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再來看看米芾的原帖。 
米芾《篋中帖》(又稱《致景文隰公閣下尺牘》、《天機筆妙帖》) 行草書。紙本。信札一則。約書于北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縱28.4厘米,橫39.5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芾篋中懷素帖如何。乃長安李氏之物。王起部、薛道祖一見。便驚云。自李歸黃氏者也。芾購于任道家。一年揚州送酒百馀尊。其他不論。帖公亦嘗見也。如許。即并馳上。研山明日歸也。更乞一言。芾頓首再拜。景文隰公閣下。 
李太師帖 元祐二年(1087年) 紙本 縱25.8厘米 橫31.3厘米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釋文: 李太師收晉賢十四 帖。武帝、王戎書若 篆籀,謝安格在 子敬上。真宜批帖尾也。 

釋文: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蒙蒙水云里??这抑蠛耍圃顭凉袢?。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 款識:墨樵一兄屬臨。林則徐。 鈐?。毫謩t徐印、讀書東觀視草西臺 
蘇軾《黃州寒食詩帖》,紙本,34.5×199.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