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倪海廈老師有關(guān)“霍亂”治癥的講授

 昵稱1Z7nN02j 2022-07-17 發(fā)布于福建

滟姐 醫(yī)道正己 2022-07-13 07:01 發(fā)表于四川

圖片
這些天,大家都被武漢通報的這則霍亂病例牽動了視線。鑒于霍亂如果發(fā)病在時間上正好是當(dāng)前的時節(jié),所以,我們有必要就這個話題跟學(xué)友們來一個專項的分享,大家可以在專業(yè)知識的指導(dǎo)下做好防范工作。同時,因為恰逢其時,我們?nèi)フ莆账?,相信記憶會非常深刻。?nèi)容有些多,請大家多些耐心。
從武漢衛(wèi)健局通報的信息里面,我們抓癥狀信息,即嘔吐、腹瀉為主,伴低熱。我們可以再深挖一下,如果嘔吐、腹瀉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就可能會出現(xiàn)脫水。所以從中醫(yī)的治癥角度,我們要關(guān)注的癥狀要點就是嘔吐、腹瀉、低熱、脫水。
從針灸的角度來說,倪師有明確講授過的霍亂治癥有三個,第一,治霍亂下痢,用隔鹽灸,把青鹽炒熟以后放到肚臍上面灸,止痢;第二,灸大腸腧、腰腧穴、中極穴、關(guān)元穴、水道穴、水分穴;第三、針委中穴和外關(guān)穴,然后內(nèi)服黃連湯,針加藥,倪師的臨床經(jīng)驗是兩天就會好。系統(tǒng)閱讀過我們前面每一篇倪師講授的《針灸大成》筆錄的學(xué)友們應(yīng)該就很清楚為什么這樣取穴。因為在前面的文章里面都有詳細(xì)的講述,而我們醫(yī)道正己的宗旨是帶著大家系統(tǒng)地學(xué)習(xí)中醫(yī)知識,并非一個處方兩個處方地分享,如果你覺得的快捷地學(xué)習(xí)幾個可以治癥的處方就能夠解決問題,或者你有系統(tǒng)的中醫(yī)知識基礎(chǔ),當(dāng)然沒有問題,但如果沒有,那其實你是沒有看到套方使用的風(fēng)險。所以這里就不再贅述。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可以關(guān)注“醫(yī)道正己”的公眾號以后進去從第一篇開始系統(tǒng)地學(xué)習(xí)針灸知識,也可以掃碼后面的學(xué)習(xí)交流群進群探討。
從中藥施治的角度,倪師把霍亂的相關(guān)條辨的講解是放在《傷寒論》之后和《金匱要略》之前的位置講授的,筆錄如后。

一、問曰:病有霍亂者何?答曰:嘔吐而利,是名霍亂。

一開始我們介紹呢,有霍亂者,嘔吐而利,是名'霍亂這個霍亂跟現(xiàn)在的霍亂,要不要放在一起去比?諸位不要去想現(xiàn)在的病名,你只要看到嘔吐、下利,又吐又痢的,在我們中醫(yī)就叫做霍亂。那如果說現(xiàn)在的西醫(yī)講的霍亂也是嘔吐、下利,那是西醫(yī)那中醫(yī)的名稱去了,不是中醫(yī)拿西醫(yī)的名詞。
最早的霍亂呢,這個名詞是出現(xiàn)在《漢書嚴(yán)助傳》里。其實在《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里就有介紹,叫做《六元正紀(jì)論》?!读o(jì)論》呢,它說太陰所至,中滿霍亂。太陰脾臟,如果是病在這邊的時候,霍亂,吐下,是因為濕太盛。這個《素問》也講到霍亂。那在《靈樞》呢,也介紹到霍亂。《靈樞》經(jīng)上面對霍亂的定義呢,也是太陰,厥氣上逆。這也稱為名之霍亂。
基本上的觀念呢,是什么觀念呢?在中國的北方,很少看到霍亂。大部分呢都是南方才有。這個病出現(xiàn)在春分到秋分這個之間。也就是說,冬天呢看不到這種病,是在春分開始以后,那按照我們六氣,我們介紹了,天地之間的氣呢,我們稱為少陽。少陽是相火,少陰呢是君火。在學(xué)針灸的時候,手少陰心經(jīng)是屬于火,手少陽三焦經(jīng)呢,它是相火,從夏至到冬至中間它是相火。這兩個火配合到土、太陰的濕,也就是火,就是熱和濕夾雜在一起。比如說,這是地球,地中有火,這是外面的太陽,也是火,所以,照到地面上的時候,在地上面。下面的熱往上升,上面的熱往下降,中間呢,土又很濕,那你人站在這個地方,上面又熱,下面又濕,兩個交雜在一起。處在這種環(huán)境之下的時候,產(chǎn)生了霍亂,這是霍亂的來由。
所以它霍亂一定有它當(dāng)?shù)氐墓?jié)氣,還有當(dāng)?shù)氐臐穸炔艜斐傻?。那北方不會呀,北方冷呀,就不會有這種霍亂的情形。
當(dāng)我們知道它病因了以后,我們就知道霍亂要去濕去熱,同時呢,這個霍亂是怎么?你看。

二、問曰:病發(fā)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屬何???答曰:此名霍亂?;魜y自吐下,又利止復(fù)更發(fā)熱也。

病呢,有發(fā)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諸位看到這個的時候,病人會發(fā)熱,身上有發(fā)高燒或什么樣的,有頭痛,身疼,惡寒,看起來,哎,這不是太陽癥嗎?對不對?太陽有三癥,一個是太陽中風(fēng),中風(fēng)的話一定是有汗,桂枝湯癥。那有惡寒的話,全身惡寒,骨節(jié)酸痛的話,無汗,是麻黃湯癥。如果項背幾幾然,那個是葛根湯癥?,F(xiàn)在他有這個太陽癥,都是表癥,但是他兼有吐和利者,這個屬于什么病呢?答:這個就叫做霍亂。
所以同樣是有太陽的表癥,但是呢,兼有吐利的,這種就是霍亂的標(biāo)準(zhǔn)的癥狀。
一般來說,得霍亂的人呢,都是,比如說夏夜,在夏天白天很熱啊,這個濕熱很盛,然后流汗流很多,流汗流很多以后,就坐在屋里,以前沒有冷氣啊,就坐在大廳里面,大廳這個涼風(fēng)吹來,對不對?很涼快,然后又吃很多冷的東西,冰飲啊吃了,然后腸胃就堵在里面,腸胃就不消化,不消化以后呢,因為濕熱很盛嘛,它就會影響到腸胃的蠕動,食物在里面就會壞掉,壞掉以后那就上吐下瀉啊,以前沒有什么冰箱對不對?那你的身體也不是冰箱啊,所以容易食物中毒,也會引起霍亂。
那當(dāng)然現(xiàn)在說什么,吃食物吃什么霍亂源引起瘧疾呀什么的,反正我們不管,中醫(yī)不管他。
所以說,諸位看到這個以后,就想到,只要有嘔吐利出現(xiàn)在太陽癥的時候,就屬于霍亂。

三、傷寒,其脈微澀,本是霍亂,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陰經(jīng),陽轉(zhuǎn)入陰,必利,本嘔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矢氣,仍不利者,此屬陽明也,便必鞭,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經(jīng)盡故也。

這一段呢,在下一個條辨的時候,他說,傷寒,其脈微澀,本是霍亂,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陰經(jīng),陽轉(zhuǎn)入陰,必利,本嘔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矢氣,仍不利者,此屬陽明也,便必鞭,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經(jīng)盡故也。中醫(yī)的文體就是這樣,很多有文言文。當(dāng)然,我們在看這個文言文的時候,諸位要有個觀念?;旧夏?,傷寒,脈一定是浮、緊的脈。所以,病人來,你一摸,傷寒的脈,傷寒,我們開麻黃湯。對不對?如果是表寒、里寒,我們開小青龍湯。表寒里熱,開大青龍湯,看他舌頭是黃的,口渴,大青龍湯。這都是去傷寒的方式。
那如果說,現(xiàn)在脈呢是微澀,這個脈變得很小,很細(xì)小,那看起來是惡寒,這個本是霍亂,本來病人有吐利啊,現(xiàn)在看到有傷寒的癥狀,那如果過了一段時間以后,這個四五日有一個期,這個周期過了以后呢,如果是陽轉(zhuǎn)入陰,必利。就是病往深入,在往身體里面走的時候,這個病人會有下利的現(xiàn)象。這是病由表進入里的一種癥候。那,一般來說,如果病人有出現(xiàn)下利跟嘔吐的時候呢,在過去的中醫(yī)來說,因為病人會嘔吐下利,病還在腸胃里面啊,在腸胃里面,那就不要去治他,讓他自己恢復(fù)。我們臨床上,如果有個病人來,嘔吐下痢,你不治他,不可能的。一定要治。意思是說,如果我們不治他,讓他胃氣自己恢復(fù)的時候,他也會好。那怎么樣知道他的胃氣自己恢復(fù)呢?怎么才是胃氣要恢復(fù)呢?病人感覺到好象要大便,沒有大便,一直在排氣,放屁。所以中醫(yī)講的排氣,是大腸小腸蠕動開始,蠕動以后,結(jié)果食物還堵在小腸里面,還沒有出來,但是病人先開始放屁嘛。因為大腸里面這時還沒有食物,食物在小腸里面。那蠕動回來的時候代表人的胃氣慢慢恢復(fù)起來,因為你不是真正的病,是從外面得到的病啊。身體自己會有機會,自己痊愈。就好象你今天吃壞東西了,吃了不正當(dāng)?shù)谋惝?dāng),或吃了壞的食物,一般人都可以恢復(fù)。但如果是重癥的人,吃了壞的食物,真是頭痛(很危險),一條命都要沒有了。像你遇到肝癌啊,或者是遇到什么癌癥的病人,那是一吃到壞的食物真的是救都來不及救。像這種情形呢,他本身就是體格很好,可是呢,他吃壞東西或是怎么樣的,或是當(dāng)?shù)氐臐駸岷苁⒃斐蛇@樣子。那如果說排氣出來,大便還是沒有出來的時候,就是陽明癥。陽明癥出來的時候,大便又會鞭。
我跟諸位介紹過,陽明癥有兩種情形:大腸的、你把它剖面看的時候,如果是大便的硬塊,一塊一塊的硬塊,是圍在周圍,就中間這一小塊,可以通,食物的殘渣可以通過,這個時候排出來的時候,便象鞭一樣。還有一種呢,這是第一種情形。第二種情形呢,也是大承氣湯癥,陽明癥。就是大便整個堵到,很大一塊堵到,就是旁邊一些小小的縫隙可以通過,小小的縫隙的時候食物的殘渣通不過,只有水可以通過。這個時候病人來的時候,也是大便便秘。結(jié)果病人說,醫(yī)生,我是下痢。你的下痢是便秘引起的下痢??刹豢梢圆榈??很簡單。舌頭伸出來看看,一看,舌根是黃色的,一摸脈,脈一定是數(shù),非常數(shù)的,實的,非常有力的脈,同時呢,小便一定是黃色,深黃色。都是實熱證,又實又熱。那你說,再確定一下,讓病人躺在床上,壓壓肚臍旁邊的天樞穴,一壓就痛。你壓他的時候他拒按。 “醫(yī)生,你不要按壓好不好,你按得我好難過。” 拒按,就是承氣湯癥。所以我們能夠辨證的方式很多,諸位絕對不會弄錯,放心好了。
有的人呢,下痢很多,結(jié)果你一按他肚子的時候,醫(yī)生,好舒服啊,你按著我就很舒服。這就是喜按。他里面是虛,里面沒有東西。這個時候你大承氣湯下去就是雞同鴨講,會害到病人。因為十三日呢,剛好是兩個禮拜,是陽明經(jīng)盡,所以這個是他自己會恢復(fù)的時候。如果病在陽明。諸位只要記得,病,進入陽明的時候,不會有死癥,不會有死癥的。
最初的陽明呢,就是葛芩連湯證。葛根,黃芩,黃連。這時候是病人沒有便秘,可能有一點點下利一點點肚子痛,病入陽明。如果便秘以后,開始轉(zhuǎn)成承氣湯癥。那還有一種呢,就是我剛才講的承氣湯啊,或者是葛芩連湯,都是腑病,病在腑上面。有種是病在經(jīng)上面,陽明經(jīng)上面也是陽明,那就是所謂的白虎湯證。就是我們的石膏,會用到經(jīng)病。經(jīng)病出現(xiàn)的時候,一定是病人有燥熱,有口渴,有胃口非常地強大,這種就會是陽明證的經(jīng)病。在陽明證的時候,只看到熱癥,完全看不到寒癥哦。所以,我就當(dāng)諸位傷寒很熟,講法就不太一樣了。

四、下利后,當(dāng)便硬,硬則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經(jīng)中頗能食,復(fù)過一經(jīng)能食,過之一日當(dāng)愈。不愈者,不屬陽明也。

這個呢,病人下利以后,當(dāng)便鞭,鞭則能食者愈。就是,大便結(jié)實、變硬了以后呢,就會病入陽明,那我們就知道他自己會痊愈。如果說,本來應(yīng)該是可以吃東西的,陽明癥會吃嘛,白虎湯證的時候就是胃口很大的,現(xiàn)在反而不能食。到后經(jīng)中頗能食,復(fù)過一經(jīng)能食,過之一日當(dāng)愈,不愈者,不屬陽明也。這個后面講的,看起來很復(fù)雜,實際上就是告訴諸位,病有沒有在陽明。他這個觀念就是,如果是陽明證,就一定可以吃東西的。我剛剛介紹到,白虎湯證的時候,病人的胃口很強大,很強大,他吃得很兇,那,這個如果是不能吃東西,大便又屬于鞭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就要小心了,這個病就不是在陽明上面。

五、利止,惡寒脈微,而復(fù)利,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這個條辨呢,后面的利止,惡寒脈微,而復(fù)利,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這個諸位現(xiàn)在開始慢慢要有個觀念,我現(xiàn)在帶大家呢,帶領(lǐng)到一個希望你能夠獨立思考,我不在身邊的話你也能夠思考,不要遇到問題的時候老師,我問你。什么都問我,我那天跑到大陸去,你找不到我怎么辦?要獨立思考。常人,什么叫正常人?你出去往天上看,哇,天空上空空的,空虛的,那個就是常人。所以,常人呢,是虛。所以,天空是空的,虛空的,人體是空靈的??漳?,才會有靈,靈就是你的想法啊,思考,思慮啊,靈感啊,才能夠有意志,我要做好醫(yī)生,我要當(dāng)老師,很空靈,這是常人。那所以說,食物從嘴巴進去以后,從榖道排出來。我們講榖道比較好聽嘛,有些人聽不懂榖道哈,你要我講難聽的我也可以講,但是不需要這樣子。所以說有進去一定要有出來。那你只進不出呢,就是有實,就不是空靈之美。所以諸位一定要保持大號要很通暢。空靈之美。那我們既然是從口入,從后面出去,食物會進去出來,那我們的身上一定要有很多的津液,腸胃里要有很多津液,才有辦法做到這個事情嘛。那你哪一天津液干了,干掉了津液的原因呢,很可能是天氣太熱,那你必須勞力去工作,來賺錢養(yǎng)家,那,在太陽,正午,大太陽之下去你一直在勞力地做事情,汗不斷地流出去,津液不斷地喪失,你可能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結(jié)果呢,大便里面,腸子里面津液沒了。沒有了,堵在里面,這種就是津液喪失的狀態(tài)。那如果說,有一個人呢,下利,下利了很久,哎,有一天突然停掉了,沒有利了。這是什么意思,就已經(jīng)沒有東西可利了。腸胃里面整個枯竭掉了,所以,他這個利就沒了,他沒有東西可以利了。不是不利啊,而是已經(jīng)沒有東西可以利了,已經(jīng)到盡頭了。這個時候,病人有惡寒脈微。什么叫惡寒?老師,我常常容易搞錯啊,傷寒有惡寒,太陽,那天氣太冷,小孩跑出去,對不對,或者你在麻將桌上打麻將,那個冷氣從后面吹,也是惡寒,對不對?老師,這個人,這個人惡寒,我們怎么區(qū)分他?諸位這樣子想,我們的心臟,不斷在跳動,跳動的時候,我的心臟是這樣跳的......,你的可能是這樣跳的......。所以,我們兩個的速度是一樣。但是,溫度不一樣。我的摩擦力很強,所以我的心臟呢,是火,你的摩擦力不強,你是弱,很弱的火。這是心臟的病。那我們要讓心臟的摩擦力變成強,我們可能要用桂枝,可能要用附子,比較熱的藥。老師,為什么要用熱的藥?那個炮附子一下去就是很熱,因為一下去心臟就在不停地跳,那摩擦力產(chǎn)生了,熱就這樣來的。那你已經(jīng)利到后來沒有東西利了,脈又微掉了,心臟力量不夠了。代表心臟摩擦力不夠啊,那火就弱了,病人當(dāng)然會感覺身體冷。那我們?yōu)槭裁闯3Uf,在看病人的時候,哎,你的腳是熱的,還是冷的?因為我們?nèi)说男呐K呢,剛好設(shè)計好,就是達(dá)到最末梢,腳趾頭是末梢,手指頭還不是末梢,腳比手更遠(yuǎn)一點。所以如果說,你的腳趾頭末梢是冷的,我們就已經(jīng)知道,你的心臟的摩擦力不夠。所以為什么要用桂附,就是讓它(心臟)的摩擦力加強。我們介紹處方的時候,再把它分開來,這兩個藥性不太一樣。那,那如果說,老師,我的腳趾頭旁邊都很熱,那就是正常的心臟,本來心臟就是設(shè)計成這個樣子的。那你心臟力量不夠的時候,腳開始就會冷。那冷到極限會怎么,病人會冷到膝蓋是極限。
我們?nèi)松砩夏?,有三個陰骨:一個是腦袋,小孩子最后收口的頭頂聰骨這邊,耳朵呢,后邊這個智慧骨的地方。諸位摸摸耳朵后面,耳朵后面骨頭越大,越聰明,腦容量越大。如果是扁的,或者是不均勻的,不均勻的,是個蒙,是癡呆。扁的話就比較笨一點。沒有關(guān)系,這個笨點很好,有時候很好,不知道事情比較開心。知道太多反而不開心。還有呢腳的膝蓋的骨頭。這三個骨頭呢,是我們?nèi)梭w,小孩子離開母體以后,開始慢慢地長的。這小孩子剛開始,剛生下來的小baby不會走路啊,因為他沒有膝蓋的那兩個膝蓋的骨頭。那等到1歲以后,那骨頭長起來,他可以走路了。所以,有的人長得快,就走得快。那頭頂上的骨頭,封起來以后呢,開始有記憶。耳朵后面的骨頭,封起來可以開始有聽力了,可以學(xué)習(xí)東西。所以那個是骨的最末的地方,也是人體最末的地方。所以你如果四肢冷起來的時候,從腳旁邊冷,你說,老師,我腳底冷,小腿不冷不感覺到冷,那還好,沒有關(guān)系。那你如果冷到膝蓋來,已經(jīng)到極限了,不會再冷上來了。這就我們所謂的四逆湯證。這個時候呢,諸位考慮到,惡寒呢,是因為心臟力量不夠,而不是因為有表癥。有表癥的惡寒的話,脈一定是什么?浮,而且是緊的,對不對?病人會生痛,肌肉痛嘛,對不對?那,回憶一下,傷寒論里面的麻黃湯。這個病人呢,是因為表寒,表受到風(fēng)寒以后,毛孔懸浮啊,整個封閉起來,汗沒有辦法透發(fā),那汗要出來,出不來就停在肌肉里邊。這個汗,肌肉里邊的水呢應(yīng)該是循環(huán)的,可是這樣子水不能夠循環(huán),停在肌肉里邊,堵塞在里邊,那就會痛。所以痛來自壓力,因為新的水沒辦法去換舊的水嘛,那舊的水停在那邊,新的水不斷要進去,去推它,所以這就產(chǎn)生了壓力,所以痛是來自壓力,而不是發(fā)炎。那病人這個時候產(chǎn)生的脈就一定是浮脈,浮而且緊。那脈(如果)是微,代表心臟力量不夠,是不是惡寒?這個觀念就是,所以你要這樣子想,你就不會這個時候開出的是麻黃湯,而開出的是四逆湯。對不對?那病人呢,惡寒脈微心臟力量不夠了,已經(jīng)利止了,這個時候又復(fù)利。這個就很危險了,因為已經(jīng)準(zhǔn)備是要走人了,因為這是最后的階段了,這是亡血,病人的這個津液都沒了。因為腸胃里面的津液沒了,再利的時候,血里面的水,血里面有很多的水份,在往外走,這就很危險了。這個時候,我們要四逆加人參湯。張仲景在傷寒論里面,用人參的時候,他是要救陰,好,救陰。所以,這個,存胃液,腸胃的津液呢,胃氣沒有了,這個病人就要走人了。所以,我們?yōu)榱怂?,為了救陰,同時為了能夠保存他胃的津液在的時候,我們會用到人參。一般來說,我們這個時候用人參的時候,來救逆的時候,我們不是用一錢兩錢,一兩二兩下去啊。你不能夠說,老師,省一點這人參很貴。這是人命是千金啊,這時候沒有什么貴重,就要大劑地用。所以這個時候,為什么四逆湯?四逆湯呢,諸位大家都知道。生附子和干姜,炙甘草,四逆湯。我們用到生附子的時候,一定會配合干姜。用到炮附子的時候,會配合到生姜。這兩個有點不太一樣。從這邊,你可以回頭看,張仲景在想什么。惡寒脈微,所以我們用生附子的時候,可以把心陽壯起來,心臟的搏動力量會加大。那,所以生附子一下去以后,心臟力量一加強,血一通到四肢末梢去。所以一吃下去,手腳就開始熱起來。為什么叫四逆?四肢冰冷,這個時候我們用生附子一下去,四逆就,溫度就回來,馬上就回來。那你如果說:老師,我沒有這個到膝蓋這個冷,也沒有手肘、到膝蓋這個冷,我只有腳底冷,你也不需要開四逆啊,開生附子那么強干嘛。對不對,萬一這個是你岳母,開這個生附啊,開太過了,不太好,所以說四逆湯不要隨便亂用,需要用的時候一定要開,要開四逆湯,這個叫做脈微。這已經(jīng)很危險。那津液又沒有了,你看,又不斷利。所以這里講的就是,已經(jīng)沒有津液了,還在利的時候,就是危癥。就是一定用急的來救命。這個時候就是四逆湯里面加人參,人參四逆湯。

六、霍亂,頭痛,發(fā)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2

理中丸方
人參、甘草、白術(shù)、干姜各三兩,右四味,搗篩為末,蜜和為丸,如雞子黃大,以沸湯數(shù)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四服,夜一服,腹中未熱,益增三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物依兩數(shù)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臍上筑者,腎氣動也,去術(shù)加桂四兩。吐多者,去術(shù)加生姜三兩。下多者,還用術(shù)。悸者,加茯苓二兩。渴欲得水者,加術(shù),足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兩半。腹?jié)M者,去術(shù)加附子一枚。服湯后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揭衣被。
這個呢,你看哈,霍亂,病人有頭痛,發(fā)熱,身疼痛,熱多。你看,頭痛、發(fā)熱、身疼,這不是太陽表證嗎?病人呢?zé)岫嘤嬎?,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span>
這里提到兩個處方,一個是理中丸,不是理中湯,是丸劑。一個是五苓散。
在介紹《傷寒論》的時候,大家都學(xué)過五苓散。我們現(xiàn)在把五苓散放大給大家看,讀圖給你看。這五苓散的目的干嘛?熱多,想喝水,實際上中間還有個主癥,沒寫出來,小便不利。病人呢,因為新的水,沒有辦法去取代舊的水。五苓散在出現(xiàn)的時候,這個水是停在皮膚表面上,停在肌肉上面,而中焦沒有水,這個水又沒辦法回頭。結(jié)果,胃里面,腸胃里面沒有水,很口渴,想喝水,喝水下去呢,可是他身上有很多的積水在那邊,水沒有辦法排掉,所以喝水就吐掉。所以我們五苓散常常用在小孩子,小兒科的時候,這個小朋友吐奶吐得很兇,五苓散一下去,很奇怪哦,他吃什么都吐,就是喝五苓散不吐。所以五苓散的方子是這樣子來的,澤瀉,澤瀉呢,本來就是能夠把表水,全身的水,集中到腹腔來,四肢上末梢的水集中過來。然后呢,茯苓呢,是能通利三焦的水。所以,我們過去有飲,身上有飲病的時候,我們會用茯苓。所以茯苓呢入中焦,三焦中的中焦。豬苓是下焦,由于我們?nèi)矸沃髌っ?,從澤瀉,茯苓,豬苓三個是把水統(tǒng)統(tǒng)集中在小便里面,對不對。桂枝,還有白術(shù)。這桂枝呢,目的是干嘛,就是強他的心臟,強他的肌肉。所以我們處方在使用桂枝的時候,不單單是桂枝能夠解肌,還要強心。但桂枝這個強心,跟肉桂的強心不一樣。桂枝的強心,桂枝只是強心,只是讓動脈里的血液循環(huán)加速而已,肉桂就不是這樣子,肉桂是心臟的噴射的力量會加強。好象車子平常開的引擎不夠快,你要把它加個渦輪引擎,這就是肉桂,肉桂。我們后邊介紹,還會介紹,再介紹這個肉桂。那白術(shù)呢,茯苓這兩個健脾的,健脾。我舉個例給你聽,這個脾臟呢,什么叫做健脾?脾藏意,意念。你如果說,腎是藏志,我要做美國總統(tǒng),哇,這個人真有志向,這叫做腎。這個人消沉,什么都不想做,腎氣不夠。意念是什么,就是注意力,集中的注意力。這個兒子怎么讀書,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這個時候我們要強脾的時候,我們就要用到白術(shù)跟茯苓。白術(shù)跟茯苓。這不單單是脾臟功能恢復(fù),讓胃口開,他有意志方面都有相關(guān)的,你的確啊,可以用白術(shù)跟茯苓把胃口打開來。那我們白術(shù)能夠去濕,能夠去他的濕。那,桂枝呢,能夠入肌肉。所以濕,去濕的藥,配合入肌肉的藥,一到了,吃到這兩個藥下去以后呢,其他藥會到肌肉上面。那澤瀉就把那個濕呢,統(tǒng)統(tǒng)集中起來,集中到中焦,中焦再交給茯苓,茯苓再交給豬苓,小便就排出來了。處方是這樣來的。所以,他得水則(利),你要開小半夏,半夏都還是吐。所以我們臨床上,尤其小孩子,你開五苓散,你就用散,不用湯,用藥粉給他吃。像小孩子我剛才講,吐奶,還有呢,小孩子全身水腫,你要看到小孩子全身水腫,你用五苓散一下去就退掉了。輕輕一推就好了,因為小朋友的病啊,很簡單。為什么簡單?小朋友有沒有吃牛排???對不對?你想想就知道他吃東西很簡單。就好象我們治療那個小動物一樣,對不對?還有那牛都是吃草的呀,對不對?你不會給牛也吃牛排。所以我們治人的藥跟治動物不太一樣。那治小朋友也一樣,小朋友吃東西也很簡單,所以你有很多藥,輕輕推一下他就好了。也就是說,你如果吃得很簡單,你也是會長壽的,也是會長壽。這個就是五苓散最常用的地方。
所以說,五苓散也可以退熱,退燒。一般來說,臨床上你只要看到,病人呢,得水則吐,喝水呢,則吐,就是五苓散證。小便不利啊,全身水腫,這就是五苓散證。
如果是有里寒的,寒多,腸胃里面有寒的,就是,所謂寒的定義是什么?以后在臨床上你摸脈的時候,這病人的脈是一息四至。什么意思?就是說,你吸氣,吸,腸,那個(胃)呢,剛好兩次,吐氣,剛好兩次,所以是四次。寒呢,你吸氣的時候變成一次,吐氣變成一次,速度變慢。解釋中醫(yī)給病人聽的時候,你不要跟他講說,你是表虛里寒,他不知道你講什么。用速度講給他聽,剛剛講了用心臟,心臟的溫度不夠,所以會惡寒所以我們要用生附子。
腸胃里面如果胃寒,就是胃的蠕動變慢,寒就是慢下來。你看天氣很熱,大家走路很快,為什么?想趕快回來躲到冷氣間里面去,天氣冷的時候,比較慢,因為走快,冷風(fēng)吹的更冷,對不對?所以寒會比較慢,速度比較慢。這個是理中丸。
理中丸呢,是個丸劑,中醫(yī)用丸劑的時候,是采用它的藥緩,藥性比較緩力量會比較專一,所以經(jīng)方里面呢,有的地方用湯劑,有的地方用散劑,如五苓散,有的地方會用到丸劑,這里用丸劑。那人參、甘草,白術(shù)、干姜,這個甘草一定是炙甘草,干姜,讓腸胃,干姜能讓胃溫起來。干姜和生姜的差異在哪里呢?干姜是胃寒的時候溫胃用的,所以如果是寒,寒則縮,你速度變慢,或者病人不會口渴,吃不下東西,胃口不好,都是寒證。那,這個我們會用干姜溫胃。溫胃,意思就是讓胃的速度變回來。如果用生姜呢,生姜是散胃里面的水,老師,我胃里面有停水,常常感覺有水在里面,惡心惡心的,用生姜下去,把水散掉,生姜和干姜不太一樣。那白術(shù)呢,能去濕。人參,把好的腸胃津液補回來。干姜把寒去掉;干姜,炙甘草能夠把里寒去掉,甘草也是能夠溫中,顏色是黃的,能夠健脾胃。這個白術(shù)呢把那個濕去掉,寒去掉。人參呢,把好的腸胃的津液補回來。
所以這個處方,雖然只有四味藥,但補瀉兼顧在里面,把它排掉,同時把津液補回來,這是我們用到人參的地方,當(dāng)你看到輕癥的時候,人參,可以用一些黨參來取代,真正救命時,你不要用黨參,直接用人參,高麗參最好。

圖片

理中丸最有意思的就在這里,后面的說明。
諸位看,他把理中丸這四味藥,把它打成粉末,用蜂蜜給他調(diào)和起來。調(diào)和起來以后,像雞蛋黃那么大一個,用滾湯,用湯來滾它,然后溫服,然后白天3-4次,晚上吃一次,如果肚子里面沒熱起來,再增至三四丸。當(dāng)然了,不及湯,湯法呢以四個藥來煮,你看這里,用水8升,去煮取3升。為什么我們常常用89碗去煮取3碗的原因,跟這個是一樣的。因為藥,你如果說6碗,你先煮成2碗,或者是3碗煮1碗,藥力沒有完全出來,你用89碗煮3碗,藥力會比較濃一些比較平均。比較平均。如果病情需要,你一天吃3碗都沒關(guān)系,三餐飯前吃,第二服藥,晚上半夜再吃都沒關(guān)系,這都是溫胃的,滋補的,能去胃家的寒癥。
你看哈,如果說,其上筑者,腎氣動也,去(白)術(shù)加桂,四兩。畫圖,這個圓圈代表肚臍,肚臍以上是桂枝,因為肚臍上的悸是心悸,動悸是腎氣,腎氣引起就是腎臟的水,應(yīng)該停在下面,可腎臟的水,回逆到心臟,等于是心臟是汽車引擎,很熱,一直在跑。我們的心臟,人的心臟不會停下來,一直在跑,原來設(shè)計好的是給你用一百年,心臟是君主之官,不會有病的,現(xiàn)在為什么有心臟???除了我們情志,因為人太多了,你像隔壁鄰居,經(jīng)常吵架,以前呢,鄉(xiāng)村里面就這么幾戶,也沒什么好吵,每天還見見面?,F(xiàn)在住公寓,一票人住里面,大伙開始吵,心情很不好,然后,吃東西吃不對,西藥又多,都是會害到心臟,所以本來心臟不應(yīng)該有病,被環(huán)境造成有病。當(dāng)你肚臍上方的時候,上方是水,腎氣往上走的時候,產(chǎn)生動悸,肚臍以下動悸的時候,我們用茯苓,這兩個不太一樣的地方。所以,如果遇到病人,肚臍以上有悸的時候,把白術(shù)去掉,白術(shù)是除濕的,加桂枝。如果吐多的,把白術(shù)去掉加生姜,你看到?jīng)]有,加減嘛。生姜本來就是止嘔的,如果下多者,再回頭用(白)術(shù)。所謂下多這,就是你大便太多了。我們?yōu)槭裁磿冒仔g(shù),白術(shù)一下去后,白術(shù)是除濕的,所以讓胃腸里面的大便里面的濕,一下,收起來,水從腸胃里面出來,跑到膀胱里面去,這個時候下利就會停下來。我們在介紹傷寒論時介紹過,當(dāng)你在止利的時候,止不住的時候,最后的方法就是利尿,把水從小便導(dǎo)出來,那個利就止掉了,但是也不要隨便亂止利,你要先確定他需要止利,不然明明是大承氣湯癥,對不對?就是下利,下的都是水,老師,他水很多。你看,我用白術(shù)下去,他的大承氣湯癥,結(jié)果他的下痢是因為便秘引起的,結(jié)果你白術(shù)一下去,那個干燥的大便,更硬,更兇,如果是你的病人也就罷了,是你的岳母就完了,要看小心點。
悸者加茯苓二兩,這個悸講的是肚臍下的動悸。我們后面還會介紹為什么,現(xiàn)在諸位先這樣記一下。所以諸位只要看到動悸,比方說,現(xiàn)在這個人是桂枝湯,老師,我說總是怕風(fēng),風(fēng)吹得很難過,流汗,有一點發(fā)燒,桂枝湯癥。誒,老師,等一下,我肚臍以下常常有跳來跳去,感覺里面有跳動。神經(jīng)病啊,那肚臍下面有什么好跳的?那是水在里面,茯苓。我們后面會介紹,上下左右都會有。這個大氣怎么轉(zhuǎn)。如果腹中有痛加人參,這個腹痛為什么痛加人參?這個腹痛,不是便秘引起的痛,而是津液不夠的痛,才會用到人參。哦。如果寒者,把干姜加重(加量),如果腹?jié)M脹滿加附子一枚,這個腹?jié)M者,因為這里是寒,因為這個處方是理中丸,他里面腹中脹滿本身就是寒,寒的很嚴(yán)重的時候,寒濕累積很多的時候,附子呢,還只能去濕,干姜只能去胃里面的寒,這時候要加炮附子。為什么要加炮附子?就是能讓下焦的寒也去掉,所以要加到附子。如果吃了這個湯藥以后呢,再喝稀飯,讓它慢慢把寒去掉,同被子蓋起來,讓他流一點點汗,從表出來,寒濕就會排掉,這是正治。就是說我們在治療,在開理中丸或理中湯的時候,我們會要運用到一些加減,諸位看起來好像加減很多,實際上你只要掌握到精神,是不是自己會加減呢?你只要是知道它的功能是什么就知道了。
所以醫(yī)生啊。醫(yī)者父母心。那你一定要懂這個,不然就開錯了,開錯了就不好,當(dāng)然可以救得回來,這個不是很嚴(yán)重嘛。

七、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dāng)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

如果病人呢,你看,吐利止,霍亂的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身體還是很疼痛,當(dāng)消息和解其外,這個時候,宜桂枝湯小和之。我們一般來說,病人進來的時候只要說身痛,我就會問他,請問你,你是痛在皮膚、痛在肌肉、還是痛在骨頭?病人講我痛在肌肉,桂枝湯就跳出來了;我痛在骨頭關(guān)節(jié),附子湯就跳出來;我上身不痛,只膝蓋痛,桂枝芍藥知母湯就出來了。速度要很快,臨床上變化就這么多而已。
老師,我都不痛,我痛在皮膚上面,麻黃湯證嘛,麻黃湯證痛在皮膚上面嘛,表,非常的表,你要靠麻黃來把那個寒去掉才行。
像它這個身痛不休者,一定是痛在肌肉上面。我們會用桂枝湯,病人一定是痛在肌肉上面,同時一定微微有汗,只要有汗,又痛在肌肉上面,就是桂枝湯證。那你如果說,老師,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里面我們用玉竹,玉竹這個藥呢,可以治肌肉里面的痛,非常好用。那你可以在桂枝湯里加一味單味的藥玉竹,這是我用的很多,在美國叫Fibromyalgia,現(xiàn)在臺灣什么肌纖維痛癥是不是,翻譯成肌纖維痛癥,反正它名詞很多,我管它什么痛癥,我看到就開桂枝湯加玉竹,一下去就好了。

八、吐利汗出,發(fā)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既吐且利,小便復(fù)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內(nèi)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

那病人如果說,吐利汗出,發(fā)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者,四逆湯主之。你看,上吐,下利,津液已經(jīng)喪失很多,又流汗很多,是不是津液喪失掉了,里面津液不夠了。病人發(fā)熱惡寒,什么意思?當(dāng)津液不夠的時候,常人呢,心臟搏動產(chǎn)生的熱,中醫(yī)呢,把它定名為火。肺呢法象天,對不對?所以肺是很寒冷的,色白,白色的。這兩個平衡的時候,你不會感覺到怕冷怕熱,就是常溫嘛。如果說,當(dāng)你的津液不夠時,肺的津液喪失掉了,因為汗啦,皮毛,肺的津液也不夠了。這個時候病人為什么發(fā)熱,心臟的火往上走了,制衡心臟的熱呢已經(jīng)沒了,所以我們?yōu)槭裁唇谢鹂私?,火金互相一定要有相生相克的情形,就是說這兩個臟腑、五臟之間一定要有制衡的力量,不單單相生,相生以外還要互相制衡,才能很和諧地在身體里面,能夠幫助我們運轉(zhuǎn)。那你如果一個津液不夠了,肺津液沒有了,心臟的心火往外走,往外走的時候病人會出現(xiàn)發(fā)熱的現(xiàn)象,那身體感覺冷。
因為正常人心火往下走,進入小腸里面,所以小腸跟心臟都是屬于火,火要往下走,才能走到四肢末梢去,心臟的火走到手指頭尖,小腸的火走到腳趾頭尖。但小腸的火也是來自于心臟的火,現(xiàn)在心臟的熱往上走,因為津液沒了,沒了以后,病人的手腳四肢會發(fā)冷。四肢上面我們要有溫度,有溫度的時候,心臟才會產(chǎn)生速度。所以你看一鍋水在里面,如果沒有加熱是冷的,那水不會動,不會動就痛啊。所以你如果火在下面加熱,水開始煮滾了以后,轉(zhuǎn)了以后,中醫(yī)就稱為,啊,老師,這就叫做氣。當(dāng)有氣在運轉(zhuǎn)的時候,就很正常。當(dāng)你變成冷水停在里面不動的時候,津液又不夠,因為津液發(fā)汗流掉了,津液不夠了,就會抽筋,拘攣起來。所以我們寒則拘急,所以我們寒則拘急,寒證拘攣熱則縱。所以中風(fēng)有兩種,一種是手腳繃起來,一種是縱在外面。一種熱還有一種寒。手腳都是厥冷,逆冷,用四逆湯。這個四逆呢,當(dāng)時取的名字很好,就是告訴你四逆嘛四肢厥逆,這樣想反應(yīng)得很快。因為當(dāng)初設(shè)計處方名稱的時候很有意思,經(jīng)方,就是當(dāng)名稱在這邊時,你一看這個病,已經(jīng)名稱就對上去了,你可以節(jié)省很多思考的時間,這樣的話救病人來的及,比較來的及。
諸位看這后面,既吐且利,小便復(fù)利,已經(jīng)吐利了,津液已經(jīng)傷到了,小便又排出來很多,而且大汗出,這津液就沒了,然后還下利清谷,就是吃東西下去,吃小白菜就小白菜排出來,吃的米面,米面就排出來,里寒外熱,脈微欲絕,用四逆湯。
正常人呢,我們?nèi)绻靡粋€簡單的圖來代表,這條叫界,界限,陰陽的一個界,這個范圍呢,陽要在里面,陽要被封存在里面,外面是陰,里面是陽。所以你如果摸到表面上的時候,它是冰的。所以你們?nèi)绻覀兊谋?,誒,怎么那么冰呀。所以如果在夏天的時候,你太太晚上睡覺,躺在旁邊,靠你身體很舒服,為什么,好冰呀,然后冬天時好熱呀。太太正好反的,夏天很熱,冬天很冰,那太太身體就有問題。我們正常人,陰陽在調(diào)理的時候,是隨著四季在走,外面越熱的時候,外面的陰就越強,為什么?它用陰封到,把陽閉在里面的時候,這樣你不會喪失陽,保持你的體力,你可以做很多事情,包括這事情除了你做事,還有,因為陰在外面,如果有人要殺你,一下子陽爆發(fā)力很強,你跑步速度很快,諸如此類,隨時都會保護你的。那這是正常的人.
當(dāng)你陰在里面時,陽一定會很外出,因為你的身體范圍就那么大,不是陰就是陽。那陰跑到里面時候,陽只好往外走。呈現(xiàn)的現(xiàn)象呢:內(nèi)寒外熱,所以這個熱不是發(fā)高燒的熱,而是陽往外走,這個陽就是心臟產(chǎn)生的搏動的動能叫做陽。那病人脈微欲絕,脈會變的很小了,因為熱已經(jīng)往外走,這個也是一樣四逆湯主之,所以四逆湯是用來救逆的,一定是病人是寒證,寒證就是心臟的力量不夠了。我再重復(fù),我的心臟是這樣的(兩手有力量地摩擦),那個病人的心臟是這樣(兩手沒有力量溫柔地摩擦),病人的心臟,四逆湯的心臟是這樣(兩手沒有力量溫柔地摩擦),跳還是一樣的跳,但沒有熱度,所以你不能去相信EK機,還有那個Stress test,那個人看那個跳動很好,你只看到跳動,你應(yīng)該看他溫度啊。可是西醫(yī)沒有寒熱,西醫(yī)只看跳動。所以說西醫(yī)一定要等到你發(fā),我們常常有病人,死在心電圖機臺上去。就是早上時我心臟很痛,跑去對醫(yī)生說我有心臟病,跑到急診室去啊,醫(yī)生說你怎么知道你有心臟???我們測測看,丟到EK機一看,你很好啊,你看心臟跳動都很好。他說不不我有痛,很冷,手腳已經(jīng)冰冷。醫(yī)生管你呢,沒事,把你趕回家。到了晚上受不了了,因為心臟,脈越來越微弱,再跑去的時候一看,跳動變慢了,你有心臟病,病人回頭跟醫(yī)生說,我早上來告訴你我得心臟病你不相信,害我晚上再跑一躺。這是他最后的遺言,砰地就死在EK機臺上了,而且連續(xù)一個月死好幾個人。所以你不能相信西醫(yī)的。所以它要發(fā)病的時候才測到。那其他的病不會那么快,心臟病發(fā)了就會走人的,所以手腳冰冷馬上我們中醫(yī)就開始動手,還等什么EK機,太慢了。所以大家一定要相信你自己的感覺。

九、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主之。2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方
甘草二兩炙、干姜三兩強人可服四兩、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豬膽汁半合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內(nèi)豬膽汁,分溫再服,其脈即來,無豬膽,以羊膽代之。
諸位看,這里呢。就是我們在傷寒論里跟大家介紹過,通脈四逆湯加豬膽汁,如果,吐已下斷,汗出而厥,這個,病人津液完全沒了,汗出的都沒有了,人都快昏迷過去了,手腳又拘急不解,只要還有點欲絕,脈微欲絕者,還沒有斷氣,都可以使用。通脈四逆湯為什么加豬膽汁,豬膽汁比較能取代人的膽汁,因為腸胃里面不好消化,所以放點豬膽汁下去取代我們的膽汁,能夠幫助我們消化,只此而已。諸位看,這里四逆湯有炙甘草,干姜,附子大,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生用,大概三錢,三錢的劑量,我有時候還用到四錢,看病人情形,不要用到太多,五錢那受不了,病人沒有死,卻死在附子上面,不用開那么強,我在救逆的時候我會開到四錢,一下子把他救過來,看他很好馬上開始減量,三錢,兩錢就下來了,但我離開美國時,統(tǒng)統(tǒng)給他兩錢,我不在時,不會給他三錢那么多,我在我才會給他三錢。那諸位以后可以看我們怎么使用他。生附子跟干姜下去后配合炙甘草,脈馬上就跳起來了,速度很快,炙甘草因為用蜂蜜炙過以后,味又是焦苦的味道,因為糖甜嘛,一炒過加熱以后變成焦苦,苦味的入心臟,甘草本身又是甜味的脾臟,甘草炙過以后,在心和脾臟之間,火和土中間走動,這是干姜溫胃,附子加強心臟的力量,所以成為救逆。救逆的同時我們會加豬膽汁下去,為什么?因為腸胃里面可能還有一些宿食,還有些東西堵在里面,我們用豬膽汁下去幫助消化,因為這是應(yīng)急用的。平時沒事不用豬膽汁,多難吃啊,想到都惡心。你看,他是四味組成,以水三升煮成,比如三碗煮成一碗,放豬膽汁下去,分溫再服,如果沒有豬膽汁,羊膽汁代替。

十、利發(fā)汗,脈平,小煩者,以新虛不勝榖氣故也。

那病人呢,如果你發(fā)汗了以后,病人恢復(fù)很多,脈也平,正常了,病人還有一點煩躁,這是剛開始病人恢復(fù)時,病情恢復(fù)的時候,還有一些吃東西下去腸胃還有點不適的現(xiàn)象。所以在傷寒論的時候,我們要注意飲食的問題。比如說,現(xiàn)在病人是葛根湯,桂枝湯,麻黃湯,吃完以后,病好了,我們一般來說,就給他吃點稀飯,一點青菜,連蛋都不要吃,肉類更不要吃,肉類下去不舒服,本來腸胃就不是很好,剛剛才恢復(fù),盡量不要吃肉類。你用白水煮點面,鹽巴不用加,放點蔥,蔥白能通脈,讓腸胃可以吸收,這樣就可以了,等到正常以后再去吃東西。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