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8月5日,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由中鐵十八局集團迪拜公司承建的全球最高酒店類建筑——迪拜藍天酒店項目主體結構順利完成封頂。
迪拜藍天酒店項目效果圖 藍天酒店項目位于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迪拜瑪瑞納地區(qū),占地面積3662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0.2萬平方米,建筑檐高366.5米,結構設計復雜,施工難度大且十分繁瑣。 克服超高層混凝土澆筑難題 藍天酒店項目主體混凝土結構頂層為76層,高度約為306米,三百多米的高空澆筑,對于項目施工是一次巨大挑戰(zhàn)。
藍天酒店封頂澆筑現場 封頂前期,項目團隊結合天氣特征和現場實際,對人員、物資、設備等進行細致規(guī)劃,并針對76層樓板存在多個標高的特殊要求,制定專項施工方案,確定了合理的澆筑程序。
項目團隊對最后封頂做準備 通過采用泵送自密實混凝土,精密計算地泵選型、泵管線路設計、壓力,嚴格控制混凝土塌落度和溫度等措施,項目團隊成功解決了高溫下超高層建筑混凝土垂直運輸的難題,順利保證向300多米高空安全輸送混凝土。 此次主體混凝土結構的順利封頂,為項目下一階段屋頂凱旋門鋼結構造型施工、裝飾裝修與機電安裝工程施工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為項目的順利竣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科技助力大樓向藍天進發(fā) 作藍天酒店項目團隊通過建立工程全生命周期信息技術(BIM)模型,對項目施工全過程進行建模設計。 在該項目標準層施工中,BIM技術不僅能有效明晰雙曲面復雜異型結構,還能夠協助鋼結構預埋、曲面玻璃幕墻轉接件預置、狹小空間內的機電管線和洞口預設等,同時集成施工過程中的專業(yè)指標等信息,實現資源協調統一,有效保障了施工進度和質量。
藍天酒店目前外觀 開工以來,項目團隊齊心協力、攻堅克難,依托BIM技術,先后克服了8000立方米7米厚混凝土筏板一次性澆筑、1.9米厚弧形核心井筒清水墻、15米大跨度空中花園等近10項施工難點。進入標準層施工后,項目團隊更是問鼎了迪拜“三天一層”標準層的最快施工紀錄。中鐵十八局集團還在藍天酒店項目成立了超高層建筑工程技術研究院。 以周密部署鑄就“最高紀錄” 施工中,項目團隊精心組織、合理調配,確保施工現場始終保持交叉作業(yè)狀態(tài),統籌協調塔吊、升降機、液壓爬模、防風屏等設備,關鍵環(huán)節(jié)安排專人負責。 在890平方米的標準層作業(yè)面上,300多名施工人員交叉作業(yè),且材料轉運、混凝土供應等都在有條不紊地精準調度。每個標準層施工結束后,項目團隊都要對比各分部內容和各工序時間節(jié)點,查找問題,分析原因,并在下一周期進行改進。
外籍工人進行現場測繪 為確保項目高效有序推進,藍天酒店項目采用了國際化團隊的構建模式。在32名管理人員中,外籍員工23人,中方員工僅有9人,國際化團隊模式為項目在外籍工人管理、手續(xù)報批、各方關系協調等方面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團隊的協調性和執(zhí)行力更為項目建設釋放了強大的生產力。 下一步,項目團隊將繼續(xù)優(yōu)質高效地推進項目施工,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引領下乘風破浪,將藍天酒店項目打造成中國鐵建海外發(fā)展的靚麗“新名片”。 文圖、編輯:馬傲、王若凡、吳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