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萬字講解這些柴油機專業(yè)術語,你知道多少?

 航海資料收藏 2022-08-09 發(fā)布于河南

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內燃機車用柴油機的分類、工作過程、動力、經濟指標、性能及柴油機試驗等方面的有關術語。
2. 柴油機分類
2.1. 二沖程柴油機 two-stroke diesel engine
活塞經過兩個行程完成一個工作循環(huán)的柴油機。
2.2. 四沖程柴油機 four-stroke diesel engine
活塞經過四個行程完成一個工作循環(huán)的柴油機。
2.3. 低速柴油機 low-speed diesel engine
一般指曲軸轉速 n≤300r/min 或活塞平均速度 Vm<6m/s 的柴油機。
2.4. 中速柴油機 medium-speed diesel engine
一般指曲軸轉速 300<n≤1000r/min 或活塞平均速度 Vm=6~9m/s 的柴油機。
2.5. 高速柴油機 high-speed diesel engine
一般指曲軸轉速 n>1000r/min 或活塞平均速度 Vm>9m/s 的柴油機。
2.6. 增壓柴油機 supercharged diesel engine
用增壓器增加充量密度而提高功率的柴油機。
2.7. 低增壓柴油機 low pressure-charging diesel engine
通常指增壓壓力ρb≤0.15MPa 的增壓柴油機。
2.8. 中增壓柴油機 medium pressure-charging diesel engine
通常指增壓壓力 0.15MPa<ρb≤0.25MPa 的增壓柴油機。
22.9.  高增壓柴油機 high pressure-charging diesel engine
通常指增壓壓力0.25MPa<ρb≤0.35MPa的增壓柴油機。
2.10. 超高增壓柴油機 super high pressure-charging diesel engine
通常指增壓壓力ρb>0.35MPa 的增壓柴油機。
2.11. 廢氣渦輪增壓柴油機 turbo-charging diesel engine
利用柴油機廢氣能量驅動廢氣渦輪增壓器進行增壓的柴油機。
2.12. 機械增壓柴油機 mechanical supercharging diesel engine
由柴油機以機械方式驅動機械增壓器進行增壓的柴油機。
2.13. 兩級增壓柴油機 two stage supercharging diesel engine
充量經兩次增壓的柴油機。
2.14. 復合式柴油機 compound-supercharging diesel engine
廢氣渦輪增壓柴油機中,廢氣渦輪除驅動壓氣機外,還將剩余功率傳給柴油機曲軸一并輸出的柴油機。
2.15. 立式柴油機 vertical diesel engine
氣缸中心線垂直于水平面的柴油機。
2.16. 臥式柴油機 horizontal diesel engine
氣缸中心線平行于水平面的柴油機。
2.17. 直列式柴油機 in-line diesel engine
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直立氣缸并呈一列布置的柴油機。
2.18. 對動活塞式柴油機 opposed-piston diesel engine
在同一氣缸內有兩個活塞對動工作的柴油機。
2.19. V 形柴油機 Vee-diesel engine
具有兩個或兩列氣缸、其中心線夾角呈 v 形并共用一根曲軸的柴油機。
2.20. U 形柴油機 U-diesel engine
具有兩列并排氣缸、兩根曲軸用齒輪連接而呈 u 形,并通過一根軸輸出功率的柴油機。
3. 柴油機工作過程
3.1. 氣缸直徑 cylinder bore diameter
氣缸內孔的直徑,簡稱缸徑。
3.2. 曲柄半徑 crank radius
曲軸的曲柄銷中心線到主軸頸中心線的距離。
3.3. 活塞行程 piston stroke
活塞在上、下兩個止點間的距離,簡稱行程。
3.4. 行程缸徑比 stroke-bore ratio
行程與缸徑的比值。
3.5. 連桿長度 length of connecting rod
連桿大小端孔中心線之間的距離。
3.6. 曲柄連桿比 crank radius-connecting rod length ratio
曲柄半徑與連桿長度之比值。
3.7. 止點 dead centre
活塞往復運動時,其頂面從一個方向轉為相反方向的轉變點的位置。
3.8. 上止點 top dead centre
活塞頂面離曲軸中心線最遠時的止點。
3.9. 下止點 bottom dead centre
活塞頂面離曲軸中心線最近時的上點。
3.10. 內止點 inner dead centre
對動活塞式柴油機的活塞頂面離曲軸中心線最遠時的止點。
3.11. 外止點 outer dead centre
對動活塞式柴油機的活塞頂面離曲軸中心線最近時的止點。
3.12. 氣缸最大容積 maximum cylinder volume
活塞在下止點(外止點)時活塞上方密閉空間的容積,其為氣缸工作容積與氣缸余隙容積之和。
3.13. 氣缸余隙容積 cylinder clearance volume
活塞在上止點(內止點)時活塞上方密閉空間的容積,其為氣缸的最小容積。
3.14. 氣缸工作容積 piston swept volume
一個氣缸中活塞運動一個行程所掃過的容積,即活塞面積與行程的乘積,其又稱活塞排量。
3.15. 總排量 engine swept volume,total displacement
一臺柴油機全部氣缸工作容積之總和,即柴油機排量。
3.16. 充量 charge
進氣過程中充入氣缸的新鮮空氣。
3.17. 工質 working medium
在氣缸內吸收燃料燃燒的熱能并轉變?yōu)闄C械功的介質。
3.18. 進氣行程 suction stroke
四沖程柴油機充量進入氣缸時相應的活塞行程。
3.19. 壓縮行程 compression stroke
四沖程柴油機氣缸內工質被壓縮時相應的活塞行程。
3.20. 燃燒和膨脹行程 burning and expansion stroke
四沖程柴油機氣缸內工質燃燒和膨脹作功時相應的活塞行程。
3.21. 排氣行程 exhaust stroke
四沖程柴油機從氣缸內排出廢氣時相應的活塞行程。
3.22. 換氣-壓縮行程 exchange-compression stroke
二沖程柴油機在換氣-壓縮時相應的活塞行程。
3.23. 膨脹-換氣行程 expansion-exchange stroke
二沖程柴油機在膨脹-換氣時相應的活塞行程。
3.24. 工作循環(huán) working cycle
包括進氣、壓縮、燃燒和膨脹、排氣等過程組成周而復始的循環(huán)。
3.25. 進氣持續(xù)角 intake duration angle
進氣門(口)從開啟到關閉所經過的曲軸轉角。
3.26. 排氣持續(xù)角 exhaust duration angle
排氣門(口)從開啟到關閉所經過的曲軸轉角。
3.27. 掃氣持續(xù)角 scavenging duration angle
二沖程柴油機在同一個氣缸內掃氣口和排氣口同時開啟時所經過的曲軸轉角。
3.28. 進氣提前角 intake advance angle
四沖程柴油機從進氣門開啟的瞬時到活塞行至上止點所經過的曲軸轉角。
3.29. 進氣滯后角 intake lag angle
四沖程柴油機活塞自下止點行至進氣門完全關閉所經過的曲軸轉角。
3.30. 排氣提前角 exhaust advance angle
四沖程柴油機從排氣門提前開啟的瞬時到活塞行至下止點所經過的曲軸轉角。
3.31. 排氣滯后角 exhaust lag angle
四沖程柴油機活塞自上止點行至排氣門完全關閉所經過的曲軸轉角。
3.32. 進、排氣重疊角 inlet and exhaust overlap angle
在四沖程柴油機中,同一氣缸的進、排氣門同時開啟所經過的曲軸轉角。
3.33. 定時 timing
進、排氣門(口)開啟或關閉的瞬時或供油的瞬時。其以活塞上、下止點為基準計算,并以曲軸轉角表示。
3.34. 配氣定時 valve timing
進、排氣門(口)開啟或關閉的瞬時,以曲軸轉角表示。
3.35. 掃氣過程 scavenging process
在二沖程或增壓柴油機中,在進、排氣門(口)同時開啟時,利用新鮮充量,將氣缸內的廢氣從排氣門(口)驅趕出去的過程。
3.36. 換氣過程 gas exchange process
從排氣開始,經進氣、掃氣過程到進、排氣門(口)全部關閉為止的工質更換的整個過程。
3.37. 直流掃氣 uniflow scavenging
充量從氣缸的一端進入,驅趕廢氣沿氣缸中心線方向從氣缸另一端排出的掃氣方式。
3.38. 回流掃氣 loop scavenging
進氣口與排氣口位于氣缸的同一側或兩側,使充量從進氣口進入氣缸沖向氣缸對面壁上,然后向氣缸上部迂回流動,驅使廢氣從排氣口排出的掃氣方式。
3.39. 橫流掃氣 cross scavenging
進、排氣口位于氣缸中心線的兩側,利用進氣口的方向與氣缸中心線呈一傾角,使充量從進氣口一側進入氣缸,將廢氣驅趕出排氣口的掃氣方式。
3.40. 掃氣泵掃氣 scavenging by blower
借助于掃氣泵提高充量壓力而實現(xiàn)掃氣的方式。
3.41. 掃氣壓力 scavenging pressure
掃氣時進氣門(口)前的充量壓力。
3.42. 進氣溫度 intake temperature
充量進入氣缸前的溫度。
3.43. 進氣壓力 intake pressure
充量進入氣缸前的壓力。
3.44. 缸蓋出口廢氣溫度 exhaust temperature at cylinder head outlet
廢氣從氣缸蓋排出時的溫度。
3.45. 渦輪進口廢氣溫度 exhaust temperature at turbine inlet
廢氣進入渦輪時的溫度。
3.46. 渦輪進口廢氣壓力 exhaust pressure at turbine inlet
廢氣進入渦輪時的壓力。
3.47. 渦輪膨脹比 expansion ratio of turbine
渦輪進口廢氣壓力與渦輪出口廢氣壓力的比值。
3.48. 排氣溫度 exhaust temperature
增壓柴油機指氣缸蓋排氣道出口處廢氣的平均溫度。
3.49. 排氣背壓 exhaust back pressure
排氣管出口處的廢氣平均壓力。對渦輪增壓柴油機,指渦輪后的壓力。
3.50. 殘余廢氣 residual gas
換氣過程結束后,殘留在氣缸內的廢氣。
3.51. 殘余廢氣系數(shù) coefficient of residual gas
在一個工作循環(huán)中,殘余廢氣量與充量的比值。
3.52. 充量系數(shù) coefficient of charge
每一個工作循環(huán)進入氣缸的實際充量與進氣狀態(tài)下能充滿氣缸工作容積的理論充量的比值。
3.53. 掃氣系數(shù) coefficient of scavenging
在一個工作循環(huán)中,通過進氣門(口)的充量與在進、排氣門(口)關閉后留在氣缸內的充量的質量比值。
3.54. 掃氣利用系數(shù) scavenging utilization efficiency
在一個工作循環(huán)中,實際留在氣缸內的充量與通過進氣門(口)的全部充量的質量比值。掃氣利用系數(shù)與掃氣系數(shù)互為倒數(shù)。
3.55. 掃氣漏失系數(shù) coefficient of scavenging loss
在一個工作循環(huán)中,從排氣門(口)漏失的新鮮充量與通過進氣門(口)進入氣缸的全部新鮮充量的質量比值。掃氣漏失系數(shù)與掃氣利用系數(shù)之和為 1。
3.56. 過量空氣系數(shù) excess air ratio
充入氣缸內的實際空氣量,與噴入氣缸內的燃料完全燃燒所需理論空氣量的質量比值。
3.57. 總過量空氣系數(shù) total excess air ratio
一個工作循環(huán)內流入進氣門(口)的空氣量與氣缸內燃料完全燃燒所需理論空氣量的質量比值。
3.58. 掃氣過量空氣系數(shù) excess air factor of scavenging
在一個工作循環(huán)中,通過進氣門(口)的新鮮充量與按進氣管狀態(tài)充滿氣缸工作容積的充量的質量比值,亦稱給氣比。
3.59. 空燃比 air-fuel ratio
每循環(huán)充入氣缸內的空氣量與燃料量的質量比值。其倒數(shù)為燃空比。
3.60. 燃料當量比 fuel equivalent ratio
實際的燃空比與理論燃空比之比。
3.61. 掃氣效率 scavenging efficiency
在一個工作循環(huán)中,當進、排氣門(口)全部關閉后留在氣缸內的新鮮充量與此時氣缸內氣體總量之間的質量比值。
3.62. 空氣利用率 air utilization rate
一個循環(huán)中,用于燃油完全燃燒所需理論空氣量與氣缸內的實際空氣量的質量比值??諝饫寐适沁^量空氣系數(shù)的倒數(shù)。
3.63. 壓縮始點壓力 compression beginning pressure
實際壓縮過程開始時氣缸內的工質的壓力。
3.64. 壓縮終點壓力 compression terminal pressure
未著火時壓縮過程終點氣缸內工質的壓力。
3.65. 壓縮始點溫度 compression beginning temperature
壓縮過程實際開始時氣缸內工質的溫度。
3.66. 壓縮終點溫度 compression terminal temperature
未著火時壓縮過程終點氣缸內工質的溫度。
3.67. 壓縮多變指數(shù) polytropic index of compression
在實際壓縮過程中反映工質狀態(tài)參數(shù)變化的一個瞬變指數(shù)。實用上用一個不變的平均的壓縮多變指數(shù)來取代,按這個平均多變指數(shù)所進行的壓縮過程,其起點和終點的工質狀態(tài)與實際過程的相同。
3.68. 壓縮比 compression ratio
氣缸最大容積與氣缸余隙容積的比值,亦稱幾何壓縮比。
3.69. 有效壓縮比 effective compression ratio
柴油機進、排氣門(口)開始全部關閉的瞬時,氣缸內容積與氣缸余隙容積之比值。
3.70. 最高燃燒溫度 maximum combustion temperature
燃燒過程中氣缸內工質的瞬時最高溫度(空間平均溫度)。
3.71. 最高燃燒壓力 maximum combustion pressure
燃燒過程中氣缸內工質的瞬時最高壓力。
3.72. 平均壓力增長率 rate of mean pressure increment
燃燒壓力增長過程中,氣缸內相應于單位曲軸轉角的平均壓力增長量。如取瞬時值則稱為壓力增長率。
3.73. 壓力升高比 ratio of pressure rise
燃燒過程中,最高燃燒壓力與壓縮終點壓力(不著火時)之比值。
3.74. 膨脹終點溫度 expansion terminal temperature
膨脹過程終點氣缸內工質的溫度。
3.75. 膨脹終點壓力 expansion end pressure
膨脹過程終點氣缸內工質的壓力。
3.76. 膨脹多變指數(shù) polytropic index of expansion
在膨脹過程中反映工質狀態(tài)參數(shù)變化的一個指數(shù)。實用上用一個不變的平均膨脹多變指數(shù)來取代,按這個平均多變指數(shù)所進行的膨脹過程,其起點和終點的工質狀態(tài)與實際過程相同。
3.77. 初期膨脹比 initial expansion ratio
在假設的定循環(huán)或定容-定壓循環(huán)中, 理論上燃料放熱過程終點的氣缸容積與壓縮終點時的氣缸容積比值。
3.78. 后期膨脹比 after expansion ratio
膨脹終點氣缸容積與假設的定壓循環(huán)或定容-定壓循環(huán)中理論上燃料放熱過程終點時的氣缸容積比值。
3.79. 分子變更系數(shù) coefficient of molecule change
氣缸內工質燃燒后與燃燒前摩爾數(shù)的比值。如不考慮殘余廢氣的存在,稱為理論分子變更系數(shù);如考慮殘余廢氣存在,稱為實際分子變更系數(shù),后者實用上簡稱分子變更系數(shù)。
3.80. 燃料高熱值 high calorific value of fuel
每千克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的全部熱量,包括燃燒產物中水蒸氣所含的潛熱。
3.81. 燃料低熱值 lower calorific value or fuel
每千克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的全部熱量,扣除燃燒產物中水蒸氣所含的潛熱。
3.82. 燃燒串 combustion rate
燃燒過程中,單位曲軸轉角或單位時間內燒掉的燃料量。
3.83. 放熱率 heat release rate
燃燒過程中燃料在單位曲軸轉角或單位時間內放出的熱量。
3.84. 放熱規(guī)律 law of heat release
放熱率隨曲軸轉角或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
3.85. 放熱系數(shù) coefficient of heat release
在燃燒過程的某一瞬時,燃料已經放出的熱量與理論上應放出的全部熱量的比值。
3.86. 熱量利用率 heat utilization ratio
在燃燒過程的某一瞬時,燃料已放出的熱量中能轉變?yōu)闄C械功的份額。
3.87. 熱平衡 heat balance
單位時間內燃料的熱量轉化為有效功、排氣熱損失、冷卻熱損失以及其余熱損失的熱量的利用和分配情況,以百分比表示。
3.88. 有效功的熱當量 heat equivalent of effective work
燃料的熱量中轉化為有效功部分的熱當量。
3.89. 排氣熱損失 exhaust heat loss
燃料發(fā)出的熱量中被排氣帶走的熱量的份額,以百分比表示。
3.90. 冷卻熱損失 cooling heat loss
燃料發(fā)出的熱量中被冷卻介質帶走熱量的份額,以百分比表示。
3.91. 余項熱損失 remainder heat loss
燃料發(fā)出的熱量中除去轉化為有效功、 冷卻熱損失和排氣熱損失以外的難以確切計量的損失(例如燃燒不完全和熱輻射等熱損失),統(tǒng)稱余項熱損失。
3.92. 示功圖 indicator diagram
氣缸內工質的壓力隨氣缸容積或曲軸轉角變化的圖形。示功圖的面積大小代表柴油機作的指示功的大小。
3.93. 示功圖豐滿系數(shù) fullness coefficient of indicator diagram
理論計算的ρ-V 示功圖圓整后的面積與未圓整的面積之比值。
3.94. 工作過程 working process
由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轉化為指示功的全部熱力過程。
3.95. 指示功 indicated work
一個工作循環(huán)中氣缸內工質所作的功。常以ρ-V 圖的封閉面積表示。
3.96. 指示熱消耗率 indicated specific heat consumption
每千瓦指示功率每小時的熱消耗量。
3.97. 指示燃油消耗率 indicated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
每千瓦指示功率每小時的燃油消耗量。
3.98. 燃油消耗串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
每千瓦有效功率每小時的燃油消耗量,簡稱油耗率。
3.99. 最低燃油消耗率 minimum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
在標定轉速下,負荷特性曲線上的最低燃油消耗率。如系速度特性或萬有特性曲線上的最低燃油消耗率,應附加說明。
3.100.燃油消耗量 fuel consumption
每小時消耗的燃油量。
3.101.熱消耗量 heat consumption
每小時消耗的燃料熱量。
3.102.機油消耗率 specific oil consumption
每小時單位有效功率消耗的機油量。
3.103.機油消耗量 oil consumption
每小時消耗的機油量。
3.104.空氣消耗量 air consumption
每小時進入柴油機的空氣量。
3.105.空氣消耗率 specific air consumption
每小時單位有效功率消耗的空氣量。
3.106.發(fā)火次序 firing order
各氣缸輪流著火的次序。
3.107.燃燒過程 combustion process
燃料在氣缸內燃燒的過程,包括噴油過程和著火過程在內。
3.108.混合氣形成 fuel-air mixing process
燃料與空氣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氣的過程。
3.109.霧化 atomization
顆粒狀的燃油在一定溫度和氣流運動作用下,與空氣形成霧狀可燃混合氣的過程。
3.110.噴油率 injection rate
單位時間或油泵凸輪軸單位轉角內噴入氣缸的燃油量。
3.111.噴油規(guī)律 law of injection
噴油率隨油泵凸輪軸或曲軸轉角而變化的規(guī)律。
3.112.噴油持續(xù)角 injection duration angle
從開始噴油到停止噴油(以噴油器針閥升起和落座瞬時為標志)所轉過的曲軸轉角。
3.113.噴油延遲角 injection lag angle
從出油閥升起瞬時到噴油器針閥升起瞬時所轉過的曲軸轉角,即供油提前角與噴油提前角的差值。
3.114.供油提前角(供油定時) fuel supply advance angle
從噴油泵開始供油的瞬時(柱塞泵以噴油泵出油閥升起為標志, 而分配式噴油泵以內凸輪頂起滾
柱為標志),到活塞行至上止點時所轉過的曲軸轉角。
3.115.噴油提前角(噴油定時) fuel injection advance angle(injection timing)
從開始噴油的瞬時(以噴油器針閥升起為標志)到活塞行至上止點時所轉過的曲軸轉角。
3.116.燃燒持續(xù)期 combustion duration
從燃燒始點到燃燒終點的持續(xù)時間,以曲軸轉角表示。
3.117.滯燃期 ignition delay period
從開始噴油瞬時到開始著火瞬時的一段時間,用毫秒或曲軸轉角表示。
3.118.速燃期 rapid combustion period
從氣缸內著火開始到出現(xiàn)最高燃燒壓力時為止的一段時間,以曲軸轉角表示。
3.119.緩燃期 normal combustion period
從氣缸內出現(xiàn)最高壓力起到出現(xiàn)最高溫度時為止的一段時間,以曲軸轉角表示。
3.120.主燃期 main combustion period
從氣缸內著火開始到出現(xiàn)最高燃燒溫度時為止的一段時間,以曲軸轉角表示。燃料的主要部分
在主燃期中燃燒完畢。主燃期是速燃期與緩燃期之和。
3.121.后燃期 after burning period
從氣缸內出現(xiàn)最高燃燒溫度起到燃燒基本結束為止的一段時間,以曲軸轉角表示。
3.122.增壓 supercharging
提高柴油機充量壓力,即增加充量密度從而提高其功率。
3.123.增壓壓力 super charging pressure
充量經增壓后達到的壓力,通常指增壓柴油機進氣管內的壓力。
3.124.增壓比 super charging ratio
增壓器出口壓力與環(huán)境條件下大氣壓力(或增壓器進口壓力)的比值,簡稱壓比。
3.125.廢氣渦輪增壓 exhaust turbo-charging
利用柴油機廢氣能量驅動廢氣渦輪增壓器進行增壓。
3.126.機械增壓 mechanical supercharging
3.127.定壓增壓 constant-pressure turbo-charging
廢氣渦輪增壓的一種,其特點是進入廢氣渦輪增壓器的廢氣壓力大致上為穩(wěn)定狀態(tài)。
3.128.脈沖增壓 pulse turbo-charging
廢氣渦輪增壓的一種,其特點是進入廢氣渦輪增壓器的廢氣壓力為脈沖狀態(tài)。
3.129.增壓中冷 charge inter-cooling(after-cooling)
在增壓柴油機中,為降低進入氣缸的空氣溫度,增加空氣密度,使增壓后的空氣先在中間冷卻器中冷卻后,再進入氣缸。
3.130.增壓器出口溫度 discharge temperature of supercharger
增壓柴油機中,壓氣機出口(中冷器前)的空氣溫度。
3.131.增壓度 degree of super charging
柴油機增壓后的標定功率與增壓前的標定功率的差值與增壓前標定功率的比值。增壓度表明增壓后功率增加的程度。
3.132.時-面值 time-area value
進、排氣門(口)開啟的流通面積隨時間(或曲軸轉角)而變化的曲線所包含的面積值。
3.133.燃燒室容比 surface-volume ratio of combustion chamber
燃燒室表面積(含主、副燃燒室)與其容積的比值。
3.134.開式燃燒室 open combustion chamber
由活塞頂型面與氣缸蓋底面之間形成的、中間沒有明顯分隔的燃燒室。
3.135.分開式燃燒室(間噴式燃燒室) divided combustion chamber
燃燒室被明顯分為兩部分,其一部分在活塞頂型面與氣缸蓋底面之間,另一部分在氣缸蓋或氣缸體內,兩者以一條或數(shù)條通道相聯(lián)接。分開式燃燒室是渦流燃燒室、預燃燃燒室等的統(tǒng)稱。
3.136.半開式燃燒室 semi-open combustion chamber
燃燒室在某種程度上被分為兩部分,其一部分在活塞頂或氣缸蓋的凹坑內。另一部分在活塞頂面與氣缸蓋底面之間,兩者之間有較大的喉口相連通。
3.137.直噴式燃燒室 direct injection combustion chamber
多種開式和半開式燃燒室的統(tǒng)稱。
3.138.主燃室 main combustion chamber
分開式燃燒室中在活塞頂型面與氣缸蓋底面之間的那一部分燃燒室。
3.139.預燃燃燒室 pre-combustion chamber
3.140.ω型燃燒室 toroidal combustion chamber,ω-combustion chamber
半開式燃燒室的一種,其剖面近似ω形。
3.141.盆形燃燒室 basin shaped combustion chamber
燃燒室在活塞頂內的部分呈盆形,根據(jù)盆形深淺程度又可分為深盆形和淺盆形燃燒室。
3.142.進氣渦流 intake swirl
空氣在進氣過程中經過螺旋進氣道、切向進氣道或其他方式形成空氣繞氣缸中心線旋轉的渦流運動。
3.143.螺旋進氣道 helical intak passage
3.144.切向進氣道 circumferential intake passage
入氣缸后產生繞氣缸中心線高速旋轉的渦流。
3.145.積碳 carbon deposit
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燃油不完全燃燒,致使一部分碳粒和雜質沉積在燃燒室壁面和活塞等零件上的現(xiàn)象。
3.146.結膠 caking
機油受高溫焦化,并與碳粒、灰分等膠結成膠狀物的現(xiàn)象。通常是指燃燒室及其周圍高溫零件的結膠。
3.147.工作粗暴 detonation
柴油機燃燒初期同時著火的燃料過多,形成過大的壓力增長率,這種情況稱工作粗暴。
3.148.敲缸 knock
由于燃燒粗暴,在氣缸內出現(xiàn)金屬敲擊聲的現(xiàn)象。
3.149.廢氣凈化 exhaust purification
減少或消除柴油機廢氣中所含的有害成份。
3.150.排氣煙度 exhaust smoke density
廢氣中相對的煙黑程度,用標準煙度計測定,以波許單位 FSU 表示。
4. 柴油機的動力、經濟指標及使用性能
4.1. 功率 power
14單位時間內所作的功。
4.2. 標定功率 rated power,nominal power
柴油機制造廠對生產的柴油機經過臺架試驗鑒定性能后,在標牌上標定的有效功率。
4.3. 持續(xù)功率 continuous power
柴油機在標準環(huán)境條件下,以標定轉速允許長期連續(xù)運轉的最大有效功率。
4.4. 修正功率 corrected power
將某種大氣狀態(tài)下測得的功率按標準大氣狀態(tài)進行修正后的功率。
4.5. 指示功率 indicated power
單位時間內柴油機所作的指示功。
4.6. 運用有效功率 useful power
柴油機主軸輸出的功率扣除柴油機運轉必不可少的輔助設備所吸收的功率后剩余的功率。
4.7. 最大運用功率 maximum service power
安裝在內燃機車上的柴油機,考慮到特定的使用條件(環(huán)境溫度、大氣壓力、工況等)在運用中所能發(fā)出的有效功率。又稱裝車功率。
4.8. 經濟功率 economic power
柴油機在燃油消耗率較低的功率區(qū)運轉時發(fā)出的功率,該功率區(qū)稱經濟功率區(qū)。
4.9. 冒煙極限功率 smoke limit power
柴油機在某一轉速達到某一功率時, 如再繼續(xù)增加油量將固空氣不足或然燒不完全而急劇冒煙,這時的功率稱冒煙極限功率,簡稱極限功率。
4.10. 最大功率 maximum power
柴油機在規(guī)定時間內所能發(fā)出的超過標定功率的最大有效功率。
4.11. 單缸功率 power per cylinder
多缸柴油機中平均每個氣缸發(fā)出的有效功率。
4.12. 升功率 volume power
每升氣缸工作容積所發(fā)出的有效功率。
4.13. 活塞面積 piston area
活塞頂部(其直徑掛名義尺寸)沿氣缸中心線的投影面積。
4.14. 單位活塞面積功率 piston unit area power
折合到單位活塞面積上的有效功率。
4.15. 儲備功率 reserve power
4.16. 功串儲備系數(shù) coefficient of power reserve
柴油機最大功率與標定功率的比值。
4.17. 平均指示壓力 mean indicated pressure
每工作循環(huán)中單位氣缸工作容積的指示功,用單位活塞面積上所受的假設不變壓力表示。
4.18. 平均有效壓力 mean effective pressure
每工作循環(huán)中單位氣缸工作容積所發(fā)出的有效功, 用單位活塞面積上所受的假設不變壓力表示。
4.19. 平均機械損失壓力 mean mechanical loss pressure
每循環(huán)中折合到單位氣缸工作容積所消耗的機械損失功的值,用單位活塞面積上所受的假設不變壓力表示。
4.20. 機械效率 mechanical efficiency
有效功率與指示功率的比值。
4.21. 指示熱效率 indicated thermal efficiency
指示功的熱當量與所消耗的燃料熱量的比值。
4.22. 有效熱效率 useful thermal efficiency
柴油機發(fā)出的有效功的熱當量與所消耗的燃料熱量的比值。
4.23. 扭矩 torque
指柴油機曲軸輸出的平均扭矩。
4.24. 最大扭矩 maximum torque
柴油機全負荷速度特性曲線上的最大扭矩值。
4.25. 扭矩儲備系數(shù)(或扭矩適應性系數(shù)) coefficient of torque reserve
全負荷速度特性曲線上的最大扭矩與標定工況下該曲線上的扭矩的比值。
4.26. 適應性系數(shù) coefficient of adaptability
扭矩儲備系數(shù)和轉速儲備系數(shù)的乘積,表示柴油機動力性能對外界阻力變化的適應能力。
4.27. 轉速 rotational speed
柴油機曲軸每分鐘的轉數(shù)。
4.28. 標定轉速 rated speed,nominal speed
柴油機發(fā)出標定功率時的相應轉速。
4.29. 轉速儲備系數(shù)(或轉速適應性系數(shù)) coefficient of speed reserve
標定轉速與最大扭矩值對應的轉速之比值。
4.30. 最低空載穩(wěn)定轉速 lowest adjustable no-load speed,low idling speed
柴油機在空負荷時,能穩(wěn)定運轉的最低轉速。簡稱怠速。
4.31. 最低工作穩(wěn)定轉速 lowest steady-state speed with load
在全供油位置時能穩(wěn)定運轉的最低轉速。
4.32. 最高空載轉速 highest no-load speed,high idling speed
在標定工況下不改變燃油調節(jié)手柄的位置,全部卸去負荷后經調速器控制達到的穩(wěn)定轉速。
4.33. 最大扭矩轉速 speed at maximum torque
柴油機發(fā)出最大扭矩時的相應轉速。
4.34. 轉速波動率 coefficient of speed fluctuation
負荷不變條件下運轉,在一定時間內測得的最大轉速(或最小轉速)與該時間內的平均轉速之差除以平均轉速,取絕對值的百分比。
4.35. 瞬時調速率 instantaneous speed change rate
由于突變負荷引起瞬時轉速變化的狀況。
4.36. 穩(wěn)定調速率 steady-state speed regulation
由于突變負荷引起轉速變化的狀況。
4.37. 活塞平均速度 mean piston speed
在標定轉速時曲軸每一轉活塞兩個行程中速度的平均值。
4.38. 熱負荷 thermal load
柴油機受熱零件承受溫度、熱應力、熱流量等的強烈程度。
4.39. 機械負荷 mechnaical load
柴油機受力零件承受最高燃燒壓力、慣性力、振動、沖擊等的強烈程度。
4.40. 強化系數(shù) coefficient of intensification
表示柴油機所受的熱負荷和機械負荷兩個方面的綜合強烈程度的指標。
4.41. 單位體積功率 specific volume power
柴油機標定功率與其外形尺寸(長×寬×高)所表示的體積之比值。
4.42. 重量功率比 mass-power ratio
柴油機凈重量與標定功率的比值。
4.43. 柴油機凈重量 net mass of diesel engine
一般指不包括油、水的柴油機重量。
4.44. 穴蝕 cavitation
4.45. 竄機油 lubricating oil carry-over
機油通過氣缸壁與活塞、活塞環(huán)之間的間隙竄入燃燒室的現(xiàn)象。
4.46. 竄氣 blow-by
氣缸中的高溫、高壓氣體通過缸壁與活塞、活塞環(huán)之間的間隙,竄入曲軸箱和油底殼內的現(xiàn)象。
4.47. 拉缸 cylinder scoring
活塞環(huán)或活塞將氣缸工作表面拉成傷痕的現(xiàn)象。
4.48. 抱缸 piston seizure
活塞卡死在氣缸中的現(xiàn)象。
4.49. 游車 hunting
柴油機在運轉中,轉速不穩(wěn)定,超過允許的轉速波動率,作持續(xù)游動的現(xiàn)象。
4.50. 飛車 runaway
柴油機轉速失去控制后緊劇上升,超過最高允許轉速并達到危險程度的現(xiàn)象。
5. 柴油機試驗
5.1. 標準大氣狀況 standard atmospheric condition,atmospheric reference condition
為計算柴油機功率而規(guī)定的標準環(huán)境條件的數(shù)值,包括環(huán)境溫度、大氣壓力和相對濕度等。
5.2. 環(huán)境溫度 ambient temperature
柴油機運轉時周圍空氣的溫度。
5.3. 大氣壓力 atmospheric pressure
柴油機運轉時周圍環(huán)境的大氣壓力。
5.4. 相對濕度 relative humidity
柴油機運轉時周圍的大氣相對濕度。
5.5. 臺架試驗 stand test,bench test
柴油機在試驗臺上進行的試驗。
5.6. 磨合 running-in
新裝配或大修后的柴油機按一定的規(guī)范進行試運轉,查明并消除運轉中暴露的裝配缺陷,使各運動件磨擦副表面貼合良好。柴油機冷態(tài)被拖動時的磨合稱冷磨合,而依靠柴油機本身運轉的磨合稱熱磨合。
5.7. 性能試驗 performance test
測定柴油機各種特性的試驗。
5.8. 鑒定試驗 homologation test,approval test
新設計或經重大改進后的柴油機,為了定型投產應進行性能試驗、耐久試驗和配套使用試驗,
以考核其性能指標是否達到設計或改進的要求。
5.9. 出廠試驗 delivery test
制造廠為了保證產品質量,每臺柴油機在出廠之前在試驗臺上進行的主要性能試驗,以檢驗產品質量是否達到規(guī)定的性能參數(shù)要求。
5.10. 耐久試驗 endurance test
柴油機按規(guī)定工況進行長期耐久運轉,考核零部件的可靠性、耐久性及整機動力、經濟指標等穩(wěn)定性的試驗。
5.11. 驗收試驗 acceptance test
驗收單位檢驗柴油機性能是否符合技術文件的規(guī)定而進行的驗證試驗。
5.12. 起動試驗 starting test
檢驗柴油機起動性能(包括起動轉速、起動時間、起動壓力、環(huán)境溫度、耗電量、耗氣量等)的試驗。
5.13. 各缸均勻性試驗 cylinder uniformity test
多缸柴油機在標定工況下穩(wěn)定運轉,測量各缸壓縮壓力、最高燃燒壓力、平均指示壓力、排氣溫度等參數(shù)均勻性的試驗。
5.14. 柴油機特性 diesel engine characteristics
柴油機的主要性能參數(shù)在一定條件下的相互關系,或隨工況改變而變化的規(guī)律,常以曲線表示,稱為特性曲線。
5.15. 負荷特性 constant speed characteristics
在轉速不變時,柴油機主要性能參數(shù)(燃油消耗率和排氣溫度等)隨負荷(功率、扭矩或平均有效壓力)的改變而變化的關系。該曲線稱為負荷特性曲線。
5.16. 速度特性 fixed throttle(rack)characteristics
柴油機性能參數(shù)(扭矩、功率、燃油消耗率等)隨轉速改變而變化的關系。當燃料供給調節(jié)機構固定在全負荷位置時,其試驗稱全負荷速度特性試驗,所得的曲線稱全負荷速度特性曲線,亦稱外特性曲線;當燃料供給調節(jié)機構固定在部分負荷各個位置時,其速度特性稱部分負荷速度特性,相應曲線稱部分負荷速度特性曲線。
5.17. 萬有特性 fuel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loops
柴油機各種主要性能參數(shù)相互關系的綜合特性。常用的萬有特性是以轉速為橫坐標,平均有效壓力為縱坐標,畫出等功率、等燃油消耗率、等排氣溫度曲線,亦可根據(jù)需要,增補速度特性、調速特性、牽引特性等曲線。這些曲線總稱為萬有特性曲線。
5.18. 調速特性 speed governing characteristics
當調速手柄固定在某一工況位置時,卸去負荷至空車轉速,然后逐漸增加負荷,恢復原來工況;其間由調速器自動控制相應的供油量的大小,此過程中功率、扭矩等參數(shù)隨轉速改變而變化的關系。其曲線稱調速特性曲線,相應的試驗稱調速特性試驗。
5.19. 調節(jié)特性 regulation characteristics
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等主要性能參數(shù)隨噴油時間等各項調節(jié)參數(shù)改變而變化的關系,其曲線稱調節(jié)特性曲線,相應的試驗稱調節(jié)特性試驗。
5.20. 突變負荷試驗 sudden load change test
在標定工況時,突卸全部或部分負荷,或從空載突加全部或部分負荷,觀察柴油機工作適應性的試驗。
5.21. 轉速波動宰試驗 speed fluctuation test
測定柴油機在規(guī)定的工況下穩(wěn)定運轉時的轉速波動率的試驗。
5.22. 最低工作穩(wěn)定轉速試驗 lowest continuous speed test with load
測定柴油機最低工作穩(wěn)定轉速的試驗。
5.23. 空載特性試驗 no-load characteristic test
測定柴油機空載時燃油消耗量隨轉速變化的試驗。試驗時柴油機空載,逐步調節(jié)油門或調速手柄位置,使轉速從最高空載穩(wěn)定轉速逐步降至最低空載穩(wěn)定轉速,分別測取各種轉速下的燃油消耗量等。
5.24. 最低空載轉速試驗 idling speed test
測定柴油機最低空載穩(wěn)定轉速(怠速)的試驗。
5.25. 熱平衡試驗 heat balance test
為測定燃料熱能轉化為有效功的熱量、散失在冷卻介質中的熱量、隨排氣帶走的熱量以及其余熱損失所占比例的試驗。
5.26. 停缸試驗 cylinder fuel-cut test
多缸柴油機在停止部分氣缸工作時測定其繼續(xù)運轉能力的試驗。
5.27. 背壓試驗 back pressure test
柴油機按規(guī)定工況運轉時,在排氣溫度許可的情況下,逐步增大背壓,測定柴油機主要性能參數(shù)隨排氣背壓而變化的試驗。
5.28. 超負荷試驗 overload test
超過標定功率某一百分數(shù),測定柴油機的功率、轉速、油耗、排氣溫度等主要參數(shù)的試驗。
5.29. 增壓器配機試驗 turbo-charger matching test
調整或測定增壓柴油機的增壓器與柴油機的匹配使用性能的試驗。
5.30. 運用試驗 service test
安裝在內燃機車上的柴油機,在規(guī)定的里程(或時間)及牽引負荷條件下,在線路上運行所進行的試驗。
5.31. 部分負荷試驗 partial power test
柴油機的扭矩或轉速末處在滿負荷位所進行的試驗。
5.32. 例行試驗 series test
在柴油機制造廠試驗臺上對同一系列的所有柴油機或部分柴油機所進行的試驗。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