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落梅在《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中寫道:“我亦可貪戀煙火,殷實人家,幾間瓦房,四方小院,守著流年,幸福安康?!?/span>
或許,這便是幸福生活的模樣。
炊煙一縷起,就是人間最真實的唯美時光,那裊裊婷婷的豐姿就是對生活最生動的傾訴。
炊煙起處,有雞鳴,犬吠,兒童的玩皮,父母的呵斥,汗水下的禾苗,一日三餐,安居樂業(yè),都是生活最真切的寫照。
一縷炊煙起,一頓飯菜香,雖沒有凝重的故事,卻讓人心生一份美好,一份淡然,一份從容,人生的功名利祿都隨一縷炊煙散去。
活在當(dāng)下,活得灑脫,過得就是歲月里尋常的煙火生活。

蘇東坡曾揮筆寫下:“臨池妙墨出元常,弄玉嬌姿笑柳娘。慢品人間煙火色,閑觀萬事歲月長”的詩句。
世間三千瑣事,唯有炊煙可慰人。
在柴米油鹽中點燃對生活的熱愛,在一飯一蔬之間,展現(xiàn)生活的真性情。
也正因為如此,蘇東坡在坎坷的人生中,才沒有被打倒。
我想,能夠給他以生活勇氣的,或許是他在被貶的這一路的炊煙吧。
小村的青杏漸黃,麥田里的麥浪金黃。把筆墨燒成炊煙,把生活繚繞在了天地間。
一碗時光的溫粥里,盛滿了煙火的人間。

回眸往事,一半明媚,一半憂傷,一半無悔,一半遺憾。深情也曾被辜負(fù),年華也曾虛度。
走過半生的煙雨人生,生命的年輪已刻上了鬢角,有時捫心自問:這個世界有那么多不公平,你還愛嗎?還愛生活中的那縷炊煙嗎?生活中的這縷炊煙,飄著酸,甜,苦,辣,咸,這五味俱全的世俗生活,才是我們生命的底色。滿滿的煙火氣也許平庸,卻叫人踏實,怎能讓人不愛呢?

余秀華也曾說:“要一個黃昏,滿是風(fēng),和正在落下的夕陽。如果麥子剛好熟了,炊煙恰恰升起,那只白鴿貼著水面飛過,棲息于一棵蘆葦,而蘆葦正好準(zhǔn)備了一首曲子。如此,足夠讓我愛這個破碎的泥濘的人間?!?/span>
一路之上,誰不曾迷失自己?誰的路途不是寫滿滄桑?
只是不可說也不亦說。就讓歲月沉淀過往,厚重的生命,兀自豐饒吧。在無盡時光的錯愕間,那些無限的惆悵和無力的感念,都被現(xiàn)實所打敗。
我們一路上沾染的風(fēng)霜的薄涼,還有那些凄惶憂忡的過往,都被風(fēng)化作了縷縷的炊煙,隨風(fēng)消散。

人間百態(tài),世事無常,如同煙花一樣多姿多彩、燦爛炫目,又如同煙花一樣時間短暫、轉(zhuǎn)瞬即逝。
只有家的炊煙永不消散,炊煙散了還是炊煙。所以不用刻意追求,世上的事情無論好壞美丑,只要順其自然,都不過是人生百味的一種而已。只有這縷炊煙,飄蕩著生活的希冀,迷醉著生活中的你我,也溫柔著整個世界。時光倉促,我們無處可藏,不得不接受歲月的砥礪,掩埋起落沉浮的流年,等歲月落滿雙肩,腦海中殘存的記憶,恐怕只有塵世間的這縷炊煙了。

這縷炊煙,是我目光中最美的詩行。
生活里的煙火,就是人間最旖旎的筆墨。炊煙深處的流水人家,滋養(yǎng)了我們的風(fēng)華。炊煙化作了細(xì)雨,也濕潤著我們?nèi)松械那鍦\。
簡單的生活,簡單的美。
一鼎一鑊的粗耕細(xì)作,一酌一飲的天長地久,這便是紅塵世俗的滋味。滿滿的煙火給予我們生命的給養(yǎng),平凡的人生,踏實的生活。
市井長巷,聚攏是煙火,推開是人間。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比起詩和遠(yuǎn)方,我還是喜歡這人間的一縷煙火,喜歡樸實清淡的生活,喜歡那些努力而不逃避現(xiàn)實的人,更喜歡那“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