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前195年,瀕臨死亡的劉邦將兒子托付給周勃。沒想到他看走了眼,周勃殺了他老婆全家,又殺掉他的六個嫡孫,理由是這些孫子都是假的。 劉邦身為一個滿大街溜達的混混,卻成為秦末亂世的最大贏家。他最拿手的本事就是洞悉人性,能夠識人善用。在能人異士的幫助下,他屢屢化險為夷。 他臨死前,最放心不下的是太子劉盈。劉盈性格軟弱,卻有個非常強勢的母親。 劉邦曾經打算廢掉嫡子劉盈的太子之位,由戚夫人所生的劉如意取而代之。卻在朝臣的反對下,未能如愿。 他很擔心自己打下來的江山被老婆呂雉控制,思前想后,決定把劉盈和大漢江山托付給跟隨他一起打江山的開國功臣們。 ![]() 一、劉邦托孤的大臣們都是什么人?劉邦最初確定的托孤大臣是曹參、王陵、陳平三人。 曹參是劉邦的老鄉(xiāng),從劉邦起義時,就跟隨在劉邦的身側,屢建戰(zhàn)功。劉邦定都長安后,論功行賞,曹參位列功臣榜第二位,賜爵平陽侯。 王陵出身于沛縣富戶,獨自起兵造反,多次與劉邦協(xié)同作戰(zhàn)。他的母親被項羽俘虜后自殺,尸身被項羽烹煮,王陵因此歸順劉邦,成為漢家重臣。 陳平是劉邦的重要謀士,在眾多大事上為劉邦謀劃良策。因功先后受封為戶牖侯和曲逆侯。 三位托孤大臣都是開國功臣,是劉邦最為信任的心腹之臣。 不過曹參年歲已高,王陵耿直卻不夠圓滑,陳平又太過聰明。 在最后時刻,劉邦又將老實人周勃加進了托孤名單。 周勃是劉邦的沛縣老鄉(xiāng),從劉邦剛剛起兵時,就跟隨著劉邦。幾乎參與了劉邦一生中所有的重大戰(zhàn)事,并立下大功。 劉邦說他是“厚重少文”,意即性格持重淳厚而少文飾。 這一下,劉邦覺得自己的托孤計劃完美了。周勃成為平衡另外三位大臣的重要棋子,劉邦贊嘆道:“安劉氏天下者,必勃也!” ![]() 臨死前一個月,預感到大限將至的劉邦帶著群臣們到太廟立遺囑。他當著所有人的面,殺死了一匹白馬。 然后大家一起立下“白馬之盟”:從今往后,沒有功勞的人不能封侯。不姓劉的人不能封王。非劉氏而王,天下共誅之。
劉邦萬萬沒想到的是,他自詡識人善用,卻在人生的最后關頭看走了眼。 他眼中的這幾個好兄弟是見風使舵之輩,所考慮的只有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劉姓江山。 劉邦尸骨未寒,呂后就開始了瘋狂的報復。 在劉邦還未發(fā)跡時,呂后是賢妻良母,丈夫外出征戰(zhàn),她獨自支撐家業(yè),提心吊膽地生活。 而劉邦得到天下后,身邊環(huán)繞著鶯鶯燕燕,移情于一個又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對年老色衰的呂后不屑一顧。 ![]() 在劉邦人生的最后幾年,幾次謀劃著廢掉劉盈的太子之位,讓寵妾的兒子取而代之。 經歷過如此多的艱難歲月,本屬于自己和兒子的東西卻還要被他人覬覦。 呂后每一日都在殫精竭慮保住兒子的太子之位,擔心隨時會有性命之憂。怎能不充滿恨意? 劉邦去世后,呂后強勢干預朝政,培養(yǎng)自己的勢力,她將自己大半生所受的委屈轉化為瘋狂的報復。 那些曾經跟她爭寵的后宮姬妾們,全都落得凄慘的下場。 特別是最得劉邦寵愛的戚夫人,被割掉手、腳、鼻、舌,扎聾耳朵,刺瞎雙眼,扔在廁所里,所謂”人彘“,慘不忍睹。 不僅如此,呂后還大肆迫害劉邦的兒子。 在呂后掌權的十五年中,劉邦的八個兒子中,六個因呂后而死,其中包括呂后自己的兒子劉盈。 經過漫長歲月的煎熬,權力就是呂雉的安全感。因此呂雉對每一個可能對她政權有威脅的人,都會不擇手段地“寧可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個”。 最初,功臣們并非沒有制止呂后瘋狂行為的能力。 可是他們卻選擇了沉默,明哲保身。眼睜睜地看著劉邦的兒子們一個接一個地死去。 只有當呂后聯(lián)合親信準備對功臣集團下手時,他們才群起反對,呂后只得作罷。 ![]() 二、“白馬之盟”成為一句空言公元前188年,當了七年皇帝的漢惠帝劉盈駕崩了,年僅24歲。 呂后將劉盈的兒子劉恭立為皇帝,因為劉恭年紀幼小,呂后成為朝政大權的實際執(zhí)掌者。 反呂勢力被清除后,呂后開始盤算著為自己的侄子們封王。 因為王位是地位最高的分封,只有呂氏子弟都成為王侯,呂家的勢力才能壯大。 這時候,“白馬之盟”的約束浮現(xiàn)在呂后的心頭。 盟約中說,只有劉姓才能封王,如果非劉姓者成為王,天下人都應該共同討伐他。呂后的侄子們都姓呂,顯然不能當王。 此時曹參已經去世,呂后想到了左丞相王陵、右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 如果這三位托孤大臣都同意自己給呂氏子弟封王,就沒有任何阻礙了。 當呂后向三位托孤大臣征求意見時,王陵堅稱不能封姓呂的為王。 可是陳平和周勃卻說,現(xiàn)在是呂后您當政,您說要分封姓呂的為王,當然沒有問題。 王陵傻眼了,他沒想到陳平和周勃這么沒有底線,憤而離去,沒多久就被一擼到底。 ![]() 在陳平和周勃的支持下,呂后將三個侄子呂臺、呂祿、呂產都封為王,身居要職。 呂臺是呂后大哥的兒子,被封為呂王,建立了呂國。 他死后,王位由呂臺的弟弟呂產繼承,不久后又被改封為梁王。 呂祿是呂后另一個哥哥的兒子,被封為趙王。 呂后為了自己的安全,將禁軍都歸了兩個侄子進行統(tǒng)領。因此呂產和呂祿一直留在京城,沒有去封地上任。 呂祿被封為上將軍,掌握兵權,呂產擔任相國,掌握政權。 丞相陳平不能參與政事,太尉周勃連軍營都進不去。功臣集團很不甘心,但他們又懼怕呂后的狠辣,不敢輕舉妄動。 ![]() 劉恭只做了四年名義上的皇帝,就被呂后囚禁致死。 隨后,劉盈的另一個兒子劉弘被冊立為帝。當然,幼小的劉弘無法處理朝政,朝政大權依然在呂后的控制中。 呂后臨死前,對呂產和呂祿再三叮囑,讓他們無論如何也要把兵權抓在手中,否則必定會被反呂集團屠戮。
三、與“呂”沾邊的都被一網打盡呂后所料不錯,她剛剛死去,周勃和陳平就策劃了一場血雨腥風。 他們通過朱虛侯劉章鼓動齊王劉襄打出平定“諸呂之亂”的旗號。 劉襄的父親是劉邦的大兒子劉肥。劉肥是受到呂后欺負最慘的一個。 為了活命,劉肥將手中的多個郡獻給呂后。即使這樣,劉肥也活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郁郁而終。 劉襄對呂氏一族早就含恨在心,呂后分封侄子為王的行為已經違背了白馬之盟。 作為劉邦長子的兒子,他的身份非常適合起兵討伐呂氏家族。 而且周勃很可能暗示過劉襄,起兵成功后,他們會推舉劉襄坐皇帝的位置。 ![]() 呂祿環(huán)顧四周,灌嬰是個能打仗的武將,又從未表現(xiàn)出反對呂氏一族的行為。于是派灌嬰出兵討伐劉襄。 他沒想到的是,灌嬰出兵后,立即倒戈攻呂。
周勃又找人說服呂祿,劉襄已經逼近京城,如果劉呂兩家兵戎相見,呂家一定會被滅亡。只有交出兵權,表明自己無意奪取劉姓江山,以后才能永享富貴。 呂祿是個愚蠢之人,被幾句話打動,交出了大將軍的印信,將兵權拱手相讓給周勃。 在京城南部的呂產遲遲得不到呂祿的消息,決定挾持天子以令諸侯。 他并不知道呂祿已經交出兵權,誤以為京城還在呂氏家族的控制之中。因此帶著少部分人到達皇宮。 呂祿一到皇宮,就被周勃的人追殺。他慌亂中逃入廁所,被眾人擊殺而亡。 接著,呂氏滿門幾千口人被功臣集團誅殺殆盡。 ![]() 那些娶了呂氏家族女子的人也受到牽連。有人當機立斷殺掉家中呂氏女子及她們所生之子,以示與呂氏家族斷絕關系。不能及早決斷以示決心的,往往全家被誅殺。 后來登基的漢文帝劉恒當時是代國的藩王,也不得不處死了自己的呂姓王后以及她所生的四個兒子。 可見這次殺呂行動是多么地決絕,絲毫不留情面! 被劉邦當作老實人的周勃是個狠人,他對劉盈的幾個兒子也狠下辣手。 劉盈的兒子們身上都留著呂后的血,如果他們將來得勢,難保不對功臣們來個大清算,斬草除根才能永無后顧之憂。 劉盈的七個兒子中,劉恭被呂后所殺,兩個兒子病死,其余四個兒子全部被周勃誅殺。劉邦的嫡子一脈自此斷絕。 周勃為了殺掉這些皇子,找了一個拙劣的借口:漢惠帝劉盈不能生育,他的兒子是呂后找呂家子弟進宮冒充的。這些人混淆皇室血脈,必須除掉。 這話沒人相信,假冒皇子有那么容易嗎?還一下子假冒七個。 這種說法無非是周勃編造了一個理由,為自己殺害皇室嫡系遮遮羞而已。 ![]() 四、寫在最后九泉之下的劉邦一定死不瞑目,自己指定的托孤大臣竟然把自己的嫡孫全部殺光。 人性實在經受不住考驗,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最可憐的就是劉盈的兒子們,呂后活著的時候,他們只是呂后的傀儡和工具,活得身不由己,戰(zhàn)戰(zhàn)兢兢。 呂后死了,他們又被視為呂后的幫兇,遭遇滿門覆滅的悲劇。這是多么凄慘的命運啊! 劉邦的嫡孫被屠戮殆盡,兒子們也被呂后殺得只剩兩個。 最后低調的劉恒被功臣們擁立登基,即漢文帝。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終于拉開了序幕。 |
|
|
來自: 道法自然zsk > 《傳統(tǒng)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