出身仍賜綠袍及錢十萬以其上章言時政也癸 亥以文思使薛繼昭領(lǐng)巒州刺史知江陵府以右拾 遺任仲華直史館乙丑御制五七言六韻菊詩各一 首賜近臣丙寅 駕幸金明池觀魚召從臣垂釣因 登水心殿習射 上中的者五張樂宴飲極歡而罷 以監(jiān)察御史趙昂為右拾遺直史館以同進士出身 徐半千賜名巖叟仍授陳州司戸參軍丁卯以右補 闕直史館胡旦為戸部員外郎充修撰已巳右千牛 衛(wèi)上將軍李從善卒從善字子師江南國主景之次 子煜之弟也偽封萬安郡公累遷至兵部尚書紀國 公周顯德中景遣從善入貢對見之際世宗器之使 還?景遷豫章命督諸軍事封鄧王煜立尊奉朝廷 制度多所貶損降封楚國公開寶四年復遣入貢時 太祖有平呉之志因留不遣制授兗州刺史泰寧軍 節(jié)度使江南平改右神武大將軍 上即位遷右衛(wèi) 大將軍改右千牛衛(wèi)上將軍出為通許監(jiān)軍至是卒 年五十輟視朝一日辛未以虞部員外郎李度直史 館翰林學士蘇易簡進 乾明節(jié)內(nèi)道埸歩虛詞二 十章上覽而嘉之依韻屬和以賜易簡壬申以戸 部員外郎直史館石熙古為尚食使癸酉以善醫(yī)司 徒正等二十一人并充翰林醫(yī)學先是詔諸郡訪醫(yī) 工之良者送闕下令太醫(yī)署校其業(yè)術(shù)優(yōu)長者得正 等故錄焉丁丑以起居舎人田錫守本官知制誥錫 進 乾明節(jié)祝壽詩上覽之深所稱賞因和以賜 之故有是命庚辰以屯田員外郎崔?為福建路轉(zhuǎn) 運使國子博士范正辭為江南轉(zhuǎn)運副使以著作郎 王綸直史館辛巳以主客員外郎知制誥宋準為金 部員外郎罷制誥之職病故也詔曰王者上事穹蒼 下臨黎獻遵執(zhí)古御今之道推子民育物之心必務 嗇以勸農(nóng)庶家給而人足朕嗣守大寶惟懷永圖發(fā) 一言必念生靈嘗一膳先思稼穡雖燔柴告類紫壇 屢薦于至誠而執(zhí)耒親耕青輅未行于盛禮敦本之 道不其闕歟三推冝舉于舊章百代永垂于信史其 以來年正月?lián)袢沼惺掠跂|郊行耤田之禮冝令所 司詳定儀注以聞無至勞煩務遵典故是禮廢之乆 矣制下之日中外歡洽以翰林學士宋白賈黃中蘇 易簡同詳定耤田儀注已丑詔以滑州黎陽縣隸澶州 冬十月庚寅朔以中書舎人王祐為兵部侍郎祐乆 在病告 上以其舊德優(yōu)之也壬臣召親王近臣射 于后園 上中的者五以左諫議大夫郭?為鹽鐵 使丙申 乾明節(jié)群臣上壽已亥賜宰相及近臣御 制苑中見群鶴飛七言詩一首令屬和壬寅詔曰江 南道錄問刑獄覆視災傷本處請官或多推避自今 并須承牒即往從本道轉(zhuǎn)運使范正辭所奏也癸卯 太白犯進賢星甲辰下元節(jié)京城張燈是日宴中書 門下翰林學士文武常參官節(jié)度觀察防御團練使 刺史諸軍校百夫長巳上諸州進奉使外國蕃客于 大明殿乙巳詔宰相李昉召樞密使王顯等于私第 宴飲仍降中使賜羊酒丙午詔曰右驍衛(wèi)上將軍劉 廷讓位居上將任處邊城兼資統(tǒng)帥之權(quán)制彼寇戎 之境而乃擅離治所輒赴京都不畏憲章頗孤委寄 有司議罪當在極刑特行寛貸之恩止降削除之命 所冝自省知此優(yōu)恩冝除削在身官爵送商州安置 廷讓本幽州人唐盧龍軍節(jié)度使仁恭之曽孫也祖 守文襲滄州盧彥威遂據(jù)其城邀節(jié)鉞于昭宗因與 之后弟守光囚其父仁恭于幽州別室守文因舉兵 討之軍敗為守光所殺廷讓與其父延進南遷焉廷 讓始與 上同名故改之少有勇力周祖節(jié)制魏博 以中?從周有天下擢為內(nèi)殿直押班累遷龍捷都 指揮使從世宗征淮南以功領(lǐng)雷州刺史尋遷鐵騎 右?guī)贾笓]使領(lǐng)涪州團練使國初改龍捷右?guī)?指揮使領(lǐng)江州防御使李筠叛上黨以廷讓為行營 先鋒使?jié)陕浩揭怨κ谄浇姽?jié)度使侍衛(wèi)馬軍都 指揮使乾德中討西蜀以廷讓為陜西路行營都部 署蜀平王全斌崔彥進皆坐縱部下掠人女子玉帛 左授唯廷讓所至秋毫不犯以功授陳州刺史鎮(zhèn)安 軍節(jié)度使從征太原改澶州刺史鎮(zhèn)寜軍節(jié)度使 上即位加檢校太尉改右驍衛(wèi)上將軍雍熙三年曹 彬敗于歧溝關(guān)復詔廷讓為瀛州兵馬都部署及君 子館之敗詣闕請罪 上知為李繼隆所誤不之責 四年復為雄州兵馬部署未幾以疾聞不待報擅離 治所 上怒下御史按其罪故有是命因怏怏不食 數(shù)日行至華州卒年五十九 上錄其舊勲詔贈太 師壬子左仆射致仕沈倫薨倫字順冝陳留太康人 名上一字與 上舊名下一字同倫頗精戴禮常于 嵩洛間以教授自給漢乾祐中白文珂鎮(zhèn)陜召致門 下周世宗即位 太祖節(jié)制同州宣徽使昝居潤嘗 與倫厚善乃薦倫于 太祖 太祖辟在幕府后遷 滑許宋三鎮(zhèn)皆為從事及即位自睢陽召至賜五品 服翌日授戸部郎中建隆三年遷給事中賜金紫為 陜西轉(zhuǎn)運使乾德中蜀平以倫為計度制置使先是 大將王全斌崔彥進等入成都也皆厚掊斂民家玉 帛子女洎倫至獨居佛寺??食而巳及受代歸闕篋 中唯圖書數(shù)卷 太祖廉知之故貶全斌等擢倫為 戸部侍郎樞密副使開寶二年 太祖征太原以倫 判留司事六年授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 賢殿大學士兼判荊南劍南水陸發(fā)運等使九年 太祖郊祀西洛復以倫留守 上即位遷右仆射兼 門下侍郎依前平章事監(jiān)修國史太平興國四年 上征太原又以倫為留守判開封府事河東平進位 左仆射盧多遜之敗責授工部尚書罷知政事是年 秋被病請告 上憐之復授左仆射致仕至是薨年 七十九輟視朝兩日贈侍中追封魯國公謚曰恭惠 倫純樸謹厚故 車駕每出多以倫為留守然十年 相位但齷齪固寵不能有所建明性尤好釋氏雅信 因果之說常盛夏祼坐室中恣蚊蚋噆其膚通夕不 寐以徼福人皆笑之倫微時妻老且丑有妾田氏甚 寵之及貴于太康治居第令故妻處焉遂以田氏為 魯國夫人搢紳以此非之翰林學士賈黃中等以所 集神醫(yī)普救方一千卷來上賜詔曰盧扁之方雷桐 之術(shù)佇之以十全之效言之于七日之前古法在焉 人命所系朕纂承大寶撫育兆人毎念夭傷思伸救 療而方書舛誤編秩繁多因命分以部居條其類例 黃中等思窮精詣識本?通集彼群方著成千卷垂 于后世所利益多克副朕懷深嘉乃績冝加頒賚以 示優(yōu)恩仍宣付史館令刋板流布天下黃中等賜器 幣有差丙辰出益州所進九穗禾牛生三犢圖并六 眸龜以視近臣戊午以右贊善大夫程文度為監(jiān)察 御史荊湖轉(zhuǎn)運副使詔建廣德軍郎歩鎮(zhèn)為建平縣 十一月庚申朔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趙普上表以耤田 乞入朝詞甚懇切 上憫之謂宰相曰普開國元臣 朕所尊禮冝從其意癸亥兵部侍郎王祐卒祐字景 叔魏郡人也父徹唐同光初與桑維翰同年登進士 第授晉昌軍節(jié)度推官拜右拾遺祐少孤篤志詞學 性倜儻而俊急遇事輒發(fā)中無所隱洎維翰入相祐 以父同年門生裁書自陳維翰奇之禮待甚厚自是 文價益重鄴帥杜重威辟為觀察支使?jié)h初重威叛 祐責授遼州司戸參軍周有天下歷魏縣南樂二令 召赴闕時楚州有滯獄累遣使不能決命祐鞫之研 究其情即時具伏還奏拜監(jiān)察御史出知光州轉(zhuǎn)殿 中侍御史歸闕遷禮部員外郎知制誥時方平蜀詔 命填委祐致思敏速有馀力焉翰林學士陶榖見之 深加嘆伏遷戸部員外郎集賢殿修撰 太祖親征 并門已濟河召祐謂曰上黨素為要害之地汝為吾 暫往控制之遂知潞州逾年又知大名府 太祖謂 曰此卿之故郷所謂晝錦者也詔還改知襄州移知 潭州所至皆理代還以本官知吏部選事及知貢舉 未幾坐事出為鎮(zhèn)國軍行軍司馬 上即位知河中 府事徴為左司員外郎復判大理寺知吏部選事拜 中書舎人史館修撰受詔撰普照王寺碑經(jīng)宿上進 中外驚其神速乆之知開封府以病請告拜兵部侍 郎至是卒年六十四 上尤悼念賻贈加等祐之知 制誥盧多遜同列多遜與宰相趙普相傾每諷祐欲 與已協(xié)共擠普祐不從以為唐宇文融嘗與張說有 隙時說為融所擯而出及說復入融遂敗祐因以融 傳示多遜多遜不恱及多遜參知政事乃出祐華州 后終以陰事中普普復入多遜果及禍與宇文融事 正同識者以是許祐之先見 上嘗詔于史館集撰 神醫(yī)普救千卷中官王文壽監(jiān)視其事權(quán)勢甚盛館 中學士皆往謁見待之甚厚祐獨不請謁人亦以是 多之有集三十卷行于世祐死之日家無馀財搢紳 稱其清儉乙丑以三司開拆推官左拾遺直史館韓 國華判開拆司鹽鐵推官假惟一度支推官朱賦戸 部推官崔維翰判本部憑由司專主天下錢榖出入 之數(shù)不更隸本部癸酉以主客員外郎安德??直史 館庚辰詔曰王者設(shè)班爵以馭貴差祿秩以養(yǎng)賢所 以各懋厥官共成庶務顧其祿食冝在優(yōu)豐應內(nèi)外 文武臣僚等折支俸錢舊以八分為十分支給自今 并以實價給之癸未日南至 上不受朝群臣詣閣 拜表稱賀 十二月庚寅朔詔曰國家設(shè)貢舉之任懸俊造之科 必在敷求取其藝實使戔戔束帛盡聘奇才一一吹 竽更無濫進眷言考核冝在精詳委于有司誠為舊 典可依往例命官知貢舉應曽取解舉人限來年三 月一日巳前到京其未取解者許至秋取解辛卯詔 曰冝融柳等三州部內(nèi)百姓及蠻界人戸等朕纉承 皇極臨御萬方覆育之恩惟恐不至矧于逺俗尤所 軫懷前知州贊善大夫侯汀委以方州殊無政術(shù)不 能安集但恣侵陵致此蠻夷肆為驚擾重煩師旅始 獲平寧蓋由綏輯之無方遂使黔黎之被害其侯汀 已行降黜汝等冝體茲朝旨各務自安悛革前非保 全舊業(yè)茍或不遵撫喻尚敢陸梁當議剿除使無遺 類壬辰以翰林學士中書舎人宋白右補闕知制誥 李沆同知貢舉甲午以時雪稍愆分遣宰相及近臣 偏詣京城諸寺觀祈禱己亥以御制自勉五七言詩 六首雜言詩一首賜近臣翰林學士知貢舉宋白等 上言今進士諸科凡八千馀人其間終埸落者四百 九十馀人御前落者六百八十馀人伏請應已曽解 送舉人在千里內(nèi)委本處重加考試發(fā)解千里外者 兩京發(fā)解仍乞誡勵試官務令精核從之壬寅詔曰 應兩京及諸道擒獲劫賊獄成遇赦者隸本城軍仍 廩給之先是江南轉(zhuǎn)運使許驤上言劫盜遇赦得原 還本郷仇告捕者多行殺害請以隸軍故從之甲辰 上幸建隆觀相國寺祈雪庚戍 車駕狩于西郊行 次近甸命從臣飲謂翰林學士宋白等曰可各賦臘 辰從獵詩及至行宮白等以詩上至暮還宮親獲雉 兔五付有司以備宗廟薦饗辛亥以戸部員外郎胡 旦知制誥癸丑詔以常潤二州隸江南道甲寅以左 驍衛(wèi)大將軍趙镕知滄州兼兵馬部署山南東道節(jié) 度使趙普來朝召陞殿慰撫普見 上感咽流涕 上亦為之動容丁巳大雨雪近臣稱賀 太宗皇帝實錄卷第四十二 |
|
|
來自: 新用戶4541Ay47 > 《歷史傳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