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這些年采用“菜-稻-菜”輪作模式種地,龍玉蘭總結(jié)出了三大好處: 一是“菜稻菜輪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復(fù)種指數(shù),既穩(wěn)定糧食生產(chǎn),又增加了經(jīng)濟(jì)收入; 二是能確保蔬菜種植的持續(xù)性。通過水旱輪作,幾個月的水淹大大減少蔬菜生產(chǎn)時的病蟲源,從而降低了第二年蔬菜種植的病蟲害,減少用藥(每667㎡農(nóng)藥用量減少30%以上,化肥用量減少20%左右),且利用稻田種植蔬菜,相對較高的地下水位更加有利于蔬菜生產(chǎn),從而可減少大棚蔬菜生產(chǎn)成本和連作障礙; 三是有利于提高稻谷品質(zhì)。因蔬菜種植用肥量較大,地塊肥沃,且由于稻谷成熟期在秋后10月,立秋后晝夜溫差加大,種植出的稻谷品質(zhì)更優(yōu)。 ![]() ![]() 01
![]() 02 水稻
![]() 03 秋冬花菜
![]() ![]() ☆“菜一稻一菜”多采用“冬春季蔬菜+夏季水稻+秋冬季蔬菜”的輪作模式: 冬春季蔬菜以十字花科類、茄果類、瓜類、豆類蔬菜為主,包括大白菜、番茄、茄子、辣椒、南瓜、黃瓜、瓠瓜、菜豆等; 夏季水稻選用品質(zhì)優(yōu)良、生育期125d(天)左右的特早熟品種,例如荃優(yōu)851、 Y兩優(yōu)2098、泰優(yōu)390、萬像優(yōu)982等; 秋冬季蔬菜主要以瓜類和豆類蔬菜為主,包括南瓜、黃瓜、瓠瓜、菜豆。 “菜-稻-菜”常見的幾種輪作模式如下: 番茄+水稻+秋冬菜 02 水稻于3月底4月初旱育秧,5月底6月初栽秧,底肥1道清,每667㎡施水稻專用復(fù)合肥30~40kg,或人畜糞肥15~20挑。防治好水稻螟蟲、稻飛虱、稻葉蟬、稻瘟病及紋枯??; 03 茄子+水稻+秋冬菜 01 早茄品種:渝早茄2號、三月茄等;10月上中旬育苗,2月下旬定植,雙膜加密栽培(667㎡栽植2800~3000株),定植后限花管理; 02 6月中下旬拉苗收完,栽優(yōu)質(zhì)糯稻或遲熟雜交稻,于4月下旬旱育秧,在6月底或7月初機(jī)耕整地栽秧,667㎡栽18000~20000窩,窩栽3株,底肥一次清,每667㎡施復(fù)混肥30~40kg,適時防治病蟲害; 03 8月下旬9月初收割水稻,機(jī)耕開廂種秋菜。 甜椒+水稻+秋冬菜 01 早熟甜椒頭年10月上旬播種育苗,2月下旬適植,雙膜加密栽培畝栽4200~4500窩,寬窄行栽培,加強(qiáng)管理,注意防止病蟲危害,6月中下旬拉苗收獲; 02 6月底或7月初栽糯稻或雜交稻,搞好病蟲害的防治; 03 8月下旬9月初收獲水稻后機(jī)耕開廂,栽秋冬菜。 參考文獻(xiàn): [1][吳厚賞.番茄—水稻—花椰菜三熟高效栽培技術(shù)[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1(20):126+128. [2]陳安忠.重慶榮昌縣“菜、稻、菜”種植模式及技術(shù)[J].中國園藝文摘,2013,29(04):156-157. [3]鄧英,王青青,陶蓮,王天文,文林宏,李桂蓮,孟平紅,王會科,王娟娟.高山高原蔬菜十大主推技術(shù)(三) 低熱河谷地區(qū)菜——稻—菜高效種植技術(shù)[J].中國蔬菜,2022(05):120-123.DOI:10.19928/j.cnki.1000-6346.2022.3024. 來源:中國農(nóng)科新聞網(wǎng)、長江蔬菜 |
|
|
來自: 新用戶29497861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