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yī)認為腫瘤發(fā)生的本質是身體的虧虛,虧虛導致疾病,虧虛導致現實。它是一種虛實夾雜的疾病,其中脾虛是腫瘤的重要病機。同時,脾虛與惡性腫瘤的常見癥狀密切相關。比如癌性發(fā)熱是氣血陰陽失調,臟腑功能失調所致,而氣虛、血虛、氣滯、血瘀都與脾虛密切相關。脾胃是氣血生化的后天之源,脾虛導致氣血生化不足,導致氣血虛弱。 如惡病質,惡病質是虛引起的。隨著腫瘤的不斷進展,長期食用,加之手術、放化療等損傷臟腑氣血的治療,會導致脾虛,產生消瘦等脾虛癥狀;比如癌癥疲勞,就是久病后脾胃功能下降,氣血生化不足,抗腫瘤治療導致脾胃功能進一步受損。當脾虛或脾虛不能運化水濕,濕邪受困,氣機不利時,勢必引起精神倦怠、四肢乏力等癥狀。所以中醫(yī)在治療腫瘤的時候,往往會兼顧脾胃。 ![]()
因身體原因未進行手術的肺癌患者,進行了6次化療和1次放療。確診時,癥狀有咳嗽、咽部發(fā)癢、少量白色粘痰、胸悶、食欲不振、腹脹、精神萎靡,有時口干??瓷嗝},舌胖而大,舌紅苔白膩,中間有裂痕,脈細。其特點是脾肺氣虛,元氣虧損,腫瘤邪阻,肺氣虧損。宜益氣健脾,解毒宣肺。 方四君子湯用于益氣健脾,培土生金;藿香、砂仁、雞內金用于健脾、消食和胃;冬季桑葉、杏仁宣肺,止咳化痰;潤喉祛痰;厚樸祛濕化痰,瀉氣滿;半枝蓮、白花蛇舌草、金蕎麥、金銀花、莪術可清熱解毒、抗癌。治療后所有患者癥狀均有改善,咽部瘙癢明顯改善,咳嗽輕微減輕,無痰,胸悶消失,食欲增加,乏力減輕,整體生活質量提高。 ![]()
理論和案例證明,脾胃在腫瘤的治療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腫瘤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腫瘤晚期患者由于臟腑功能下降或化療,往往脾胃運化功能較差。尤其是在化療過程中,如果不注意脾胃的護理,不僅難以得到有效的治療,還容易導致脾胃的疾病,如嘔吐、腹脹、噯氣、食欲不振等。相反,脾胃好了,氣血就充足了,抗病能力就提高了,治療成功的幾率就大了。
|
|
|
來自: 健康科普大講堂 > 《醫(yī)患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