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常聽到有人抱怨自己家的孩子不愛學習,寫作業(yè)總是磨磨噌噌,一會扣扣手,一會發(fā)發(fā)呆,補習班沒少上,學習成績卻始終上不去。 更有甚者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yè)時氣得心臟病都發(fā)作了,大有“不提學習母慈子孝,一提學習雞飛狗跳”之勢。 也經常會聽到有人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不用家長操心,甚至連補習班都沒上過,但是學習卻很好,每次都是在年級排前幾名。 話里話外,除了對別人家孩子滿滿的羨慕之外,就是對自己家孩子不愛學習的抱怨和無奈。 其實孩子做事情三心二意,學習時總走神的主要原因是專注力不夠好,自主學習能力不足。 孩子的專注力并不是天生的,需要父母培養(yǎng)+保護。 如何培養(yǎng)和保護孩子的專注力呢?接下來細致跟大家分析0-13歲實用專注力培養(yǎng)方法,每階段都不同,做對了的孩子成績名列前茅。 0-3歲的孩子,我們只需要做到不打擾即可。 孩子明明自己玩游戲玩得很專注,家長卻覺得孩子獨自玩太孤單了,自己應該給予孩子充分的陪伴,于是跑過去問“你在玩什么呢?我們一起玩呀。” 孩子正在畫畫,你又跑過去“畫得真好看,這是什么呀?你這個地方應該這樣畫。” 孩子原本很專注的在搭積木,家長發(fā)現(xiàn)后馬上跑過去“你這個地方這樣搭很容易倒。我來幫你搭個更高的?!?/p> 還有些家長總是在孩子學習或做作業(yè)時,喜歡一會給孩子送點水果,一會讓孩子喝牛奶,一會嘮嘮叨叨,或者催促或者埋怨。 如果家長經常這樣打擾孩子,孩子的專注力一定會受到影響,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會三分鐘熱度難,不能全身心地投入。 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在生命最初的兩三年,孩子的頭腦里無法進行更多的活動,只能用眼、耳、手、和其他感官來思維和感知世界,所以如果孩子自己在專心的游戲或看書學習時,除非孩子邀請你的加入,否則不要去打擾他們。 2-8歲的孩子,抓住專注力黃金期,有技巧性地鍛煉孩子 專注力持續(xù)性。 2-8歲年齡的孩子正是學習各項能力、樹立規(guī)則意識、快速培養(yǎng)行為習慣的好時機,但等大腦發(fā)育和腦容量趨于成熟,行為習慣和性格逐漸成形,再想改就愈發(fā)困難。 所以這個年齡段可以說是專注力訓練的黃金期,如果您家里有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那么恭喜您,抓住專注力 訓練黃金期,可以培養(yǎng)出超強專注力。 針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進行4個方面的專注力訓練: 即視覺專注力、邏輯專注力、推理專注力、數字專注力。 2-6歲年齡較小的孩子,可以給他玩積木類益智玩具,還可以用貼畫類書籍來鍛煉孩子以上四個方面能力。 |
|
|