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書像碧玉一般珍貴!原創(chuàng)文章、新書資訊、必讀書單等,伴你成長 ![]() ![]() 文/碧讀·柳雪敏 莫言老師開了公眾號之后,底下經(jīng)常有很多留言。 有一次,他通過視頻,回復了網(wǎng)友的四條評論,讓我終于明白了,他為什么能夠活得如此樂觀通達。 01 一個名叫@麥克斯韋的電磁波的網(wǎng)友說: “原本覺得這樣的大家離我很遠,但是如今莫老師開公眾號了,我的次元壁破了?!?/p> 莫言老師說:“你這個次元壁,把我一下子給打蒙了,什么叫次元壁?我立刻搜索了一下,明白了,你這個留言也讓我的次元壁破了,謝謝你?!?/p> 我就在想,換做一般人,看到一些生僻的網(wǎng)絡詞語會怎么樣? 有些人會輕輕飄過,視而不見。 有些人會在心里稍稍質疑一下,這什么意思,然后到此為止。 有些人會惱火,現(xiàn)在的人就不好好說話,盡整些莫名其妙的詞。 只有一種人,會馬上搜索,或者請教他人,直到弄明白、自己也會用為止。 這種人,就是像莫言一樣,對世界永遠抱有好奇心的人。 愛因斯坦說:“我沒有特別的才能,只有強烈的好奇心。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遠追求進步的人。” 一個人擁有了好奇心,他就會對一切新鮮陌生的東西,充滿探索和求知欲。 世界在他眼里,就是一個巨大的學習場。他會活到老,學到老。 久而久之,認知得到拓展,能力不斷提升,即便活到一百歲,也會永葆青春,不會被時代拋棄。 所以,好奇心是我們眺望世界的窗口,打開熱忱之門的鑰匙。 守護好這扇窗,握緊鑰匙,我們的心靈將永遠明亮,不蝕不銹。 ![]() 02 一個名叫@A有料的網(wǎng)友留言說: “莫言老師寫作尋找靈感,以前是抽煙,現(xiàn)在是喝酒,未來是不是燙頭?” 莫言老師回復: “燙頭的一個先決條件是,要有茂密的頭發(fā),我頭發(fā)這么稀稀落落的,要燙的話就只能燙頭皮了。” 生活中,很多人都很忌諱別人拿自己的脫發(fā)、禿頭開玩笑。 有些人為了避免被嘲笑,還會戴上假發(fā)。 但是莫言老師,非但沒有怪罪年輕人拿他的頭發(fā)少來開玩笑,反而幽默地自嘲起來。 網(wǎng)上有一段話:“勇于自嘲的人,懂得正視自己的不足,而不去揭別人的短?!?/p> 他們自嘲而不嘲人,善良里透著溫暖的智慧。 周國平曾說:“自嘲使自嘲者居于自己之上?!?/p> 一個敢于自嘲的人,內心必然是開放的,坦誠的,直率的,從而鑄就了外物難以摧毀的強大。 很多時候,你先把自己嘲笑了,就等于搶了別人的臺詞,他再嘲笑你就沒勁了。 所以,自嘲是一種生活哲學,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學一學。 ![]() 03 一個名叫@黃哈哈的網(wǎng)友留言:“莫老師的表情包可以使用嗎?太可愛了,收藏了很多不敢用?!?/p> 莫言老師說:“你盡管用,這么多年了,很少有人說我可愛,我感覺到心花怒放?!?/p> 大大方方接受贊美,表達內心的真實感受,讓莫言的人格更加生動飽滿。 記得很多年,看過宋丹丹的一個小品。 女兒當面贊美她:“媽,你今天這身可真是太漂亮了,估計那些廣場舞大爺眼睛都快看直了!” 宋丹丹有點害羞:“瞎說什么,這孩子沒大沒小的!”說完,轉身樂得跟啥一樣。 從小我們被教育,做人要謙虛。 所以當別人贊美我們的時候,我們總會不好意思,有一種“不配得感”,甚至反駁回去。 這一方面會使對方難堪,另一方面顯得我們自信不足。 那不如就大大方方接受吧,這是愛自己,信自己的開始。 當你開始愛自己,信自己,你身邊的人,也會開始愛你,信你。 ![]() 04 一個名叫@阿拉伯數(shù)字的網(wǎng)友說:“給你留言亞歷山大,畢竟是給諾獎得主留言啊?!?/p> 莫言老師回復:“千萬不要有什么壓力,我就是個普通人,你會的很多東西,我肯定不會。當然也許在舞文弄墨方面,我會稍稍比你經(jīng)驗多一點,我們互相學習。” 這個回復,讓我們看到了莫言身上的謙虛,低調。 生活中,很多人稍微有點名氣,掙點錢,升個官,就開始拿架子,擺譜。 殊不知,做人最忌諱的就是,太拿自己當回事。 一個身份感太強的人,不會受人歡迎,而他自己總是端著,拘著,也活得不自在。 曾國藩說:“謙虛含容是貴相?!?/p> 越是厲害的人,為人處世越謙虛,越懂得尊重別人,抬高別人。 只有坐井觀天者,才總不可一世。 05 俗話說:小事上看人,細節(jié)上看事。 沒有一個人會隨隨便便成功,凡成功的人,身上都有一些閃光點。 莫言的四條回復,讓我看清了做人的道理: 一個人要永遠保持好奇心,這是我們探索世界的動力,永葆青春的秘訣。 勇于自嘲而不嘲人,是一種難能可貴的修養(yǎng)。 大方接受別人的贊美,是愛自己、信自己的開始。 不拿架子的人,永遠比拿架子的人更高級,更有深度。 雖然我們成不了莫言,但我們可以用莫言的精神和心態(tài),豁達樂觀地活著。 愿你我都能成為自己心里的“莫言”,光而不耀,靜水流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