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高中畢業(yè),滿十八歲了,從此以后他們就是成年人了。 盡管在所有的父母的眼中,自己的孩子永遠都是孩子,可是,在孩子的心中,成年以后的他們已經(jīng)是獨立的社會人了。他們不再需要父母的呵護,更不需要父母過度的說教,他們想為自己的生活做選擇,做決定。父母過度的關注常常會讓孩子產生逃避的想法,從而使得親子關系變得疏遠。 我們做父母的在孩子成年之后該多做些自我反省,你是否覺得自己對孩子說一些話聽起來像你母親曾經(jīng)對你說過的?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時候,自己認為是在給孩子善意的建議,卻引發(fā)了孩子的反感和疏遠? 不假思索地說話,或者急著給出孩子意料之外的建議,會在你和成年子女之間設立障礙,而不是繼續(xù)保持溫暖的關系。對你來說完全合理的事情,對你成年的孩子來說,可能聽起來很無理,或是感覺很麻木。 那么,你怎樣才能最好地向你成年的孩子表達你的愛呢? ![]() 溝通需要技巧。 以下是一些促進父母與成年子女溝通的建議:一, 說話前要三思你想說的話會有什么效果?你是想要幫助孩子,還是想要抓住親子關系中的掌控權? 即使你覺得和成年孩子很親近,完全的坦誠也并不總是最好的幫助方式。 學會先傾聽,然后像對一個親密的朋友那樣去說話。 二,不要把自己放在中心位置當你的孩子還小,還不獨立的時候,你就是孩子整個世界的中心。但是你的孩子長大了,現(xiàn)在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許多親子沖突都是由于父母忘記了這一現(xiàn)實,或是心里假設一切都沒有改變。 雖然有些父母會因為被邊緣化而哀嘆自己不再是孩子生活的中心人物,但當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就會更有建設性:想象你坐在劇場的前排為站在舞臺中央的孩子鼓掌加油。 三,改變說話語氣,軟化表達方式當你意識到孩子要犯錯或吃虧時,你覺得自己必須要說點什么,給孩子提醒和忠告。想一想你的想法是怎么表達出來的?看看孩子的反應,如果你還在用管教十幾歲孩子的命令的口氣來表達你的觀點,用說一不二的口吻要求孩子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孩子的反應多半會讓你失望,甚至傷心難過。 當我們想對孩子提出忠告時,我們首先應該想到的是,怎樣的表達能夠讓孩子接受。 你可以用更安靜的說話方式給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或者找到一種讓自己平心靜氣的方法,用你的成年孩子能聽進去的方式委婉地表達你的擔憂、擔心。 四, 沉默是金有時,最聰明的父母會保持沉默,在心里默默祈禱成年的子女一切順利。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有兩個成年孩子的朋友說過這樣的話:“問我對其他有成年子女的母親有什么建議?那就是閉嘴,祈禱吧!” 我們常常會不由自主地擔心,想要插手所有與他們有關的事情。但現(xiàn)實中最明智的做法是,最好退一步,簡單地希望和祈禱最好的結果。 每個孩子的人生路上都會犯一些錯誤,走一些彎路,就像我們曾經(jīng)走過的那樣。 五,為自己言語上的過失道歉固執(zhí)己見、知錯不改常常是老年家長的通病。 人們都喜歡與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能夠道歉的人相處。 當你因即興的評論或未經(jīng)征求意見貿然行事而惹惱了成年孩子時,記得要道歉。 千萬別找借口,比如“我是你的媽媽!”“還有誰會告訴你真相?” 這只會讓沖突升級。有時候,簡單地說一句“對不起!”就能化解矛盾、尷尬和冷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