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人死在一件愛好上,多少是因為這件愛好能帶給他快樂,或者是能減少他的痛苦。一切癮品都是毒品,打嗎啡抽大煙的少帥,一輩子都沒長大,不得不說和這個有關(guān),所以對于癮品,真是不得不戒。起碼也要留出余地,不要到酗的程度。 李白斗酒詩百篇,人們好奇他是否真的能喝下一斗酒,卻從不懷疑他是否能斗酒之下寫出詩文一百篇,顯然,李白的寫作能力是讓人服氣的。大李杜中的每個人都不是浪得虛名,經(jīng)得起一代代讀者的咀嚼和檢驗。李白的詩,流傳下來有厚厚一本,不過比杜甫要薄一些??墒俏覀兛吹降木褪抢畎椎娜孔髌穯??沒人敢說,或許我們看到的只是十之一二。這個說法并不算大膽。否則又怎么解釋杜甫給他寫了十幾首詩,他卻極少有贈答之作呢?斗酒,一斗十升,就算和唐代度量衡有出入,顯然也不算少。這樣的海量,很難說是純粹出于愛好,消愁的因子顯然也是有的。快樂其實并不出文學(xué),文學(xué)是來自短歌行那種樂以忘憂。而酒顯然就是當(dāng)時最好的忘憂之物之一。為什么說是之一呢?因為更能讓人樂以忘憂的是大唐的姑娘。 想到美人和醇酒,就自然想起了古龍。他不是在微醺之下是寫不出好作品的。他總是在微醉后,精細修剪指甲,然后進入寫作狀態(tài)。相比于海明威的站立寫作,古龍的寫作顯然更有種儀式感。喜歡美人和美酒的,又有幾個不是心中有苦的呢?只有暫時壓住這苦痛,才能萃取出文學(xué)的精華。好的文學(xué),總是以血書寫。我們是希望大作手快樂但庸碌,還是希望他們于摩擦之下產(chǎn)出更大更潤的珍珠呢?這樣看,才盡的江淹也挺幸福。寫得再好,也不過是揭一揭自己人生的傷疤而已。酒不產(chǎn)生文學(xué),更多是出產(chǎn)家暴。所以酒要少喝一點,再少喝一點。李白的寫作牛,也不是因為酒,而是因為他有話要說,不吐不快那種。你讓他憋著不說,他就是李黑了。
大桔期待您的互動,轉(zhuǎn)發(fā),分享,贊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