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為什么你的時間總是不夠用,還常常受限于時間? 為此你做了很多嘗試,制定了各種計劃,卻效果不佳,每次都是無疾而終。 那么,怎樣才能管理好時間呢? 事實上,管理時間就是管理你自己,而管理好你自己,需要清楚了解你的大腦。 要知道,我們的大腦是“扛不住事”的,時常會讓人覺得疲憊、無聊、焦慮、壓抑……也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大腦才會分泌多巴胺,讓你產(chǎn)生愉悅感。 所以,要想輕松愉快地管理好時間,就得讓大腦先舒服下來。大腦過好一天,你就過好一天。 小林弘幸《24小時大腦》這本書,從腦科學角度探究全腦管理方法,通過把時間分成不同的時段,量身定制了24小時“超燃”大腦,一共80種方法,讓大腦分時段高效運轉(zhuǎn),讓你隨時都能調(diào)整身心節(jié)奏,保持心情舒暢、心態(tài)平穩(wěn)。 起床后的黃金3小時6:00-9:00是起床后的黃金時段,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也就不能很好地利用這段時間。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起床后的3個小時是一天中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段。當我們起床后,大腦神經(jīng)遞質(zhì)之一的5-羥色胺的含量會上升。這時候,如果你背誦詩詞、英語單詞,記熟的可能性會大于其它時間。 可是,早上6點鬧鈴響起時,你并不是很想睜眼,也不是很想起床?;蛟S是因為一晚上睡得不好,腰酸背痛;也可能是起床后就生悶氣。畢竟,情緒有時候就是這么無理取鬧。 如何讓你的身體從睡眠模式轉(zhuǎn)換到起床模式,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呢? 1.躺在被窩里做伸展操,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還可以慢慢地喚醒你的身體,讓你更輕松地起床而沒有起床氣。 2.走到窗邊,拉開窗簾,讓清晨的陽光1秒就激活你的大腦,喚醒身體生物鐘,加速血清素的分泌,讓你滿血復活。同時,戶外的清新空氣,還可以改善大腦缺氧的癥狀。 3.接著,喝一杯水,補充輕度脫水的問題,溫柔地喚醒你的身體,激發(fā)大腦活力,同時調(diào)動體內(nèi)的資源,讓身體的壓力感降低。 4.每天重復一句正能量的話,可以讓你的情緒更加穩(wěn)定,帶來內(nèi)心的安寧。 5.早餐多少要吃一口,因為你的大腦不抗餓,哪怕是少量食物也行;最好是能吃自己喜歡的食物;享受早餐的過程能讓你感到滿足,可以為一天的好心情打下基礎(chǔ)。書中這樣寫道:“一頓健康的早餐會提供身體所需要的氨基酸,提高血清素水平,從而幫助你調(diào)整好情緒,增加你的'快樂值’”。 6.到底要不要晨練呢?可是根據(jù)個人情況而定。有的人習慣早上運動,那就堅持下去;有的人覺得早上運動會讓身心疲憊,那就不運動。畢竟,早上最重要的是轉(zhuǎn)動大腦,而不是趨勢身體。 7.養(yǎng)成一定的生活規(guī)律。大腦天生“懶惰”,喜歡待在舒適區(qū)內(nèi),有規(guī)律的生活可以讓我們減少迷惘、做選擇和判斷,更好地保持心態(tài)穩(wěn)定,保持好心情,提高學習效率和工作效率。 8.做好今日計劃。越是忙碌,越需要靜下心來書寫,把一天的流程安排妥當,更好地掌控時間。而且這個過程可以 讓我們的呼吸變得平穩(wěn),放松身心。 工作中的鉆石9小時對于絕大多數(shù)公司來說,9:00-18:00是工作時間。白天的這段時間,我們的大腦會一直處于活躍狀態(tài),各種信息以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的方式涌入大腦。我們的大腦也一直在工作中,不斷地處理這些信息。 但是,我們的大腦有時也會開小差,比如注意力不集中,感到壓力大,控制不好情緒等等。 這時候,我們應(yīng)該怎么辦呢?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這工作中的鉆石9小時,使其更高效呢? 1.上午是大腦最活躍的時間段,可以把需要深入思考或想象力的工作放到上午去做,能產(chǎn)生更好的效果,例如:寫策劃方案、思考難題。 2.把不需要深入思考的機械性工作放到下午來做,例如:處理電子郵件、打電話給客戶、開會。因為這個時間段,大腦中的交感神經(jīng)開始低迷,而且我們的精力也不如上午那么精神 3.爬爬樓梯、做做深蹲,都是不錯的運動機會,可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提高新陳代謝的速度,同時能調(diào)整身心狀態(tài),提高注意力和工作效率。 4.抬頭看看天空、深呼吸。放松肩膀,調(diào)整呼吸,轉(zhuǎn)換心情,釋放緊張和壓抑的情緒,讓身心變得更舒暢。 5.享受美味午餐,給大腦“加油”,給身體補充能量,這樣我們才能在下午更好地投入工作中。 6.半小時午休,讓身體滿血復活。抓緊時間打個盹兒,消除身體疲勞,避免下午犯困,讓大腦更加清醒。 7.不焦慮,從眼前的小事做起。當你感到焦慮或心情煩躁時,放慢你的速度,比如讓呼吸放緩、語速變慢。同時,把需要做的事情羅列出來,一件一件著手解決,避免恐慌,沉著應(yīng)對工作。 8.隨時隨地喝一口水。當你緊張、焦慮、心神不寧的時候,喝一口水,可以讓你的心情平靜下來。不過要注意的是,喝水是少量多次,不僅能提高大腦工作效率,還能讓你更有精力。 睡覺前的白金4小時18:00-22:00這段時間,很多人都是白白浪費了,有的忙于娛樂消遣,有的忙于家庭生活。 都說下班后的時間,決定你的人生。這段時間,不僅僅是讓你彎道超車的資本,也是讓你調(diào)整身心狀態(tài)的。 如何更好地度過每一個晚上呢? 1.晚餐一定要吃,最好是選用溫熱的食物。這不僅能溫暖你的胃,還能緩解疲勞,擺脫疲憊,放松心情,因為溫暖的食物能促進腸胃的血液循環(huán),提高副交感神經(jīng)的活力,修復狀態(tài)。 2.晚飯后散步,不僅不會給身體造成負擔,還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消除一天的疲勞,而且相比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散步也更容易堅持下去。 3.睡前聽聽音樂,增加幸福感。選擇節(jié)奏固定、音階變化少的曲子,能讓大腦產(chǎn)生快感,讓心情變得愉悅。而且有規(guī)律的節(jié)奏還能讓心緒平復下來,消除疲勞。 4.給自己半個小時的“自我時間”。在這個時間段內(nèi),你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坐在沙發(fā)上看書、修剪植物、聽聽音樂。當然,這與無所事事地打發(fā)時間不同,這是有計劃、有意識地自我享受時光,能幫助你更加了解自我、享受生活。 5.每天寫三行日記。你可以記錄失敗的事,記錄感動的事,制定明天的計劃。比如:失敗的事情:沒有完成看完一本書的計劃;感動的事情:寫完了一篇書評,讀者的反饋還不錯;明天的計劃:運動1小時。 6.睡覺前半小時遠離手機。手機散發(fā)出的藍光會影響睡眠,且對眼睛也不好;手機上的各種信息,會擾亂你內(nèi)心的平靜。而睡前半小時遠離手機,可以提高睡眠質(zhì)量。 美夢中的甜蜜8小時22:00-6:00是睡覺的時間,也是大腦清理垃圾的時間。在這個時代,大腦會開啟“大掃除”模式,清除大腦中的代謝毒物,讓你早上醒來后擁有清醒的大腦。 可以說,你的睡眠質(zhì)量,直接決定了你第二天的狀態(tài)。 1.學會發(fā)呆。除了晚上睡覺,白天的“白日做夢”也是一種休息的方式,可以給大腦喘息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有意識地放空大腦,不僅能讓大腦變得更清醒,還能提升身體狀態(tài),能更好地應(yīng)對接下來的難題。 2.你的大腦不能缺覺。如果前一晚睡得不好,第二天就會狀態(tài)不佳,使得你無法發(fā)揮正常水平,還會讓你的大腦變得遲鈍,免疫力下降。畢竟,你的腦力、運動能力、身體的治愈力和復原力都需要充足的睡眠來保障。 3.將一周中的周三定為“睡眠日”。周三是最難熬的一天,因為周一還沉浸在周末中,周二有精力和干勁,周四和周五是快樂日,因為周末馬上就要來了。所以,將周三定為“睡眠日”,充足的睡眠可以優(yōu)化你在后半周的身體狀態(tài)。 寫在最后要知道,我們之所以努力,最大的動力在于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所束縛。 正如《24小時大腦》中所說的:“只有掌握隨時調(diào)整身心節(jié)奏的技巧,才能讓自己活得更幸福、更健康。” 可見,只有配合大腦的工作節(jié)奏,才能給大腦喘息的機會。 只有配合大腦的工作節(jié)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只有配合大腦的工作節(jié)奏,才能過好每一天。 @驢小驢讀書 要把讀書當回事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