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詞,濫觴于隋唐,孳衍于五季,極盛于趙宋,是一種配合音樂、可以歌唱之樂府詩。 詞,上承于詩,下沿為曲。源同而流異,界域釐然,不能混淆。 漢初樂府,協(xié)律諧聲,可被管弦。魏晉訖唐數(shù)百年間,民間歌謠,紛然雜陳。吳聲、西曲、陰山、敕勒之什,膾炙人口。但仍屬詩體,不能被以詞名。唐代中葉,始為詞制譜定調(diào),倚聲填詞,詞學(xué)規(guī)模粗具矣。北宋名家輩出,攄情掞藻,敲金戛玉,詞學(xué)臻于極盛。崇寧間,《大晟樂府》所集,有十二律,六十家,八十四調(diào),后增至二百余調(diào),詞學(xué)登峰造極矣。南渡后,宮調(diào)失傳,詞學(xué)漸替。蓋詞托本于調(diào),緣情綴采,對句讀、平仄、韻位,均嚴(yán)加限制,不能逾越。清代《詞譜》一書,以《嘯余》、《詞統(tǒng)》、《詞匯》、《詞律》諸書為本,并酌采《尊前》、《花間》、《草堂》之遺說,搜羅宏富,體制賅備。洵詞人按譜填詞之矩矱也。 嚴(yán)君建文,是予廣西師范學(xué)院學(xué)生,一九七二年春,同至廣西大學(xué)任教。嚴(yán)君曾以詩詞格律授諸生,遂得肆力以披誦有關(guān)著述,潛心探索,頗有所得,日積月累,裒然成帙。是書以《詞譜》、《詞律》二書為主,間采時賢新說,斟酌損益,折衷至當(dāng)。共收詞牌四百二十二個,分別敘述其來歷及句數(shù)、字?jǐn)?shù),同時列出其格律(平仄及韻),并各附一詞作例,以便省覽(余詳《凡例》,不備引)。全書條理清楚,詞語淺近,對初涉詞林者,裨益匪淺。書甫脫稿,不幸于去年病逝,年僅四十余歲。才長命短,未竟所學(xué),深堪惋惜。是書最近將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書中訛誤遺漏之處,由其友人林仲湘老師百忙抽暇,瘁力整理,可謂不負(fù)死友矣。 予于詞學(xué),粗涉藩籬。茲不揣梼昧,勉為之序。強(qiáng)作解人,定多紕繆。然而悲痛惋惜之情,郁勃于懷,不能抑止,雖欲不為,不可得也。 沙少海 一九八三年九月,廣西大學(xu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