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品讀史記(卷2-02):夏本紀(jì)第二【2】

 fuhaizhenren 2022-07-17 發(fā)布于浙江
夏本紀(jì)第二(下) 

皋陶作士以理民【理:治,管理。。帝舜朝,禹、伯夷、皋陶相與語帝前【相與:一塊兒,共同?!?/span>。

皋陶擔(dān)任執(zhí)法的士這一官職,治理民眾。舜帝上朝,禹、伯夷、皋陶一塊兒在舜帝面前談話。

皋陶述其謀曰:“信其道德【信其道德:《尚書·皋陶謨》作“允迪其德”(允,信;迪,道),《會(huì)注考證》以為此句當(dāng)作“信道其德”,意思是確確實(shí)實(shí)地遵循道德辦事。】,謀明輔和【輔:輔佐,指輔佐之臣。和:和諧。】。”禹曰:“然,如何?”

皋陶申述他的意見說:“遵循道德確定不移,就能做到謀略高明,臣下團(tuán)結(jié)?!庇碚f:“很對(duì),但應(yīng)該怎樣做呢?”

皋陶曰:“於【於(wū,烏):嘆詞。】!慎其身修【慎其身修:謹(jǐn)慎對(duì)待自身修養(yǎng)?!?/span>,思長【思長:思慮長遠(yuǎn),做長遠(yuǎn)打算?!?/span>,敦序九族【敦序九族:使九族親厚而有順序。敦,厚。九族,指上自高祖下至玄孫的同族九代人?!?/span>,眾明高翼【眾明:指眾多賢明的人。翼:輔佐,幫助?!?/span>,近可遠(yuǎn)在已【“近可”句:意思是由近可以及遠(yuǎn),要從自己做起?!?/span>

皋陶說:“哦,要謹(jǐn)慎對(duì)待自身修養(yǎng),要有長遠(yuǎn)打算,使上至高祖下至玄孫的同族人親厚穩(wěn)定,這樣,眾多有見識(shí)的人就都會(huì)努力輔佐你,由近處可以推及到遠(yuǎn)處,一定要從自身做起?!?/span>

禹拜美言【美言:善言?!?/span>,曰:“然?!备尢赵唬骸办?!在知人,在安民。”

禹拜謝皋陶的善言,說:“對(duì)。”皋陶說:“哦,還有成就德業(yè)就在于能夠了解人,能夠安撫民眾?!?/span>

禹曰:“吁【吁:嘆詞?!?/span>!皆若是【若是:如此?!?/span>,惟帝其難之【惟:通“雖”,即使。帝:指堯。其:恐怕。難之:以之為難,覺得它困難?!?/span>。知人則智,能官人【官人:給人官職,即任用人?!?/span>;能安民則惠,黎民懷之【懷:從心里歸向?!?/span>

禹說:“呵!都象這樣,即使是堯帝恐怕也會(huì)感到困難的。能了解人就是明智,就能恰當(dāng)?shù)亟o人安排官職;能安撫民眾就是仁惠,黎民百姓都會(huì)愛戴你。

能知能惠,何憂乎驩兜,何遷乎有苗,何畏乎巧言善色佞人【善色:偽善的顏色。佞(nìng,去聲寧)人:指巧言諂媚之人?!?/span>?”

如果既能了解人,又能仁惠,還憂慮什么驩(hu?。?,歡)兜,何必流放有苗,何必害怕花言巧語偽善諂媚的小人呢?”

皋陶曰:“然,於!亦行有九德【亦:通“跡”,檢驗(yàn)。下句“亦”字同(依《尚書易解》說)?!?/span>,亦言其有德?!?/span>

皋陶說:“對(duì),是這樣。檢查一個(gè)人的行為要根據(jù)九種品德,檢查一個(gè)人的言論,也要看他是否有好的品德?!?/span>

乃言曰:“始事事【事事:做事情。前一個(gè)“事”是從事、做的意思。】,寬而栗【栗:威嚴(yán)?!?/span>,柔而立【立:堅(jiān)定,有主見。】,愿而共【愿:老實(shí)。共:同“恭”。】,

他接著說道:“開始先從辦事來檢驗(yàn),寬厚而又威嚴(yán),溫和而又堅(jiān)定,誠實(shí)而又恭敬,

治而敬【治而敬:辦事有才能而又小心謹(jǐn)慎?!?/span>,擾而毅【擾:柔順,馴服。《集解》引徐廣曰:“擾,一作'柔’。”】,直而溫【溫:和氣,柔和。】,簡而謙【簡:簡約,平易。廉:有棱角?!?/span>,剛而實(shí)【剛:剛勁,果斷。實(shí):實(shí)在,指講實(shí)效。】,強(qiáng)而義【強(qiáng):有力。義:合宜,指講道理?!?/span>,章其有常吉哉【“章其”句:意思是要重用那些具有九德的善士。章,表彰,表揚(yáng),這里有重用的意思。常吉,《尚書易解》:“常,祥也。常吉,祥善也,指九德。言當(dāng)顯用此有祥善之士哉!”】。

有才能而又小心謹(jǐn)慎,善良而又剛毅,正直而又和氣,平易而又有棱角,果斷而又講求實(shí)效,強(qiáng)有力而又講道理,要重用那些具有九德的善士呀!

日宣三德【宣:宣揚(yáng),表現(xiàn)?!?/span>,蚤夜翊明有家【蚤:通“早”。翊:恭敬。明:勉,努力。有家:指可以做卿大夫保有其采邑。家,古代卿大夫及其家族的封地。】。日嚴(yán)振敬六德【振敬:恭敬。振,通“祗”?!渡袝じ尢罩儭纷鳌办蟆薄!?/span>,亮采有國【亮采:意思是認(rèn)真辦事。亮,誠實(shí),認(rèn)真。采,事。有國:指可以做諸侯保有其封國。國,指諸侯的封地?!?/span>。

能每日宣明三種品德,早晚謹(jǐn)行努力,卿大夫就能保有他的采邑。每日嚴(yán)肅地恭敬實(shí)行六種品德,認(rèn)真輔佐王事,諸候就可以保有他的封國。

翕受普施【翕受:意思是全部具備。翕,合,綜合。普施:普遍地施行?!?/span>,九德咸事,俊乂在官【俊乂(yì,義):指有德行有才能的人。《經(jīng)典釋文》引馬融云:“(才德過)千人為俊,百人為乂。”在官:居官,有職位。】,百吏肅謹(jǐn)。毋教邪淫奇謀。

能全部具備這九種品德并普遍施行,就可以使有才德的人都居官任職,使所有的官吏都嚴(yán)肅認(rèn)真辦理自己的政務(wù)。不要叫人們胡作非為,胡思亂想。

非其人居其官,是謂亂天事【天事:指上天所命之事,即管理天下的大事。】。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五刑:五種輕重不同的刑法。秦以前指墨(刺字)、劓(yì,抑。割鼻)、剕(fèi,痱。斷足)、宮(閹割男子生殖器,毀壞女子的生殖機(jī)能)、大辟(殺頭)五種。五用:指用于五種罪行?!?/span>。吾言厎可行乎?”

如果讓不適當(dāng)?shù)娜司佑诠傥唬徒凶鰯_亂上天所命的大事。上天懲罰有罪的人,用五種刑罰處治犯有五種罪行的罪人。我講的大抵可以行得通吧?”

禹曰:“女言致可績行?!备尢赵唬骸坝辔从兄?,思贊道哉【贊:助。道:指治天下之道?!?/span>?!?/span>

禹說:“如果按你的話行事,一定會(huì)做出成績的?!备尢照f:“我才智淺薄,只是希望有助于推行治天下之道。”

【段意】:皋陶提出了理好朝政在于知人、安民的重要計(jì)謀,并主張行事時(shí)應(yīng)有多方面能慎身的優(yōu)秀品質(zhì)。禹表示稱贊,認(rèn)為如能照著實(shí)行,就可取得好的成效。
帝舜謂禹曰:“女亦昌言【昌言:美言,善言。?!庇戆菰唬骸办?,予何言!予思日孳孳【孳孳:同“孜孜”,勤勉不懈的樣子?!?/span>?!?/span>
皋陶難禹曰【難:詰問,追問?!?/span>:“何謂孳孳?”
舜帝對(duì)禹說:“你也說說你的好意見吧?!庇碇t恭地行了拜禮,說:“哦,我說什么呢?我只想每天勤懇努力地辦事?!备尢兆穯柕溃骸霸鯓硬沤星趹┡??”
禹曰:“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皆服于水【服:通“遍”,威脅?!?/span>。予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檋,行山刊木。
禹說:“洪水滔天,浩浩蕩蕩,包圍了高山,漫上了丘陵,下民都遭受著洪水的威脅。我在陸地上行走乘車,在水中行走乘船,在泥沼中行走乘木橇,在山路上行走就穿上帶鐵齒的鞋,翻山越嶺,樹立木樁,在山上作了標(biāo)志。
與益予眾庶稻鮮食【鮮食:新鮮的肉食?!都狻芬装矅唬骸傍B獸新殺曰鮮?!薄?/span>。以決九川致四海【致四海:導(dǎo)入大海。】,浚畎澮致之川【畎澮(kuài,塊):田間溝渠。】。與稷予眾庶難得之食。
我和益一塊,給黎民百姓稻糧和新鮮的肉食。疏導(dǎo)九條河道引入大海,又疏浚田間溝渠引入河道。和稷一起賑濟(jì)吃糧困難的民眾。
食少,調(diào)有余補(bǔ)不足,徙居。眾民乃定,萬國為治?!备尢赵唬骸叭?,此而美也【而:你的。美:指巨大業(yè)績。】。”
糧食匱乏時(shí),從糧食較多的地區(qū)調(diào)濟(jì)給糧食欠缺的地區(qū),或者叫百姓遷到有糧食的地區(qū)居住。民眾安定下來了,各諸侯國也都治理好了?!备尢照f:“是啊,這些是你的巨大業(yè)績?!?/span>
禹曰:“於,帝!慎乃在位【乃:你,你的。在位:指在位之臣。(參用《尚書易解》說),安爾止【安:穩(wěn)。止:舉止,行為。這里指處理政務(wù)?!?/span>。輔德【輔德:意思是輔佐的大臣有德行?!?/span>,天下大應(yīng)。
禹說:“啊,帝!謹(jǐn)慎對(duì)待您的在位之臣,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處理您的政務(wù)。輔佐的大臣有德行,天下人都會(huì)響應(yīng)擁護(hù)您。
清意以昭待上帝命【“清意”句:大意是以清靜之心來對(duì)待上帝之命。】,天其重命用休【其:將。重:重復(fù)。用:以。休:美,善?!?/span>?!?/span>
您用清靜之心奉行上帝的命令,上天會(huì)經(jīng)常把美好的符瑞降臨給您?!?/span>
帝曰:“吁,臣哉,臣哉!臣作朕股肱耳目【股肱(gōng,工)耳目:比喻得力之臣。股,大腿。肱,胳臂由肘至肩的部分?!?/span>。予欲左右有民【左右:幫助。有民:民眾。有,有人認(rèn)為是上古漢語名詞詞頭,無實(shí)際意義?!?/span>,女輔之。
舜帝說:“啊,大臣呀,大臣呀!大臣是我的臂膀和耳目。我想幫助天下民眾,你們要輔助我。
余欲觀古人之象【象:指衣服上的圖象。】,日月星辰,作文繡服色【“日月”二句,意思是按照日月星辰的天象制做錦繡服裝?!稌?huì)注考證》:“南化本'象’下有'以’字?!薄?/span>,女明之【明之:指明確服裝等等?!?/span>
我想要效法古人衣服上的圖象,按照日月星辰的天象制作錦繡服裝,你們要明確各種服裝的等級(jí)。
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六律五聲八音:泛指音樂。六律,我國古代的定音方法,用十二根長短不同的律管定出十二個(gè)標(biāo)準(zhǔn)音,叫十二律。十二律從低到高依次為: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xiǎn,顯)、仲呂、蕤(ruí,瑞陽平)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yè,夜)、應(yīng)鐘。狹義上的律,僅指上列十二律中單數(shù)的六個(gè)律,即“六律”,為陽律。與之相對(duì)的雙數(shù)的六個(gè)律叫“呂”,即“六呂”,亦稱“六同”為陰律。六律,在這里泛指古代音樂中的定音方法。五聲,也叫五音,我國古代五聲音階中的五個(gè)音級(jí),即宮、商、角、徵(zhǐ,止)羽。八音,我國古代樂器的統(tǒng)稱。指金、石、土、缶(fǒu,否)、革、絲、木、匏、竹等八類?!?/span>,來始滑【來始滑:此句歷來不可解?!渡袝じ尢罩儭纷鳌霸冢ú欤┲魏觯ǖ÷??!币馑际峭ㄟ^音樂來考察各方政教之治亂。譯文姑據(jù)此?!?/span>,以出入五言【“以出入”句:意思是根據(jù)音樂來采納或否定各方的意見。出入等于說:“進(jìn)退”。五言,指五方之言,即五方的意見。(參用《尚書易解》說)】,女聽。
我想通過各地音樂的雅正與淫邪等來考察那里考察那里政教的情況,以便取舍各方的意見,你們要仔細(xì)地辨聽。
予即辟【辟:邪僻,有過失?!?/span>,女匡拂予【匡拂(bì,必):糾正。拂,通“弼”,與“匡”同義。】。女無面諛,退而謗予【謗:指責(zé)別人的過失?!?/span>。
我的言行如有不正當(dāng)?shù)牡胤剑銈円m正我。你們不要當(dāng)面奉承,回去之后卻又指責(zé)我。
敬四輔臣【四輔臣:又叫“四鄰”,天子周圍的輔佐大臣?!都狻芬渡袝髠鳌吩唬骸肮耪咛熳颖赜兴泥彛呵霸灰桑笤回?,左曰輔,右曰弼?!薄?/span>。諸眾讒嬖臣【嬖(bì,避)臣:寵臣?!?/span>,君德誠施皆清矣【誠:確實(shí),真的?!?/span>?!?/span>
我敬重前后左右輔佐大臣。至于那些搬弄是非的佞臣,只要君主的德政真正施行,他們就會(huì)被清除了?!?/span>
禹曰:“然。帝即不時(shí)【時(shí):是,如此?!?/span>,布同善惡則毋功【布同善惡:意思把好人壞人全都混同起來。布,《尚書·皋陶謨》作“敷”,是“遍”的意思。毋:同“無”。】。”
禹說:“對(duì)。您如果不這樣,好人壞人混而不分,那就不會(huì)成就大事。”
帝曰:“毋若丹朱傲,維慢游是好【維漫游是好:等于說“維好慢游”,只喜歡怠惰放蕩。維,通“唯,只。是,助詞,無義。,毋水行舟,朋淫于家【朋淫:聚眾干淫yín亂之事?!?/span>,用絕其世【用:以致,因而。絕其世:意思是丹朱不能繼承堯的帝位。世,父子相繼?!?/span>。予不能順是。”
舜帝說:“你們不要學(xué)丹朱那樣桀傲驕橫,只喜歡怠惰放蕩,在無水的陸地上行船,聚眾在家里干淫yín亂之事,以致不能繼承帝位。對(duì)這種人我決不聽之任之?!?/span>
禹曰:“予娶涂山【涂山:古部族名。涂山,其地說法不一。一說在漸江紹興西北。《越絕書·記地傳》:“涂山者,禹所娶妻之山也。去縣五十里?!币徽f在四川重慶市,俗名真武山。《華陽國志·巴志》:'禹娶于涂山,今江州涂山是也?!薄?/span>,辛壬癸甲【辛壬癸甲:古代用天干記日,自辛日至甲日,共四天。這是說只經(jīng)四天婚期就又去治水了?!?/span>,生啟予不子【子:撫養(yǎng),哺育。】,以故能成水土功。
禹說:“我娶涂山氏的女兒時(shí),新婚四天就離家赴職,生下啟我也未曾撫育過,因引才能使平治水土的工作取得成功。
輔成五服,至于五千里,州十二師【州十二師:每州用三萬勞力。師,二千五百人。(依《尚書易解》說)】,外薄四海【?。浩冉!?/span>,咸建五長【五長:統(tǒng)率五個(gè)諸侯國的首領(lǐng)?!都狻芬装矅唬骸爸T侯五國,立賢者一人為方伯,謂之五長,以相統(tǒng)治。”】,各道有功【道:領(lǐng)導(dǎo)?!?/span>
我?guī)椭弁踉O(shè)置了五服,范圍達(dá)到五千里,每州用了三萬勞力,一直開辟到四方荒遠(yuǎn)的邊境,在每五個(gè)諸侯國中設(shè)立一個(gè)首領(lǐng),
苗頑不即功【苗:即三苗。不即功:意思是沒有功績。即,就,成就?!?/span>,帝其念哉【其:表示祈使。念:記著?!?/span>?!?/span>
他們各盡職守,都有功績,只有三苗兇頑,沒有功績,希望帝王您記著這件事?!?/span>
帝曰:“道吾德【道吾德:意思是用我的德教來開導(dǎo)?!?/span>,乃女功序之也【乃:則,那么,就。】。”
舜帝說:“用我的德教來開導(dǎo),那么憑你的工作就會(huì)使他們歸順的!”
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則禹【則:效法,學(xué)習(xí)。。不如言【如:順從,依照?!?/span>,刑從之【刑從之:意思是施以刑罰。從,跟隨?!?/span>。舜德大明。
皋陶此時(shí)敬重禹的功德,命令天下都學(xué)習(xí)禹的榜樣。對(duì)于不聽從命令的,就施以刑法。因此,舜的德教得到了大發(fā)揚(yáng)。
于是夔行樂【行樂:制作樂章。,祖考至【祖考:祖先,指祖先之靈?!?/span>,群后相讓【群后:各地諸侯。后,君主,帝王?!?/span>,鳥獸翔舞,《簫韶》九成【《簫韶》:相傳為舜之樂名?!都狻芬装矅唬骸皞錁肪抛喽馒P凰也?!本懦桑鹤嗑疟?。樂曲終止一次叫一成?!?/span>,鳳凰來儀【來儀:被招來。“來”、“儀”同義?!?/span>,百獸率舞【率:全都?!?/span>,百官信諧。
這時(shí),夔擔(dān)任樂師,譜定樂曲,祖先亡靈降臨欣賞,各諸侯國君相互禮讓,鳥獸在宮殿周圍飛翔、起舞,《簫韶》奏完九通,鳳凰被召來了。群獸都舞起來,百官忠誠合諧。
帝用此作歌曰【用此:因此,于是?!?/span>:“陟天之命【陟:登,這里有遵循的意思。】,維時(shí)維幾【維時(shí)維幾(jī,機(jī)):《集解》引孔安國曰:“惟在順時(shí),惟在慎微?!睅祝?xì)微的跡象。又《尚書易解》釋此句為“惟如是則近之矣”,時(shí),是,指下文股肱三句;幾,近,猶今言差不多?!?/span>?!蹦烁柙唬骸肮呻畔苍?,元首起哉【元首:指天子?!?/span>,百工熙哉【百工:百官,指百官之事。熙:興盛,光大?!?/span>!”
舜帝于是歌唱道:“奉行天命,施行德政,順應(yīng)天時(shí),謹(jǐn)微慎行?!庇殖溃骸肮呻糯蟪枷脖M忠啊,天子治國要有功啊,百官事業(yè)也興盛??!”
皋陶拜手稽首揚(yáng)言曰【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禮的一種。既跪,兩手拱合,俯頭至手與心平,而不至地,故稱拜手,也叫“空首”。揚(yáng)言:高聲說?!?/span>:“念哉,率為興事【率:率領(lǐng),帶頭兒?!?/span>,慎乃憲【憲:法度?!?/span>,敬哉!”
皋陶跪拜,先低頭至手,又叩頭至地,然后高聲說道:“您可記住啊,要帶頭努力盡職,謹(jǐn)慎對(duì)待您的法度,認(rèn)真辦好各種事務(wù)!”
乃更為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舜)又歌曰:“元首叢脞哉【叢脞(cuò,錯(cuò)):細(xì)碎?!?/span>,股肱惰哉,萬事墮哉!”
于是也接著唱道:“天子英明有方啊,股肱大臣都賢良啊,天下萬事都興旺啊!”又唱道:“天子胸中無大略啊,股肱大臣就懈怠啊,天下萬事都敗壞?。 ?/span>
帝拜曰:“然,往欽哉【往:往后,以后。欽:恭敬,這里指敬其職事?!?/span>!”于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數(shù)聲樂【宗:尊奉,尊崇?!?/span>,為山川神主【神主:指帝王,意思說他能替天地神靈施行號(hào)令?!?/span>
舜帝拜答說:“對(duì)!以后我們都要努力辦好各自的事務(wù)!”這時(shí)候天下都推崇禹精于尺度和音樂,尊奉他為山川的神主,意思就是能代山川之神施行號(hào)令的帝王。
【段意】:夏禹在治洪水中表現(xiàn)了他的美德。他又輔佐舜制訂了衣服器物、音律和政事治理方面的等級(jí)制度及文化、政治措施,做出了成績。夏禹的事跡非常感人,受到了舜和大臣們的稱贊。
帝舜薦禹于天,為嗣【嗣:帝位繼承人。。十七年而帝舜崩。
舜帝把禹推薦給上天,讓他作為帝位的繼承人。十七年之后,舜帝逝世。
三年喪畢,禹辭辟舜之子商均于陽城【辟:同“避”?!?/span>。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
服喪三年完畢,禹為了把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躲避到陽城。但天下諸侯都不去朝拜商均而來朝拜禹。
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南面:登臨帝位之意。古代以坐北朝南為尊位,帝王見群臣,面向南而坐,因用以指居帝王之位。朝天下:意思是接受天下人的朝拜。】,國號(hào)曰夏后,姓姒氏【姓姒氏:姓:在遠(yuǎn)古時(shí)代本為氏族(部落)的標(biāo)記,它標(biāo)明一個(gè)人所出生的氏族,與后世的姓不同。氏是姓的分支。戰(zhàn)國以后,人們以氏為姓,姓、氏逐漸合一,漢代則通謂之姓。這里的“姓姒氏”就是以姒為姓?!?/span>
禹這才繼承了天子之位,南面接受天下諸侯的朝拜,國號(hào)為夏后,姓姒氏。
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許【或:有的。。而后舉益,任之政。
禹帝立為天子后,舉用皋陶為帝位繼承人,把他推薦給上天,并把國政授給他,但是皋陶沒有繼任就死了。禹把皋陶的后代封在英、六兩地,有的封在許地。后來又舉用了益,把國政授給他。
十年,帝禹東巡狩,至于會(huì)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喪畢,益讓帝禹之子啟,而辟居箕山之陽。
過了十年,禹帝到東方視察,到達(dá)會(huì)稽,在那里逝世。把天下傳給益。服喪三年完畢,益又把帝位讓禹的兒子啟,自己到箕山之南去躲避。
禹子啟賢,天下屬意焉【屬(zhǔ,囑)意焉:傾注心意于他,就是心歸向于他的意思。。及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日淺:時(shí)間不長?!?/span>,天下未洽【洽:融洽,和諧。這里有順服的意思。】。
禹的兒子啟賢德,天下人心都?xì)w向于他。等到禹逝世,雖然把天子位傳給益,但由于益輔佐禹時(shí)間不長,天下并不順服他。
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啟遂即天子之位,是為夏后帝啟。
所以,諸侯還是都離開益而去朝拜啟,說:“這是我們的君主禹帝的兒子啊”。于是啟就繼承了天子之位,這就是夏后帝啟。
夏后帝啟,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
夏后帝啟,是禹的兒子,他的母親是涂山氏的女兒。
有扈氏不服【有扈氏:古部族名,在今陜西省戶縣。,啟伐之,大戰(zhàn)于甘。將戰(zhàn),作《甘誓》【《甘誓》:《尚書》篇名。記載的是啟與有扈氏在甘地作戰(zhàn)前的誓辭?!?/span>,乃召六卿申之【六卿:天子有六軍,其首領(lǐng)都是卿,所以叫六卿。申:告誡?!?/span>。
啟登臨帝位后,有扈氏不來歸從,啟前往征伐,在甘地大戰(zhàn)一場。戰(zhàn)斗開始之前,啟作了一篇誓辭叫做《甘誓》,召集來六軍將領(lǐng)進(jìn)行訓(xùn)誡。
啟曰:“嗟!六事之人【六事之人:指六卿。】,予誓告女:有扈氏威侮五行【威侮:輕蔑。威,王引之以為“烕”之誤,“烕”通“蔑”。(據(jù)《尚書易解》引)五行:大約是指“五?!保慈?、義、禮、智、集?!?/span>,怠棄三正【怠棄;不重視。棄,忽忘。三正:《集解》引鄭玄曰:“三正,天、地、人之正道。”】,天用剿絕其命【剿絕:消滅,滅絕。命:天命,命運(yùn)?!?/span>。
啟說:”喂!六軍將領(lǐng)們,我向你們宣布誓言:有扈氏蔑視仁、義、禮、智、信五常的規(guī)范,背離天、地、人的正道,因此上天要斷絕他的大命。
今予維共行天之罰。左不攻于左【左:指車左,為戰(zhàn)車上的射手?!?/span>,右不攻于右【右:指車右,掌管刺殺。】,女不共命【共命:即接受命令,遵從命令?!?/span>。御非其馬之政【御:馭者,馭手。非其馬之政:等于說“非正其馬”,意思是不能使車馬整齊。政,同“正”。《尚書·甘誓》作“正”?!?/span>,女不共命。
如今我恭敬地執(zhí)行上天對(duì)他的懲罰。戰(zhàn)車左邊的射手不從左邊射擊敵人,車右的劍手不從右邊擊殺敵人,就是不服從命令。馭手不能使車馬陣列整齊,也是不服從命令。
用命,賞于祖【祖:這里指宗廟里的神主?!都狻芬装矅唬骸疤熳佑H征,必載遷廟之祖主行。有功即賞祖之前,示不專也?!薄?/span>;不用命,僇于社【僇(lù,戮):通“戮”,殺。社:這里指社主。《集解》引孔安國曰:“又載社主,謂之社事。奔北,別僇之社主前?!薄?/span>,予則帑僇女【帑(nú,奴):通:“奴”,收為奴婢?!?/span>?!彼鞙缬徐枋?。天下咸朝。
聽從命令的,我將在祖先神靈面前獎(jiǎng)賞他;誰不聽從命令,就在社神面前殺掉他,而且要把他們的家屬收為奴婢?!庇谑窍麥缌擞徐枋希煜露紒沓?。
夏后帝啟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國【失國:《集解》引孔安國曰:“盤于游回,不恤民事,為羿所逐,不得反國。”,昆弟五人【昆弟:兄弟?!?/span>,須于洛汭【須:等待?!?/span>,作《五子之歌》【《五子之歌》:《集解》引孔安國曰:“太康五弟與其母待太康于洛水之北,怨其不反,故作歌。”今存?zhèn)喂盼摹渡袝分杏小段遄又琛??!?/span>。
夏后帝啟逝世后,他的兒子帝太康繼位。帝太康整天游玩打獵,不顧民事,結(jié)果被羿放逐,丟了國家,他的五個(gè)弟在洛水北岸等待他沒有等到,作了《五子之歌》。
太康崩,弟中康立,是為帝中康。帝中康時(shí),羲、和湎淫【羲、和:羲氏、和氏,掌天地四時(shí)之官。參見《五帝本紀(jì)》。湎:沉湎于酒。淫:過分。,廢時(shí)亂日【廢時(shí)亂日:弄錯(cuò)了歲之四時(shí)、日之甲乙。】。胤往征之,作《胤征》【《胤征》:《尚書》篇名。偽古文《尚書》有此篇?!?/span>。
太康逝世后,他的弟弟中康繼位,這就是中康帝,中康帝在位的時(shí)候,掌管天地四時(shí)的大臣羲氏、和氏沉湎于酒,把每年的四季、日子的甲乙都搞亂了。胤奉命去征討他,作了《胤征》。
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少康立:據(jù)《索隱》、《正義》考證,帝相至少康中間經(jīng)后羿代夏政,寒浞(zhuó,濁)殺后羿代夏,此紀(jì)未記,是司馬遷的疏略。。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索隱》:“音佇,《系(世)本》有“季佇”,《左傳》、《國語》有《“杼”?!?/span>。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索隱》:“音回《系(世)本》作'帝芬’”?!?/span>。
中康逝世以后,他的兒子帝相繼位。帝相逝世,兒子帝少康繼位。帝少康逝世,兒子帝予繼位。帝予逝世,兒子帝槐繼位。
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索隱》云:“《系(世)本》作帝降?!薄?/span>。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為帝孔甲。
帝槐逝世,兒子帝芒繼位。帝芒逝世,兒子帝泄繼位。帝泄逝世,兒子帝不降繼位。帝不降逝世,弟弟帝扃(jiōng,平聲炯)繼位。帝扃逝世,兒子帝廑(jǐn,謹(jǐn))繼位。帝謹(jǐn)逝世,立帝不降的兒子孔甲為帝,這就是帝孔甲。
帝孔甲立,好方鬼神【好方鬼神:迷信鬼神?!稌?huì)注考證》曰:“方”字疑衍。】,事淫亂。夏后氏德衰,諸侯畔之【畔:通“叛”?!?/span>。
帝孔甲繼位后,迷信鬼神,干淫yín亂的事。夏后氏的威德日漸衰微,諸侯相繼背叛了他。
天降龍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食(sì,寺):喂養(yǎng)?!?/span>,未得豢龍氏。
上天降下兩條神龍,一雌一雄,孔甲喂養(yǎng)不了它們,也沒有找到能夠飼養(yǎng)的人。
陶唐既衰,其后有劉累,學(xué)擾龍于豢龍氏【擾龍:馴龍。擾,柔順,這里是使柔順的意思?!?/span>,以事孔甲。
陶唐氏已經(jīng)衰敗,有個(gè)后代叫劉累,從會(huì)養(yǎng)龍的人那里學(xué)會(huì)了馴龍,就去侍奉孔甲。
孔甲賜之姓曰御龍氏,受豕韋之后。龍一雌死,以食夏后【食(sì,寺):給吃?!?/span>。夏后使求,懼而遷去【遷去:指遷往魯縣。按:劉累馴龍事采自《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譯文參照《左傳》所記譯出?!?/span>
孔甲賜給他姓御龍氏,讓他來接受豕韋氏后代的封地。后來那條雌龍死了,劉累偷偷做成肉醬拿來獻(xiàn)給孔甲吃。夏后孔甲吃了以后,又派人去找劉累要肉醬,劉累害怕了,就遷到魯縣去。
孔甲崩,子帝皋立。帝皋崩,子帝發(fā)立。帝發(fā)崩,子帝履癸立,是為桀【“帝發(fā)崩”三句:《索隱》:“桀,名也。按《系(世)本》帝皋生發(fā)及桀?!庇帧都狻罚骸啊吨u法》:'賊人多殺曰桀。’”。
孔甲逝世后,兒子帝皋繼位。帝皋逝世后,兒子帝發(fā)繼位。帝發(fā)逝世,兒子帝履癸繼位,這就是桀。
帝桀之時(shí),自孔甲以來而諸侯多畔夏,桀不務(wù)德而武傷百姓,百姓弗堪。
帝桀在位時(shí),因?yàn)樽詮目准自谖灰詠?,諸侯就有很多相繼叛離了夏,而桀又不修德行而用武力傷害百官之族,百官不堪忍受。
乃召湯而囚之夏臺(tái)【夏臺(tái):夏時(shí)監(jiān)獄名,據(jù)說當(dāng)時(shí)稱為“均臺(tái)”。】,已而釋之。湯修德,諸侯皆歸湯,湯遂率兵伐夏桀。桀走鳴條,遂放而死【放:放逐,流放?!?/span>。
桀召來湯,把他囚禁在夏臺(tái),后來又放了他。湯修行德業(yè),諸侯都來歸附,湯就率兵去征討夏桀,夏桀逃到鳴條,最后被后放逐而死。
桀謂人曰:“吾悔不遂殺湯于夏臺(tái),使至此?!睖僳`天子位【踐:踏,登臨。】,代夏朝天下【代夏朝天下:取代夏朝接受天下諸侯朝拜?!?/span>。湯封夏之后,至周封于杞也。
桀對(duì)人說:“我后悔當(dāng)初沒有索性把湯殺死在夏臺(tái),以致使我落到這個(gè)下場?!边@樣,湯就登上了天子之位,取代了夏朝,領(lǐng)有天下。湯封了夏的后代,到周朝時(shí),把他們封在杞地。
太史公曰:禹為姒姓,其后分封,用國為姓,
太史公說:禹是姒姓,他的后代被分封在各地,用國號(hào)為姓,
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fèi)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
所以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fèi)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戈氏。
孔子正夏時(shí),學(xué)者多傳《夏小正》云【《夏小正》:《大戴禮記》篇名。。自虞、夏時(shí),貢賦備矣。
據(jù)說孔子曾校正夏朝的歷法,學(xué)者們有許多傳習(xí)《夏小正》的。從虞舜、夏禹時(shí)代開始,進(jìn)貢納賦的規(guī)定已完備。
或言禹會(huì)諸侯江南,計(jì)功而崩【計(jì)功:考核功績。計(jì),考察,考核?!?/span>,固葬焉,命曰會(huì)稽【會(huì)稽的“稽”字也有考察、考核的意思。】。會(huì)稽者,會(huì)計(jì)也。
有人說禹在長江南會(huì)聚諸侯,因?yàn)槭窃诳己酥T侯功績時(shí)死的,就葬在那里了,所以,把埋葬禹的苗山改名為會(huì)稽山。會(huì)稽就是會(huì)計(jì)(會(huì)合考核)的意思。
【段意】:禹因有功德而繼舜為天子,是歷史上夏代的開始。禹子啟賢,又繼禹位,后都傳位給夏后氏。夏征伐了有扈氏和淫湎的羲、和。最后傳位給桀,桀因不致力于德政而滅亡。
夏本紀(jì)第二【2】

皋陶作士以理民【理:治,管理。。帝舜朝,禹、伯夷、皋陶相與語帝前【相與:一塊兒,共同?!?/span>。

皋陶擔(dān)任執(zhí)法的士這一官職,治理民眾。舜帝上朝,禹、伯夷、皋陶一塊兒在舜帝面前談話。

皋陶述其謀曰:“信其道德【信其道德:《尚書·皋陶謨》作“允迪其德”(允,信;迪,道),《會(huì)注考證》以為此句當(dāng)作“信道其德”,意思是確確實(shí)實(shí)地遵循道德辦事。】,謀明輔和【輔:輔佐,指輔佐之臣。和:和諧?!?/span>?!庇碓唬骸叭唬绾??”

皋陶申述他的意見說:“遵循道德確定不移,就能做到謀略高明,臣下團(tuán)結(jié)?!庇碚f:“很對(duì),但應(yīng)該怎樣做呢?”

皋陶曰:“於【於(wū,烏):嘆詞?!?/span>!慎其身修【慎其身修:謹(jǐn)慎對(duì)待自身修養(yǎng)?!?/span>,思長【思長:思慮長遠(yuǎn),做長遠(yuǎn)打算?!?/span>,敦序九族【敦序九族:使九族親厚而有順序。敦,厚。九族,指上自高祖下至玄孫的同族九代人?!?/span>,眾明高翼【眾明:指眾多賢明的人。翼:輔佐,幫助?!?/span>,近可遠(yuǎn)在已【“近可”句:意思是由近可以及遠(yuǎn),要從自己做起?!?/span>。

皋陶說:“哦,要謹(jǐn)慎對(duì)待自身修養(yǎng),要有長遠(yuǎn)打算,使上至高祖下至玄孫的同族人親厚穩(wěn)定,這樣,眾多有見識(shí)的人就都會(huì)努力輔佐你,由近處可以推及到遠(yuǎn)處,一定要從自身做起?!?/span>

禹拜美言【美言:善言?!?/span>,曰:“然?!备尢赵唬骸办?!在知人,在安民?!?/span>

禹拜謝皋陶的善言,說:“對(duì)?!备尢照f:“哦,還有成就德業(yè)就在于能夠了解人,能夠安撫民眾?!?/span>

禹曰:“吁【吁:嘆詞?!?/span>!皆若是【若是:如此。】,惟帝其難之【惟:通“雖”,即使。帝:指堯。其:恐怕。難之:以之為難,覺得它困難?!?/span>。知人則智,能官人【官人:給人官職,即任用人?!?/span>;能安民則惠,黎民懷之【懷:從心里歸向?!?/span>。

禹說:“呵!都象這樣,即使是堯帝恐怕也會(huì)感到困難的。能了解人就是明智,就能恰當(dāng)?shù)亟o人安排官職;能安撫民眾就是仁惠,黎民百姓都會(huì)愛戴你。

能知能惠,何憂乎驩兜,何遷乎有苗,何畏乎巧言善色佞人【善色:偽善的顏色。佞(nìng,去聲寧)人:指巧言諂媚之人?!?/span>?”

如果既能了解人,又能仁惠,還憂慮什么驩(hu?。睿瑲g)兜,何必流放有苗,何必害怕花言巧語偽善諂媚的小人呢?”

皋陶曰:“然,於!亦行有九德【亦:通“跡”,檢驗(yàn)。下句“亦”字同(依《尚書易解》說)?!?/span>,亦言其有德?!?/span>

皋陶說:“對(duì),是這樣。檢查一個(gè)人的行為要根據(jù)九種品德,檢查一個(gè)人的言論,也要看他是否有好的品德?!?/span>

乃言曰:“始事事【事事:做事情。前一個(gè)“事”是從事、做的意思?!?/span>,寬而栗【栗:威嚴(yán)。】,柔而立【立:堅(jiān)定,有主見。】,愿而共【愿:老實(shí)。共:同“恭”。】,

他接著說道:“開始先從辦事來檢驗(yàn),寬厚而又威嚴(yán),溫和而又堅(jiān)定,誠實(shí)而又恭敬,

治而敬【治而敬:辦事有才能而又小心謹(jǐn)慎?!?/span>,擾而毅【擾:柔順,馴服?!都狻芬鞆V曰:“擾,一作'柔’。”】,直而溫【溫:和氣,柔和?!?/span>,簡而謙【簡:簡約,平易。廉:有棱角。】,剛而實(shí)【剛:剛勁,果斷。實(shí):實(shí)在,指講實(shí)效?!?/span>,強(qiáng)而義【強(qiáng):有力。義:合宜,指講道理?!?/span>,章其有常吉哉【“章其”句:意思是要重用那些具有九德的善士。章,表彰,表揚(yáng),這里有重用的意思。常吉,《尚書易解》:“常,祥也。常吉,祥善也,指九德。言當(dāng)顯用此有祥善之士哉!”】。

有才能而又小心謹(jǐn)慎,善良而又剛毅,正直而又和氣,平易而又有棱角,果斷而又講求實(shí)效,強(qiáng)有力而又講道理,要重用那些具有九德的善士呀!

日宣三德【宣:宣揚(yáng),表現(xiàn)。】,蚤夜翊明有家【蚤:通“早”。翊:恭敬。明:勉,努力。有家:指可以做卿大夫保有其采邑。家,古代卿大夫及其家族的封地。】。日嚴(yán)振敬六德【振敬:恭敬。振,通“祗”?!渡袝じ尢罩儭纷鳌办蟆薄!?/span>,亮采有國【亮采:意思是認(rèn)真辦事。亮,誠實(shí),認(rèn)真。采,事。有國:指可以做諸侯保有其封國。國,指諸侯的封地?!?/span>。

能每日宣明三種品德,早晚謹(jǐn)行努力,卿大夫就能保有他的采邑。每日嚴(yán)肅地恭敬實(shí)行六種品德,認(rèn)真輔佐王事,諸候就可以保有他的封國。

翕受普施【翕受:意思是全部具備。翕,合,綜合。普施:普遍地施行?!?/span>,九德咸事,俊乂在官【俊乂(yì,義):指有德行有才能的人。《經(jīng)典釋文》引馬融云:“(才德過)千人為俊,百人為乂?!痹诠伲壕庸?,有職位?!?/span>,百吏肅謹(jǐn)。毋教邪淫奇謀。

能全部具備這九種品德并普遍施行,就可以使有才德的人都居官任職,使所有的官吏都嚴(yán)肅認(rèn)真辦理自己的政務(wù)。不要叫人們胡作非為,胡思亂想。

非其人居其官,是謂亂天事【天事:指上天所命之事,即管理天下的大事?!?/span>。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五刑:五種輕重不同的刑法。秦以前指墨(刺字)、劓(yì,抑。割鼻)、剕(fèi,痱。斷足)、宮(閹割男子生殖器,毀壞女子的生殖機(jī)能)、大辟(殺頭)五種。五用:指用于五種罪行?!?/span>。吾言厎可行乎?”

如果讓不適當(dāng)?shù)娜司佑诠傥唬徒凶鰯_亂上天所命的大事。上天懲罰有罪的人,用五種刑罰處治犯有五種罪行的罪人。我講的大抵可以行得通吧?”

禹曰:“女言致可績行。”皋陶曰:“余未有知,思贊道哉【贊:助。道:指治天下之道?!?/span>?!?/span>

禹說:“如果按你的話行事,一定會(huì)做出成績的?!备尢照f:“我才智淺薄,只是希望有助于推行治天下之道?!?/span>

【段意】:皋陶提出了理好朝政在于知人、安民的重要計(jì)謀,并主張行事時(shí)應(yīng)有多方面能慎身的優(yōu)秀品質(zhì)。禹表示稱贊,認(rèn)為如能照著實(shí)行,就可取得好的成效。
帝舜謂禹曰:“女亦昌言【昌言:美言,善言。?!庇戆菰唬骸办?,予何言!予思日孳孳【孳孳:同“孜孜”,勤勉不懈的樣子?!?/span>?!?/span>
皋陶難禹曰【難:詰問,追問?!?/span>:“何謂孳孳?”
舜帝對(duì)禹說:“你也說說你的好意見吧?!庇碇t恭地行了拜禮,說:“哦,我說什么呢?我只想每天勤懇努力地辦事?!备尢兆穯柕溃骸霸鯓硬沤星趹┡Γ俊?/span>
禹曰:“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皆服于水【服:通“遍”,威脅?!?/span>。予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檋,行山刊木。
禹說:“洪水滔天,浩浩蕩蕩,包圍了高山,漫上了丘陵,下民都遭受著洪水的威脅。我在陸地上行走乘車,在水中行走乘船,在泥沼中行走乘木橇,在山路上行走就穿上帶鐵齒的鞋,翻山越嶺,樹立木樁,在山上作了標(biāo)志。
與益予眾庶稻鮮食【鮮食:新鮮的肉食。《集解》引孔安國曰:“鳥獸新殺曰鮮。”】。以決九川致四海【致四海:導(dǎo)入大海?!?/span>,浚畎澮致之川【畎澮(kuài,塊):田間溝渠?!?/span>。與稷予眾庶難得之食。
我和益一塊,給黎民百姓稻糧和新鮮的肉食。疏導(dǎo)九條河道引入大海,又疏浚田間溝渠引入河道。和稷一起賑濟(jì)吃糧困難的民眾。
食少,調(diào)有余補(bǔ)不足,徙居。眾民乃定,萬國為治?!备尢赵唬骸叭?,此而美也【而:你的。美:指巨大業(yè)績?!?/span>。”
糧食匱乏時(shí),從糧食較多的地區(qū)調(diào)濟(jì)給糧食欠缺的地區(qū),或者叫百姓遷到有糧食的地區(qū)居住。民眾安定下來了,各諸侯國也都治理好了?!备尢照f:“是啊,這些是你的巨大業(yè)績?!?/span>
禹曰:“於,帝!慎乃在位【乃:你,你的。在位:指在位之臣。(參用《尚書易解》說),安爾止【安:穩(wěn)。止:舉止,行為。這里指處理政務(wù)。】。輔德【輔德:意思是輔佐的大臣有德行。】,天下大應(yīng)。
禹說:“啊,帝!謹(jǐn)慎對(duì)待您的在位之臣,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處理您的政務(wù)。輔佐的大臣有德行,天下人都會(huì)響應(yīng)擁護(hù)您。
清意以昭待上帝命【“清意”句:大意是以清靜之心來對(duì)待上帝之命?!?/span>,天其重命用休【其:將。重:重復(fù)。用:以。休:美,善?!?/span>?!?/span>
您用清靜之心奉行上帝的命令,上天會(huì)經(jīng)常把美好的符瑞降臨給您?!?/span>
帝曰:“吁,臣哉,臣哉!臣作朕股肱耳目【股肱(gōng,工)耳目:比喻得力之臣。股,大腿。肱,胳臂由肘至肩的部分。】。予欲左右有民【左右:幫助。有民:民眾。有,有人認(rèn)為是上古漢語名詞詞頭,無實(shí)際意義?!?/span>,女輔之。
舜帝說:“啊,大臣呀,大臣呀!大臣是我的臂膀和耳目。我想幫助天下民眾,你們要輔助我。
余欲觀古人之象【象:指衣服上的圖象?!?/span>,日月星辰,作文繡服色【“日月”二句,意思是按照日月星辰的天象制做錦繡服裝?!稌?huì)注考證》:“南化本'象’下有'以’字?!薄?/span>,女明之【明之:指明確服裝等等。】。
我想要效法古人衣服上的圖象,按照日月星辰的天象制作錦繡服裝,你們要明確各種服裝的等級(jí)。
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六律五聲八音:泛指音樂。六律,我國古代的定音方法,用十二根長短不同的律管定出十二個(gè)標(biāo)準(zhǔn)音,叫十二律。十二律從低到高依次為: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xiǎn,顯)、仲呂、蕤(ruí,瑞陽平)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yè,夜)、應(yīng)鐘。狹義上的律,僅指上列十二律中單數(shù)的六個(gè)律,即“六律”,為陽律。與之相對(duì)的雙數(shù)的六個(gè)律叫“呂”,即“六呂”,亦稱“六同”為陰律。六律,在這里泛指古代音樂中的定音方法。五聲,也叫五音,我國古代五聲音階中的五個(gè)音級(jí),即宮、商、角、徵(zhǐ,止)羽。八音,我國古代樂器的統(tǒng)稱。指金、石、土、缶(fǒu,否)、革、絲、木、匏、竹等八類。】,來始滑【來始滑:此句歷來不可解?!渡袝じ尢罩儭纷鳌霸冢ú欤┲魏觯ǖ÷??!币馑际峭ㄟ^音樂來考察各方政教之治亂。譯文姑據(jù)此?!?/span>,以出入五言【“以出入”句:意思是根據(jù)音樂來采納或否定各方的意見。出入等于說:“進(jìn)退”。五言,指五方之言,即五方的意見。(參用《尚書易解》說)】,女聽。
我想通過各地音樂的雅正與淫邪等來考察那里考察那里政教的情況,以便取舍各方的意見,你們要仔細(xì)地辨聽。
予即辟【辟:邪僻,有過失?!?/span>,女匡拂予【匡拂(bì,必):糾正。拂,通“弼”,與“匡”同義?!?/span>。女無面諛,退而謗予【謗:指責(zé)別人的過失?!?/span>
我的言行如有不正當(dāng)?shù)牡胤?,你們要糾正我。你們不要當(dāng)面奉承,回去之后卻又指責(zé)我。
敬四輔臣【四輔臣:又叫“四鄰”,天子周圍的輔佐大臣?!都狻芬渡袝髠鳌吩唬骸肮耪咛熳颖赜兴泥彛呵霸灰桑笤回?,左曰輔,右曰弼?!薄?/span>。諸眾讒嬖臣【嬖(bì,避)臣:寵臣?!?/span>,君德誠施皆清矣【誠:確實(shí),真的?!?/span>?!?/span>
我敬重前后左右輔佐大臣。至于那些搬弄是非的佞臣,只要君主的德政真正施行,他們就會(huì)被清除了。”
禹曰:“然。帝即不時(shí)【時(shí):是,如此。】,布同善惡則毋功【布同善惡:意思把好人壞人全都混同起來。布,《尚書·皋陶謨》作“敷”,是“遍”的意思。毋:同“無”?!?/span>?!?/span>
禹說:“對(duì)。您如果不這樣,好人壞人混而不分,那就不會(huì)成就大事?!?/span>
帝曰:“毋若丹朱傲,維慢游是好【維漫游是好:等于說“維好慢游”,只喜歡怠惰放蕩。維,通“唯,只。是,助詞,無義。,毋水行舟,朋淫于家【朋淫:聚眾干淫yín亂之事。】,用絕其世【用:以致,因而。絕其世:意思是丹朱不能繼承堯的帝位。世,父子相繼?!?/span>。予不能順是?!?/span>
舜帝說:“你們不要學(xué)丹朱那樣桀傲驕橫,只喜歡怠惰放蕩,在無水的陸地上行船,聚眾在家里干淫yín亂之事,以致不能繼承帝位。對(duì)這種人我決不聽之任之。”
禹曰:“予娶涂山【涂山:古部族名。涂山,其地說法不一。一說在漸江紹興西北?!对浇^書·記地傳》:“涂山者,禹所娶妻之山也。去縣五十里?!币徽f在四川重慶市,俗名真武山?!度A陽國志·巴志》:'禹娶于涂山,今江州涂山是也?!薄?/span>,辛壬癸甲【辛壬癸甲:古代用天干記日,自辛日至甲日,共四天。這是說只經(jīng)四天婚期就又去治水了。】,生啟予不子【子:撫養(yǎng),哺育。】,以故能成水土功。
禹說:“我娶涂山氏的女兒時(shí),新婚四天就離家赴職,生下啟我也未曾撫育過,因引才能使平治水土的工作取得成功。
輔成五服,至于五千里,州十二師【州十二師:每州用三萬勞力。師,二千五百人。(依《尚書易解》說)】,外薄四海【?。浩冉?。】,咸建五長【五長:統(tǒng)率五個(gè)諸侯國的首領(lǐng)?!都狻芬装矅唬骸爸T侯五國,立賢者一人為方伯,謂之五長,以相統(tǒng)治?!薄?/span>,各道有功【道:領(lǐng)導(dǎo)?!?/span>,
我?guī)椭弁踉O(shè)置了五服,范圍達(dá)到五千里,每州用了三萬勞力,一直開辟到四方荒遠(yuǎn)的邊境,在每五個(gè)諸侯國中設(shè)立一個(gè)首領(lǐng),
苗頑不即功【苗:即三苗。不即功:意思是沒有功績。即,就,成就?!?/span>,帝其念哉【其:表示祈使。念:記著?!?/span>?!?/span>
他們各盡職守,都有功績,只有三苗兇頑,沒有功績,希望帝王您記著這件事?!?/span>
帝曰:“道吾德【道吾德:意思是用我的德教來開導(dǎo)?!?/span>,乃女功序之也【乃:則,那么,就。】?!?/span>
舜帝說:“用我的德教來開導(dǎo),那么憑你的工作就會(huì)使他們歸順的!”
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則禹【則:效法,學(xué)習(xí)。。不如言【如:順從,依照?!?/span>,刑從之【刑從之:意思是施以刑罰。從,跟隨?!?/span>。舜德大明。
皋陶此時(shí)敬重禹的功德,命令天下都學(xué)習(xí)禹的榜樣。對(duì)于不聽從命令的,就施以刑法。因此,舜的德教得到了大發(fā)揚(yáng)。
于是夔行樂【行樂:制作樂章。,祖考至【祖考:祖先,指祖先之靈?!?/span>,群后相讓【群后:各地諸侯。后,君主,帝王?!?/span>,鳥獸翔舞,《簫韶》九成【《簫韶》:相傳為舜之樂名?!都狻芬装矅唬骸皞錁肪抛喽馒P凰也?!本懦桑鹤嗑疟椤非K止一次叫一成。】,鳳凰來儀【來儀:被招來?!皝怼薄ⅰ皟x”同義?!?/span>,百獸率舞【率:全都?!?/span>,百官信諧。
這時(shí),夔擔(dān)任樂師,譜定樂曲,祖先亡靈降臨欣賞,各諸侯國君相互禮讓,鳥獸在宮殿周圍飛翔、起舞,《簫韶》奏完九通,鳳凰被召來了。群獸都舞起來,百官忠誠合諧。
帝用此作歌曰【用此:因此,于是?!?/span>:“陟天之命【陟:登,這里有遵循的意思。】,維時(shí)維幾【維時(shí)維幾(jī,機(jī)):《集解》引孔安國曰:“惟在順時(shí),惟在慎微?!睅?,細(xì)微的跡象。又《尚書易解》釋此句為“惟如是則近之矣”,時(shí),是,指下文股肱三句;幾,近,猶今言差不多?!?/span>?!蹦烁柙唬骸肮呻畔苍?,元首起哉【元首:指天子?!?/span>,百工熙哉【百工:百官,指百官之事。熙:興盛,光大?!?/span>!”
舜帝于是歌唱道:“奉行天命,施行德政,順應(yīng)天時(shí),謹(jǐn)微慎行。”又唱道:“股肱大臣喜盡忠啊,天子治國要有功啊,百官事業(yè)也興盛啊!”
皋陶拜手稽首揚(yáng)言曰【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禮的一種。既跪,兩手拱合,俯頭至手與心平,而不至地,故稱拜手,也叫“空首”。揚(yáng)言:高聲說。】:“念哉,率為興事【率:率領(lǐng),帶頭兒?!?/span>,慎乃憲【憲:法度。】,敬哉!”
皋陶跪拜,先低頭至手,又叩頭至地,然后高聲說道:“您可記住啊,要帶頭努力盡職,謹(jǐn)慎對(duì)待您的法度,認(rèn)真辦好各種事務(wù)!”
乃更為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舜)又歌曰:“元首叢脞哉【叢脞(cuò,錯(cuò)):細(xì)碎。】,股肱惰哉,萬事墮哉!”
于是也接著唱道:“天子英明有方啊,股肱大臣都賢良啊,天下萬事都興旺啊!”又唱道:“天子胸中無大略啊,股肱大臣就懈怠啊,天下萬事都敗壞?。 ?/span>
帝拜曰:“然,往欽哉【往:往后,以后。欽:恭敬,這里指敬其職事?!?/span>!”于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數(shù)聲樂【宗:尊奉,尊崇?!?/span>,為山川神主【神主:指帝王,意思說他能替天地神靈施行號(hào)令。】。
舜帝拜答說:“對(duì)!以后我們都要努力辦好各自的事務(wù)!”這時(shí)候天下都推崇禹精于尺度和音樂,尊奉他為山川的神主,意思就是能代山川之神施行號(hào)令的帝王。
【段意】:夏禹在治洪水中表現(xiàn)了他的美德。他又輔佐舜制訂了衣服器物、音律和政事治理方面的等級(jí)制度及文化、政治措施,做出了成績。夏禹的事跡非常感人,受到了舜和大臣們的稱贊。
帝舜薦禹于天,為嗣【嗣:帝位繼承人。。十七年而帝舜崩。
舜帝把禹推薦給上天,讓他作為帝位的繼承人。十七年之后,舜帝逝世。
三年喪畢,禹辭辟舜之子商均于陽城【辟:同“避”。】。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
服喪三年完畢,禹為了把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躲避到陽城。但天下諸侯都不去朝拜商均而來朝拜禹。
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南面:登臨帝位之意。古代以坐北朝南為尊位,帝王見群臣,面向南而坐,因用以指居帝王之位。朝天下:意思是接受天下人的朝拜?!?/span>,國號(hào)曰夏后,姓姒氏【姓姒氏:姓:在遠(yuǎn)古時(shí)代本為氏族(部落)的標(biāo)記,它標(biāo)明一個(gè)人所出生的氏族,與后世的姓不同。氏是姓的分支。戰(zhàn)國以后,人們以氏為姓,姓、氏逐漸合一,漢代則通謂之姓。這里的“姓姒氏”就是以姒為姓?!?/span>。
禹這才繼承了天子之位,南面接受天下諸侯的朝拜,國號(hào)為夏后,姓姒氏。
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許【或:有的。。而后舉益,任之政。
禹帝立為天子后,舉用皋陶為帝位繼承人,把他推薦給上天,并把國政授給他,但是皋陶沒有繼任就死了。禹把皋陶的后代封在英、六兩地,有的封在許地。后來又舉用了益,把國政授給他。
十年,帝禹東巡狩,至于會(huì)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喪畢,益讓帝禹之子啟,而辟居箕山之陽。
過了十年,禹帝到東方視察,到達(dá)會(huì)稽,在那里逝世。把天下傳給益。服喪三年完畢,益又把帝位讓禹的兒子啟,自己到箕山之南去躲避。
禹子啟賢,天下屬意焉【屬(zhǔ,囑)意焉:傾注心意于他,就是心歸向于他的意思。。及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日淺:時(shí)間不長?!?/span>,天下未洽【洽:融洽,和諧。這里有順服的意思?!?/span>。
禹的兒子啟賢德,天下人心都?xì)w向于他。等到禹逝世,雖然把天子位傳給益,但由于益輔佐禹時(shí)間不長,天下并不順服他。
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曰“吾君帝禹之子也?!庇谑菃⑺旒刺熳又唬菫橄暮蟮蹎?。
所以,諸侯還是都離開益而去朝拜啟,說:“這是我們的君主禹帝的兒子啊”。于是啟就繼承了天子之位,這就是夏后帝啟。
夏后帝啟,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
夏后帝啟,是禹的兒子,他的母親是涂山氏的女兒。
有扈氏不服【有扈氏:古部族名,在今陜西省戶縣。,啟伐之,大戰(zhàn)于甘。將戰(zhàn),作《甘誓》【《甘誓》:《尚書》篇名。記載的是啟與有扈氏在甘地作戰(zhàn)前的誓辭?!?/span>,乃召六卿申之【六卿:天子有六軍,其首領(lǐng)都是卿,所以叫六卿。申:告誡?!?/span>
啟登臨帝位后,有扈氏不來歸從,啟前往征伐,在甘地大戰(zhàn)一場。戰(zhàn)斗開始之前,啟作了一篇誓辭叫做《甘誓》,召集來六軍將領(lǐng)進(jìn)行訓(xùn)誡。
啟曰:“嗟!六事之人【六事之人:指六卿?!?/span>,予誓告女:有扈氏威侮五行【威侮:輕蔑。威,王引之以為“烕”之誤,“烕”通“蔑”。(據(jù)《尚書易解》引)五行:大約是指“五?!保慈?、義、禮、智、集。】,怠棄三正【怠棄;不重視。棄,忽忘。三正:《集解》引鄭玄曰:“三正,天、地、人之正道。”】,天用剿絕其命【剿絕:消滅,滅絕。命:天命,命運(yùn)?!?/span>。
啟說:”喂!六軍將領(lǐng)們,我向你們宣布誓言:有扈氏蔑視仁、義、禮、智、信五常的規(guī)范,背離天、地、人的正道,因此上天要斷絕他的大命。
今予維共行天之罰。左不攻于左【左:指車左,為戰(zhàn)車上的射手?!?/span>,右不攻于右【右:指車右,掌管刺殺?!?/span>,女不共命【共命:即接受命令,遵從命令?!?/span>。御非其馬之政【御:馭者,馭手。非其馬之政:等于說“非正其馬”,意思是不能使車馬整齊。政,同“正”?!渡袝じ适摹纷鳌罢薄!?/span>,女不共命。
如今我恭敬地執(zhí)行上天對(duì)他的懲罰。戰(zhàn)車左邊的射手不從左邊射擊敵人,車右的劍手不從右邊擊殺敵人,就是不服從命令。馭手不能使車馬陣列整齊,也是不服從命令。
用命,賞于祖【祖:這里指宗廟里的神主?!都狻芬装矅唬骸疤熳佑H征,必載遷廟之祖主行。有功即賞祖之前,示不專也?!薄?/span>;不用命,僇于社【僇(lù,戮):通“戮”,殺。社:這里指社主。《集解》引孔安國曰:“又載社主,謂之社事。奔北,別僇之社主前。”】,予則帑僇女【帑(nú,奴):通:“奴”,收為奴婢?!?/span>?!彼鞙缬徐枋?。天下咸朝。
聽從命令的,我將在祖先神靈面前獎(jiǎng)賞他;誰不聽從命令,就在社神面前殺掉他,而且要把他們的家屬收為奴婢。”于是消滅了有扈氏,天下都來朝拜。
夏后帝啟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國【失國:《集解》引孔安國曰:“盤于游回,不恤民事,為羿所逐,不得反國?!?/span>,昆弟五人【昆弟:兄弟?!?/span>,須于洛汭【須:等待。】,作《五子之歌》【《五子之歌》:《集解》引孔安國曰:“太康五弟與其母待太康于洛水之北,怨其不反,故作歌。”今存?zhèn)喂盼摹渡袝分杏小段遄又琛??!?/span>。
夏后帝啟逝世后,他的兒子帝太康繼位。帝太康整天游玩打獵,不顧民事,結(jié)果被羿放逐,丟了國家,他的五個(gè)弟在洛水北岸等待他沒有等到,作了《五子之歌》。
太康崩,弟中康立,是為帝中康。帝中康時(shí),羲、和湎淫【羲、和:羲氏、和氏,掌天地四時(shí)之官。參見《五帝本紀(jì)》。湎:沉湎于酒。淫:過分。,廢時(shí)亂日【廢時(shí)亂日:弄錯(cuò)了歲之四時(shí)、日之甲乙?!?/span>。胤往征之,作《胤征》【《胤征》:《尚書》篇名。偽古文《尚書》有此篇?!?/span>
太康逝世后,他的弟弟中康繼位,這就是中康帝,中康帝在位的時(shí)候,掌管天地四時(shí)的大臣羲氏、和氏沉湎于酒,把每年的四季、日子的甲乙都搞亂了。胤奉命去征討他,作了《胤征》。
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少康立:據(jù)《索隱》、《正義》考證,帝相至少康中間經(jīng)后羿代夏政,寒浞(zhuó,濁)殺后羿代夏,此紀(jì)未記,是司馬遷的疏略。。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索隱》:“音佇,《系(世)本》有“季佇”,《左傳》、《國語》有《“杼”?!?/span>。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索隱》:“音回《系(世)本》作'帝芬’”。】
中康逝世以后,他的兒子帝相繼位。帝相逝世,兒子帝少康繼位。帝少康逝世,兒子帝予繼位。帝予逝世,兒子帝槐繼位。
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索隱》云:“《系(世)本》作帝降?!薄?/span>。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為帝孔甲。
帝槐逝世,兒子帝芒繼位。帝芒逝世,兒子帝泄繼位。帝泄逝世,兒子帝不降繼位。帝不降逝世,弟弟帝扃(jiōng,平聲炯)繼位。帝扃逝世,兒子帝廑(jǐn,謹(jǐn))繼位。帝謹(jǐn)逝世,立帝不降的兒子孔甲為帝,這就是帝孔甲。
帝孔甲立,好方鬼神【好方鬼神:迷信鬼神。《會(huì)注考證》曰:“方”字疑衍?!?/span>,事淫亂。夏后氏德衰,諸侯畔之【畔:通“叛”?!?/span>
帝孔甲繼位后,迷信鬼神,干淫yín亂的事。夏后氏的威德日漸衰微,諸侯相繼背叛了他。
天降龍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食(sì,寺):喂養(yǎng)?!?/span>,未得豢龍氏。
上天降下兩條神龍,一雌一雄,孔甲喂養(yǎng)不了它們,也沒有找到能夠飼養(yǎng)的人。
陶唐既衰,其后有劉累,學(xué)擾龍于豢龍氏【擾龍:馴龍。擾,柔順,這里是使柔順的意思?!?/span>,以事孔甲。
陶唐氏已經(jīng)衰敗,有個(gè)后代叫劉累,從會(huì)養(yǎng)龍的人那里學(xué)會(huì)了馴龍,就去侍奉孔甲。
孔甲賜之姓曰御龍氏,受豕韋之后。龍一雌死,以食夏后【食(sì,寺):給吃。】。夏后使求,懼而遷去【遷去:指遷往魯縣。按:劉累馴龍事采自《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譯文參照《左傳》所記譯出。】。
孔甲賜給他姓御龍氏,讓他來接受豕韋氏后代的封地。后來那條雌龍死了,劉累偷偷做成肉醬拿來獻(xiàn)給孔甲吃。夏后孔甲吃了以后,又派人去找劉累要肉醬,劉累害怕了,就遷到魯縣去。
孔甲崩,子帝皋立。帝皋崩,子帝發(fā)立。帝發(fā)崩,子帝履癸立,是為桀【“帝發(fā)崩”三句:《索隱》:“桀,名也。按《系(世)本》帝皋生發(fā)及桀?!庇帧都狻罚骸啊吨u法》:'賊人多殺曰桀?!?/span>
孔甲逝世后,兒子帝皋繼位。帝皋逝世后,兒子帝發(fā)繼位。帝發(fā)逝世,兒子帝履癸繼位,這就是桀。
帝桀之時(shí),自孔甲以來而諸侯多畔夏,桀不務(wù)德而武傷百姓,百姓弗堪。
帝桀在位時(shí),因?yàn)樽詮目准自谖灰詠恚T侯就有很多相繼叛離了夏,而桀又不修德行而用武力傷害百官之族,百官不堪忍受。
乃召湯而囚之夏臺(tái)【夏臺(tái):夏時(shí)監(jiān)獄名,據(jù)說當(dāng)時(shí)稱為“均臺(tái)”?!?/span>,已而釋之。湯修德,諸侯皆歸湯,湯遂率兵伐夏桀。桀走鳴條,遂放而死【放:放逐,流放?!?/span>。
桀召來湯,把他囚禁在夏臺(tái),后來又放了他。湯修行德業(yè),諸侯都來歸附,湯就率兵去征討夏桀,夏桀逃到鳴條,最后被后放逐而死。
桀謂人曰:“吾悔不遂殺湯于夏臺(tái),使至此?!睖僳`天子位【踐:踏,登臨?!?/span>,代夏朝天下【代夏朝天下:取代夏朝接受天下諸侯朝拜?!?/span>。湯封夏之后,至周封于杞也。
桀對(duì)人說:“我后悔當(dāng)初沒有索性把湯殺死在夏臺(tái),以致使我落到這個(gè)下場?!边@樣,湯就登上了天子之位,取代了夏朝,領(lǐng)有天下。湯封了夏的后代,到周朝時(shí),把他們封在杞地。
太史公曰:禹為姒姓,其后分封,用國為姓,
太史公說:禹是姒姓,他的后代被分封在各地,用國號(hào)為姓,
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fèi)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
所以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fèi)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戈氏。
孔子正夏時(shí),學(xué)者多傳《夏小正》云【《夏小正》:《大戴禮記》篇名。。自虞、夏時(shí),貢賦備矣。
據(jù)說孔子曾校正夏朝的歷法,學(xué)者們有許多傳習(xí)《夏小正》的。從虞舜、夏禹時(shí)代開始,進(jìn)貢納賦的規(guī)定已完備。
或言禹會(huì)諸侯江南,計(jì)功而崩【計(jì)功:考核功績。計(jì),考察,考核?!?/span>,固葬焉,命曰會(huì)稽【會(huì)稽的“稽”字也有考察、考核的意思?!?/span>。會(huì)稽者,會(huì)計(jì)也。
有人說禹在長江南會(huì)聚諸侯,因?yàn)槭窃诳己酥T侯功績時(shí)死的,就葬在那里了,所以,把埋葬禹的苗山改名為會(huì)稽山。會(huì)稽就是會(huì)計(jì)(會(huì)合考核)的意思。
【段意】:禹因有功德而繼舜為天子,是歷史上夏代的開始。禹子啟賢,又繼禹位,后都傳位給夏后氏。夏征伐了有扈氏和淫湎的羲、和。最后傳位給桀,桀因不致力于德政而滅亡。
原文~夏本紀(jì)第二【2】
皋陶作士以理民。帝舜朝,禹、伯夷、皋陶相與語帝前。皋陶述其謀曰:“信其道德,謀明輔和?!庇碓唬骸叭唬绾??”皋陶曰:“於!慎其身修,思長,敦序九族,眾明高翼,近可遠(yuǎn)在已。”禹拜美言,曰:“然?!备尢赵唬骸办叮≡谥?,在安民。”禹曰:“吁!皆若是,惟帝其難之。知人則智,能官人;能安民則惠,黎民懷之。能知能惠,何憂乎驩兜,何遷乎有苗,何畏乎巧言善色佞人?”皋陶曰:“然,於!亦行有九德,亦言其有德?!蹦搜栽唬骸笆际率拢瑢挾?,柔而立,愿而共,治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謙,剛而實(shí),強(qiáng)而義,章其有常吉哉。日宣三德,蚤夜翊明有家。日嚴(yán)振敬六德,亮采有國。翕受普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吏肅謹(jǐn)。毋教邪淫奇謀。非其人居其官,是謂亂天事。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吾言厎可行乎?”禹曰:“女言致可績行?!备尢赵唬骸坝辔从兄?,思贊道哉?!?/span>

帝舜謂禹曰:“女亦昌言?!庇戆菰唬骸办?,予何言!予思日孳孳?!备尢针y禹曰:“何謂孳孳?”禹曰:“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皆服于水。予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檋,行山刊木。與益予眾庶稻鮮食。以決九川致四海,浚畎澮致之川。與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diào)有余補(bǔ)不足,徙居。眾民乃定,萬國為治?!备尢赵唬骸叭?,此而美也?!?/span>

禹曰:“於,帝!慎乃在位,安爾止。輔德,天下大應(yīng)。清意以昭待上帝命,天其重命用休?!钡墼唬骸坝?,臣哉,臣哉!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女輔之。余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作文繡服色,女明之。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來始滑,以出入五言,女聽。予即辟,女匡拂予。女無面諛,退而謗予。敬四輔臣。諸眾讒嬖臣,君德誠施皆清矣。”禹曰:“然。帝即不時(shí),布同善惡則毋功?!?/span>

帝曰:“毋若丹朱傲,維慢游是好,毋水行舟,朋淫于家,用絕其世。予不能順是?!庇碓唬骸坝枞⑼可剑寥晒锛?,生啟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輔成五服,至于五千里,州十二師,外薄四海,咸建五長,各道有功,苗頑不即功,帝其念哉?!钡墼唬骸暗牢岬?,乃女功序之也?!?/span>

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則禹。不如言,刑從之。舜德大明。

于是夔行樂,祖考至,群后相讓,鳥獸翔舞,《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百獸率舞,百官信諧。帝用此作歌曰:“陟天之命,維時(shí)維幾?!蹦烁柙唬骸肮呻畔苍?,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揚(yáng)言曰:“念哉,率為興事,慎乃憲,敬哉!”乃更為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舜)又歌曰:“元首叢脞哉,股肱惰哉,萬事墮哉!”帝拜曰:“然,往欽哉!”于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數(shù)聲樂,為山川神主。

帝舜薦禹于天,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喪畢,禹辭辟舜之子商均于陽城。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hào)曰夏后,姓姒氏。

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許。而后舉益,任之政。

十年,帝禹東巡狩,至于會(huì)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喪畢,益讓帝禹之子啟,而辟居箕山之陽。禹子啟賢,天下屬意焉。及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曰“吾君帝禹之子也?!庇谑菃⑺旒刺熳又?,是為夏后帝啟。

夏后帝啟,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

有扈氏不服,啟伐之,大戰(zhàn)于甘。將戰(zhàn),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啟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女: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今予維共行天之罰。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女不共命。御非其馬之政,女不共命。用命,賞于祖;不用命,僇于社,予則帑僇女。”遂滅有扈氏。天下咸朝。

夏后帝啟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國,昆弟五人,須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太康崩,弟中康立,是為帝中康。帝中康時(shí),羲、和湎淫,廢時(shí)亂日。胤往征之,作《胤征》。

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為帝孔甲。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亂。夏后氏德衰,諸侯畔之。天降龍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龍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劉累,學(xué)擾龍于豢龍氏,以事孔甲??准踪n之姓曰御龍氏,受豕韋之后。龍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懼而遷去。

孔甲崩,子帝皋立。帝皋崩,子帝發(fā)立。帝發(fā)崩,子帝履癸立,是為桀。帝桀之時(shí),自孔甲以來而諸侯多畔夏,桀不務(wù)德而武傷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湯而囚之夏臺(tái),已而釋之。湯修德,諸侯皆歸湯,湯遂率兵伐夏桀。桀走鳴條,遂放而死。桀謂人曰:“吾悔不遂殺湯于夏臺(tái),使至此?!睖僳`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湯封夏之后,至周封于杞也。

太史公曰:禹為姒姓,其后分封,用國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fèi)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鬃诱臅r(shí),學(xué)者多傳《夏小正》云。自虞、夏時(shí),貢賦備矣?;蜓杂頃?huì)諸侯江南,計(jì)功而崩,固葬焉,命曰會(huì)稽。會(huì)稽者,會(huì)計(jì)也。

譯文~夏本紀(jì)第二【2】
皋陶擔(dān)任執(zhí)法的士這一官職,治理民眾。舜帝上朝,禹、伯夷、皋陶一塊兒在舜帝面前談話。皋陶申述他的意見說:“遵循道德確定不移,就能做到謀略高明,臣下團(tuán)結(jié)。”禹說:“很對(duì),但應(yīng)該怎樣做呢?”皋陶說:“哦,要謹(jǐn)慎對(duì)待自身修養(yǎng),要有長遠(yuǎn)打算,使上至高祖下至玄孫的同族人親厚穩(wěn)定,這樣,眾多有見識(shí)的人就都會(huì)努力輔佐你,由近處可以推及到遠(yuǎn)處,一定要從自身做起。”禹拜謝皋陶的善言,說:“對(duì)?!备尢照f:“哦,還有成就德業(yè)就在于能夠了解人,能夠安撫民眾?!庇碚f:“呵!都象這樣,即使是堯帝恐怕也會(huì)感到困難的。能了解人就是明智,就能恰當(dāng)?shù)亟o人安排官職;能安撫民眾就是仁惠,黎民百姓都會(huì)愛戴你。如果既能了解人,又能仁惠,還憂慮什么驩(huān,歡)兜,何必流放有苗,何必害怕花言巧語偽善諂媚的小人呢?”皋陶說:“對(duì),是這樣。檢查一個(gè)人的行為要根據(jù)九種品德,檢查一個(gè)人的言論,也要看他是否有好的品德。”他接著說道:“開始先從辦事來檢驗(yàn),寬厚而又威嚴(yán),溫和而又堅(jiān)定,誠實(shí)而又恭敬,有才能而又小心謹(jǐn)慎,善良而又剛毅,正直而又和氣,平易而又有棱角,果斷而又講求實(shí)效,強(qiáng)有力而又講道理,要重用那些具有九德的善士呀!能每日宣明三種品德,早晚謹(jǐn)行努力,卿大夫就能保有他的采邑。每日嚴(yán)肅地恭敬實(shí)行六種品德,認(rèn)真輔佐王事,諸候就可以保有他的封國。能全部具備這九種品德并普遍施行,就可以使有才德的人都居官任職,使所有的官吏都嚴(yán)肅認(rèn)真辦理自己的政務(wù)。不要叫人們胡作非為,胡思亂想。如果讓不適當(dāng)?shù)娜司佑诠傥唬徒凶鰯_亂上天所命的大事。上天懲罰有罪的人,用五種刑罰處治犯有五種罪行的罪人。我講的大抵可以行得通吧?”禹說:“如果按你的話行事,一定會(huì)做出成績的。”皋陶說:“我才智淺薄,只是希望有助于推行治天下之道?!?/span>

舜帝對(duì)禹說:“你也說說你的好意見吧?!庇碇t恭地行了拜禮,說:“哦,我說什么呢?我只想每天勤懇努力地辦事?!备尢兆穯柕溃骸霸鯓硬沤星趹┡Γ俊庇碚f:“洪水滔天,浩浩蕩蕩,包圍了高山,漫上了丘陵,下民都遭受著洪水的威脅。我在陸地上行走乘車,在水中行走乘船,在泥沼中行走乘木橇,在山路上行走就穿上帶鐵齒的鞋,翻山越嶺,樹立木樁,在山上作了標(biāo)志。我和益一塊,給黎民百姓稻糧和新鮮的肉食。疏導(dǎo)九條河道引入大海,又疏浚田間溝渠引入河道。和稷一起賑濟(jì)吃糧困難的民眾。糧食匱乏時(shí),從糧食較多的地區(qū)調(diào)濟(jì)給糧食欠缺的地區(qū),或者叫百姓遷到有糧食的地區(qū)居住。民眾安定下來了,各諸侯國也都治理好了?!备尢照f:“是啊,這些是你的巨大業(yè)績。”

禹說:“啊,帝!謹(jǐn)慎對(duì)待您的在位之臣,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處理您的政務(wù)。輔佐的大臣有德行,天下人都會(huì)響應(yīng)擁護(hù)您。您用清靜之心奉行上帝的命令,上天會(huì)經(jīng)常把美好的符瑞降臨給您?!彼吹壅f:“啊,大臣呀,大臣呀!大臣是我的臂膀和耳目。我想幫助天下民眾,你們要輔助我。我想要效法古人衣服上的圖象,按照日月星辰的天象制作錦繡服裝,你們要明確各種服裝的等級(jí)。我想通過各地音樂的雅正與淫邪等來考察那里考察那里政教的情況,以便取舍各方的意見,你們要仔細(xì)地辨聽。我的言行如有不正當(dāng)?shù)牡胤?,你們要糾正我。你們不要當(dāng)面奉承,回去之后卻又指責(zé)我。我敬重前后左右輔佐大臣。至于那些搬弄是非的佞臣,只要君主的德政真正施行,他們就會(huì)被清除了?!庇碚f:“對(duì)。您如果不這樣,好人壞人混而不分,那就不會(huì)成就大事。”

舜帝說:“你們不要學(xué)丹朱那樣桀傲驕橫,只喜歡怠惰放蕩,在無水的陸地上行船,聚眾在家里干淫yín亂之事,以致不能繼承帝位。對(duì)這種人我決不聽之任之?!庇碚f:“我娶涂山氏的女兒時(shí),新婚四天就離家赴職,生下啟我也未曾撫育過,因引才能使平治水土的工作取得成功。我?guī)椭弁踉O(shè)置了五服,范圍達(dá)到五千里,每州用了三萬勞力,一直開辟到四方荒遠(yuǎn)的邊境,在每五個(gè)諸侯國中設(shè)立一個(gè)首領(lǐng),他們各盡職守,都有功績,只有三苗兇頑,沒有功績,希望帝王您記著這件事。”舜帝說:“用我的德教來開導(dǎo),那么憑你的工作就會(huì)使他們歸順的!”

皋陶此時(shí)敬重禹的功德,命令天下都學(xué)習(xí)禹的榜樣。對(duì)于不聽從命令的,就施以刑法。因此,舜的德教得到了大發(fā)揚(yáng)。

這時(shí),夔擔(dān)任樂師,譜定樂曲,祖先亡靈降臨欣賞,各諸侯國君相互禮讓,鳥獸在宮殿周圍飛翔、起舞,《簫韶》奏完九通,鳳凰被召來了。群獸都舞起來,百官忠誠合諧。舜帝于是歌唱道:“奉行天命,施行德政,順應(yīng)天時(shí),謹(jǐn)微慎行?!庇殖溃骸肮呻糯蟪枷脖M忠啊,天子治國要有功啊,百官事業(yè)也興盛??!”皋陶跪拜,先低頭至手,又叩頭至地,然后高聲說道:“您可記住啊,要帶頭努力盡職,謹(jǐn)慎對(duì)待您的法度,認(rèn)真辦好各種事務(wù)!”于是也接著唱道:“天子英明有方啊,股肱大臣都賢良啊,天下萬事都興旺??!”又唱道:“天子胸中無大略啊,股肱大臣就懈怠啊,天下萬事都敗壞啊!”舜帝拜答說:“對(duì)!以后我們都要努力辦好各自的事務(wù)!”這時(shí)候天下都推崇禹精于尺度和音樂,尊奉他為山川的神主,意思就是能代山川之神施行號(hào)令的帝王。

舜帝把禹推薦給上天,讓他作為帝位的繼承人。十七年之后,舜帝逝世。服喪三年完畢,禹為了把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躲避到陽城。但天下諸侯都不去朝拜商均而來朝拜禹。禹這才繼承了天子之位,南面接受天下諸侯的朝拜,國號(hào)為夏后,姓姒氏。

禹帝立為天子后,舉用皋陶為帝位繼承人,把他推薦給上天,并把國政授給他,但是皋陶沒有繼任就死了。禹把皋陶的后代封在英、六兩地,有的封在許地。后來又舉用了益,把國政授給他。

過了十年,禹帝到東方視察,到達(dá)會(huì)稽,在那里逝世。把天下傳給益。服喪三年完畢,益又把帝位讓禹的兒子啟,自己到箕山之南去躲避。禹的兒子啟賢德,天下人心都?xì)w向于他。等到禹逝世,雖然把天子位傳給益,但由于益輔佐禹時(shí)間不長,天下并不順服他。所以,諸侯還是都離開益而去朝拜啟,說:“這是我們的君主禹帝的兒子啊”。于是啟就繼承了天子之位,這就是夏后帝啟。

夏后帝啟,是禹的兒子,他的母親是涂山氏的女兒。

啟登臨帝位后,有扈氏不來歸從,啟前往征伐,在甘地大戰(zhàn)一場。戰(zhàn)斗開始之前,啟作了一篇誓辭叫做《甘誓》,召集來六軍將領(lǐng)進(jìn)行訓(xùn)誡。啟說:”喂!六軍將領(lǐng)們,我向你們宣布誓言:有扈氏蔑視仁、義、禮、智、信五常的規(guī)范,背離天、地、人的正道,因此上天要斷絕他的大命。如今我恭敬地執(zhí)行上天對(duì)他的懲罰。戰(zhàn)車左邊的射手不從左邊射擊敵人,車右的劍手不從右邊擊殺敵人,就是不服從命令。馭手不能使車馬陣列整齊,也是不服從命令。聽從命令的,我將在祖先神靈面前獎(jiǎng)賞他;誰不聽從命令,就在社神面前殺掉他,而且要把他們的家屬收為奴婢?!庇谑窍麥缌擞徐枋希煜露紒沓?。

夏后帝啟逝世后,他的兒子帝太康繼位。帝太康整天游玩打獵,不顧民事,結(jié)果被羿放逐,丟了國家,他的五個(gè)弟在洛水北岸等待他沒有等到,作了《五子之歌》。

太康逝世后,他的弟弟中康繼位,這就是中康帝,中康帝在位的時(shí)候,掌管天地四時(shí)的大臣羲氏、和氏沉湎于酒,把每年的四季、日子的甲乙都搞亂了。胤奉命去征討他,作了《胤征》。

中康逝世以后,他的兒子帝相繼位。帝相逝世,兒子帝少康繼位。帝少康逝世,兒子帝予繼位。帝予逝世,兒子帝槐繼位。帝槐逝世,兒子帝芒繼位。帝芒逝世,兒子帝泄繼位。帝泄逝世,兒子帝不降繼位。帝不降逝世,弟弟帝扃(jiōng,平聲炯)繼位。帝扃逝世,兒子帝廑(jǐn,謹(jǐn))繼位。帝謹(jǐn)逝世,立帝不降的兒子孔甲為帝,這就是帝孔甲。帝孔甲繼位后,迷信鬼神,干淫yín亂的事。夏后氏的威德日漸衰微,諸侯相繼背叛了他。上天降下兩條神龍,一雌一雄,孔甲喂養(yǎng)不了它們,也沒有找到能夠飼養(yǎng)的人。陶唐氏已經(jīng)衰敗,有個(gè)后代叫劉累,從會(huì)養(yǎng)龍的人那里學(xué)會(huì)了馴龍,就去侍奉孔甲??准踪n給他姓御龍氏,讓他來接受豕韋氏后代的封地。后來那條雌龍死了,劉累偷偷做成肉醬拿來獻(xiàn)給孔甲吃。夏后孔甲吃了以后,又派人去找劉累要肉醬,劉累害怕了,就遷到魯縣去。

孔甲逝世后,兒子帝皋繼位。帝皋逝世后,兒子帝發(fā)繼位。帝發(fā)逝世,兒子帝履癸繼位,這就是桀。帝桀在位時(shí),因?yàn)樽詮目准自谖灰詠?,諸侯就有很多相繼叛離了夏,而桀又不修德行而用武力傷害百官之族,百官不堪忍受。桀召來湯,把他囚禁在夏臺(tái),后來又放了他。湯修行德業(yè),諸侯都來歸附,湯就率兵去征討夏桀,夏桀逃到鳴條,最后被后放逐而死。桀對(duì)人說:“我后悔當(dāng)初沒有索性把湯殺死在夏臺(tái),以致使我落到這個(gè)下場?!边@樣,湯就登上了天子之位,取代了夏朝,領(lǐng)有天下。湯封了夏的后代,到周朝時(shí),把他們封在杞地。

太史公說:禹是姒姓,他的后代被分封在各地,用國號(hào)為姓,所以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fèi)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戈氏。據(jù)說孔子曾校正夏朝的歷法,學(xué)者們有許多傳習(xí)《夏小正》的。從虞舜、夏禹時(shí)代開始,進(jìn)貢納賦的規(guī)定已完備。有人說禹在長江南會(huì)聚諸侯,因?yàn)槭窃诳己酥T侯功績時(shí)死的,就葬在那里了,所以,把埋葬禹的苗山改名為會(huì)稽山。會(huì)稽就是會(huì)計(jì)(會(huì)合考核)的意思。

圖片
圖片

    本站是提供個(gè)人知識(shí)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chǔ)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diǎn)。請(qǐng)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qǐng)點(diǎn)擊一鍵舉報(bào)。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píng)論

    發(fā)表

    請(qǐng)遵守用戶 評(píng)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