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兒子聽話,是個孝兒子?!蔽页杉液?,每次出門,我媽逢人便說。我媽越是這樣說,我就越覺得壓力山大。 天下哪有孝順兒子,只有孝順媳婦。兒子孝,其實是媳婦孝。我提醒過我媽幾次,但她大約是習(xí)慣于這樣表達,依然如此。 后來,我發(fā)現(xiàn)我媽所說的“孝”,就是不折騰。她說的聽話,就是不遠行。 我媽常說在家門口學(xué)校教教小書,能照顧小,又能照顧老,多好。每當(dāng)我有改變現(xiàn)狀的想法時,她總會將這話拿出來說道。 起先,我覺得我媽說的話挺在理,一家人在一起是一種幸福。后來,發(fā)現(xiàn)不是這么一回事。我身邊的很多人去往別處后依然是一家人在一起,并沒有因為改變了現(xiàn)狀而增添煩惱。相反,他們生活的更滋潤。 于是,我開始動搖起來,總想著有機會時改變一下現(xiàn)狀。 能改變的只有“選調(diào)”,進縣城亦或是去省城。我不斷地努力,并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教學(xué)大賽,為自己積累豐富的經(jīng)驗。 女兒剛上小學(xué)時,進城還不是很難,憑借統(tǒng)考成績和備課筆記就可行。那時,我在這兩項上都有絕對優(yōu)勢,曾有過進城的念頭。 我的想法剛一出口,我媽和愛人異口同聲說城里沒哪去頭。說城里一把蔬菜都要買,說城里空氣都不新鮮,說哪個哪個進城就后悔。她們這樣一說,我也就打了退堂鼓。 這一退,進城的難度變大了,逢進必考,初中數(shù)學(xué)筆試成了攔路虎。我開始后悔當(dāng)初沒有堅持。 即便如此,我還是在2012年和2021年兩次報名參加了“選調(diào)”考試。自然都是落選,過不了筆試這一關(guān)。 我媽聽說我沒考上,在家笑得可開心了。又是老話重說,就在這里教個小書快活得很,一家人在一起,有吃有穿,能顧老又能顧小。 我知道我媽的心思,畢竟父親去世早,她僅有我這么一個兒子,工作在鄉(xiāng)村,可以生活在一起,若是進了城,我媽擔(dān)心不習(xí)慣。 其實,我媽的擔(dān)心真是多余。孝順的,永遠不是兒子。 我見我媽如此,為了讓她安心,決定只要有筆試就不再參加選調(diào)。 2022年6月23日傍晚,有同事和朋友先后發(fā)來鏈接,是廬江縣人民政府網(wǎng)站發(fā)布的2022年度城區(qū)學(xué)校教師選調(diào)公告。 ![]() 點開細看,這次的選調(diào)與以往變化明顯,最大的變化就是同一崗位報名不足30人不用筆試,即使筆試也不計入總成績,弱化了筆試成績的作用,強化了面試的功能。還有就是加分項的分值降低了,取消了綠色通道。 看完公告,我心中又燃起了進城的烈火,當(dāng)即決定報名。我想也沒想,進了辦公室,打開電腦,下載報名表和選調(diào)崗位信息表。 事不宜遲,先斬后奏。第二天一早,我就將相關(guān)信息填寫完整,專等校長簽字。校長簽好字,我立馬趕到城里找中心校校長簽字。 字簽好,公章蓋上?;丶液?,將這個決定告訴了我媽。 我媽有些失落,坐在床沿說:“這次是穩(wěn)的了,攔也攔不住。考上了,我就回老家。”說完,她就躺在床上瞇起了眼睛。 那一刻,我真想不干了。眼見著母親快上八十了,經(jīng)不起折騰。轉(zhuǎn)過身,見兒子坐在板凳上寫字,我又堅定了決心。 愛人從門店回來了,我媽說我要進城。我愛人一聽,說話了:“給他考,考上給他一個去,我在羅埠租房帶你和二寶?!?/p> 這時,女兒和兒子都發(fā)話了。 女兒說:“去合肥,你們不讓;去支教,你們也不讓;去廬江,你們還不讓。你們能不能想一想我爸,我爸要是不聽你們的,早跑了……” 兒子說:“老爸,這次又是第一名?!?/p> 有了女兒和兒子的聲援,我的信心更足。 這一次,我沒有像兩年前報名去合肥那樣四處打電話。自己的事,最終還得自己去做。 報名的時間還有幾天,我媽和愛人幾乎每天都會重復(fù):要想好,考走了損失不小,工資變少、花銷變大。 這一次,我沒再動搖,我要為自己活一回。中考時本想讀廬江中學(xué),家里人反對;畢業(yè)后想考研究生,父親卻過早離世;成家后,太多的想法都沒能實現(xiàn)。眼下,這絕對是個機會,再不堅持就過了光陰,以后只有后悔了。 這一次,我媽逢人不再說我孝順了。這一次,我媽逢人不再說我聽話了。 但,我愛人說:“奶奶,放心,真考上了,都去城里住,您本來就有一個房間……” 媽媽對不起,兒子這次沒聽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