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武學打開世界 ![]()
通過貫氣法,使全身氣血暢通,并掌握了以意引氣的方法;通過靜坐入定法,掌握了正確的打坐姿勢,初步學會了入靜;這樣,就具備了練丹田功的條件。 所謂丹田功,就是通過意念活動,把受之于父母的先天之氣,得之于后天的水谷、呼吸之氣和取自天地的正氣,融合于丹田,鍛煉成作為生命之本的真氣,并使意念合一,隨意念指揮內(nèi)氣運行,更好地發(fā)揮意、氣在人的生命過程中的作用,因此,練丹田功,形體姿勢不是主要的,關鍵是意念及呼吸。 丹田功分動功與靜功兩大類。 一、坐功基本功的姿勢 丹田功坐功的姿勢和靜坐入定法一樣。所不同點在于意念活動。 二、坐功基本功練法:可以分為八步來練。 1.第一步練基本田 《易筋經(jīng)·玉環(huán)穴》里有這樣一段話:“結丹處日心下、腎上、脾右、肝左,生門在前,密戶居后,其連如環(huán),其向如綿,方圓徑才,包裹一身之精粹,此即玉環(huán)”;“其處正與臍相對,人之命脈根蒂也”。馬家功法練丹田就從這里下手。 練時先做貫氣法。并按靜坐入定法坐好,目光內(nèi)斂,寧神息慮,直至出現(xiàn)自然的腹式呼吸。這時就可以練丹田功了。以臍內(nèi)玉環(huán)為中心,以意引氣旋轉(zhuǎn),男的先自右至左,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女的先自左至右,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先正轉(zhuǎn)24圈,再反過來轉(zhuǎn)24圈,然后逐漸增加至36圈、72圈、81圈。都是一正一反(見圖1)。直至丹田產(chǎn)生熱團,且可隨意運動,那就可以練第二步了。
2.第二步是將熱團旋轉(zhuǎn)運動的范圍向下擴展到圖2曲線所示的區(qū)域旋轉(zhuǎn)的次數(shù)依次是24、36、72、81,先正轉(zhuǎn),后反轉(zhuǎn)。直到產(chǎn)生熱團,能隨意運動,并和基本田打成一片。
3.第三步是用意念將熱團繼續(xù)向下擴展,直達會陰旋轉(zhuǎn)次數(shù)依舊是24、36、72、81,先正轉(zhuǎn),后反轉(zhuǎn)。直到熱團充滿命門與肚臍聯(lián)線和百會與會陰聯(lián)線交叉的正個前腹腹腔。而且能夠隨意運動。熱團不僅能沿體平面旋轉(zhuǎn),還能在縱切面及橫斷面之上旋轉(zhuǎn)。 4.第四步練后丹田 用意識引熱團在肚臍一一命門之間來回運動。次數(shù)依次為24、36、72、81次,然后將熱團擴展到正個后丹田。 5.第五步是將中、下、后三丹田融合為一體 如圖3所示,以意引熱團沿肚臍——命門——會陰——肚臍這一三角路線在身體縱切面內(nèi)旋轉(zhuǎn);先正轉(zhuǎn)(按_上述路線),后反轉(zhuǎn),即從肚臍一>會陰→命門→肚臍。旋轉(zhuǎn)次數(shù),從24次開始,而后逐漸增加至36次、72次、81次。
6.第六步橫轉(zhuǎn)丹田 如圖4所示,以百會——會陰聯(lián)線為軸,以中丹田、下丹田、后丹田為一整體,以意引導,先順時針(從上往下看)旋轉(zhuǎn)24次,然后逆時針旋轉(zhuǎn)24次,逐漸增加次數(shù),依次為36、72、81次,這樣進一步把下丹田、中丹田練成一個正體。
7.第七步練中宮土 如圖5所示,以意弓|熱團上行,擴展到劍突以下的區(qū)域,以意弓|熱團旋轉(zhuǎn),先正轉(zhuǎn),后反轉(zhuǎn),旋轉(zhuǎn)次數(shù)依次為24次、36次、72次、81次。并將中宮土和中丹田、下丹田融合為一體。
8.第八步是錘煉丹田 這一方面是進一步練丹田之氣,另一方面是進一使氣“疏通宣達流串于經(jīng)絡”把練氣和練筋、練膜結合起來,達到真正的內(nèi)壯。練時,先用手指,后用側(cè)掌、掌、拳,由輕而重,敲打肋下及整個丹田區(qū)域。然后用木棒由輕到重地錘打,木棒要硬木,按《易筋經(jīng)》說法,“降真香木為最佳,文楠紫檀次之,花梨又次之。桿長六寸,中徑五分,頭圓尾尖即為合式”。最后用鐵棒敲打,直練得硬如鐵石,丹田功即初步告成。 練丹田坐功每次至少要練半小時,才能出功夫。練坐功最佳的時間是子時,即半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