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品讀史記(卷11):孝景本紀(jì)第十一

 fuhaizhenren 2022-07-17 發(fā)布于浙江
孝景本紀(jì)第十一

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中子:排行居中的兒子。。母竇太后。孝文在代時,前后有三男,及竇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更:相繼地,接連地?!?/span>,故孝景得立。

孝景皇帝劉啟,是孝文皇帝排行在中間的兒子。他的生母是竇太后。孝文皇帝在代國的時候,前一個王后有三個兒子,等到竇太后得寵,前一個王后去世,三個兒子也相繼死亡,所以景帝得以繼承帝位。

元年四月乙卯,赦天下。乙巳【乙巳:據(jù)梁玉繩《史記志疑》考證此二字衍。,賜民爵一級。五月,除田半租【除田半租:減去一半田租。文帝時田租十五而稅一,景帝再減收一半,即三十而稅一?!?/span>。

前元元年(前156)四月乙卯日,大赦天下。乙巳日賜給民眾每戶戶主爵位一級。五月,下詔減去一半田租。

為孝文立太宗廟【太宗:文帝的廟號。古代帝王世系中,一般稱開國皇帝為“祖”,稱第一個治理天下有功績的皇帝為“宗”?!疤笔亲鸱Q?!?/span>。令群臣無朝賀【無:同“毋”,不要?!?/span>,匈奴入代,與約和親【和親:指與匈奴議和,結(jié)為姻親?!?/span>。

為孝文皇帝修建太宗廟,詔令群臣不必為此上朝拜賀。這年,匈奴侵入代地,朝廷與匈奴定約和親。

二年春,封故相國蕭何孫系為武陵侯。男子二十而得傅【“男子二十”句:指男子二十歲開始服兵役。傅,著。指著于名籍,給公家服徭役。得,應(yīng)該,必須。又梁玉繩以為“得”字是衍文。按:《索隱》引顏師古云“舊法二十三而傅,今改也?!?/span>。四月壬午,孝文太后崩【孝文太后:文帝的母親薄太后。崩:古代帝王或王后死叫崩?!?/span>。廣川、長沙王皆之國。丞相申屠嘉卒。

二年(前155)春天,封原相國蕭何的孫子蕭系為武陵侯。規(guī)定男子滿二十歲開始著于名籍服徭役。四月壬午日,文帝的母親薄太后去世。景帝的兒子廣川王劉彭祖、長沙王劉發(fā)都回自己的封國去了。丞相申屠嘉去世。

八月,以御史大夫開封侯陶青為丞相。彗星出東北。秋,衡山雨雹【雨雹:下雹子?!?/span>,大者五寸,深者二尺【深者二尺:《會注考證》引王念孫曰:“深下'者’字衍?!薄?/span>。

八月,任命御史大夫開封侯陶青為丞相。彗星出現(xiàn)在天空的東北方向。秋天,衡山一帶下了冰雹,雹子最大的達(dá)直徑五寸,最深的地方達(dá)二尺。

熒惑逆行【熒惑:火星的別名。因其隱現(xiàn)不定,令人迷惑,所以叫熒惑?!?/span>,守北辰【北辰:北極星。】。月出北辰間。歲星逆行天廷中【歲星:木星。天廷:古代把星空分為三個區(qū)域,叫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天廷即太微垣。也寫作“天庭”。】。置南陵及內(nèi)史祋祤為縣。火星逆向運(yùn)行到北極星所處的星空。月亮從北極星星空穿過。木星在太微垣區(qū)域逆向運(yùn)行。下詔設(shè)置南陵和內(nèi)史、祋祤(duìxǔ,對許)三個縣。

三年正月乙巳,赦天下。長星出西方【長星:彗星的一種。。天火燔雒陽東宮大殿城室【天火:指由雷電或物體自燃引起的大火。燔(fán,凡):焚燒。雒陽:《索隱》:“《漢書》作淮陽?!贝耸轮妇暗廴昊搓柾鮿⒂嗟膶m殿被大火焚毀?!?/span>。

三年(前154)正月乙巳日,大赦天下。流星出現(xiàn)在西方。天火燒掉了洛陽的東宮大殿和城樓。

吳王濞、楚王戊、趙王遂、膠西王卬、濟(jì)南王辟光、淄川王賢、膠東王雄渠反【吳王濞……反:以劉濞為首的同姓諸侯王進(jìn)行武裝叛亂,就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吳、楚七國之亂。這次叛亂的借口是“清君側(cè)”誅晁錯,因為晁錯主張“削藩”,即削弱諸侯王的勢力?!?/span>,發(fā)兵西鄉(xiāng)。天子為誅晁錯【為誅晁錯:為安撫反叛的諸侯王而殺了晁錯。按:景帝實際是上了劉濞“清君側(cè)”的當(dāng)?!?/span>,遣袁盎諭告,不止,遂西圍梁。

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膠西王劉卬,濟(jì)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和膠東王劉雄渠反叛,起兵向西進(jìn)發(fā)。景帝為安撫反叛的諸侯王而殺了晁錯,派遣袁盎通告七國,但他們?nèi)圆涣T兵,繼續(xù)西進(jìn),包圍了梁國。

上乃遣大將軍竇嬰、太尉周亞夫?qū)⒈D之。六月乙亥,赦亡軍及楚元王子蓺等與謀反者。封大將軍竇嬰為魏其侯。

景帝于是派了大將軍竇嬰、太尉周亞夫率軍討伐,平定了叛亂。六月乙亥日,下詔赦免被打散逃亡的叛軍和楚元王的兒子劉藝等參與謀反的人。封大將軍竇嬰為魏其侯。

立楚元王子平陸侯禮為楚王。立皇子端為膠西王,子勝為中山王。徙濟(jì)北王志為淄川王,淮陽王馀為魯王,汝南王非為江都王。齊王將廬、燕王嘉皆薨。

立楚元王的兒子平陸侯劉禮為楚王。立皇子劉端為膠西王,劉勝為中山王,改封濟(jì)北王劉志為淄川王,淮陽王劉余為魯王,汝南王劉非為江都王。齊王劉將廬、燕王劉嘉都去世了。

四年夏,立太子【太子:指栗太子劉榮,栗姬所生。。立皇子徹為膠東王。六月甲戌,赦天下。后九月,更以(弋)〔易〕陽為陽陵【“更(gēng,耕)以”句:指景帝決定在易陽為自己修建陵墓,并將易陽更名為陽陵。更,改?!?/span>。復(fù)置津關(guān)【復(fù)置津關(guān):津關(guān),設(shè)在水陸要道的關(guān)卡。文帝十二年曾頒布通關(guān)梁的法令,允許人們自由出入關(guān)隘。景帝在平息了吳、楚七國之亂以后,恢復(fù)了憑證出入關(guān)隘的制度?!?/span>,用傳出入【傳:一種出入關(guān)隘的憑證?!?/span>。冬,以趙國為邯鄲郡。

四年(前153)夏天,立皇太子。立皇子劉徹為膠東王。六月甲戌日,大赦天下。閏九月,把易陽改名為陽陵。重新在水陸要道設(shè)置關(guān)卡,用憑證方得出入。冬天,改趙國為邯鄲郡。

五年三月,作陽陵、渭橋。五月,募徙陽陵,予錢二十萬。江都大暴風(fēng)從西方來,壞城十二丈。

五年(前152)三月,修建陽陵和渭橋。五月,撥錢二十萬,招募民眾遷居陽陵。從西邊來的大風(fēng)暴侵襲江都一帶,毀壞城墻十二丈。

丁卯,封長公主子蟜為隆慮侯【長公主:指皇帝的姐姐劉嫖,竇太后所生。漢代稱皇帝的女兒為公主,皇帝的姊妹為長公主,皇帝的姑姑為大長公主。。徙廣川王為趙王。

丁卯日,景帝封姐姐長公主的兒子陳蟜為隆慮侯。改封廣川王劉彭祖為趙王。

六年春,封中尉(趙)綰為建陵侯,江都丞相嘉為建平侯,隴西太守渾邪為平曲侯,趙丞相嘉為江陵侯,故將軍布為鄃侯。梁楚二王皆薨。后九月,伐馳道樹【馳道:秦代修建的供帝王行駛車馬的道路。,殖蘭池【殖:《集解》引徐廣曰:“殖,一作'填’?!卑矗簯?yīng)以“填”為是。蘭池:池名。秦始皇時所建。在今陜西咸陽市東北。】。

六年(前151)春天,封中尉衛(wèi)綰為建陵侯,江都國丞相程嘉為建平侯,隴西郡太守公渾邪為平曲侯,趙國丞相蘇嘉為江陵侯,前將軍欒布為(shū,輸)侯。梁王,楚王都去世了。閏九月,砍伐馳道兩旁的樹木,填平蘭池。

七年冬,廢栗太子為臨江王【栗太子被廢,因后宮爭龐引起,事詳見《外戚列傳》。。十(二)〔一〕月晦【晦:陰歷每月的最后一天?!?/span>,日有食之。春,免徒隸作陽陵者【徒隸:服勞役的犯人和奴隸。】。丞相青免。

七年(前150)冬天,廢掉栗太子劉榮,封他為臨江王。十一月最后一天,發(fā)生日食。春天,赦免和釋放修建陽陵的囚犯和奴隸。丞相陶青被免職。

二月乙巳,以太尉條侯周亞夫為丞相。四月乙巳,立膠東王太后為皇后【膠東王太后:景帝之妃,劉徹的母親,姓王。這時劉徹還是膠東王,所以稱為膠東王太后?!?/span>。丁巳,立膠東王為太子。名徹【名徹:《會注考證》引張文虎曰:“'名徹’二字疑后人旁注誤入?!薄?/span>

二月乙巳日,任命太尉條侯周亞夫為丞相。四月乙巳日,立膠東王的母親為皇后;丁巳日,立膠東王為太子。名叫徹。

【段意】:記景帝的出身及在位前七年的大事。元年“除田半租”,三年平定吳、楚七國之亂尤有重要意義。
中元年,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孫平為繩侯,故御史大夫周昌(子)〔孫〕左車為安陽侯。四月乙巳,赦天下,賜爵一級。除禁錮【禁錮:這里是指限制不準(zhǔn)做官的法令。西漢初年曾規(guī)定,商人,入贅女婿不準(zhǔn)做官,犯罪的官吏不準(zhǔn)重新做官。(參見《漢書·貢禹傳》)。地動。衡山、原都雨雹,大者尺八寸。
中元元年(前149),封前御史大夫周苛的孫子周平為繩侯,前御史大夫周昌的孫子周左車為安陽侯。四月乙巳日,大赦天下,賜給民眾每戶戶主爵位一級。廢除不準(zhǔn)商人、入贅女婿做官和不準(zhǔn)犯過罪的官吏重新做官的法令。發(fā)生地震。衡山、原都地區(qū)下了冰雹,最大的達(dá)直徑一尺八寸。
中二年二月,匈奴入燕,遂不和親。三月,召臨江王來,即死中尉府中【“召臨江王來”二句:臨江王即被廢掉的栗太子劉榮。因利用文帝廟外的空地擴(kuò)建王宮,被人指控侵占宗廟罪,景帝召來京城,由掌管京城治安的中尉郅(zhì,至)都責(zé)訊。劉榮畏罪,即在中尉的府第中自殺。事詳《史記·五宗世家》)
中元二年(前148)二月,匈奴侵入燕地,朝廷因而斷絕與匈奴和親。三月,下令召臨江王劉榮來京問罪,劉榮畏罪,就在中尉郅(zhì,至)都的府第中自殺了。
夏,立皇子越為廣川王,子寄為膠東王。封四侯【封四侯:吳、楚七國叛亂時,楚國丞相張尚、太傅趙夷吾,趙國丞相建德、內(nèi)史王悍因勸阻楚王劉戊、趙王劉遂不要反叛,結(jié)果被殺。所以景帝封張尚之子張當(dāng)居、趙夷吾之子趙周、建德之子橫、王悍之子王棄為侯?!?/span>。九月甲戌,日食。
夏天,立皇子劉越為廣川王,劉寄為膠東王。分封了四個列侯。九月甲戌日,發(fā)生日食。
中三年冬,罷諸侯御史中丞。春,匈奴王二人率其徒來降,皆封為列侯。立皇子方乘為清河王。
中元三年(前147)冬天,廢除諸侯國中御史中丞一職。春天,匈奴的兩個王率領(lǐng)自己的部眾前來歸降,都被封為列侯。立皇子劉方乘為清河王。
三月,彗星出西北。丞相周亞夫(死)〔免〕,以御史大夫桃侯劉舍為丞相。四月,地動。九月戊戌晦,日食。軍東都門外。
三月,彗星出現(xiàn)在天空的西北方。丞相周亞夫被免職,任命御史大夫桃侯劉舍為丞相。四月,發(fā)生地震。九月最后一天戊戌日,發(fā)生日食。在京城的東都門外駐扎軍隊。
中四年三月,置德陽宮【德陽宮:《集解》引臣瓚曰:“是景帝廟也。帝自作之,諱不言廟,故言宮?!段骶┕适隆吩凭暗蹚R為德陽宮?!?/span>。大蝗。秋,赦徒作陽陵者。中五年夏,立皇子舜為常山王。封十侯【封十侯:據(jù)《惠景間侯者年表》載,這年夏天封五侯,不是十侯。。
中元四年(前146)三月,修建德陽宮。發(fā)生大蝗災(zāi)。秋天,赦免修建陽陵的囚犯。中元五年(前145)夏,立皇子劉舜為常山王。分封了十個侯。
六月丁巳,赦天下,賜爵一級。天下大潦【潦:同“澇”,雨多成災(zāi)?!?/span>。更命諸侯丞相曰相。秋,地動。
六月丁巳日,大赦天下,賜給民眾每戶戶主爵位一級。全國發(fā)生嚴(yán)重澇災(zāi)。將諸侯國的丞相改稱為相。秋天,發(fā)生地震。
中六年二月己卯,行幸雍【幸:帝王到某處叫幸。,郊見五帝【效見五帝:指到郊外祭祀五帝廟。郊,郊祀。在郊外祭祀天地,是古代祭禮之一。五帝,傳說中的五帝,具體所指不一?!段宓郾炯o(jì)》是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三月,雨雹。四月,梁孝王、城陽共王、汝南王皆薨。
中元六年(前144)二月己卯日,景帝親自到雍縣,在效外祭祀五帝廟。三月,下冰雹。四月,梁孝王、城陽共王、汝南王都去世了。
立梁孝王子明為濟(jì)川王,子彭離為濟(jì)東王,子定為山陽王,子不識為濟(jì)陰王。梁分為五。封四侯【封四侯:梁玉繩《史記志疑》以為當(dāng)作“封五王”。據(jù)《漢書·景帝紀(jì)》載:“梁王薨,分梁為五國,立孝王子五人皆為王”?!?/span>。
分別立梁孝王的兒子劉明為濟(jì)川王,劉彭離為濟(jì)東王,劉定為山陽王,劉不識為濟(jì)陰王,把梁國一分為五。封了四個列侯。
更命廷尉為大理,將作少府為將作大匠,主爵中尉為都尉,長信詹事為長信少府,將行為大長秋,大行為行人,奉常為太常,典客為大行,治粟內(nèi)史為大農(nóng)。
把廷尉這個官職改名為大理,將作少府改名為將作大匠,主爵中尉改名為都尉,長信詹事改名為長信少府,將行改名為大長秋,大行改名為行人,奉常改名為太常,典客改名為大行,治粟內(nèi)史改名為大農(nóng)。
以大內(nèi)為二千石,置左右內(nèi)官,屬大內(nèi)。七月辛亥,日食。八月,匈奴入上郡。
把主管京城倉庫的大內(nèi)定為二千石級的官員,設(shè)置左、右內(nèi)官,隸屬于大內(nèi)。七月辛亥日,發(fā)生日食。八月,匈奴侵入上郡地區(qū)。
【段意】:記景帝中元元年至六年期間的大事。除禁錮、與匈奴不和親、以及封諸王、更官名等。
后元年冬,更命中大夫令為衛(wèi)尉。三月丁酉,赦天下,賜爵一級,中二千石、諸侯相爵右庶長。四月,大酺【酺:命令特許的大聚飲。秦漢時三人以上無故聚飲,罰金四兩。
后元元年(前143)冬天,把中大夫令改名為衛(wèi)尉。三月丁酉日,大赦天下,賜給民眾每戶戶主爵位一級。賜給中二千石一級的官員和諸侯國的相以右庶長的爵位。四月,下令特許民眾聚會飲酒。
五月丙戌,地動,其蚤食時復(fù)動【蚤:通“早”?!?/span>。上庸地動二十二日,壞城垣。七月乙巳,日食。丞相劉舍免。八月壬辰,以御史大夫綰為丞相,封為建陵侯【封為建陵侯:《會注考證》引盧文紹說,此五字衍。按:衛(wèi)綰封為建陵侯事,在前元六年,上文已經(jīng)敘及,此處當(dāng)刪?!?/span>。
五月丙戌日,發(fā)生地震,早飯時又震。上庸縣地震連續(xù)了二十二天,城墻被震毀。七月乙巳日,發(fā)生日食。丞相劉舍被免職。八月壬辰日,任命御史大夫衛(wèi)綰為丞相,封為建陵侯。
后二年正月,地一日三動。郅將軍擊匈奴。酺五日。令內(nèi)史郡不得食馬粟【食(si,寺)馬粟:即“食馬以粟”,意思是用糧食喂馬。食,給吃,喂。,沒入縣官【縣官:這里是朝廷、官府的代稱。按:這句當(dāng)是違者沒入縣官的意思?!?/span>。
后元二年(前142)正月,一天之內(nèi)連續(xù)地震三次。郅都將軍率軍回?fù)粜倥?。下令?zhǔn)許民眾聚會飲酒五日。詔令內(nèi)史和各郡不準(zhǔn)用糧食喂馬,違者將其馬匹收歸官府。
令徒隸衣七布【七(zōng,宗)布:一種很粗糙的布?!?/span>。止馬舂【止馬舂:禁止以馬舂粟。朝廷規(guī)定不許用馬而用人力舂糧食,可以使貧民得到一些糧食。(參用《會注考證》引中井積德說)】。為歲不登【為:因為。歲,年成。不登:歉收。登,莊稼成熟?!?/span>,禁天下食不造歲【食不造歲:意思是口糧吃不到收獲時節(jié)。造,到?!?/span>
規(guī)定罪犯和奴隸穿很粗糙的七(zōng,宗)布衣服。禁止用馬舂米。因為這一年糧食歉收,詔令全國節(jié)約用糧,嚴(yán)禁不到收獲時節(jié)就把口糧吃完。
省列侯遣之國。三月,匈奴入雁門。十月【?。簻p少?!臼拢骸稌⒖甲C》引陳仁錫語:“十月,七月誤?!卑矗簼h承秦歷,以十月為歲首,應(yīng)記于正月之前,不當(dāng)記于三月之后?!?/span>,租長陵田。大旱。衡山國、河?xùn)|、云中郡民疫【疫:瘟疫。這里指發(fā)生瘟疫?!?/span>
減少駐京的列侯,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封國去。三月,匈奴侵入雁門郡。十月,把高祖陵墓長陵附近的官田租給農(nóng)民耕種。發(fā)生大旱災(zāi)。衡山國、河?xùn)|郡和云中郡發(fā)生瘟疫。
后三年十月,日月皆(食)赤五日。十二月晦,【:《會注考證》引焦竑曰:“”即'雷’字?!?/span>。日如紫。五星逆行守太微【五星:即金、木、水、火、土五個行星。太微:即太微垣?!?/span>。月貫天廷中。
后元三年(前141)十月,太陽和月亮連續(xù)五天呈現(xiàn)紅色。十二月最后一天,打雷了。太陽變成紫色。五大行星倒轉(zhuǎn)運(yùn)行,在太微垣區(qū)域。月亮從太微垣星區(qū)穿過。
正月甲寅,皇太子冠【冠:冠禮。這里指舉行冠禮。古代男子二十歲時,結(jié)發(fā)戴冠,舉行加冠典禮,表示已經(jīng)成年?!?/span>。甲子,孝景皇帝崩。遺詔賜諸侯王以下至民為父后爵一級【民為父后:指百姓中繼承父業(yè)的人?!?/span>,天下戶百錢。出宮人歸其家【出:使出,即放出。歸:使歸,即遣送回家?!?/span>,復(fù)無所與【復(fù)無所與:《會注考證》釋此句為“復(fù)終身”。復(fù),免除(賦稅徭役)。與,使,用?!?/span>
正月甲寅日,皇太子劉徹舉行加冠典禮。甲子日,孝景皇帝逝世。遺詔賜給諸侯王以下至平民應(yīng)該繼承父業(yè)的人每人爵位一級,全國每戶一百錢。把后宮宮人遣散回家,并免除其終身的賦稅。
太子即位,是為孝武皇帝【是為孝武皇帝:梁玉繩《史記志疑》曰:“史公本書稱武帝曰'今上’,曰'今帝’,曰'今天子’,曰'今皇帝’,故凡言'孝武’者,悉后人所妄改也?!薄?/span>。三月,封皇太后弟蚡為武安侯,弟勝為周陽侯。置陽陵【置陽陵:指把景帝的靈柩安葬在陽陵。】。
太子即位,這就是孝武皇帝。三月,封皇太后的弟弟田蚡為武安侯,田勝為周陽侯。把景帝的靈柩安葬在陽陵。
【段意】:記景帝后元元年至三年期間的大事及死后情況。
太史公曰:漢興,孝文施大德,天下懷安【懷安:指人民懷念帝王的德政而安居樂業(yè)。。至孝景,不復(fù)憂異姓【“不復(fù)憂”句:不再擔(dān)心異姓諸侯王的反叛。劉邦與項羽爭天下時,先后封了九個異姓諸侯王。取得天下后,劉邦逐個鏟除了異姓王,改封同姓王。到景帝時,僅存的一個異姓王長沙國吳氏因無后而國除,就再沒有異姓王了?!?/span>
太史公說:漢興以來,孝文皇帝廣施恩德,天下安寧。到了孝景時代,不再擔(dān)心異姓諸侯王的反叛了,
而晁錯刻削諸侯【刻削諸侯:指削藩政策??滔鳎合鳒p,削奪。】,遂使七國俱起,合從而西鄉(xiāng)【合從:本指戰(zhàn)國時期六國聯(lián)合進(jìn)攻秦國,這里借指吳、楚七國聯(lián)合起兵反叛朝廷。從,同“縱”?!?/span>,以諸侯太盛,而錯為之不以漸也【以:用。漸:漸進(jìn),逐步進(jìn)行。】。
然而晁錯建議大力削奪同姓諸侯王的封地,使得吳、楚七國一同起兵反叛,聯(lián)合向西進(jìn)攻朝延。這是由于諸侯勢力太強(qiáng)大,而晁錯又沒有采取逐步削減的辦法。
及主父偃言之【主父偃言之:武帝元朔二年(前127),中大夫主父偃建議:允許諸侯分封自己的子弟為侯,目的是為使諸侯國的封地愈來愈小,以削弱諸侯的勢力。漢武帝采納了這一建議,對鞏固中央集權(quán)起到了積極作用。事詳《平津侯主父列傳》。】,而諸侯以弱,卒以安。安危之機(jī)【機(jī):關(guān)鍵?!?/span>,豈不以謀哉?
等到主父偃提出準(zhǔn)許諸侯王分封自己的子弟為侯的建議,才使諸侯王的勢力弱下來,天下終于安定了。這樣看來,國家安危的關(guān)鍵,難道不在于謀略嗎?
【段意】: 司馬遷通過分析景帝時吳、楚七國之亂產(chǎn)生和平定的原因,從而認(rèn)為靠賢相謀劃是治平天下的關(guān)鍵。實際上強(qiáng)調(diào)了賢才之德的重要性。
孝景本紀(jì)第十一

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中子:排行居中的兒子。。母竇太后。孝文在代時,前后有三男,及竇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更:相繼地,接連地?!?/span>,故孝景得立。

孝景皇帝劉啟,是孝文皇帝排行在中間的兒子。他的生母是竇太后。孝文皇帝在代國的時候,前一個王后有三個兒子,等到竇太后得寵,前一個王后去世,三個兒子也相繼死亡,所以景帝得以繼承帝位。

元年四月乙卯,赦天下。乙巳【乙巳:據(jù)梁玉繩《史記志疑》考證此二字衍。,賜民爵一級。五月,除田半租【除田半租:減去一半田租。文帝時田租十五而稅一,景帝再減收一半,即三十而稅一?!?/span>。

前元元年(前156)四月乙卯日,大赦天下。乙巳日賜給民眾每戶戶主爵位一級。五月,下詔減去一半田租。

為孝文立太宗廟【太宗:文帝的廟號。古代帝王世系中,一般稱開國皇帝為“祖”,稱第一個治理天下有功績的皇帝為“宗”?!疤笔亲鸱Q?!?/span>。令群臣無朝賀【無:同“毋”,不要?!?/span>,匈奴入代,與約和親【和親:指與匈奴議和,結(jié)為姻親。】。

為孝文皇帝修建太宗廟,詔令群臣不必為此上朝拜賀。這年,匈奴侵入代地,朝廷與匈奴定約和親。

二年春,封故相國蕭何孫系為武陵侯。男子二十而得傅【“男子二十”句:指男子二十歲開始服兵役。傅,著。指著于名籍,給公家服徭役。得,應(yīng)該,必須。又梁玉繩以為“得”字是衍文。按:《索隱》引顏師古云“舊法二十三而傅,今改也。”。四月壬午,孝文太后崩【孝文太后:文帝的母親薄太后。崩:古代帝王或王后死叫崩?!?/span>。廣川、長沙王皆之國。丞相申屠嘉卒。

二年(前155)春天,封原相國蕭何的孫子蕭系為武陵侯。規(guī)定男子滿二十歲開始著于名籍服徭役。四月壬午日,文帝的母親薄太后去世。景帝的兒子廣川王劉彭祖、長沙王劉發(fā)都回自己的封國去了。丞相申屠嘉去世。

八月,以御史大夫開封侯陶青為丞相。彗星出東北。秋,衡山雨雹【雨雹:下雹子?!?/span>,大者五寸,深者二尺【深者二尺:《會注考證》引王念孫曰:“深下'者’字衍。”】。

八月,任命御史大夫開封侯陶青為丞相。彗星出現(xiàn)在天空的東北方向。秋天,衡山一帶下了冰雹,雹子最大的達(dá)直徑五寸,最深的地方達(dá)二尺。

熒惑逆行【熒惑:火星的別名。因其隱現(xiàn)不定,令人迷惑,所以叫熒惑。】,守北辰【北辰:北極星?!?/span>。月出北辰間。歲星逆行天廷中【歲星:木星。天廷:古代把星空分為三個區(qū)域,叫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天廷即太微垣。也寫作“天庭”?!?/span>。置南陵及內(nèi)史祋祤為縣。火星逆向運(yùn)行到北極星所處的星空。月亮從北極星星空穿過。木星在太微垣區(qū)域逆向運(yùn)行。下詔設(shè)置南陵和內(nèi)史、祋祤(duìxǔ,對許)三個縣。

三年正月乙巳,赦天下。長星出西方【長星:彗星的一種。。天火燔雒陽東宮大殿城室【天火:指由雷電或物體自燃引起的大火。燔(fán,凡):焚燒。雒陽:《索隱》:“《漢書》作淮陽?!贝耸轮妇暗廴昊搓柾鮿⒂嗟膶m殿被大火焚毀?!?/span>。

三年(前154)正月乙巳日,大赦天下。流星出現(xiàn)在西方。天火燒掉了洛陽的東宮大殿和城樓。

吳王濞、楚王戊、趙王遂、膠西王卬、濟(jì)南王辟光、淄川王賢、膠東王雄渠反【吳王濞……反:以劉濞為首的同姓諸侯王進(jìn)行武裝叛亂,就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吳、楚七國之亂。這次叛亂的借口是“清君側(cè)”誅晁錯,因為晁錯主張“削藩”,即削弱諸侯王的勢力?!?/span>,發(fā)兵西鄉(xiāng)。天子為誅晁錯【為誅晁錯:為安撫反叛的諸侯王而殺了晁錯。按:景帝實際是上了劉濞“清君側(cè)”的當(dāng)?!?/span>,遣袁盎諭告,不止,遂西圍梁。

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膠西王劉卬,濟(jì)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和膠東王劉雄渠反叛,起兵向西進(jìn)發(fā)。景帝為安撫反叛的諸侯王而殺了晁錯,派遣袁盎通告七國,但他們?nèi)圆涣T兵,繼續(xù)西進(jìn),包圍了梁國。

上乃遣大將軍竇嬰、太尉周亞夫?qū)⒈D之。六月乙亥,赦亡軍及楚元王子蓺等與謀反者。封大將軍竇嬰為魏其侯。

景帝于是派了大將軍竇嬰、太尉周亞夫率軍討伐,平定了叛亂。六月乙亥日,下詔赦免被打散逃亡的叛軍和楚元王的兒子劉藝等參與謀反的人。封大將軍竇嬰為魏其侯。

立楚元王子平陸侯禮為楚王。立皇子端為膠西王,子勝為中山王。徙濟(jì)北王志為淄川王,淮陽王馀為魯王,汝南王非為江都王。齊王將廬、燕王嘉皆薨。

立楚元王的兒子平陸侯劉禮為楚王。立皇子劉端為膠西王,劉勝為中山王,改封濟(jì)北王劉志為淄川王,淮陽王劉余為魯王,汝南王劉非為江都王。齊王劉將廬、燕王劉嘉都去世了。

四年夏,立太子【太子:指栗太子劉榮,栗姬所生。。立皇子徹為膠東王。六月甲戌,赦天下。后九月,更以(弋)〔易〕陽為陽陵【“更(gēng,耕)以”句:指景帝決定在易陽為自己修建陵墓,并將易陽更名為陽陵。更,改。】。復(fù)置津關(guān)【復(fù)置津關(guān):津關(guān),設(shè)在水陸要道的關(guān)卡。文帝十二年曾頒布通關(guān)梁的法令,允許人們自由出入關(guān)隘。景帝在平息了吳、楚七國之亂以后,恢復(fù)了憑證出入關(guān)隘的制度。】,用傳出入【傳:一種出入關(guān)隘的憑證?!?/span>。冬,以趙國為邯鄲郡。

四年(前153)夏天,立皇太子。立皇子劉徹為膠東王。六月甲戌日,大赦天下。閏九月,把易陽改名為陽陵。重新在水陸要道設(shè)置關(guān)卡,用憑證方得出入。冬天,改趙國為邯鄲郡。

五年三月,作陽陵、渭橋。五月,募徙陽陵,予錢二十萬。江都大暴風(fēng)從西方來,壞城十二丈。

五年(前152)三月,修建陽陵和渭橋。五月,撥錢二十萬,招募民眾遷居陽陵。從西邊來的大風(fēng)暴侵襲江都一帶,毀壞城墻十二丈。

丁卯,封長公主子蟜為隆慮侯【長公主:指皇帝的姐姐劉嫖,竇太后所生。漢代稱皇帝的女兒為公主,皇帝的姊妹為長公主,皇帝的姑姑為大長公主。。徙廣川王為趙王。

丁卯日,景帝封姐姐長公主的兒子陳蟜為隆慮侯。改封廣川王劉彭祖為趙王。

六年春,封中尉(趙)綰為建陵侯,江都丞相嘉為建平侯,隴西太守渾邪為平曲侯,趙丞相嘉為江陵侯,故將軍布為鄃侯。梁楚二王皆薨。后九月,伐馳道樹【馳道:秦代修建的供帝王行駛車馬的道路。,殖蘭池【殖:《集解》引徐廣曰:“殖,一作'填’?!卑矗簯?yīng)以“填”為是。蘭池:池名。秦始皇時所建。在今陜西咸陽市東北?!?/span>。

六年(前151)春天,封中尉衛(wèi)綰為建陵侯,江都國丞相程嘉為建平侯,隴西郡太守公渾邪為平曲侯,趙國丞相蘇嘉為江陵侯,前將軍欒布為(shū,輸)侯。梁王,楚王都去世了。閏九月,砍伐馳道兩旁的樹木,填平蘭池。

七年冬,廢栗太子為臨江王【栗太子被廢,因后宮爭龐引起,事詳見《外戚列傳》。。十(二)〔一〕月晦【晦:陰歷每月的最后一天?!?/span>,日有食之。春,免徒隸作陽陵者【徒隸:服勞役的犯人和奴隸?!?/span>。丞相青免。

七年(前150)冬天,廢掉栗太子劉榮,封他為臨江王。十一月最后一天,發(fā)生日食。春天,赦免和釋放修建陽陵的囚犯和奴隸。丞相陶青被免職。

二月乙巳,以太尉條侯周亞夫為丞相。四月乙巳,立膠東王太后為皇后【膠東王太后:景帝之妃,劉徹的母親,姓王。這時劉徹還是膠東王,所以稱為膠東王太后?!?/span>。丁巳,立膠東王為太子。名徹【名徹:《會注考證》引張文虎曰:“'名徹’二字疑后人旁注誤入?!薄?/span>。

二月乙巳日,任命太尉條侯周亞夫為丞相。四月乙巳日,立膠東王的母親為皇后;丁巳日,立膠東王為太子。名叫徹。

【段意】:記景帝的出身及在位前七年的大事。元年“除田半租”,三年平定吳、楚七國之亂尤有重要意義。
中元年,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孫平為繩侯,故御史大夫周昌(子)〔孫〕左車為安陽侯。四月乙巳,赦天下,賜爵一級。除禁錮【禁錮:這里是指限制不準(zhǔn)做官的法令。西漢初年曾規(guī)定,商人,入贅女婿不準(zhǔn)做官,犯罪的官吏不準(zhǔn)重新做官。(參見《漢書·貢禹傳》)。地動。衡山、原都雨雹,大者尺八寸。
中元元年(前149),封前御史大夫周苛的孫子周平為繩侯,前御史大夫周昌的孫子周左車為安陽侯。四月乙巳日,大赦天下,賜給民眾每戶戶主爵位一級。廢除不準(zhǔn)商人、入贅女婿做官和不準(zhǔn)犯過罪的官吏重新做官的法令。發(fā)生地震。衡山、原都地區(qū)下了冰雹,最大的達(dá)直徑一尺八寸。
中二年二月,匈奴入燕,遂不和親。三月,召臨江王來,即死中尉府中【“召臨江王來”二句:臨江王即被廢掉的栗太子劉榮。因利用文帝廟外的空地擴(kuò)建王宮,被人指控侵占宗廟罪,景帝召來京城,由掌管京城治安的中尉郅(zhì,至)都責(zé)訊。劉榮畏罪,即在中尉的府第中自殺。事詳《史記·五宗世家》)
中元二年(前148)二月,匈奴侵入燕地,朝廷因而斷絕與匈奴和親。三月,下令召臨江王劉榮來京問罪,劉榮畏罪,就在中尉郅(zhì,至)都的府第中自殺了。
夏,立皇子越為廣川王,子寄為膠東王。封四侯【封四侯:吳、楚七國叛亂時,楚國丞相張尚、太傅趙夷吾,趙國丞相建德、內(nèi)史王悍因勸阻楚王劉戊、趙王劉遂不要反叛,結(jié)果被殺。所以景帝封張尚之子張當(dāng)居、趙夷吾之子趙周、建德之子橫、王悍之子王棄為侯。】。九月甲戌,日食。
夏天,立皇子劉越為廣川王,劉寄為膠東王。分封了四個列侯。九月甲戌日,發(fā)生日食。
中三年冬,罷諸侯御史中丞。春,匈奴王二人率其徒來降,皆封為列侯。立皇子方乘為清河王。
中元三年(前147)冬天,廢除諸侯國中御史中丞一職。春天,匈奴的兩個王率領(lǐng)自己的部眾前來歸降,都被封為列侯。立皇子劉方乘為清河王。
三月,彗星出西北。丞相周亞夫(死)〔免〕,以御史大夫桃侯劉舍為丞相。四月,地動。九月戊戌晦,日食。軍東都門外。
三月,彗星出現(xiàn)在天空的西北方。丞相周亞夫被免職,任命御史大夫桃侯劉舍為丞相。四月,發(fā)生地震。九月最后一天戊戌日,發(fā)生日食。在京城的東都門外駐扎軍隊。
中四年三月,置德陽宮【德陽宮:《集解》引臣瓚曰:“是景帝廟也。帝自作之,諱不言廟,故言宮?!段骶┕适隆吩凭暗蹚R為德陽宮?!?/span>。大蝗。秋,赦徒作陽陵者。中五年夏,立皇子舜為常山王。封十侯【封十侯:據(jù)《惠景間侯者年表》載,這年夏天封五侯,不是十侯。。
中元四年(前146)三月,修建德陽宮。發(fā)生大蝗災(zāi)。秋天,赦免修建陽陵的囚犯。中元五年(前145)夏,立皇子劉舜為常山王。分封了十個侯。
六月丁巳,赦天下,賜爵一級。天下大潦【潦:同“澇”,雨多成災(zāi)?!?/span>。更命諸侯丞相曰相。秋,地動。
六月丁巳日,大赦天下,賜給民眾每戶戶主爵位一級。全國發(fā)生嚴(yán)重澇災(zāi)。將諸侯國的丞相改稱為相。秋天,發(fā)生地震。
中六年二月己卯,行幸雍【幸:帝王到某處叫幸。,郊見五帝【效見五帝:指到郊外祭祀五帝廟。郊,郊祀。在郊外祭祀天地,是古代祭禮之一。五帝,傳說中的五帝,具體所指不一?!段宓郾炯o(jì)》是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三月,雨雹。四月,梁孝王、城陽共王、汝南王皆薨。
中元六年(前144)二月己卯日,景帝親自到雍縣,在效外祭祀五帝廟。三月,下冰雹。四月,梁孝王、城陽共王、汝南王都去世了。
立梁孝王子明為濟(jì)川王,子彭離為濟(jì)東王,子定為山陽王,子不識為濟(jì)陰王。梁分為五。封四侯【封四侯:梁玉繩《史記志疑》以為當(dāng)作“封五王”。據(jù)《漢書·景帝紀(jì)》載:“梁王薨,分梁為五國,立孝王子五人皆為王”?!?/span>
分別立梁孝王的兒子劉明為濟(jì)川王,劉彭離為濟(jì)東王,劉定為山陽王,劉不識為濟(jì)陰王,把梁國一分為五。封了四個列侯。
更命廷尉為大理,將作少府為將作大匠,主爵中尉為都尉,長信詹事為長信少府,將行為大長秋,大行為行人,奉常為太常,典客為大行,治粟內(nèi)史為大農(nóng)。
把廷尉這個官職改名為大理,將作少府改名為將作大匠,主爵中尉改名為都尉,長信詹事改名為長信少府,將行改名為大長秋,大行改名為行人,奉常改名為太常,典客改名為大行,治粟內(nèi)史改名為大農(nóng)。
以大內(nèi)為二千石,置左右內(nèi)官,屬大內(nèi)。七月辛亥,日食。八月,匈奴入上郡。
把主管京城倉庫的大內(nèi)定為二千石級的官員,設(shè)置左、右內(nèi)官,隸屬于大內(nèi)。七月辛亥日,發(fā)生日食。八月,匈奴侵入上郡地區(qū)。
【段意】:記景帝中元元年至六年期間的大事。除禁錮、與匈奴不和親、以及封諸王、更官名等。
后元年冬,更命中大夫令為衛(wèi)尉。三月丁酉,赦天下,賜爵一級,中二千石、諸侯相爵右庶長。四月,大酺【酺:命令特許的大聚飲。秦漢時三人以上無故聚飲,罰金四兩。。
后元元年(前143)冬天,把中大夫令改名為衛(wèi)尉。三月丁酉日,大赦天下,賜給民眾每戶戶主爵位一級。賜給中二千石一級的官員和諸侯國的相以右庶長的爵位。四月,下令特許民眾聚會飲酒。
五月丙戌,地動,其蚤食時復(fù)動【蚤:通“早”。】。上庸地動二十二日,壞城垣。七月乙巳,日食。丞相劉舍免。八月壬辰,以御史大夫綰為丞相,封為建陵侯【封為建陵侯:《會注考證》引盧文紹說,此五字衍。按:衛(wèi)綰封為建陵侯事,在前元六年,上文已經(jīng)敘及,此處當(dāng)刪。】。
五月丙戌日,發(fā)生地震,早飯時又震。上庸縣地震連續(xù)了二十二天,城墻被震毀。七月乙巳日,發(fā)生日食。丞相劉舍被免職。八月壬辰日,任命御史大夫衛(wèi)綰為丞相,封為建陵侯。
后二年正月,地一日三動。郅將軍擊匈奴。酺五日。令內(nèi)史郡不得食馬粟【食(si,寺)馬粟:即“食馬以粟”,意思是用糧食喂馬。食,給吃,喂。,沒入縣官【縣官:這里是朝廷、官府的代稱。按:這句當(dāng)是違者沒入縣官的意思。】。
后元二年(前142)正月,一天之內(nèi)連續(xù)地震三次。郅都將軍率軍回?fù)粜倥O铝顪?zhǔn)許民眾聚會飲酒五日。詔令內(nèi)史和各郡不準(zhǔn)用糧食喂馬,違者將其馬匹收歸官府。
令徒隸衣七布【七(zōng,宗)布:一種很粗糙的布?!?/span>。止馬舂【止馬舂:禁止以馬舂粟。朝廷規(guī)定不許用馬而用人力舂糧食,可以使貧民得到一些糧食。(參用《會注考證》引中井積德說)】。為歲不登【為:因為。歲,年成。不登:歉收。登,莊稼成熟?!?/span>,禁天下食不造歲【食不造歲:意思是口糧吃不到收獲時節(jié)。造,到。】。
規(guī)定罪犯和奴隸穿很粗糙的七(zōng,宗)布衣服。禁止用馬舂米。因為這一年糧食歉收,詔令全國節(jié)約用糧,嚴(yán)禁不到收獲時節(jié)就把口糧吃完。
省列侯遣之國。三月,匈奴入雁門。十月【?。簻p少?!臼拢骸稌⒖甲C》引陳仁錫語:“十月,七月誤?!卑矗簼h承秦歷,以十月為歲首,應(yīng)記于正月之前,不當(dāng)記于三月之后。】,租長陵田。大旱。衡山國、河?xùn)|、云中郡民疫【疫:瘟疫。這里指發(fā)生瘟疫?!?/span>。
減少駐京的列侯,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封國去。三月,匈奴侵入雁門郡。十月,把高祖陵墓長陵附近的官田租給農(nóng)民耕種。發(fā)生大旱災(zāi)。衡山國、河?xùn)|郡和云中郡發(fā)生瘟疫。
后三年十月,日月皆(食)赤五日。十二月晦,【:《會注考證》引焦竑曰:“”即'雷’字。”。日如紫。五星逆行守太微【五星:即金、木、水、火、土五個行星。太微:即太微垣。】。月貫天廷中。
后元三年(前141)十月,太陽和月亮連續(xù)五天呈現(xiàn)紅色。十二月最后一天,打雷了。太陽變成紫色。五大行星倒轉(zhuǎn)運(yùn)行,在太微垣區(qū)域。月亮從太微垣星區(qū)穿過。
正月甲寅,皇太子冠【冠:冠禮。這里指舉行冠禮。古代男子二十歲時,結(jié)發(fā)戴冠,舉行加冠典禮,表示已經(jīng)成年?!?/span>。甲子,孝景皇帝崩。遺詔賜諸侯王以下至民為父后爵一級【民為父后:指百姓中繼承父業(yè)的人?!?/span>,天下戶百錢。出宮人歸其家【出:使出,即放出。歸:使歸,即遣送回家?!?/span>,復(fù)無所與【復(fù)無所與:《會注考證》釋此句為“復(fù)終身”。復(fù),免除(賦稅徭役)。與,使,用。】。
正月甲寅日,皇太子劉徹舉行加冠典禮。甲子日,孝景皇帝逝世。遺詔賜給諸侯王以下至平民應(yīng)該繼承父業(yè)的人每人爵位一級,全國每戶一百錢。把后宮宮人遣散回家,并免除其終身的賦稅。
太子即位,是為孝武皇帝【是為孝武皇帝:梁玉繩《史記志疑》曰:“史公本書稱武帝曰'今上’,曰'今帝’,曰'今天子’,曰'今皇帝’,故凡言'孝武’者,悉后人所妄改也?!薄?/span>。三月,封皇太后弟蚡為武安侯,弟勝為周陽侯。置陽陵【置陽陵:指把景帝的靈柩安葬在陽陵。】
太子即位,這就是孝武皇帝。三月,封皇太后的弟弟田蚡為武安侯,田勝為周陽侯。把景帝的靈柩安葬在陽陵。
【段意】:記景帝后元元年至三年期間的大事及死后情況。
太史公曰:漢興,孝文施大德,天下懷安【懷安:指人民懷念帝王的德政而安居樂業(yè)。。至孝景,不復(fù)憂異姓【“不復(fù)憂”句:不再擔(dān)心異姓諸侯王的反叛。劉邦與項羽爭天下時,先后封了九個異姓諸侯王。取得天下后,劉邦逐個鏟除了異姓王,改封同姓王。到景帝時,僅存的一個異姓王長沙國吳氏因無后而國除,就再沒有異姓王了。】,
太史公說:漢興以來,孝文皇帝廣施恩德,天下安寧。到了孝景時代,不再擔(dān)心異姓諸侯王的反叛了,
而晁錯刻削諸侯【刻削諸侯:指削藩政策。刻削:削減,削奪?!?/span>,遂使七國俱起,合從而西鄉(xiāng)【合從:本指戰(zhàn)國時期六國聯(lián)合進(jìn)攻秦國,這里借指吳、楚七國聯(lián)合起兵反叛朝廷。從,同“縱”?!?/span>,以諸侯太盛,而錯為之不以漸也【以:用。漸:漸進(jìn),逐步進(jìn)行。】。
然而晁錯建議大力削奪同姓諸侯王的封地,使得吳、楚七國一同起兵反叛,聯(lián)合向西進(jìn)攻朝延。這是由于諸侯勢力太強(qiáng)大,而晁錯又沒有采取逐步削減的辦法。
及主父偃言之【主父偃言之:武帝元朔二年(前127),中大夫主父偃建議:允許諸侯分封自己的子弟為侯,目的是為使諸侯國的封地愈來愈小,以削弱諸侯的勢力。漢武帝采納了這一建議,對鞏固中央集權(quán)起到了積極作用。事詳《平津侯主父列傳》?!?/span>,而諸侯以弱,卒以安。安危之機(jī)【機(jī):關(guān)鍵?!?/span>,豈不以謀哉?
等到主父偃提出準(zhǔn)許諸侯王分封自己的子弟為侯的建議,才使諸侯王的勢力弱下來,天下終于安定了。這樣看來,國家安危的關(guān)鍵,難道不在于謀略嗎?
【段意】: 司馬遷通過分析景帝時吳、楚七國之亂產(chǎn)生和平定的原因,從而認(rèn)為靠賢相謀劃是治平天下的關(guān)鍵。實際上強(qiáng)調(diào)了賢才之德的重要性。
原文~孝景本紀(jì)第十一

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母竇太后。孝文在代時,前后有三男,及竇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

元年四月乙卯,赦天下。乙巳,賜民爵一級。五月,除田半租,為孝文立太宗廟。令群臣無朝賀。匈奴入代,與約和親。

二年春,封故相國蕭何孫系為武陵侯。男子二十而得傅。四月壬午,孝文太后崩。廣川、長沙王皆之國。丞相申屠嘉卒。八月,以御史大夫開封陶青為丞相。彗星出東北。秋,衡山雨雹,大者五寸,深者二尺。熒惑逆行,守北辰。月出北辰間。歲星逆行天廷中。置南陵及內(nèi)史、祋祤為縣。

三年正月乙巳,赦天下。長星出西方。天火燔雒陽東宮大殿城室。吳王濞、楚王戊、趙王遂、膠西王卬、濟(jì)南王辟光、菑川王賢、膠東王雄渠反,發(fā)兵西鄉(xiāng)。天子為誅晁錯,遣袁盎諭告,不止,遂西圍梁。上乃遣大將軍竇嬰、太尉周亞夫?qū)⒈D之。六月乙亥。赦亡軍及楚元王子等與謀反者。封大將軍竇嬰為魏其侯。立楚元王子平陸侯禮為楚王。立皇子端為膠西王,子勝為中山王。徙濟(jì)北王志為菑川王,淮陽王馀為魯王,汝南王非為江都王。齊王將廬、燕王嘉皆薨。

四年夏,立太子。立皇子徹為膠東王。六月甲戌,赦天下。後九月,更以陽為陽陵。復(fù)置津關(guān),用傳出入。冬,以趙國為邯鄲郡。

五年三月,作陽陵、渭橋。五月,募徙陽陵,予錢二十萬。江都大暴風(fēng)從西方來,壞城十二丈。丁卯,封長公主子蟜為隆慮侯。徙廣川王為趙王。

六年春,封中尉綰為建陵侯,江都丞相嘉為建平侯,隴西太守渾邪為平曲侯,趙丞相嘉為江陵侯,故將軍布為鄃侯。梁楚二王皆薨。後九月,伐馳道樹,殖蘭池。

七年冬,廢栗太子為臨江王。十月晦,日有食之。春,免徒隸作陽陵者。丞相青免。二月乙巳,以太尉條侯周亞夫為丞相。四月乙巳,立膠東王太后為皇后。丁巳,立膠東王為太子。名徹。

中元年,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孫平為繩侯,故御史大夫周昌左車為安陽侯,四月乙巳,赦天下,賜爵一級。除禁錮。地動。衡山、原都雨雹,大者尺八寸。

中二年二月,匈奴入燕,遂不和親。三月,召臨江王來。即死中尉府中。夏,立皇子越為廣川王,子寄為膠東王。封四侯。九月甲戌,日食。

中三年冬,罷諸侯御史中丞。春,匈奴王二人率其徒來降,皆封為列侯。立皇子方乘為清河王。三月,彗星出西北。丞相周亞夫,以御史大夫桃侯劉舍為丞相。四月,地動。九月戊戌晦,日食。軍東都門外。

中四年三月,置德陽宮。大蝗。秋,赦徒作陽陵者。

中五年夏,立皇子舜為常山王。封十侯。六月丁巳,赦天下,賜爵一級。天下大潦。更命諸侯丞相曰相。秋,地動。

中六年二月己卯,行幸雍,郊見五帝。三月,雨雹。四月,梁孝王、城陽共王、汝南王皆薨。立梁孝王子明為濟(jì)川王,子彭離為濟(jì)東王,子定為山陽王,子不識為濟(jì)陰王。梁分為五。封四侯。更命廷尉為大理,將作少府為將作大匠,主爵中尉為都尉,長信詹事為長信少府,將行為大長秋,大行為行人,奉常為太常,典客為大行,治粟內(nèi)史為大農(nóng)。以大內(nèi)為二千石,置左右內(nèi)官,屬大內(nèi)。七月辛亥,日食。八月,匈奴入上郡。

後元年冬,更命中大夫令為衛(wèi)尉。三月丁酉,赦天下,賜爵一級,中二千石、諸侯相爵右庶長。四月,大酺。五月丙戌,地動,其蚤食時復(fù)動。上庸地動二十二日,壞城垣。七月乙巳,日食。丞相劉舍免。八月壬辰,以御史大夫綰為丞相,封建陵侯。

後二年正月,地一日三動。郅將軍擊匈奴。酺五日。令內(nèi)史郡不得食馬粟,沒入縣官。令徒隸衣七

布。止馬舂。為歲不登,禁天下食不造歲。省列侯遣之國。三月,匈奴入雁門。十月,租長陵田。大旱。衡山國、河?xùn)|、云中郡民疫。

後三年十月,日月皆赤五日。十二月晦,袴。日如紫。五星逆行守太微。月貫天廷中。正月甲寅,皇太子冠。甲子,孝景皇帝崩。遺詔賜諸侯王以下至民為父後爵一級,天下戶百錢。出宮人歸其家,復(fù)無所與。太子即位,是為孝武皇帝。三月,封皇太后弟蚡為武安侯,弟勝為周陽侯。置陽陵。

太史公曰:漢興,孝文施大德,天下懷安,至孝景,不復(fù)憂異姓,而晁錯刻削諸侯,遂使七國俱起,合從而西鄉(xiāng),以諸侯太盛,而錯為之不以漸也。及主父偃言之,而諸侯以弱,卒以安。安危之機(jī),豈不以謀哉?

譯文~孝景本紀(jì)第十一

孝景皇帝劉啟,是孝文皇帝排行在中間的兒子。他的生母是竇太后。孝文皇帝在代國的時候,前一個王后有三個兒子,等到竇太后得寵,前一個王后去世,三個兒子也相繼死亡,所以景帝得以繼承帝位。

前元元年(前156)四月乙卯日,大赦天下。乙巳日賜給民眾每戶戶主爵位一級。五月,下詔減去一半田租。為孝文皇帝修建太宗廟,詔令群臣不必為此上朝拜賀。這年,匈奴侵入代地,朝廷與匈奴定約和親。

二年(前155)春天,封原相國蕭何的孫子蕭系為武陵侯。規(guī)定男子滿二十歲開始著于名籍服徭役。四月壬午日,文帝的母親薄太后去世。景帝的兒子廣川王劉彭祖、長沙王劉發(fā)都回自己的封國去了。丞相申屠嘉去世。八月,任命御史大夫開封侯陶青為丞相。彗星出現(xiàn)在天空的東北方向。秋天,衡山一帶下了冰雹,雹子最大的達(dá)直徑五寸,最深的地方達(dá)二尺?;鹦悄嫦蜻\(yùn)行到北極星所處的星空。月亮從北極星星空穿過。木星在太微垣區(qū)域逆向運(yùn)行。下詔設(shè)置南陵和內(nèi)史、祋祤(duìxǔ,對許)三個縣。

三年(前154)正月乙巳日,大赦天下。流星出現(xiàn)在西方。天火燒掉了洛陽的東宮大殿和城樓。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膠西王劉卬,濟(jì)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和膠東王劉雄渠反叛,起兵向西進(jìn)發(fā)。景帝為安撫反叛的諸侯王而殺了晁錯,派遣袁盎通告七國,但他們?nèi)圆涣T兵,繼續(xù)西進(jìn),包圍了梁國。景帝于是派了大將軍竇嬰、太尉周亞夫率軍討伐,平定了叛亂。六月乙亥日,下詔赦免被打散逃亡的叛軍和楚元王的兒子劉藝等參與謀反的人。封大將軍竇嬰為魏其侯。立楚元王的兒子平陸侯劉禮為楚王。立皇子劉端為膠西王,劉勝為中山王,改封濟(jì)北王劉志為淄川王,淮陽王劉余為魯王,汝南王劉非為江都王。齊王劉將廬、燕王劉嘉都去世了。

四年(前153)夏天,立皇太子。立皇子劉徹為膠東王。六月甲戌日,大赦天下。閏九月,把易陽改名為陽陵。重新在水陸要道設(shè)置關(guān)卡,用憑證方得出入。冬天,改趙國為邯鄲郡。

五年(前152)三月,修建陽陵和渭橋。五月,撥錢二十萬,招募民眾遷居陽陵。從西邊來的大風(fēng)暴侵襲江都一帶,毀壞城墻十二丈。丁卯日,景帝封姐姐長公主的兒子陳蟜為隆慮侯。改封廣川王劉彭祖為趙王。

六年(前151)春天,封中尉衛(wèi)綰為建陵侯,江都國丞相程嘉為建平侯,隴西郡太守公渾邪為平曲侯,趙國丞相蘇嘉為江陵侯,前將軍欒布為(shū,輸)侯。梁王,楚王都去世了。閏九月,砍伐馳道兩旁的樹木,填平蘭池。

七年(前150)冬天,廢掉栗太子劉榮,封他為臨江王。十一月最后一天,發(fā)生日食。春天,赦免和釋放修建陽陵的囚犯和奴隸。丞相陶青被免職。二月乙巳日,任命太尉條侯周亞夫為丞相。四月乙巳日,立膠東王的母親為皇后;丁巳日,立膠東王為太子。名叫徹。

中元元年(前149),封前御史大夫周苛的孫子周平為繩侯,前御史大夫周昌的孫子周左車為安陽侯。四月乙巳日,大赦天下,賜給民眾每戶戶主爵位一級。廢除不準(zhǔn)商人、入贅女婿做官和不準(zhǔn)犯過罪的官吏重新做官的法令。發(fā)生地震。衡山、原都地區(qū)下了冰雹,最大的達(dá)直徑一尺八寸。

中元二年(前148)二月,匈奴侵入燕地,朝廷因而斷絕與匈奴和親。三月,下令召臨江王劉榮來京問罪,劉榮畏罪,就在中尉郅(zhì,至)都的府第中自殺了。夏天,立皇子劉越為廣川王,劉寄為膠東王。分封了四個列侯。九月甲戌日,發(fā)生日食。

中元三年(前147)冬天,廢除諸侯國中御史中丞一職。春天,匈奴的兩個王率領(lǐng)自己的部眾前來歸降,都被封為列侯。立皇子劉方乘為清河王。三月,彗星出現(xiàn)在天空的西北方。丞相周亞夫被免職,任命御史大夫桃侯劉舍為丞相。四月,發(fā)生地震。九月最后一天戊戌日,發(fā)生日食。在京城的東都門外駐扎軍隊。

中元四年(前146)三月,修建德陽宮。發(fā)生大蝗災(zāi)。秋天,赦免修建陽陵的囚犯。

中元五年(前145)夏,立皇子劉舜為常山王。分封了十個侯。六月丁巳日,大赦天下,賜給民眾每戶戶主爵位一級。全國發(fā)生嚴(yán)重澇災(zāi)。將諸侯國的丞相改稱為相。秋天,發(fā)生地震。

中元六年(前144)二月己卯日,景帝親自到雍縣,在效外祭祀五帝廟。三月,下冰雹。四月,梁孝王、城陽共王、汝南王都去世了。分別立梁孝王的兒子劉明為濟(jì)川王,劉彭離為濟(jì)東王,劉定為山陽王,劉不識為濟(jì)陰王,把梁國一分為五。封了四個列侯。把廷尉這個官職改名為大理,將作少府改名為將作大匠,主爵中尉改名為都尉,長信詹事改名為長信少府,將行改名為大長秋,大行改名為行人,奉常改名為太常,典客改名為大行,治粟內(nèi)史改名為大農(nóng)。把主管京城倉庫的大內(nèi)定為二千石級的官員,設(shè)置左、右內(nèi)官,隸屬于大內(nèi)。七月辛亥日,發(fā)生日食。八月,匈奴侵入上郡地區(qū)。

后元元年(前143)冬天,把中大夫令改名為衛(wèi)尉。三月丁酉日,大赦天下,賜給民眾每戶戶主爵位一級。賜給中二千石一級的官員和諸侯國的相以右庶長的爵位。四月,下令特許民眾聚會飲酒。五月丙戌日,發(fā)生地震,早飯時又震。上庸縣地震連續(xù)了二十二天,城墻被震毀。七月乙巳日,發(fā)生日食。丞相劉舍被免職。八月壬辰日,任命御史大夫衛(wèi)綰為丞相,封為建陵侯。

后元二年(前142)正月,一天之內(nèi)連續(xù)地震三次。郅都將軍率軍回?fù)粜倥O铝顪?zhǔn)許民眾聚會飲酒五日。詔令內(nèi)史和各郡不準(zhǔn)用糧食喂馬,違者將其馬匹收歸官府。規(guī)定罪犯和奴隸穿很粗糙的七(zōng,宗)布衣服。禁止用馬舂米。因為這一年糧食歉收,詔令全國節(jié)約用糧,嚴(yán)禁不到收獲時節(jié)就把口糧吃完。減少駐京的列侯,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封國去。三月,匈奴侵入雁門郡。十月,把高祖陵墓長陵附近的官田租給農(nóng)民耕種。發(fā)生大旱災(zāi)。衡山國、河?xùn)|郡和云中郡發(fā)生瘟疫。

后元三年(前141)十月,太陽和月亮連續(xù)五天呈現(xiàn)紅色。十二月最后一天,打雷了。太陽變成紫色。五大行星倒轉(zhuǎn)運(yùn)行,在太微垣區(qū)域。月亮從太微垣星區(qū)穿過。正月甲寅日,皇太子劉徹舉行加冠典禮。甲子日,孝景皇帝逝世。遺詔賜給諸侯王以下至平民應(yīng)該繼承父業(yè)的人每人爵位一級,全國每戶一百錢。把后宮宮人遣散回家,并免除其終身的賦稅。太子即位,這就是孝武皇帝。三月,封皇太后的弟弟田蚡為武安侯,田勝為周陽侯。把景帝的靈柩安葬在陽陵。

太史公說:漢興以來,孝文皇帝廣施恩德,天下安寧。到了孝景時代,不再擔(dān)心異姓諸侯王的反叛了,然而晁錯建議大力削奪同姓諸侯王的封地,使得吳、楚七國一同起兵反叛,聯(lián)合向西進(jìn)攻朝延。這是由于諸侯勢力太強(qiáng)大,而晁錯又沒有采取逐步削減的辦法。等到主父偃提出準(zhǔn)許諸侯王分封自己的子弟為侯的建議,才使諸侯王的勢力弱下來,天下終于安定了。這樣看來,國家安危的關(guān)鍵,難道不在于謀略嗎?

解讀~孝景本紀(jì)第十一

這篇本紀(jì)以大事記的形式,簡略地記錄了漢景帝在位十六年間所發(fā)生的要事。

作者對景帝的功績基本上是肯定的。本紀(jì)雖然記載簡略,但從中仍可看出景帝在基本國策上對文帝的繼承和發(fā)展。如“除禁錮”的寬松政策、“省列侯遣之國”等節(jié)儉措施,以及遺詔中“出宮人歸其家”的善舉等等。尤其對景帝果斷平定吳楚七國之亂和鼓勵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穩(wěn)定局勢等做了肯定的記錄?!短饭孕颉氛f:“諸侯驕恣,吳首為亂,京師行誅,七國伏辜,天下翕然,大安殷富。作《孝景本紀(jì)》?!边@篇本紀(jì)基本上體現(xiàn)了這個這思想。

較之前篇,《孝文本紀(jì)》詳載詔書德澤,而《孝景本紀(jì)》只書年月。這一詳一略,說明二帝在作者心目中的份量相距頗大。實際上所謂“文景之治”的主要功績應(yīng)屬于文帝,而且在對百姓的仁愛、對臣屬的寬厚等方面,景帝也是遠(yuǎn)不及文帝的。這篇本紀(jì)行文省儉的另一個原因,恐怕還在于作者對景帝之子、當(dāng)朝執(zhí)政的武帝心存戒懼,唯恐言多語失,招致更大的禍患。

雖然這篇本紀(jì)未見直書景帝之過的文字,但從他篇中還是可以看到作者對景帝在用人方面的批判。如在《絳侯周勃世家》中記載了景帝意氣用事,致使敢于直言諍諫、平定七國之亂的大功臣周亞夫受辱含冤絕食而死;在《袁盎晁錯列傳》中記載了頗有遠(yuǎn)見、為朝廷的利益出謀劃策的晁錯,最后卻成了景帝退敵的犧牲品。作者沒有因為景帝之功,而漏書其過,對他的不仁不義之舉,還是給予了相當(dāng)尖銳的批判。這篇本紀(jì)篇末的贊語只論及七國之亂一事,表面上指責(zé)晁錯削奪諸侯封地操之過急,實際


圖片
圖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diǎn)。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