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夫卡,很喜歡他的’變形記’。 這,又是一篇無厘頭的滑稽鬧劇,不過更悲慘可人。
一個很抓人心的開頭,特別的有吸引力——他無緣無故被捕了。 甚至于,你看完整本書,也仍舊未知K的罪責(zé)到底何在,便也無緣無故被刺殺。 貫穿整個故事的審判,就好似一種莫須有的栽贓,可你卻似還無從反抗。 那種感覺,就像你憋足勁去打一個沙包,卻突然被錯移了位置。 ![]() 我不懂法,身邊也無人教導(dǎo)我此類的權(quán)利捍衛(wèi)。 但,如果一個凡常人,能如此輕易的受制于'法’之下,而擾亂一切生活軌跡。 那我真也覺得,不過是一堆無所事事的掌權(quán)人,在玩鬧一場真人版的'過家家’。 自然,在這里的犧牲,也是不被任何人所在乎的,你就剛好是那可有可無的一個。 ![]() 于K而言,真就如同收到了一份'三十而立’的大禮。 會跟著他一起帶著疑惑,去感受一切恰似巧合的各種怪誕。 就好像,每一個人都不那般真實(shí)的存在,而只是在觀看你的丑態(tài)盡顯。 或許正是這種暗處的未可知,才更惱人,也更惹得內(nèi)心的不安寧。 ![]() 寫在最后的'獄中神父’講的故事,很是耐人尋味。 那個鄉(xiāng)下人更像是代表著無數(shù)個K的化身,他的一生不過只剩下一個選擇。 我也好似聽到了一個聲音:只要你與法打上交道,便會被其繁瑣折騰到無盡頭。 真的,這種被動性,甚至在一開始就被守門人給挑起了,或許誰都不過是一塊無所謂的擋板。 ![]() 我喜歡《寡人》的作者阿乙對卡夫卡的評價——如果我從小看的是《紅樓夢》,我現(xiàn)在仍然是一個讀者,正因?yàn)榭戳丝ǚ蚩?,我知道東西可以這么寫。 這種抽象的意識流作品,可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寫,更不是誰能輕易寫得如此贊的。 他不僅是在敘說一個簡單的故事,更是在涵蓋無數(shù)未被說透、理清的社會規(guī)則。 有些時候,文字真的就是不需要太過用力的組合,便能輕易的傳遞你的深刻思想。 于我個人而言,真是不要更欣賞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筆鋒,就好似擁有了’靜語訴說’的魔力,大愛。 ![]() 審判,于法而言,是一種堂而皇之的干預(yù);于己,便是一股發(fā)自內(nèi)心的質(zhì)問。 或許,K也無數(shù)次的問過自己——我到底何罪之有? 但人,都是自我蒙蔽的多,我想,我正試圖為K尋得一個'罪證’。 大的環(huán)境,我們無力去瞬間改變,但或許,也不該太過輕易的屈服,不是嗎? End 微笑813 這里是徐小豚的后花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