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做事情3分鐘熱度,你可能陷入了“半途效應”怪圈 當你加入一個新的訓練營,想要提升自己的學習力或者職場競爭力,在學習開始之初,每天在朋友圈發(fā)打卡截圖,在社群里積極發(fā)言,按時完成隨堂作業(yè),加了群里幾乎所有的牛人微信,一切看起來都朝著良好的方向發(fā)展,感覺已經(jīng)看到自己在社群畢業(yè)后,學有所成,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快醒醒,實際情況是,開課一個星期之后,朋友圈打卡就因為早上起不來而停止;作業(yè)寫了3次之后,因為要和朋友吃飯,和朋友約著去打卡新地標景點,一次沒時間寫作業(yè),就次次都不想寫作業(yè)了;鏈接了群里那么多的牛人,給自己增加的只有微信通訊錄的人數(shù)而已。 造成這樣的原因可能是你陷入了“半途效應”的怪圈。半途效應是指在激勵過程中達到半途時,由于心理因素及環(huán)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導致的對于目標行為的一種負面影響。 二、“半途效應”的弊端,學習中隨處可見,具體來說,有以下3點 (一)讓你一直忙碌,但卻碌碌無為 生活中有這樣一類人:別人買書,我也買書;別人報公眾號課程,我也報公眾號課程;別人晨跑,我也晨跑。但是往往都是幾天之后就石沉大海,開始的時候有多風風火火,結束的時候就有多默默無聞,看起來忙的不可開交,但實際卻什么收獲也沒有。 心理學上解釋,三分鐘熱度就是一種即刻的滿足,好奇心令人們對一件新事物產(chǎn)生熱情,而當開始著手做這件事的時候,最初的激情開始被釋放,當還有其他任務或刺激點時,人們往往會心神不寧,放棄原有興趣,半途而廢,投入到對新事物的追尋。 (二)無法提升自我,陷入自我懷疑的焦慮中 因為缺少對長遠規(guī)劃和長期堅持付出的認識,短期內(nèi)看不到自己的改變,就會在心里覺得自己“不行”,“不適合”,“不能和別人比”,”“什么都做不好”。 榮榮跳槽到一家新的公司上班,做新媒體運營,因為是公司新設立的部門,老板對資源和資金都是大力扶持的,同期和她一起進來的還有一個剛畢業(yè)的小姑娘A,因為工作內(nèi)容的要求,老板給她們兩個一起報名了業(yè)內(nèi)大咖開展的線下課程。一開始的時候,榮榮很有激情,要把所學運用在工作上,把自己的部門做的有聲有色,但是單單只有一股子熱情,沒有規(guī)劃,很快她就覺得精力跟不上,后來連課也不愿意去上了,每次都讓A幫忙打掩護。過陣子,老板來視察工作,榮榮處處需要A姑娘幫忙解圍,老板看她也是越來越不滿意,榮榮自己也覺得無法勝任工作,灰溜溜的辭職走人。 (三)凡事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常立志,無長志” 每件事都是半途而廢,最終一事無成,這對一個人自信心和精力是一種無形的磨損和內(nèi)耗。將一件事情一直做下去,完成它,才能知道最終給你帶來什么樣的改變,重要的不是你做了多少事,而是一直在做的是什么事? 就像我們都聽過的一個小猴子的故事:一路上先是摘了玉米,看到桃子丟了玉米,看到西瓜又丟下桃子,看到小兔子又丟掉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兩手空空,什么也沒有。做事情需要專一,不能三心二意,否則就是一事無成。 三、學會這4招,遠離3分鐘熱度 那么怎么樣才能告別三分鐘熱度?你需要學會下面4個辦法 1.生活需要儀式感,改變環(huán)境 事務都有兩面性,就像三分鐘熱度開始的時候我們都是雞血滿滿的,那我們就要好好的利用開頭的熱度,一鼓作氣,從外部環(huán)境入手,讓“3分鐘”變成“30分鐘”。 比如,想減肥的人,首先把準備一個四格飲食盤,運動器材準備好,先做好每天的計劃,計劃實際可操作,加入減肥打卡組,和組員共同監(jiān)督 2.和靠譜的人一起行動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話沒毛病,好的朋友是能夠帶著你一起閃閃發(fā)亮的,跟酒肉朋友天天在一起,等待你的就是肥胖的身材和糟糕的身體,但是如果跟一群靠譜的人在一塊呢? 張嘴閉嘴不是工作就是學習,約你出去就是談如何賺錢,你要是不努力,反手就是一巴掌,然后還得繼續(xù)拉著你往前走。 現(xiàn)在網(wǎng)絡的飛速發(fā)展給我們的人生帶來更多的可能,你可以加入靠譜社群,和一群人一起走的更遠。 3.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分解目標,逐個攻破 現(xiàn)在大家都很忙,工作、家庭、應酬,林林總總事情多不勝數(shù),就連晚上想在12點睡覺都是奢侈,一開始的“3分鐘”的熱度早就在這些瑣事中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但是每個人每天都只有24個小時,為什么別人可以持續(xù)的輸入輸出,到你這就不行了,究其原因,多是由于一開始步子邁的太大,產(chǎn)生畏難情緒。所以,想打破三分鐘熱度的魔咒,就要把事情控制在自己能堅持的范圍內(nèi),積少成多。 日本有個馬拉松冠軍叫山田本一,每次比賽之前,都乘車把比賽的路線仔細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志畫下來,比如第一標志是銀行;第二標志是一個古怪的大樹;第三標志是一座高樓……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 比賽開始后,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沖去,到達第一個目標后,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沖去。40多公里的賽程,被他分解成幾個小目標,跑起來就輕松多了。起初他把目標定在終點線的旗幟上,結果當我跑到十幾公里的時候就疲憊不堪了,因為被前面那段遙遠的路嚇到了?!?/p> 把事情分解成小量、多次,更容易接受和堅持。 4.保持樂觀心態(tài) 每個人都不想面對失敗,當我們開始對某些事情感興趣,并付諸實踐后,才發(fā)現(xiàn)“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為了避免承受將來可能出現(xiàn)的失敗,倒不如現(xiàn)在就放棄,忙碌真的是最好的借口。 保持平常心,萬事開頭難,別對自己太苛刻,當能達成一個小目標時,適時的獎勵自己,鼓勵會支持我們一直保持熱情。 如果你也是個做事只有“3分鐘熱度”的人,不妨試試上面的4種辦法,畢竟“剩者為王”。 來源:情感解答 |
|
|
來自: 獵手蟑螂 > 《職業(y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