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后之。 蘇轍:圣人非欲上人,非欲先人也,蓋下之后之,其道不得不上且先耳。 原成:萬物皆循理之自然,人不能左右之。萬物以“道”做為唯一標準,故水善利萬物而有爭,居眾人之所惡也。江海亦然。 上人者,求尊榮也。下之者,行為謙卑也。言,問也。先人者,求尊重也。后之者,敬畏也。凡物皆以“道”做為唯一標準,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zhuǎn)移,故曰碌碌如玉,珞珞如石。圣人以“道”做為唯一標準,謙卑、尊榮同也。 凡物皆是有差別的矛盾對立物普遍聯(lián)系,互以矛盾對立物為已身定義,通過向矛盾對立物轉(zhuǎn)化來完善自身定義。圣人思想上接受有差別的存在,尊重、敬畏同也。人是“自然之我”與“現(xiàn)實之我”的矛盾體存在,圣人者,自然之我者也。 “言下之”,指“居眾人之所惡”?!吧砗笾保浮吧评f物”。所以說,“水善利萬物而有爭,居眾人之所惡”。 是以處上而人不重,處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原成:厚,重也。弗厚者,侯王以孤寡不穀為名,居眾人之所惡,不給民眾壓迫也。害,妨也。弗害者,水善利萬物而有爭,不妨害民財也。 不爭競一物之形為已身之形則物無逃離其約束,天下以何與之爭矣! 與“道”言,不爭;與“人”言,有爭。“道”不衍生自身而衍生萬物,故不爭;人滋養(yǎng)萬物以滋養(yǎng)自身,故有爭。 ![]() 圖片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更多內(nèi)容可參閱作者的“道德經(jīng)原成”系列視頻。 本文為原創(chuàng)作品,未經(jīng)著作權(quán)人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和使用。你的點贊、關注,是一種鼓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